只知道金溪有个疏山寺,竟不知还有一位“疏山先生”?!
疏山寺附近有个疏口村
而这位“疏山先生”就是疏口村人
这就是小编今天要讲的村子——金溪琅琚镇疏口村
疏口村简介
疏口村,也称疎口村,位于金溪县琅琚镇,距县城约14公里。离疏山寺很近,是很久以前从疏山寺那里迁移过来的,一直以来疏口村都是吴氏族人聚居地。
疏口村距疏山古刹2.5公里,位于疏溪河北岸。站在疏溪河南看疏口,面积约0.5平方公里的村子,就像一把巨大的拂尘,一条东西向直街犹如拂柄,南北向街道和无规则的的巷道交错组成一个半圆形,形如拂尘的上部。
据《疏溪吴氏宗谱》记载,疏口吴氏祖籍延陵,宣公吴守德为始祖。
宣公是后蜀主孟知祥的女婿,被封为“驸马宣城公”,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携子从四川阆中迁江西临川,后迁南丰祝家山,三传至吴熊。
熊公当时登进士,授泗洲太守,自南丰金斗窠过疎山,爱其地而居之,后嗣息蕃衍,徙居山阳之疎溪坪,是为疎溪始迁祖。
疏口村由来的传说
相传,吴氏先祖原居住在抚河东岸的疏山脚下。一天,白云长老(疏山古刹第一任住持,人称圆照大师)在疏山结庐修行,他餐进斗米不饱,终日在山中石上打坐,雨阳不沾,毫无倦意。
吴氏先祖见之大惊,问他有何要求,长老回答说:"只求施舍一袈裟之地。"吴氏先祖以为戏言,长老正言道:"非戏言也,一袈裟地足矣!"吴氏先祖见他说得如此认真,于是满口答应,并立字为据。
是日,碧空无云,红日高照,长老徐徐解下身上的袈裟,向天空一抛,霎时,袈裟化作一朵彩云,将太阳遮住,方圆数十里。吴氏先祖大惊失色,但有言在先,又立有字据,且建寺乃慈善之举,只好忍痛施舍。
白云长老是个得道高僧,他了解吴氏先祖的难处,于是将手中的拂尘向北一抛,然后对吴氏先祖说,拂尘落下之处,便是你安居之地。因拂尘在溪水之北,又由疏山而来,遂取村名为疏溪;又因村处疏山北口,后人将村名改为疏口。
疏口村拥有一个较大的古建筑群:如今,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149栋,有三堂直进的天官第、司马第、明经第、大夫第;
有庄严肃穆的贤祠、增祠两座大祠堂,有古代遗存下来、现已废弃的疏溪书院、东壁书房;
有为旌表儒士吴循爱之妻朱氏和旌表太学生吴锦华之妻唐氏而建造的"两节孝"石牌坊;
有古老但已废弃的水井,有丰富族人生活的戏台,有用条石、石扣组成的石亭和青石铺就的石桥,有嵌镶"书山垂荫"石匾的八字门楼等等。
疏口村千百年来,人才辈出,其中代表性人物有:吴会、吴悌、吴仁度、吴伟南等。
名人事迹
吴会,字庆伯,号书山,元朝至正四年解元,隐居不仕,埋头著述,有《天文图说》、《易经纂佩》、《杜诗评注》、《吴书山诗集》四卷行世。
吴悌(1502~1568)字恩诚,人称疏山先生。幼聪颖持重,志于象山之学,拜王守仁弟子黄卓峰为师,学问日深。
嘉靖十一年(1532)中进士,初任山东乐安县(今广饶县)令,又调安徽宣城,升御史。
嘉靖十六年(1537)应天(今南京)乡试时,举子在对策中“语多讥讽”,被考官谪贬多人,所取贡士亦不许参加会试。悌为举子求情,被调为两淮盐政。
同年,山东发大水,悌心系受灾百姓,于是将漕粮(税粮)赈济灾民,后才上疏报告实情,最后因为违例引病辞归。后来做河南按察使时,骄横无度的伊王朱典模特别忌惮吴悌,想要拉拢他,结果被吴悌严词拒绝了。
时逢夏言、严嵩权倾朝野,大臣们几乎都上赶着去巴结,而吴悌不与之为伍,用生病为理由居家20年,等到严嵩倒台后,被再次召回。一年之内官至南京大理寺卿,正三品官。
隆庆元年(1567)迁南京刑部侍郎。
次年,在与人讲孟子养性章时,痰疾发而卒。赠礼部尚书,谥文庄。与陆九渊、吴澄、吴与弼、陈九川并祀,曰五贤祠。
吴悌为官时都在为民生国计操劳,以清修实践为本,不是那些讲学只为名利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其师称之为“实践之儒”,罗汝芳谓其“学继象山”,徐阶曰“真古君子”,崔都玉谓“得罪权贵止于不为官,得罪疏山则不可为人”。
著有《吴疏山集》并整理刊印《黄帝内经素问》。
吴仁度,字君重,又字继疏,吴悌之子。明万历十七年进士,著有《吴继疏集》12卷传世。累官至吏部主事、兵部和工部侍郎。他严守德操,磨练品行,政绩卓著,魏忠贤当政玩弄权术时,他绝不与通。
吴伟南,号紫竹,湖南岳州参将,18岁从戎,清咸丰九年为解果州(今四川)之围奉檄赴援。在战斗中遭受伏击,负伤17处仍手刃数十人,后因寡不敌众,自刎而死,年仅30岁。
吴晴洲,又名吴光涛,江西省金溪县琅琚镇疏口村人,为明朝嘉靖年间进士,理学名儒,世称“疏山先生”吴悌的后裔。
吴晴洲家族世代封建知识分子,其本人毕业于日本冈山医科大学本科。
由于其学业优异,技术精湛,侵华日军当时想吸收他为日本军医,好为侵华日军伤员服务,吴晴洲断然拒绝,毅然回国到致力于江西医疗卫生事业。
吴晴洲是现代江西妇产科先驱,在这一方面研究造诣极高。
疏口村民流传至今有以下这一说法:1942年春,日军进犯金溪,曾在疏口村大肆枪杀百姓抢掠财物,后日兵中有人获悉是吴晴洲故里,这才未向疏口村庄再下毒手,疏口村沿袭下来的明清古建筑才得以幸存至今。
村中古迹
天官第
吴仁度的故居
一座三堂直进的住宅建筑高大宽敞
此屋坐东朝西高约6米有正房10间厢房4间2个天井
采光充足堂心宽达7米正房宽3米多
正屋西边的附属建筑则较低矮
为当年奴婢厨子轿夫等下人居住之地
厨房外有水井一口其外墙上设有水槽2个
只要将井水提起来倒入水槽井水就能流入厨房里的水缸中
其设计之巧妙令人赞叹
书山垂荫
明经第
“节孝”牌坊
旌表儒士吴循爱之妻朱氏
旌表太学生吴锦华之妻唐氏
“旌表”是古代统治者提倡封建德行的一种方式。
自秦、汉以来,
朝廷对所谓义夫、节妇、孝子、贤人、隐逸以及累世同居等大加推崇,
往往由地方官申报朝廷,获准后则赐以匾额,
或由官府为造石坊,以彰显其名声气节。
恒三公祠
东壁书房
恒三公祠是清代建筑,位于西门,
与东边的“东壁书房”一字横列,宽20米,进深18米。
抗战时期江西省“正德中学”师生一千余人曾从南昌搬迁至此办学一年多。
大夫第
名卿世家
精美的木雕
门牌上栩栩如生的石刻
村中古井
村中池塘
村头古樟树
每当看见破旧不堪的古村时
小编都感到十分的可惜
古村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其中精美的木雕、石刻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古人的智慧结晶
我们如今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不止是能从书上或者影视资料中才能看见这些古老村落
更希望他们有机会能走进古村,倾听岁月的故事
Hash:2e8f50662779b60dccbe81b10ddcd3d494ccd094
声明:此文由 金溪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