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万年前古人类化石!桐庐这个村藏着许多秘密···

保安村

分水镇•保安村

保安村,属桐庐县分水镇,位于镇西北部。沿分水江朔源而上,距镇政府所在地约8公里的右岸有一条保安溪(古称玉涧河),溪水在唐家拱汇入分水江。保安溪是由大源溪和小源溪在保安坪合流形成,因而两条支流及数十平方公里的区域人们统称保安源。进入保安源的第一个村即是保安村,这里是大小二源的门户,也是分水、印渚地区通往富阳万市的必经之路。清代之前,七坑湾沿山道路未打通前,是经保安翻过仁山坞到达於潜的唯一通道。2001年,桐庐县在分水镇上游五里处的五里亭峡谷段建设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形成了一个蓄水2亿立方米的大水库,命名为天溪湖,保安溪下游河段被库水淹没至村口,使保安成了一个背靠青山,面临一湖秀水的美丽山村。

保安村行政区域面积17.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0余亩,山林面积14000余亩,下辖义林、梅树坞、宝山、义步坑、前山、反山、汤村、江安桥、店坞、保安坪、大年坞、朱紫岭、潘家、尚长坞、赤山畈、排后桥、旋山、黄坞坑、僚家、下湖、塘坞、烂田垅、珠紫坞、小年坞、大青山25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

保安村是一个有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村中有玉涧桥江安桥、贞节牌坊、庙山、义林庙、罗山殿等多处古迹遗址。明崇祯九年(1636),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飘然而至,让玉涧桥走出小山村。如今的保安,是住建部命名的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更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当你徜徉于保安的山山水水,是否能依然感受到徐霞客当年游历保安山水的心境呢!

悠悠保安

保安开村于何时,虽无确凿的文字记载,但从盛村延村坞洞于2000年发现的人类动物化石,经考古学家测定,这是距今一万年前的古人类。2008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小源溪源头茗坞村发现汉代弦纹红陶残片、汉代印纹陶陶片,佐证了汉代就有人居住。唐德宗(李适)时期开始,保安地区一直属於潜县长前乡,义林、排后桥、上旋山、下旋山、法道为招贤里,义林村前保安溪上的堰坝就是那时所建,以里名定堰名,称招贤堰。保安、潘家为长前里,由江安桥石碑碑文为证。

民国时,保安称长乐乡(包括现在临安乐平等村),实行保甲制,保安坪、宝山、汤村为第七保。义林、排后桥、上旋山、下旋山、下坞里为第八保。

1950年,於潜县的长乐乡划入分水县管辖(乐平仍留在於潜),保安源地区为分水县第一区长前乡,保安坪、宝山、汤村为保安村,排后桥、上旋山、下旋山、下湖里为丰收村,义林、僚家、梅树坞、黄坞坑等自然村为义林村,潘家、尚长坞、泥步坑为潘家村。1958年撤销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保安属印渚公社保安管理区。1961年,缩小行政区规划,成立保安人民公社,保安村、丰收村、义林村、潘家村隶属保安公社。1992年5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印渚、保安二乡合并,设置印渚镇;保安村、潘家村、丰收村、义林村合并为保安村。2004年,印渚、分水二镇合并,保安隶属分水镇。

小村溯源

义林自然村

保安属山区,村民居住分散,总人口约二千余人,有134个姓氏。百人以上大姓唯有陈、王、张、顾。

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事,兵匪在浙皖交战数次,至今马岭仍筑有二军交战的石砌关卡。战后大小二源到处残垣断壁,十室九空。据史料记载,於潜县战前有24081户86427人,战后存783户2054人。保安仅存顾、方、徐、何姓等几户人家。由于人口骤减,致使大量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经济生产,政府推行土地自愿领取,轻税薄赋、引民屯聚的政策,鼓励和吸引各地移民前来,以解决人少地多的矛盾。宝山村的桐庐籍舒氏、义林村的台州籍吕氏、汤村安庆籍李氏、曾氏,潘家村的湖北籍潘氏等上百个姓氏的客籍人相继迁入定居,人丁逐渐兴旺。

义林:南邻梅树坞,北邻赤山畈。地处山坞,村前小岭名泥岭,村以岭名。清末,雅化为今名。

梅树坞:西邻凤凰山,北邻义林。地处山坞,村旁植梅,故名。曾雅称梅居。

宝山:聚落于宝山西侧山脚,与赤山畈、义岭交界。座山形元宝,俗称宝山,村以山名。

泥步坑:东南邻曹家,西邻僚家。地处溪谷中,因道路泥泞,名泥步坑,清代,黄姓迁此改称今名。

前山:村前有高山,村以山名。

反山:东邻尚长坞,东南邻义步坑,西邻宝山。因村处潘家后山反面,故名。明代,徐姓始居,名徐墩头。后为黄姓居住地,村名依旧。

汤村:东临大源,南邻珠紫岭,北邻大年坞。村前有两塘,原名塘村,后衍称成今名。

潘家:东邻尚长坞,北临小源。以姓氏名村。有淳安县移民。

江安桥:地处潘家外一小坞,江安桥旁,以桥名村。

店坞:地处坞中,旧有小店,故名。

保安坪:村周五峰并列,山麓有泉塘,旧时称其地“五星照月”,为福地,谓永保平安的阳基,故名。

大年坞:东临大源,南邻汤村。为大源西侧一坞,名大源坞,后衍称今名。村处坞中,以坞名村。

珠紫岭:保安坪南侧一山岭脚,昔岭上有凉亭,为往来要道,道旁有棵大苦槠树,岭名苦槠岭,雅化为今名。曾名朱紫岭。岭上是保安通往分水的必经之地

尚长坞:东临上塘山,西邻宝山,南邻反山,北邻潘家。原名上塘坞,衍称今名。

赤山畈:东邻宝山,东南邻义林,西邻旋山,北邻保安坪。村后山土呈赤色,前有田畈,故名。

排后桥:东邻保安坪,南邻旋山,明代为一集市,村南溪上架有大、小两座石桥,山货贸易依赖竹木排运输来此,并泊于两桥之间,称小石桥为排后桥,并以名称。

旋山:位于保安村溪南侧山麓,邻近丰收村。溪流在此形成旋涡,故名。

黄坞坑:东邻黄坑坞水库,北邻僚家。其地系一横向山坞,名横坞坑,谐音黄坞坑,村处坞内,以坞名称。现已迁到公路旁建新房,面临库区。

僚家:位于义林村口转弯处。清代僚姓居住,以姓名村。现居练、张两姓,村名依旧。

下湖:东邻旋山,西临白石山。昔时下有大池塘,名下湖,因以名村。有淳安县移民。

塘坞:位于保安村北,东邻珠紫岭,西邻白石山。地处塘坞,故名。。

烂田垅:位于保安村西,东邻排后桥,西邻白石山。村处山垅,地势低洼,故名。

珠紫坞:位于保安村北,南邻珠紫岭,北邻汤村。地处珠紫岭一坞,故名。

小年坞:位于保安村北,南邻汤村,北邻大年坞。地处小年坞,故名。

大青山:位于保安村东南,东邻宝山,南邻义林,西邻赤山畈。地处小青山,故名。

宜居福地保安坪

保安坪

保安坪现是保安村一个最大的自然村,座落在一座独立的老虎山下,村庄左面从大源延伸而来的山脉婉延至分水江边,似一个守护神护卫着村庄,高山下有五座馒头似的小山独立地分布在村庄左侧(2017年因新农村建设,被平整了一座),右面距村二百米的田畈中,有一孔泉涌的泛水潭,古时风水先生称其谓“五星照月”的阳基福地。大源溪从数里外垂直地向村中流来,在村前约一里许以90度直角向北拐,流向大青山脚 ,然后又以90度转弯流向村右500米处的山脚 ,再以90度转弯流向宝山村前与小源溪汇合,流向分水江。在地理分布上,是古时人们公认的聚财宝地,适宜建设村庄,且村前又有数百亩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水田,确是一处生息繁衍的风水宝地。

古时,保安坪虽不是保安源最大的村庄,但确是丰粮富裕之地。历代以来,村中人才辈出,富户众多,在保安源各村中首屈一指。明成化年间,村民顾廷壁,灾年捐粮300石,皇帝敇封立尚义碑褒奖。

宝山村的兴盛

宝山村

宝山村聚落于酷似元宝的三座连贯的小山脚下,村子右面的一条小溪与大源溪在村前汇合,形成Y型河道。河道上各有一座双孔石拱桥,两溪流形成保安溪以内弧形流向村庄右面的庙山脚下,然后以九十度折出流向前方,汇入天目溪,溪流内侧有一百余亩土地肥沃的良田,是个繁衍生息、汇聚财富的好地方。

据老辈儿说,宝山原是一个数百户的大村庄。从现在村中存留的一些小地名:六份(户)头、三份(户)头、杨家门口、师姑园、井塘边、屋基滩边等证实,宝山原是人丁兴旺的大村庄。清末民初,曾开办宝山小学,附近几个村的孩子也到此读书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事,在分水于潜交战数次,致使人口急剧下降,土地荒芜。从幸免于难者口口相传得知,保安源到处断垣残壁,十室九空,宝山仅存一户徐姓人家。清同治五年(1866),宝山舒氏始祖文祥公携妻带子,从桐庐九里洲(现桐君街道梅蓉村)逃荒来到此地。文祥公选了村中心一座无人空房,并将房中三具前人遗骸葬于山后,打扫干净定居下来。此后,每年清明,舒氏后人都要到这三座无名墓前祭拜,将他们当作先人祭祀。一百多年来,宝山舒氏族人将这一规矩一直延续至今。

文祥公定居宝山后,去于潜衙门领了一些土地耕种,一家人勤劳节俭,小有富裕时,就在老屋后重建了三间瓦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大小二源人们进出必经之路的花公桥头造了一座凉亭,供行路人歇脚,遮风挡雨。

改革开放后,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宝山村已找不到一间解放前的老房子,村中全是别墅式的民居,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水泥道路连接村道县道,小车直接开到家门口。如今宝山,早已名副其实。

大小年坞的开拓者——李顺居

昔时的大小年坞,山上都是无主的坟墓,是一座乱葬岗子,当地人称为大坟窠。

清光绪六年(1880年),一位年仅十三岁的安徽少年李顺居,只身逃荒来到汤村,给地主放牛为生,及至年长。他见村旁大年坞里有数十亩荆棘杂草丛生的荒地,便在大年坞口搭了一间草棚,开垦房前屋后的荒地,种植玉米小麦糊口。经过几年的辛劳,开垦田地七八亩,粮食自给有余。

顺居公儿时上过两年私塾,在当时算是有文化的人,因生肖属兔,邻近村子的人都叫他李兔子。他为人勤奋、正直大胆、又小通文墨,获得板桥一户徐姓人家的认可,与徐家姑娘结成连理。婚后夫妇俩租了保安村地主的地,挖塘蓄水,改旱地为水田,收益增多,家境逐年转好。虽然无自己的田地,靠租富人家的田地耕种,一家人勤劳节俭,精打细算,日子也过得丰润。家里耕牛、犁、耙、耖、稻桶、风车、水车等农具一概齐全。还有牛磨,辗麦子的石滚等。李顺居是大(小)年坞的第一个开拓者,也是汤村李氏之始祖。

第二个到大(小)年坞拓荒者,是从江山来的曾庆福夫妇,后来又带来二个弟弟庆明、庆余。稍后安徽的李生兴,湖北的胡德焕也逃荒到此安家。到1949年时,大(小)年坞已有李、曾、胡、陈、罗、余、吕、唐、邢九个姓氏,近二十余户人家,除一户是瓦房外,其余全住茅草屋,人称草棚村。

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们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调整种养结构,家家户户种桑养蚕,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特别是一些不甘心守着温饱过日子的青年人勇闯市场,有的到大城市经商,有的办家庭工厂,有的购车跑运输,有的承包工程,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今的大年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排后桥村名的由来

排后桥村

保安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一座宛如苍龙的大山,从源头的章家直奔而来,到保安坪的外佛山前嘎然而止,将整个地区一分为二,稍大的区域称为大源,小一些的称小源,纵深20多华里的两条溪流在保安坪汇合后形成玉涧河。在两条溪流交汇后一里处,山势大开,有良田千余亩,宜于人类居住生息,逐渐形成有千余人居住的村庄。这里是北至新城,西至於潜,东至分水,南至天目溪中心地带,从这里经大源仁山坞可去於潜、昌化,过马岭即到新城

昔时,此地是保安源的商贸集散点,又称大小两源的“水陆码头”,但因保安溪水时涨时落不易舟行。为便于当地的农产品茶叶、桐子、桕子、药材、竹木外销,食盐、布匹、南北货品的进货,当地人用毛竹扎成竹排运输,把附近的村民们肩挑背驮的山货用竹排运至分水、於潜、昌化等地交易,再把生活日用品带回来批发到各村店销售,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排运队伍。

排工们早上将货运出,晚上回来即在村里住宿,等待第二天的货物。村的北侧有一条从江山坞、铁坞两股水合流形成的小溪,溪上有一座由两块长3米、宽2米,厚约17厘米的青石板架设的石桥,排工们收工后都将竹排停泊在桥前面,到排后面桥旁边住宿。据说有一次连续几天大雨,玉涧河河水猛涨,排工们无法出门,在旅店与留宿的客商海阔天空的闲聊,突然有人说:这个水陆便利、生意兴隆、人口密集的村庄,上半村叫石板桥,村东面叫典当傍,村西面叫江山坞脚,怎么没有一个正规的村名。这时一个排工说:我们竹排都停泊在这石板桥前面,凡来找我们运货和吃饭住宿的人,连同本村人聊天打牌都说到排后面桥旁边去,不如干脆就取名排后桥吧。排工脱口而出,众人一致赞同,就这样排后桥的村名沿袭下来。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严州府分水县发布告示,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分水江排运,防止江面上竹排与船相碰出事故。清光绪7年(1881),杭州府於潜县发布告示,再次禁止排运,主要是防止对河堰冲撞,造成堰坝破坏,影响农田的灌溉。至此,排后桥的竹排行业也就结束了。

数百年来,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排后桥,邮寄信件只要写上排后桥村名都能收到,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改名为丰收村,但保安人依然习惯叫排后桥。

玉涧桥往事

茅家埠玉涧桥

保安大小两源川流汇合为保安溪,沿村段水流称之玉涧河。河面宽几十米,苦于两岸无桥。两岸行人来回需脱鞋袜卷裤趟水,冬天,寒冷刺骨。汛期山洪暴发,洪水猛涨,两岸难行。

明洪武年间,排后桥顾氏数十位孀寡决定在玉涧河上建桥。她们先与当地绅士及邻村德高望重之人商讨后,再请造桥工匠共同策划建桥方案和经费之事等。当时明朝政府建立不久,财政紧缺,建桥经费需自己解决。他们呼吁社会人士募捐银、粮等。同时,特邀一位高僧携带顾氏小童一起去各地化缘筹款建桥。

玉涧桥建桥所用的石料都是本村后山的青石,工匠们把它凿成建桥所需的石条。那时建桥设备简陋,民工基本为募工,主要以人力、畜力来搬运操作。工匠们发挥高超技艺,先在河床上用直径二十多厘米,长三米的圆松木纵联一排做桥墩基石,再把事先凿成大小长短的石条纵联分节,垒砌为双孔石拱桥,石条分节处,则用灰浆做粘合剂,坚固无比。

保安溪上的玉涧桥

明洪武十七年(1384),桥在众人的期盼中终于建成,南北跨度为32米,宽4.8米,单孔9.5米,远观蔚为壮观。因处在玉涧河段上,故称玉涧桥。不知何因,玉涧桥桥南有十三个台阶,桥北则十七个台阶,两侧石阶并不对等。中心桥墩的设计非常科学合理,工匠将桥墩筑成了船头形,防止洪水直冲碰撞主桥墩,也防桥墩下面松木被水洗空。玉涧桥经历了六百余年,除了桥面有几次的小修补,桥身主体丝毫未损。玉涧桥的南北各立有二块古碑,桥南一块刻玉涧桥三字,桥北一块石碑上刻有顾氏一门孀寡造桥的史绩,十位主事顾氏妇女的名字及那位化缘募捐高僧和顾氏小童的姓名,可惜该石碑已遗失。

明崇祯九年(1636)十月,一代地理学名家徐霞客从家乡出发到杭州,再过余杭、新城又过马岭。十月初五早上过楮村坞、兑口桥,又板桥五里为保安坪,又一里为玉涧桥。桥甚新整,居市亦盛,山始打开,有名排石......又东两里止于唐家拱,时日已中。当年徐霞客到达排后桥已是中午,他们先走不起眼的跨涧平桥(排后桥),再踏上玉涧桥,而后往别处考察。徐霞客这段游记,便是对排后桥村和玉涧桥最高规格的记载,非常可贵。

1998年,桐庐县建造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玉涧桥标高位于水库淹没线以下,为了更好地保护石桥, 2003年8月,这座距今六百余年的古桥,被整体迁移至杭州西湖杨公堤旁的茅家埠。

时至今日,排后桥与南堡等村一起消失在滔滔的碧波中。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排后桥的人们,心中念念不忘的始终是那一方恋恋不舍的故土情节。昔日以水路而繁华成村聚族,今日因水利而聚散离合,留下的是历史,带不走的是乡情。柔美的西湖杨公堤上,玉涧桥风采依然,那来来往往的行人,匆匆跨桥一过,蓦然回首,不都成了徐霞客么?

刘伯温与凤凰

远眺凤凰山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从小熟读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受到世人的瞩目。

据传,元朝末年,刘伯温客居在桐庐凤川华林寺研究学问,余暇时喜欢游历,观察山川形势。一日他逆分水江溯流而上至保安溪,登上横山桥,举目向保安源方向远眺,只见左面的高山下八座小山依次有序排列,约有五华里之远,随后有一座船型小山相伴,右面的一座山,如凤凰展翅欲飞。他将左面的小山取名八马卧槽,右面的取名凤凰山。八马卧槽预示着将指挥千军万马,船型小山预示着他将扬帆远航,更有凤凰展翅欲飞、一飞冲天之意。刘伯温觉得遇到了风水宝地,继续进入保安大小二源考察,发现此处是军队进出安徽、杭州的理想通道,也是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重要军事要塞。

1360年,刘伯温出山辅助朱元璋。他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故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说。在刘伯温的辅助下,朱元璋如虎添翼,建立大明王朝。在保安源屯兵练兵,并在凤凰山的高岗上设立一个瞭望哨。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刘伯温毅然选择激流勇退,隐居山林,但终究难以避免政治的纷争,忧愤而死。消息传到保安凤凰山上,站岗的哨兵大哭不已。是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第二天人们发现哨兵不见了,哨位上立着一块巨石,那座船型小山也翻了个底朝天。换岗的哨兵立即下山,告知在山下的哨兵妻子。哨兵妻子急忙带着儿子赶到哨位旁,久久凝望这块巨石茶饭不思,数日后,她与儿子也化成一大一小两块石头陪伴着哨兵,人们称为将军夫妻石。

康熙年间,排后桥顾氏族人中有人说,刘伯温托梦给他,让他在凤凰山上建一座土地庙,并尊那位哨兵为土地公公,可保当地一方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康熙七年(1668年),顾氏联络几位富绅在凤凰山顶距将军石百米处的凤凰冠下建了一座土地庙(有千秋俎豆石碑为证)。奇怪的是此处虽在山顶,庙宇建成后,庙后即涌出一股清泉,冬暖夏凉。数百年来,土地庙一直有人看守,且香火不断。

2005年,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形成了一个储水量1.96亿立方米的人工湖泊,县政府命名为天溪湖,站在凤凰山顶,天溪湖一览无余,是个观赏湖光山色的理想之地。

泛水潭

泛水潭,俗称“翻水孔”,在保安坪自然村东南半里许。保安坪四周五峰并列,山麓有泉水潭,旧时堪舆家称其地为“五星照月”,是一处永保平安的阳基地,故名保安坪。

泛水潭为长方形,塘岸周边有条石铺就,宽约7米,长近10米,水清如镜,清澄见底。水从池底多处涌上,如水沸之状,有“嗡嗡”之声势,若珍珠跳动,时现时隐,忽左忽右,忽前忽后,游移不定,连续不息,令人啧啧称奇。寒冬季节,池上雾气弥漫,池水温暖如春;炎炎夏日,池旁凉气逼人。清代孝廉方正伍,曾写有《泛水潭记》一文,可见此潭历史久远。

泛水潭四周水田环围,春夏时节清风徐来,稻浪翻滚一片油绿,别有一番情趣。大源溪流经潭北,折向东与小源溪合流,溪岸与潭相邻。潭之东侧有一山名大青山,隔漠耸峙,石壁削立,难以攀登,壁中有一石洞,人称“老虎洞”,洞口约丈余,洞内深邃幽奇。

尚义之碑

尚义之碑拓片

尚义之碑,系朝廷为旌表排后桥村顾廷壁输粟纳粮义举而立。

尚义碑碑高170厘米,宽90厘米,碑额双龙戏珠,雍荣华贵。正上是祥云红日,篆刻“敕赐尚义之碑”,碑文行楷书就,字寸许,内容为旌表于潜县常乐乡顾廷壁荒年为国家捐粟三百石一事。碑背面篆额刻“顾氏宗辞”,下刻顾氏宗辞谱系,左右刻一小联“姓氏留千古,声名播万春”。碑文正面上刻有“输粟济民虽非有大功,但于其民有仁民之惠。今以英名刻之于石,使声闻垂于万古之下耿耿而不磨,上有光于先世,下有荣于后人”嘉奖之词。

明成化十二年(1467年),于潜县长乐乡(今保安村)顾廷璧输粟三百石(计三万六千斤)于义仓,其尚义善举感人致深。时任县令想给于立石表彰,但未完成就调离了。新任县令三山长乐郭宗翰上任后,认为一个人做了善事应该得到表彰并流传后世,对民众起到教化的作用。遂请翰林院修撰扬守址撰文,广东道御史慈溪桂镐篆额,刑科给事四明章绍书丹。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立碑。

尚义碑原立顾氏宗祠,祠堂地处偏远,平时人迹罕至,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祠堂因地势较高,得以保全。数年前,尚义碑被一村民发现,如今修复后古碑重立在村公园内。

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位于义林自然村,其规模之大,在保安源一带屈指可数。据《潜阳法道何氏宗谱》记载,潜阳何氏家族自吴黄武年间(222-229),徙居分水生仙里乡诸睦村(今分水镇百岁坊村)。西晋永嘉元年(308)徙居淳安。明洪武三年(1370)徙居于潜长前乡法道(印渚法道)。明成化年间(1465-1487),后裔迁居义林,始祖何文龙。

何家大院建于明朝末年,义林何氏人才辈出,在京或地方为官者众多。为感谢祖先的庇佑,族人聚全族之力,在不远的法道修建何氏宗族祠堂,又在义林建造何宅大院。何宅大院内分三个走马楼天井,占地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屋内柱子、门窗上的各种图案精雕细镂,有双龙戏珠、珍禽异兽、梅兰竹菊等。特别是绕着柱子上雕刻的腾龙,鳞爪张舞、双须飞动,栩栩如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土地改革时,大院被分给十户村民居住。遗憾的是“文革”期间,大院柱子上、门窗上的那些雕塑精美的图案,被当作封建文化破坏得面目全非。改革开放后,大院里村民的生活条件逐年改善,便陆续开始建造新房搬迁出来,大院也被慢慢拆除。如今,村民在大院的遗址上重新建了新房,当年气派宏伟的何家大院亦无影可觅。

汤村庙

汤村庙

汤村庙位于保安村村委东北一华里处,它是印渚、万市古道的必经之地,既是庙又是凉亭。庙无正门,骑大道而建,路从庙中天井穿过,过往客人可在庙中喝茶、乘凉休息。

汤村庙长24米,宽14米,建筑面积336平方米。东边是戏台及厢房,依次是天井、大厅、菩萨宝座。宝座正中一尊是周光灵王。两边各有一尊菩萨,左右两侧的墙壁画有雷公、电母等佛像,民国期间庙里香火缭绕,非常旺盛。

据传,汤村庙建于清乾隆年间,但庙中天井里的两棵双人合抱的大柏树可以看出此庙已历经百年。太平军曾在此住过,庙中一根60厘米直径的柱子上还留下大刀劈过的痕迹。

民国期间,庙中经常演戏,农历七月半演鬼戏,如“目莲救母”“包公探阴山”等,还在庙中起“五昌”,“五昌”就是把村中各家各户的鬼赶到与徐桥村交界的罗山殿边,用桃树把鬼钉住,使他不得作祟。正月里演的是太平戏,一演就是几天几夜,热闹非凡。

夏天,烈日炎炎,而庙中的石板地面上凉爽无比,村民们在此休息、聊天。这里也是孩子们的乐园,什么接石子、抢柱子、翻筋斗,无休无了,妇女们更是家长里短、针头线脑,张家媳妇、李家婆说个没完没了,村中有要事也常在此庙中处理。村中有好心人在庙里施舍茶水、草鞋,方便往来行人。

随着时间车轮的滚动,“文革”后期因修公路将庙拆除,经历了数千年的汤村庙慢慢湮没在人们心中。

石灰窑遗址

石灰窑

石灰窑遗址位于在宝山自然村北一里许的窑棚山脚下。昔时建有二座石灰窑,至于建于何时、何人所建均已无从考证,但从村中老人口口相传得知,石灰窑至少建于清代。从座落地的山名看,应该是先有窑,后才以窑取山名。古时村民建房粉刷墙壁,做屋内地面都需用石灰,那时没有农药,遇有虫害也是在稻田撒些石灰。用石灰、黄泥、沙石拌和铺在屋内,约20—30公分厚,用木制的榔头使劲敲打,做成的地面光滑如镜,坚硬如现在的混凝土。

据老一辈讲,村民们如需要石灰,就几个人合伙从山上砍来柴禾,请人从山上打下岩石,轮流烧个几天几夜,即可将碳酸钙岩石锻烧成白色的石灰。

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办社队企业,县里成立社队企业局,专司发展农村工业。当时保安公社抽人组建了石灰厂,利用古人建的石灰窑烧石灰销售,常年生产,积累了资金,此后陆续筹建了塑料厂、水泥厂、针织厂,可以说,村旁的石灰窑是保安乡镇企业的摇篮。

二十一世纪后,建材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石灰需求剧减,石灰窑完成了历史使命。村民建房将窑身的大石块搬去做墙脚,如今窑已荡然无存。但石灰窑数百年来对村民特别是保安乡镇企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值得记之。

堰坝

禁潭堰坝

保安村是分水江畔进入保安片大小二源的门户,村域内大源溪、小源溪、义林溪交汇合流后形成保安溪流入分水江。沿溪两岸的山间平地,分布着一千多亩水田,先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在溪流上因势建造了18座堰坝。他们开挖水渠引水灌溉,确保农田旱涝保收。

在这18座堰坝中,比较典型的有禁潭堰坝、前山脚堰坝、大青山脚堰坝、长潭堰坝、招贤堰、破堰坝、玉涧桥堰坝、高堰。

禁潭堰坝,位于大源溪上保安坪村前,同时建有一条约3华里长的渠道,将水引入赤山畈村。不仅灌溉保安坪和赤山畈的农田,而且是保安坪村民饮用水源和洗涤之处,也是赤山畈村民唯一的取水处。渠水一直延伸到排后桥村的上方水碓中,是保安诸多堰坝中引水渠最长,集灌溉、生活和水碓舂米三大功能的堰坝。

前山脚堰坝,位于大源村汤村前山脚,主要灌溉保安坪村前和大青山脚的数百亩水田,同时通过二公里渠道引水入大青山脚水碓。

大青山脚堰坝,位于大源溪上的大青山脚,通过水渠将水引到小源溪旁,然后用架在小源溪上木制的水涧(渡槽)将水引到小源溪流域的宝山村前灌溉100多亩水田。

长潭堰坝,位于宝山村前,建在大源溪和小源溪合流后的下游200米处,是专为宝山与义林二村之间的庙山脚下水碓推供动力,此堰因农业学大寨时河流改道而填埋。

招贤堰,位于义林村前的保安溪上,主要为义林村前的稻田供水。古时玉涧河南面的义林、上旋山、下旋山、法道为招贤里,以里名定堰名,后人简称招堰。农业学大寨时,保安溪改造仍在相同位置筑堰,2015年洪水冲坏河堤与堰坝,至今未修复,石块用于修河堤,至今不复存在。

破堰坝,位于义林神仙洞前的保安溪上,这座堰坝只有遇有特大旱灾时才会拦河蓄水灌溉。新中国成立以来,仅发挥过四次作用,后因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而淹没。

玉涧桥堰坝,位于玉涧桥下方200米处,灌溉排后桥、上旋山、下旋山、下湖里300多亩水田,如今也淹没在分水江水库里。

高堰,位于下湖里下方的保安溪上,是所有堰坝中落差最大的堰坝,大约有5米之高,是邻村法道为法道及对山畈稻田而筑,因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而淹没。

大源溪、小源溪、义林溪三条穿境而过溪流,为保安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水源,但遇山洪暴发时也给村民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从2012年开始,各级政府相继投入510余万元,对三条溪流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固新建堤坝6000多米、堰坝5座,新建桥12座、抽水机埠2座,并对流域内田畈中的机耕路,水渠重新规划,硬化,提高了千余亩水田的抗洪排涝及抗旱能力。

大青山

大青山

大青山主峰海拔390.8米,昔终年常青而得名。整座山脉蜿蜒起伏,宛如一条苍龙,从大源溪的源头章家直奔保安坪,在外佛山前嘎然而止。山的“头”如用巨斧劈过,悬崖绝壁,裸露的石壁在夕阳的余辉中映出点点的金光。

上大青山可走大源一侧新开辟的道路,沿路竹影婆娑、青松盖顶、鸟语花香,重重叠叠的枝叶间漏下斑斑点点日影,显得格外清静、幽雅,是个天然的大氧吧。

沿路而上,一块白茶园展现在你的面前,一排排整齐的茶树如绿色的海洋,置身其间,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山腰间是层层梯田,如登天梯一般,如果恰是插秧季节,那你一定要亲身体验“一把青秧捏手间,低头可看水中天”,“足蒸暑土气,背着炎天光”感觉。

山顶上,有老虎洞、石凉亭等景观。站在金龟石上,你定会觉得心旷神怡,更有山高我为峰之感。俯瞰山下,保安、徐桥尽收眼底,那一幢幢整齐楼房、一条条新修的公路、一辆辆飞驰的轿车、一畈畈金黄的稻田,绘成了一幅美丽农村新画卷。

翻过山到达小源一侧,便是恒龙千亩油茶园基地。基地面积近2000余亩,有龙井茶、黄茶等数百亩新品种。这里四季绿色常驻,空气清新甜润,特别清明节前后,漫山遍野的采茶女,便成为大青山的一道特有亮丽风景

外迁移民与后靠移民

1999年2月26日,桐庐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决定》,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是经国家发改委立项,浙江省“十五”期间八大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之一。坝址位于分水镇上游2.5公里处的五里亭峡谷河段。该工程是钱塘江、分水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推荐确定实施的防洪骨干工程。工程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兼顾灌溉、供水、旅游和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Ⅱ型水利项目。

项目工程需要动迁库区移民2420户7000人。原丰收村和原义林村的大部分区域处在淹没线以下,丰收村赤山畈、排后桥、下湖里、上旋山、下旋山的大部分村民须迁往异地安置,义林村也有部分村民搬迁到地势较高处后靠安置。从2001起至2005年,村民们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顾大家,舍小家,听众政府安排,相继迁往他乡。其中丰收村迁往凤川街道翙岗村30户81人、城南街道石珠里93户252人、桐君街道洋塘18户60人,瑶琳镇杨家24户72人、分水镇东溪71户216人、不定向安置6户16人、后靠安置1户5人,合计243户702人。义林村后靠安置41户133人。

下乡知识青年

1968年,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由此拉开帷幕。从1968年始,先后分三批近百名知识青年从杭州来到保安这个偏远山村插队落户。到1972年方有部分知青陆续回城,至1978年,插队知青全部返城,前后长达十年之久。

知识青年的到来,为农村输送新鲜血液。农村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知青们不怕苦、不怕累,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净化心灵。许多人成为村中的骨干力量,有的当上了会计、出纳,有的担任代课教师,还有的做了赤脚医生,还有的在保安成家立业,成为农村知识与文明的传播者、先导者。

当年的青春小伙与姑娘,如今已两鬓斑白,念念不忘仍是那段与村民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青春岁月。他们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永远留在了保安这个第二故乡

2012年,当年下放到保安村的知青数十人重回第二故乡,他们与村民们手牵手,畅谈当年美好的青春记忆,劳动者的感悟。

丰收织锦厂

锦缎被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丰收村是个田少山多的山区,为了增加集体收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丰收村党支部想方设法,可谓煞费苦心。他们通过在本村插队的杭州知识青年俞文珍的父亲帮忙,找到可行的项目。由俞文珍的父亲陈小毛出面,联系杭州永红丝织厂的退休工人熊阿强,请他帮助村里办个织锦厂,生产人造丝的彩色被面。通过熊师傅帮忙,永红丝织厂答应为村里提供设备材料和技术支持,生产的产品由他们包销。

得此消息后,村党支部立即召开会议,商量筹办织锦厂的各项事宜。技术、原材料、销售没问题,厂房可利用集体仓库。但遇到一只拦路虎——资金。当时村里账面资金只有5700元,且全是农户欠村里的应收款。村党支部一干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群策群力,收回应收款2700元,再到银行贷款2500元,共筹集办厂启动资金5200元。村干部的行动感动了杭州的师傅,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减少支出,最后由他出面向永红丝织厂里借了一台淘汰的织机,修旧如新后,向村民传授技术。

1979年10月1号,只有一台织锦机的丰收织锦厂开工投产。第一个月,厂里将织好的七彩被面送到杭州,然后领回原料加工。过了二个月厂里织机增加到4台,第二年又增加到40台。因当时市场行情看好,村里很多农户要求村里帮助购买织机。至1982年,全村有织机110台。织锦加工给企业与村民带来较为丰厚的回报,有效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1986年,织锦厂承包给村民经营。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被套的流行,彩色被面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保安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从只有一台彩色被面织锦机的织锦厂开始,相继办起精美制衣工艺厂、东风厂、三家针织厂,到九十年代发展到七家私营针织厂,有人工手动针织横机500余台,外来务工人员600多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文字:舒诚峰、吕国荣、李瑞生、陈关法

本期内容由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编辑:戴江影

客户端

Hash:babe8b7ab6a7b15e47cfae6a44590e468c4afb17

声明:此文由 同乐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