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 | 西海岸40年光影故事——海青“南茶北引”史(十一)

《影像西海岸》编辑部特推出“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西海岸光影故事系列”,今日,小编带你了解海青“南茶北引”史。

在海青,3万亩茶园绿意盎然,山水画卷般铺展在小镇山野上。作为“北茶之源”,茶业是海青镇的支柱产业。在建设特色小镇的实践中,海青镇从茶产业出发,挖掘小镇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上的发展空间,结合山、水、茶、竹的资源优势,改善小镇风貌,把海青镇打造成了一个“北域江南”。

一片茶叶,记录海青精准扶贫的里程

茶遇海青

“南茶北引”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从1956年开始实施“南茶北引”工程到1965年“南茶北引”获得基础性成功。“南茶北引”成功的伟大实践,是流芳至今的茶文化史上一段佳话。

当时“南茶北引”的现场交流会

茶叶种植培训现场

海青茶原属安徽祁门槠叶群体品种之一,1956年原胶南“南茶北引、南竹北移”由海青镇自安徽引进,定名为“海青茶”。目前茶园面积3万余亩的海青,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大田绿茶生产基地。海青茶一般在平均气温10°开始萌动,生长最高温度为20°~25°,最低临界温度为-6°,最高临界温度45°,年降水量要求在1000mm以上,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为宜。生长至今,这里成为江北生长时间最久、面积最大的绿茶基地。现为青岛农业精品工程之一,国家级无公害茶园基地。

1970年海青人民公社社员采摘新茶

海青北部山区1970年茶园

1972年董家洼茶园

落地生根

海青茶自1956年从安徽引进以来,历经60多年的发展,茶叶产业已成长为海青镇的主导产业。目前,青岛市10万多亩茶叶,7.1万亩在西海岸新区,3万亩在海青,海青茶叶种植面积占据西海岸新区的近半壁江山

独特的地域条件,优越的气候特点,造就了海青茶“叶肉厚、墨绿色、黄绿汤、栗子香”的优良品质。在全国“中华杯” 茶叶质量评比中,多个茶样获特等奖;全镇拥有国家级无公害茶园基地6处,有机茶园基地5处。研制开发十二大系列30余个品种,申请注册40多个茶叶商标。

全镇43个村庄种植茶叶,近两万人从事茶叶产业。茶叶加工企业200多家,合作社20多家,年生产干茶200余万斤。70年代,海青镇后河西村作为全省代表在全国茶叶会议上介绍“南茶北引”经验。

铸就品牌

“瑯琊海青茶,养心养生茶”被列为西海岸新区公用品牌予以打造。由黄发集团全产业接入海青茶叶产业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培植“瑯琊海青茶,养心养生茶”品牌,促进茶叶全产业链提升发展,惠及更多的茶企与茶农,更加深入推动精准脱贫工作。

2016年,承办了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南茶北引”60周年纪念活动和第二届青岛(海青)国际茶文化节等节会活动。

改革开放40年,海青茶产业在农民脱贫致富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经多个阶段,从初期的摸索到现在的全产业链发展,海青茶叶扶贫的产业化之路对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龙头茶企,通过自身的基建、产业、品牌、渠道、资金优势与海青的资源精准对接,打造具有海青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

注:所有图文版权归《影像西海岸》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Hash:bcf3e77dc80a741ab83a12a52f570a052dd36ad4

声明:此文由 影像黄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