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 “文脉凤仪坊”

01

名门世族列居

方以智曾自述家史时说:“ 方氏自逢辰公之后,由池迁桐,居凤仪里。”而《桐城桂林方氏家谱》记载,方氏迁桐始居凤仪坊,并强调“ 吾家素市,籍县市一图五甲,为坊长。”

凤仪坊位于桐城老城之东北,又称凤仪里。方氏家族聚居于县市(即县城)凤仪坊第一图第五甲,而且是坊长。

姚莹后裔回到凤仪坊旧址

学者郑国、李书锋在《唐宋里坊制演变及其对当前的启示》一文里指出:从先秦到北魏中国城市的居住区被称为“里”。里,最初是一个基本的农业生产组织单元,后被移植到城市成为基本居住单元。里的周围有围墙,围墙上的门称为“闾”。东汉后期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并逐步取代了里。

安徽桐城自古就有“ 江南钜邑,七省通衢”之谓。座落于龙眠山麓的千年古城,依山滨河,椭圆龟背状,城中曲巷长街交错,构成了以里、闾、坊为主要结构的居民社区单元。这里在明清时代, 张、姚、马、左、方、吴、盛、胡、叶等诸多名门世族比邻而居,科第、仕宦、名臣、循吏、忠节、儒林,彪炳史志者不可胜书。这里每一条坊巷,都足以堪比“江南名族第一巷”的常州青果巷

张英《新营阳和坊宅》

其中,位于城南的 阳和坊六尺巷,因清初康熙朝大学士张英的一首让墙诗,而名闻天下,至今游人如织。而位于城东北的凤仪坊,则产生了著名的桐城方氏学派,以及以方苞、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因此,有人以“ 诗礼六尺巷,文脉凤仪坊”,来高度概括这座古城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

0 2

位居衢市之首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古老的《尚书》这个记载,反映的是舜帝之时,“致治、功成、道洽、礼备”的太平之世。而百鸟之王凤凰翩翩起舞,寓意着祥瑞之兆。桐城城郭之北有凤山(即投子山,山若凤凰),城内有凤仪坊,大约都取意于此。

“宋元旧已失先踪”。桐城的历史虽然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桐国,但由于历代战乱、民不宁居、故城倾圯等原因,涉及桐城老城坊巷的文献记载已经阙失不全。好在现存几本古志还能找到蛛丝马迹。

明代弘治三年(1490 年)《桐城县志》(2 卷刻本,陈勉、许浩纂修)为现存最早的桐城县志,专门辟有坊镇一节,其中凤仪坊赫然在列,其址位于“县东”。这里的“县”是指县衙署所在地,则凤仪坊在县衙署之东。这应该是目前关于凤仪坊最早的权威记载了。此时城墙尚为土城

明弘治县志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桐城县志》(8 卷抄本,胡必选原本,王凝命增修,以下简称胡版)记载,万历四年(1576 年)知县陈于阶与邑绅南京户部侍郎盛汝谦、河南布政使吴一介联名上书申请建造砖城,周长六里,西北负山,东南瞰河,有城门六座。这次修建的城墙高大雄伟,经受了明末秦寇连续多次围攻的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胡版县志虽然是手抄版,但容量大大超过了弘治县志,并专辟“城池”一卷,内容较为详细。在“衢市”栏中,不再如弘治县志那样将居民社区与功名坊、节孝坊等混列,而是单独烈出了十三个衢市,凤仪坊则居衢市之首。

康熙二十三年县志

这十三个衢市在城中的具体位置是:凤仪坊、杨林坊俱在县东;世美坊、治平坊俱在县西;牧爱坊在县前;太平坊、丹桂坊、佑文坊俱在县南;五圣坊在县北;仁和坊、辅德坊、仁厚坊、里仁坊俱在城内。此外还有龙眠坊、指廪坊等,可能不属于独立的衢市建制。

0 3

惊现凤仪坊图

笔者前不久获得又一版本康熙县志。此即增修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的)《桐城县志》(8 卷刻本,高攀桂续增,以下简称高版),引人注目地增加了一幅“城郭之图”。这幅图极为难得的是,明确标示了凤仪坊的具体位置,是目前所见文献中唯一标有凤仪坊字样的古城图,几乎不为人所知,殊为珍贵。

康熙三十五年县志城郭图

从该图来看,凤仪坊西与县学宫(今称 文庙) 明伦堂相望,中间有一条大路隔开,此路一直向北通向 北拱门; 凤仪坊与北龙望坊相接,其左有 新巷,向东则为 东作门,城墙外是 东河堤。其大至范围即今天北大街区域,包括东作门、紫来桥、东河堤、东门小街一带。

高版县志“城池”卷,内容与胡版基本一致,且“城郭之图”与“城池”所记载的内容互有补充。涉及凤仪坊区域的建构,主要有: 大宁寺、寺巷、僧会司、方公祠(祀桐川会宗方学渐)、 阴阳学、乡约(在大宁寺)、 际留仓(即预备仓) 、社仓、急递铺等。其中大宁寺,旧名不动山大宁禅寺,宋代建于县西,洪武二年移建凤仪坊。据赵釴《无闻堂稿》记载,当时邑中学者多会讲于其中。可见大宁寺也是邑中学术重地之一。

综合以上各版县志信息,可知:凤仪坊在县学之东,而县学原在凤仪坊桐溪桥之东,后徙建东南佑文坊,仍与凤仪坊相邻,以新巷与圣庙(县学)相隔,与明伦堂相望,中有大路北通北拱门,东向东作门。

这一区域的重点建构,除了察院(监察御史按临所寓)、大宁寺(同时也是邑中学者会讲之所)外,还有邑厉坛、恩楼、文昌阁(在县学之东)、东岳庙(在桐溪桥东)、五显庙(在龙眠坊)、紫来桥(桐溪桥)等。

从凤仪坊的相关建筑结构布置来看,凤仪坊不仅是沟通城中要道及东城外的枢纽,也是邑中文化教育的核心地带。

0 4

已越千载沧桑

道光七年(1827 年),桐城又一本县志《桐城道光续修县志》(24 卷刻本,廖大闻等主修,简称廖版),在这年三月成书。该志于继承前代县志基础上,容量有较大扩充,印刷清晰精美,颇为后人称道。

但值得一提的是,该志也存在一些令人费解之处。比如,前代县志“城池”卷中的“衢市”,道光续修县志居然阙失不载,仅以“街巷”代替,且在第四卷“营建志”中“坊表”栏目里,很是奇怪地塞进了唯一的太平坊。

道光续修县志中的凤仪坊区域

仔细查阅廖版县志“坊表”栏,发现除太平坊是衢市坊外,其余坊表皆为功名坊、节孝坊,以及县前坊、寺前坊,另有两个桥前坊,其中一个桥前坊居然不是城中的。而太平坊是《弘治县志》中紧紧排在凤仪坊之后的衢市坊,一在县东,一在县南,后来胡版、高版县志也照录不误。但廖版县志中衢市坊不仅阙失,所附城郭图,也将衢市坊名一概不予标示。这是否意味着此时,城内地名已基本改称街巷?而巷衖的名称也明显比前代丰富,只是太平坊等个别衢市坊还为人们习惯沿称。

此后又有几次修志。如同治七年(1868) ,知县王国均主修《桐城县志》6 册成书;民国二十五年(1936 )县长徐国治主修《桐城县志略》成书。这两本县志都比较简略,况经历多次战乱,城中世家宅第园林和历史遗存遭受破坏严重,有关衢市坊巷的记载,难以详查,令人殊为叹惜。

同治县志中的凤仪坊区域

“ 门临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姚莹故居联)。自先秦开始,中国城市的基本居民单元,无论是里还坊, , 其功能都以监管教化、防范盗贼、征收税赋和徭役为目的。包括凤仪坊在内的桐城古城“衢市”坊,至早在东汉末期可能就已出现。今天,当人们跨过溪水奔腾的紫来桥,走过高大巍峨的东作门,眺望长街如练,古朴民居屋舍俨然,世家巨族故居错落有致,怎能不遥想那千载峥嵘的沧桑岁月!

❖ 渡庵文章集萃 ❖

Hash:7b20a9f66c131d0d2c93a921df805b9f1b0a0e2e

声明:此文由 六尺巷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