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大本钟”:诉说时间的故事 |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任时光流逝,亦有着许多令我们难以忘怀的城市建筑。它们,矗立在我们身边,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也不会被时间的脚步落在身后。

作为西安的老城区新城区现存着不少这样的地标性建筑,经历风雨,依然默默坚守,静静的守护。

1

悠远的城市回响

●建筑设计:沈元恺

●建成日期:1963年

走在西华门十字,听到天空中悠扬的“东方红”旋律。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而又自然而然。

是的,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西安报话大楼,原名“电报电话大楼",位于西安北大街西华门十字东南角,总高62.5米,是当时西安城内最高的建筑。

西安市报话大楼于1963年与世人见面。纵观古今内外,凡杰出建筑钟塔为多,西安报话大楼落成之后,也是风头无两,不仅被我们陕西人视作骄傲,外地来到西安的游客也必与它合影留念。

在塔顶四面各有一个表盘,与北京火车站和上海外滩那两位姊妹一样,将统一的北京时间传递给西安人民,只是咱们西安的这个最大。最初的时候,它采用纯机械运转,通过电机四周的四个轴将动力传给四面的表盘。那时的每天晚上零点,都要通过收音机进行校准,没错,这就西安人的北京时间。

这些年过来,它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水平,2011年西安世园会前夕,它换上了一套GPS时间接收系统,不但更准确,还省了人力。也还是在这一年,它的表盘指针涂上了夜光粉,这样晚上也能看见时间,变得更俏了。

“心”变了,它的声音也在不断地变化。每天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10点,凡是到了正点,清脆洪亮的“东方红”乐曲声响彻古城,伴随了50多年,任社会怎么变迁,它自巍然不动,正是这份执着,才显得尤为可贵!

起初,声音是由小锤击打钢丝发出旋律,再通过塔楼上的20个喇叭播放出去。到了1970年,又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协奏曲的音带。而现在,则是电子音乐,由控制系统准时播放。现在,大楼上有16个喇叭,是把低音喇叭各去掉一个,使得声音显得更加清脆,传播更广。

2

时光流转,它已成文物

2007年,西安报话大楼和报时钟被列为西安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13日,它还成为了陕西省的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西安市新城区一个地标建筑,它俨然成为了陕西省的“大本钟”。

自报话大楼建成至今,外墙面经过了三次整修: 第一次是1980年,为外墙面贴瓷砖; 第二次是1990年,为外墙面喷真石漆;第三次是打磨外墙面。不管哪次装修,其目的都是保护原有建筑,且保持报话大楼原貌和底色不变。因此,保存至今的报话大楼整体形象依旧接近五十年代的样子。

当你以为它老了,其实它仍历久弥新;当你觉得手表已从实用品变成了奢侈品,那一声声的报时钟声却填补了你失去的时间。而当你老了,它会为你带来回忆的点点滴滴。所以,有一天你路过它的身旁,不妨抬头看看它,跟这个老友打声招呼!

3

讲述光阴的故事

城市的建筑就是城市的记忆,在西安报话大楼身上,刻满了古城的沧桑变化、绘就了新城的行走轨迹,记录了西安的人文风貌。

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安人,报话大楼承载了多少我们与时光有关的记忆,或许是通往青少年宫的一个转角,或许是坊上的一碗泡馍香,又或者是平安夜里相互依偎,还可能是去往省、市、区三级政府的步履匆匆……

年轮更迭,报话大楼下的我们在匆忙中成长、成熟、老去,陕西的“大本钟”却依然挺拔。

岁月变迁,当皱纹爬上额头,今日,还有多少跟这里有关的记忆在你脑海挥之不去?

即日起,心诚君欢迎大家投稿,把你的老照片和与新城区古建筑之间的故事分享给我们,有一天你的故事也许还会成为我们的封面故事,并且还会收到心诚君的惊喜礼品哦!

投稿方式

可将作品直接发送到“西安市新城区”微信后台;

也可发至新城区邮箱xinchengxuanchuan@foxmail.com;

请以#姓名+联系电话#方式命名。

结语

随着西安城市建设的发展,一栋摩天高楼“分分钟”就可以拔地而起,钢筋水泥的坚硬,玻璃幕墙的寒凉,鳞次栉比的大厦少了些时光的温度。虽然,西安仗着几千年来悠久的历史有恃无恐,那也是因为我们有特色的建筑来宣誓西安的另一面。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我们在自豪的同时,是不是也得让节奏慢下来,了解那些专属于大西安的特色。没有人能够阻挡岁月的冲击永葆青春,而经典建筑能够随着时间的洗礼而更加有韵味!

大家都在关注

是时候

赞一下了

Hash:c73f8cc1210e071d384c044a87ee7aeaeae1fd8c

声明:此文由 西安市新城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