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杜街道郭北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郭杜镇系明清民国时期长安县八大镇之一,划分为郭北、郭南二村。《长安县地名志》称:“老镇区在十字东南,北部名郭家街,南部名杜家街,故合称郭杜镇,是镇人民政府驻地。”2002年9月,长安撤县设区,郭杜街道办(包括原祝村乡)成立。现郭杜街道办所在地,系1972年3月由郭南村搬迁至郭北村新建

郭北村,8个村民小组,560户,2420人。2200亩耕地,已基本被城市化建设项目全部征用。东距长安区行政中心2公里,北接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西连大仁村和邓店新村,南靠郭南村。210国道即西万公路以及西沣一级公路纵贯南北;长咸公路和韦郭超二级公路横跨东西,四条公路进入郭北境内成“井”字型。

史载,西周文王、武王父子建都丰京、镐京,分封诸侯杜伯国于今雁塔区杜城、长安区郭杜一带,国号为亳,建都杜京(今郭杜镇东北侧)。

昔日,郭杜镇南北街道在郭北、郭南两个村的中心地带,有“吉庆丰”“仁寿丰”“同盛和”“何盛德”等几家店铺。20世纪60年代的郭杜老街道,绝大多数门面是郭杜供销社、郭杜信用社和郭杜卫生所等单位。随着韦斗公路和西万公路的开通,老街道上的单位陆续迁址。如今,西万路十字与西沣路十字已形成郭杜镇最繁华的闹市区,而郭北亦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

该村的社队企业萌发于20世纪70年代,大队在西万路十字办起综合厂,主打炼油、机修、木器、蜂窝煤等产品。一队社员王宗志,大力发展家庭副业,1982年向国家交售生猪14头,禽蛋225斤,还办起了豆腐坊,总收入达10595元,光荣地出席了“长安县劳动致富表彰大会”。1984年,国家将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村中先后办起砖瓦厂、预制厂、食堂等,接着又相继办起一批私营商业、建材业、建筑业和饮食服务业。从1991年开始的东南西北四条商业街改造建设,占去了西万路十字的黄金地段,特别是东街的延伸和樱花广场的规划,临街建房,开办建材、水暖、机修、商业、餐饮、旅社服装、文娱经营项目繁多的大小门店。一大批能工巧匠担负起建造高楼的重任,一大批机械能手承包了建筑单位的基础工程,有的还添置了农用汽车和载重汽车,投入短长途运输。目前已被列入西安市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活跃于长安及周边区县的郭北文艺宣传队,是一支颇具实力的演出队伍。他们不仅拥有能编、能导、能演、能伴奏的行家里手,而且还有一大批优秀演员。该村的“胡文举木偶自乐班”也是文艺演出一大亮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胡文举(郭北人)担任领班,在长安、户县高陵一带演出,1956年被长安县接收,成立新的木偶剧团,晚上兼演皮影,活跃于城乡的物资交流会间,当时颇有影响。1980年长安县文化馆邀集老艺人们重新组建“长安木偶剧团”,坚持长年演出。“赏心社”的民间社火,特别是以粘接瓷碟装饰的彩亭,可谓长安一绝。1988年农历正月十九、二十日,1990年农历正月二十日,分别在村内和西万路十字举行了盛大表演与文艺大联欢。

1949年5月28日,作为郭杜镇完全小学校长的赵成璧(郭杜镇北村人),主动向区政府上缴了7枝枪。后经调查,赵成璧是1934年就加入组织的早期共产党员,曾在甘肃定西山西中条山陕西南部等地与孙作宾(曾任青海省省长)、杨嘉瑞(曾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等一起搞过地下工作,后失去组织联系一直教书谋生。经审查并报经西北局核准,恢复其组织关系,并推荐担任郭杜区副区长、区长。以后陆续在省干校、铜川粮食局等单位担任领导部,“文化大革命”中被遣返回村,1975年10月19日病逝。1978年12月8日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1989年4月2日,为救郭杜镇中心小学14岁学生王国强,17岁的王勇和27岁的退伍军人张康牢先后下到井底,村干部们从西万路十字拉来了三瓶氧气,大伙一起动手向井下输氧。郭南村村民段勤绪路过现场,抢着下井救人,将张康牢、王勇和王国强背了上来,虽然全力抢救,也没能挽回三个人的生命。郭北村以及附近学校师生、干部群众隆重集会为两位英雄送别。1990年6月,省政府追认王勇、张康牢为烈士

Hash:5c191c86385c70935146615c774d45649eaf4806

声明:此文由 i长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