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绿色发展守初心 生态建设担使命
今年8月,近千只白鹭光临习水县城箐山森林公园,上演了一幕千鸟“安营扎寨”的壮丽景观。上千只白鹭在此悠然自得,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展翅飞翔,与箐山森林公园的良好生态融为一体,宛如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这是习水县生态建设引来的“贵客”。习水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新发展理念已成为习水县委、县政府带领下全县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换来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县”“中国森林氧吧”“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换来了金山银山。退耕还林20年,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
持续构建生态建设保障体系
习水境内生态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是贵州省襟川渝、通江达海的前沿窗口。然而,二十年前的习水,靠山吃山、砍伐林木是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撑。
1999年,习水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通知》,根据省委、省政府十年绿化贵州的决定,习水县被划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县,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严禁采伐、全面造林,开启了退耕还林的漫长历程。
2016年,习水被纳入贵州省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按照建设标准,习水县组织编制了《习水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习水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县级规划》;划定了《习水县生态保护红线》,制订了《习水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考核办法》,使生态建设有本有源、有章可循。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批开展习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县人大常委会已将3月23日设立为“习水生态日”,彰显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习水县开展“六个严禁”专项行动,不断构建森林资源保护体系。设置26个护林站,聘用1127名护林员常年开展巡山护林、监测森林火灾与林业有害生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管护与监测网络基本形成。2016—2018年办理行政案件319件,移送刑事案件132件,有效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行为,2019年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显著下降。
近年来,习水县完成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实现了136名企业职工身份转变,改革后按照 “林旅一体”“康旅一体”的发展思路,发展专业合作社18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土河林场、九龙林场、飞鸽林场等3个林场分别建成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实现了资源安然无恙、百姓安居乐业、旅游跨越发展、林场焕发生机的改革目标,让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双双出彩。2019年,习水林业局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
退耕还林“退”出金山银山
今年夏天,习水县二郎镇莫洛村满山的翠红李迎来盛产丰收采摘季。在该村脆红李基地,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农户周强的果园基地内采摘、品尝脆红李。脱贫攻坚以来,莫洛村结合二郎李子之乡的优势,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种植脆红李2000余亩,今年500亩挂果丰收,参与种植的198户贫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酸甜可口的脆红李是退耕还林结出的硕果。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习水县大力开展退耕地还林,全面落实“五个结合”,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保障措施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持续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大力培育林业长效产业。
2002年起的3年时间,全县21个乡镇实施退耕地还林16.6万亩,其中实行“林药结合”模式培育厚朴中药材11.9万亩,全县厚朴中药材基地达22万亩。习水县荣获“中国厚朴之乡”“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称号。
厚朴、楠竹、蚕桑、果树,各品种林木在习水恣意生长。2015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后,3年实施15万亩退耕地还林,其中培育经果林基地11万亩,有效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90人,助推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林业产值逐年上升,2018年实现林业产值47亿元。
退耕还林20年来,习水县已完成退耕地还林、荒山造林69.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药用林、经果林11.2万亩,配套荒山造林26.7万亩。结合退耕还林的实施,启动城镇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廊道林荫化“四化”建设,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实现新时代造林绿化工作的转型升级。全县林地总面积增至18.5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从2001年的42.6%上升到了2018年的57.6%,拥有了5万公顷地球北纬28°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习水县林业局副局长王林波说:“这15个百分点的森林覆盖率,以习水县国土面积计算,全县整整增加了72万亩森林。”
山区林区以往是“贫困”的代名词,习水县把实施退耕还林作为解决“林业、林区、林农”问题的切入点,实现了山区、林区产业全覆盖。上一轮退耕还林16.5万亩,促进了3.6万贫困人员顺利脱贫;2015年以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5万亩,让9264户贫困户退耕还林户均发展经果林4.8亩,在实现产业全覆盖的同时,户均获得补助5760元,为习水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了不朽之功。
生态建设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装扮出习水县最美的“颜值”。全县年平均气温13.6℃,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春赏百花、夏享清凉、秋观红叶、冬踏瑞雪”,四季皆景。
2015年,习水县荣获首批“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县城箐山森林公园、东风湖湿地公园、文昌公园、习部森林小火车等项目陆续建成,将县城周边20万亩森林、天鹅湖等8个环城水体串联起来,多个房地产项目落户习水,目前县城区设立东皇、九龙、杉王、马临四个街道,面积拓展至30平方公里,城市配套设施相继完善,与县城住宅区相得益彰,一片森林、一湾水色、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意境,让习水市民切实感受到了生态建设带来的成果。
与此同时,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孕育了习酒、小糊涂仙、宋窖、龟仙洞酒等中高端酱香白酒。遍布20多万株野生古树茶成为“致富树”,“金枞丝”“仙源红”古树高端红茶香郁味醇、远销欧洲;黔北麻羊、红稗羹、土城苕丝糖等众多有机绿色农特产品,搭上国家农村电商示范县“快车”、乘着“黔货出山”的东风,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在良好的生态引领下,习水县旅游产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生态覆盖最好、距离重庆最近的鰼国文化旅游创新区康养度假持续升温。目前,鰼创区共有云岭翠湖、金洲国际、金兰凤凰国际等13个旅游地产项目,今年夏季避暑旅游旺季接待游客达到6.5万人次。据县文旅局统计,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861.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5亿元。( 何潇迪 范永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Hash:65b0bf7eb4c9861a23f34a69bde6024ca85c84cf
声明:此文由 人民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