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人文新郑

春秋如烟,战国似火。

公元前375年,韩灭郑,

把都城从阳翟(dí)迁往郑都。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

设郡县,新郑始为县。

2000多年,区域范围几经变化,

新郑县名始终未改。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

新郑撤县成为新郑市

新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拥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

被称为“露天的博物馆”。

新郑又是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开放包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河南县域经济“首席”,

是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

工业百强县(市)和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年稳居河南榜首。

这里是黄帝故里——新郑

2007年,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新郑“千年古县

你好!

这里是人文新郑!

新郑市隶属河南省会郑州

面积873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63万,

常住人口100万。

//

新郑是历史名城

//

新郑拥有

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

5000年的黄帝文化,

2700年的郑韩文化。

丁酉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新郑是黄帝故里,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5000年前新郑称有熊国,

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成长、建都立业的地方。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拜轩辕”。

自唐代起,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

华夏子孙都会来到新郑寻根拜祖,

绵延至今,从未中断,

“拜轩辕”已经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的重要载体和纽带。

连年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已经逐步由区域性的纪念活动,

发展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盛大节日,

成为推动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国典。

新郑也被越来越多的华人奉为“全球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王陵车马坑

郑韩故城夜景

新郑市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距今已有8000年

神秘的具茨山岩画

新郑名人荟萃。

这里孕育了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春秋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韩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中国古建筑学鼻祖李诫、

明代政治家高拱等历史文化名人。

欧阳修陵园也位于新郑。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春秋名相子产

战国思想家韩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宋代中国古建筑学鼻祖李诫

//

新郑是红枣之乡

//

新郑红枣誉满中外。

有着8000年的红枣种植历史,

拥有优质大枣15万亩,

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新郑的灰枣、鸡心小枣

因其核小、肉厚、弹性好、维生素含量高堪称枣中珍品,

被誉为“百药之引”。

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

曾以新郑鸡心枣作为“和平之礼”赠送日本天皇。

中华枣乡风情游是每年新郑的传统旅游项目,

自1998年举办以来,

成功举办17届,

现已形成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

碳化枣核的出土,标志着新郑红枣栽培历史已有8000多年

2000年,国家林业局授予新郑市“红枣之乡”称号

新郑红枣甜又香

每年一度的枣乡风情游,吸引众多游客来到枣园,尽享田园欢乐

//

新郑是通衢要地

//

新郑地处省会郑州半小时经济圈,

中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坐落境内;

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两条铁路,

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绕城高速、郑尧高速、商登高速五条高速贯穿全境;

郑州轨道交通2号线、16号线、18号线和郑新城轻轨四条轨道交通均设有站点,

构筑了集“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三港合一的独特区位交通优势。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石家庄武汉高铁新郑孟庄段

商登高速航空港区至登封段新郑新区无人值守收费站

生态廊道——郑新快速通道

新郑轨道交通

//

新郑是创业高地

//

这里拥有河南工程学院、中原工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升达大学等大中专院校19所、在校师生达20多万;

建设创新创业平台21个、院士工作站5家、

郑州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50个;

14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

是河南拥有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进驻银行最多的县级市

人才、科技、资金等发展要素加速向新郑汇聚。

河南工程学院

中原工学院

郑州西亚斯学院

郑州升达大学

创新创业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站

城市展览馆

//

新郑是宜居福地

//

境内双洎河、黄水河等九条河流贯穿全境,

蜿蜒秀美,

郑风苑、轩辕湖湿地文化园等19个滨水景观公园

风景宜人。

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

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城市园林

黄水河

郑风苑

轩辕湖湿地公园

美丽的具茨山

湖边幸福漫步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

新郑是全国“双百强”

//

201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9亿元;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5.6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2.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亿元;

拥有金融机构15家,

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25.1亿元、572.6亿元,

排名全省县级市第一。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40位,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第33位,

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连年稳居全省首位。

新郑名片

01

国家卫生城市

02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03

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

04

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05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06

全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

07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

今天,

新郑正瞄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

打造黄帝文化历史名城,

现代临空产业新城

郑州南部生态绿城的目标,

奋力书写新郑更加出彩的华丽篇章!

来源:郑州日报 新郑市委宣传部

Hash:ab8a44afd89b7215bd1f8b79b27a188c906340f9

声明:此文由 新郑宣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