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象山 | 墙头镇溪里方古村落初探

墙头镇溪里方古村落初探

山水人家,一直是人们的理想人居。中国人选择住宅,很讲究风水,不仅是“山管人丁水管财”,林木蓊郁,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我们走进墙头溪里方村,一片春光烂漫,田野里草子花随风摇曳,村道旁观赏花卉结满苞蕾。村东、西各有一条小溪环绕,在村北汇合,曲折地缓缓流向墙头,流向西沪港,水声潺潺,令人心清神明,不禁想起“名山胜水,可以涤浣俗肠”之句。方氏始迁祖在此构建村落时肯定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村名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和村人的聊天中得知,方氏祖伯礼,是方孝孺从弟,进士出身,官至御史大夫,明朝洪武年间从宁海缑城迁居溪里方。虽然其人其事已经无从详悉,但是方孝孺,我们是知道的。明初靖难之变,燕王朱棣继位,方孝孺不肯奉其为正统,被判腰斩,且被灭十族。传说腰斩后,他还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血连书十二个半的“篡”字,才断气。我常常以为这样的忠节奇儒,被诛灭九族后,定有子嗣延续。这里果然还存在着方氏旁支。

村子不算大,但还保留着许多老房子,有的是连片的。稍一打听就有方氏恭房、怀二房、仁房、福寿堂、下三份、新屋(房)等二十几座院落,还有庙与祠堂,一下子也记不牢太多,只能走马观花而已。

我们先去看了仁房,仁房三兄弟各有院落,自南至北为仁大、仁二、仁三房,都坐北朝南。仁三房原有月洞门宅门,因为有轿子出入,建造得颇大,两边的门墙即是它的前围墙,墙顶如游龙般的高低起伏,可惜在几十年前被毁了。门前右侧还保存着一口水井,瞰之甚深,石井栏为圆形。水井,俗称拗井,主要供村里人饮用。为确保井水不涸,开挖水井时,寻找地下活水源头,以坑道形式横掘,因为井下坑道式转弯,又称坑井,所以即使是大旱之年,依然泉涌不竭。井水甘洌,冬暖夏凉。我们进入溪里方的时候,虽然阳光明媚,毕竟春寒料峭,村妇正在井台边洗菜,在硕大的石槽里洗衣服,聊得起劲,水珠在阳光下溅碎,笑声传得很远,全然没有了寒意。

自宅门至石窟院门有十来米长的门道。院门的门头墙,有门匾和许多砖砌槅塘,但是却没有匾文,有人说门匾未题写,让人留下无限遐想,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房子建造还未完成,主人就撒手人寰。左、右雀替雕刻着鸡和羊,和门匾两侧“迪吉”、“迎祥”字样两相呼应,祈盼吉祥。

仁三房是一座硬山顶砖木结构三合楼院。正屋三开间,两厢各三间,正屋旁耳房各两间。四周围墙和院墙与房子之间形成了六个庭院,这是这座楼院的特点之一。一正两厢,互相分离,上厢房楼上的楼梯建造在耳房和正屋山墙紧靠的地方,且上筑廊屋,此其特点之二。围墙和道地之间皆有绿化,使宅院生机盎然,此其特点之三。东首耳房是杂役房,或者是大家族里的伙房。人丁兴旺,过去是农耕家族的理想生活。亲人团聚的时候,那种觥筹交错的欢乐情景,这里似乎还有着淡淡的影像。

因为仁三房保存比较完整,清末民国初年的建筑特征明显,被列为县文保点。如今老屋已经没有了住户,堂屋的楼下陈列着端庄的太师椅和坚实的茶几,板壁上挂着蓑衣,还有石磨,低调地显示着原主人的农耕生活和殷实家境。正中间停放着一顶花轿,轿身雕刻着生动的花卉图案,轿联“喜见红梅多结子,笑看绿竹又生孙”,又增添了一些喜庆的民俗气氛。

仁三房前面有仁二房、仁大房。仁二房和仁三房一条巷弄相隔,仁二房是一个道地狭长的四合院,正屋五开间,倒座是披屋,靠着仁大房的后墙,两厢各一间,西厢房辟为八字形宅门,设置内外两道门扇,外门扇在门板上用竹片钉出芭蕉扇的纹饰,全县范围内也难得一见。仁大房的院落显得相对阔大,可惜有的房子已被拆建成洋房。但道地还保留着原样,石板缝里长满了青草。居住着的几位老人并不喜欢搬迁到新居去,他们指着古老的存有捷报遗迹的板壁,说:“老房子真的舍不得拆除,不仅夏来阴凉,冬来暖和,而且记载着祖先的功德呢。”旧居的闲适和清静,那种熟悉的生活场景,浓郁的乡村趣味,是新房子所不能替代的,房主对传统民居有着一份浓厚的情感。

仁房连片的建筑,不仅仅节省了材料和工钱,更是兄弟虽分房而居却情分相连的见证。在老房子里,我感觉到了浓郁的宗族色彩。

离开村北的仁房,来到村南的新屋(房)。

朝南的新屋是一座院门开在前院墙正中,院墙砖砌粉白,不事雕饰。门头墙上砖砌门匾,墨书“可以栖迟”。该句出自《诗经》:“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意思是说,在故国衡门之下,可以游玩休息;在泌水之滨,可以高兴地忘掉饥饿。反映了主人对故土的热爱。正屋显五间,两厢各三间。前廊梁、柱头科等构件有如意纹等些许阴刻装饰。天井由方石板铺就,构架一概用上好杉木,黛瓦粉墙,硬山式的院落显得整洁大方,保存完整。

堂屋屏壁和两侧板壁上贴满了塘报、捷报、对联等,有的相互覆盖,因为年代的关系,部分已经残破,只留下捷报下脚淡淡的水波纹,有的还有少数几个字,如“提塘官报”、“(高中)举人四十三名”,有的相对完整,如“捷……官报贵府老爷方金名城钦授盐大使銜奉旨吏部注册分班诠选录用”“贵府相公方名可钦,高中戊寅科试,院取入泮三合院,重檐楼房,建造于清朝晚期。原有宅门和外照壁,均已毁。第三名,钦授布政司理问□銜……”“贵府大老爷方□可钦办理团练,赏加军功五品銜达……”(注:“□”为字迹模糊处)说明这里曾经是官宦之家。历代以来,方家注重读书,贤才辈出,捷报以表嘉懿。

这些房子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后,定为县文保点。新近,欣闻溪里方村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这些古朴淳美的传统建筑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沈学东/文)

Hash:5bc9b598d3f918deeaedb40b06561c4eebf4e4ce

声明:此文由 象山文联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