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宗地张载祠!
在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县城东26公里处的横渠镇,一座以宋式为主,兼有明清特色的院落静谧而厚重地驻居在街巷一隅,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张载祠,也是横渠书院所在地。祠中松柏掩映,郁郁葱葱,一棵高9.3米的张载手植柏穿越古今,昭示着祠堂的厚重与深沉。柏树枝干盘若蛟龙,虽历经近千年,至今仍焕发生机,青枝直指天空。
清明节前夕,记者探访张载祠,见到一批批游人漫步祠中,聆听着工作人员讲解“横渠四句”,品读“东铭西铭”。
千年古祠纪念先儒
张载,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天禧四年(1020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是北宋理学创立者之一,也是关学宗师。其为后世留下的“尊礼贵德”的人文价值、“横渠四句”的太平理念、“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张载少时读书、晚年隐居讲学的崇寿院今被改为张载祠和横渠书院,保存了自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建祠以来的“后祠前书院”格局,占地20亩,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0国道、法汤高速、环山公路自周围穿行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现存建筑物有山门、讲学堂、正蒙殿、书院楼、横渠讲堂、碑亭等。院内至今仍保留着7棵千年古柏及50余幢石刻。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牌匾,成为横渠书院的镇馆之宝。
正蒙殿曾经是张载办学时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后来,元成宗下令给张载修建一个特祠来纪念和供奉他,于是就将这里改建成了大殿以纪念这位先儒。从元、明、清至民国,历代对张载祠和横渠书院修葺达14次之多。如今,大殿周围的壁面,展现的是张载的生平故事,如:求学悟道、奉母教弟、习练兵法、辞官归里、乡试井田等。
正蒙殿正门外的古柏为当年张载在此办学时亲手所种,称“张横渠手植柏”。它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中华名树”。这棵古柏,树干造型奇特,中间分成两支,若二龙交缠;两人不能合抱,又似一头巨龙低头俯视。
在张载祠南7公里处的大镇谷迷狐岭,张载墓便坐落于此。在这百亩墓园,是张载及其父张迪、弟张戬的安葬之地,三人墓呈倒“品”字形。
“横渠四句”关学精髓
在张载祠内的一块石碑上,于右任先生题写的“横渠四句”苍劲有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张载的精神遗产中,这四句名言被广为传诵,也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冯友兰称其为“横渠四句”。
张载一生清贫,常年与百姓生活在社会底层,体味着百姓生活状态,积极推行自己“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敬德爱民”的道德风范和“一物两体”的辩证思想,构建起“关学”思想的学术体系。“关学”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共同形成了宋朝理学的四大学派。
张载极其重视对家族子弟及学生的道德礼仪教育,针对家族人员,张载制定了基础的家规家训,规范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记载着“四为”、“六有”、“十戒”、《东铭》、《西铭》及《吕氏乡约》等内容的石碑、石刻、史料等在张载祠内一一展出,供后人参观研学。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04日 07 版)作者:龚仕建
Hash:e40359c9c60620d0ace7ef27121b7472d21e2a00
声明:此文由 关学之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