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芦溪:家乡的祖祠
·
家乡的祖祠
文&图:曾东琪
家乡的祖祠建于清嘉庆三年即1798年,坐北朝南,占地800平方米左右,青砖灰瓦骑马墙,砖木结构,室内以木梁承重,雕梁画栋,朴素典雅,美观精致,属典型的庐陵古建筑风格,距今已220多年。
先祖在修建祖祠选址上是非常讲究的,左青龙方位有几口池塘相连,一衣带水,一条小溪自东向西蜿蜒绕过宽阔的“朱雀”前门汇入中陂河道。
后玄武方位丘陵俯伏,层峦叠嶂,丘陵高地有一块形似白莲鹅展翅的巨型灰白粉石岩翘出,村里人称其为“莲鹅坡”,相传坡崖下常有凤凰出没,是凤凰栖息的巢穴。
祖祠门襟为镶嵌式牌坊设计,气势恢弘,庄严开阔,有海纳百川之豪气,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儒家宗圣、曾氏一派祖曾子“三省吾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懿德风范。
祖祠为三进门、三天井、前后三栋燕状垛子屋相连,正门门柱依稀可见两幅嵌刻对联。
祖祠“三进”大门上方均配有镶墙门楼,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高雅华贵。门楼十分讲究,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潢。门楼最上格栏内镶有一块竖式牌匾--“莱芜候”,以追念曾氏一派祖曾参的父亲曾点。
门楼格框里描绘着男耕女织、教化子孙识文断字的图案,在岁月的洗涤下,五彩斑斓的字画已褪去了昔日的荣光,但先祖寓意深刻的谆谆教诲却仍然时刻在启迪着他的后人。门楼正中央大门上方镶有一块青石横式大门牌,“曾氏大祠”四个嵌刻大字耀眼夺目。
祖祠分为前庭、中堂和后殿三部分。祖祠前庭开阔大气,几根红色擎天大柱威严耸立,两侧挑出三米左右板楼廊道围栏。
前庭中央是一个大天井,站在天井中央,仰望天空,闭目抒怀,静静享受着阳光沐浴,清风拂面,犹如熟睡在母亲怀抱中的婴儿,你会觉得是那么的温馨和甜美。
祖祠的中堂是家族祭祀、庆典、集会或族内红白喜事宴请宾客的地方。六七十年代,这里也是村里扫盲和孩子教育启蒙的课堂。中堂中央是一个八角楼顶,上面雕有一幅“花为菊花,枝似梅枝”的木质作品。
“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先祖选取“梅、菊”合二为一,也许是希望他的后辈子孙既要有梅“凌寒傲雪的风骨”,也要有菊“高洁恬淡的气节”吧!
中堂的上梁悬挂一木质牌匾,“渊学堂”几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光泽着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勤勉好学,学而不厌,孜孜进取。
中堂两侧各有一间厢房,1931年苏区革命时期,第七区砖坊苏维埃政府就设立于此。
在革命先驱、永新县苏维埃政府早期领导人曾静池的亲自指导下,在此创建了列宁学校,为发展苏区文化、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宣扬红色革命政权燃起了一把星星之火。
祖祠后殿庄严肃穆,是供奉和祭祀先祖神灵的地方。祀祖敬宗、追远报本,后殿布局体现了先祖宗圣曾子“慎终追远”的儒家思想。
从中堂跨过门槛进入后殿,左右各有一个小天井,纤纤细步穿越天井中道,虔诚拾级而上,进入后殿祭祀厅。祭祀厅左右两侧为厢房,厢房外墙壁上镶着2005年祖祠修缮捐赠功德碑。
祭祀厅正上方悬挂着儒家宗圣、先祖曾氏第一派曾参画像。每年大年春节或家族内发生了重要事情,族内各家都会扶老携幼前来祭拜。族内家庭中如有儿孙考取功名等,父辈也会携其来告慰一下列祖列宗。
“门当狮岭寝倚凤冈气势巍峨崇庙貌,源发武城业创明代箕裘蕃衍荷天府”,祖祠大门上的这幅对联昭示着在岁月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家族繁衍生息的发展历程。
曾氏宗族,源于姒性,大禹后代,建“鄫国”于山东,后被灭,为念亡国之痛,以国号“鄫”去邑旁“阝”后始为“曾”姓。“天下一曾无二曾”,和所有曾氏家族一样,我们家族也源自山东嘉祥武城,以儒家宗圣曾子为第一派先祖。
新莽建国二年(公元10年),宗圣十五派孙曾据携族2000多人,渡江南下,定居庐陵吉阳,成为旺族,为曾氏第二发源地。
宋建中靖国时(公元1101年),宗圣四十六派孙曾廷坚,从永丰睦陂迁往永新怀中眠竹拗。宋末即公元1126年,宗圣五十二派孙曾存心移居大冈木栅大塘。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宗圣五十五派孙曾禄文从大冈木栅大塘迁徙到今芦溪砖坊村,为我们家族的开基立业始祖,距今已经630多年。
六百多年来,家族宗亲秉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祖训,自强不息,勤勉自励。
他们开山引渠,垦荒造田,励精图治,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已绵衍发展了二十多代,120多户,600多人。并相继由宗圣六十二派孙曾凝菊衍传到永新县龙门菜背,由宗圣六十六派孙曾尚栋衍传到永新县芦溪燕子窝。
祖祠是家族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的源动力。六百多年来,捧日筛月,栉风沐雨,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涌现了前中共永新临时县委副书记、永新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兼文化部长曾静池等一大批为了民族独立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奋斗在军事、科研、文教卫生、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国家栋梁之材。
祖祠承载着家族的灵魂,积淀着家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教化着家族子孙继承遗志,继往开来。
(后记:作者曾东琪,永新县芦溪砖坊人,文章参阅了《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也得到了族兄曾宝生的指教。)
-关于作者-
掌上永新征稿提示:
1、“掌上永新”微信公众平台诚邀大家积极投稿,把更多的关于永新美图、美文传递给更多永新人;
2、投稿请发送到邮箱:3252394449@qq.com
或直接联系小编小听微信:zsyxxt,还可以添加以下二维码:
▍作者:曾东琪
▍综合编辑:掌上永新(小听微信:zsyxxt,投稿邮箱:3252394449@qq.com)
THE END
Hash:1c8007e97b428490d4e24c13afc6c02d4a39a75d
声明:此文由 掌上永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