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游览晋祠最不能错过的“三宝”和“三绝”
晋祠是太原名气最大的旅游景区,“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里最不能错过的是晋祠三绝、晋祠三宝(三大古建筑)。三绝是指:一绝“宋彩塑侍女像”,二绝“古柏齐年”,三绝“难老泉”;三宝是指: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
晋祠大门建于1964年,为歇山顶混凝土砖石结构。
“对越”坊位于中轴游览线通向圣母殿的必经之路,是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著名书法家高应元出资修建,题匾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称为“雄奇之笔”。牌坊高9.5米,为四柱三门结构,顶为单檐歇山式。整体结构玲珑剔透,造型典雅,瓦顶全部用琉璃覆盖,气势雄壮不俗。坊台上有铁狮一对一雄一雌。两狮目光如炬,肌肉结实宛如真狮,传为金代所铸,铸造技法极其精美。
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是祭祀圣母时陈列供品的场所。 殿内悬挂的“献殿”匾额,书体端庄,气势严肃,为金代原物。整个大殿的建筑全部沿用了中国最传统的建筑手法,完全是木头和木头榫卯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铁钉,献殿是晋祠的国宝建筑。
走过献殿看到的就是鱼沼飞梁,它是在鱼沼泉上架起的一座十字形桥梁,是晋祠的又一座国宝建筑。鱼沼为晋水三泉的第二泉源,水量仅次于难老泉。古人称圆形为池,方形为沼,因沼中多鱼,所以名“鱼沼”。从高空俯视,这里像一只大鸟展翅欲飞,所以称“飞梁”。关于此桥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水经注》,可见此桥早在1500年以前就已存在,是最早的水陆立交桥。我国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形”或为“拱形”,只有此桥为“十字形”,这种十字形桥也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鱼沼飞梁与圣母殿是一座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早在北魏之前即已存在。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皇后,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大殿四周围廊,前廊十分宽敞,为古人祭祀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主像圣母邑姜,高2.28米,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璎,凝神端坐于中央,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晋祠侍女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
殿前八根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木雕盘龙。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四周围廊、殿宇采用减柱法修建,使得殿内殿外无一明柱,显得十分开阔明亮,是我国古建筑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大殿的梁坊彩画是最为上等的“五彩遍装法”的。我国宋代建筑形成于北宋中叶,现存宋代建筑中时间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就是晋祠的圣母殿。
圣母殿内43尊彩塑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也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作品完成于920年前的北宋元祐二年,除龛内两尊小像为明代补塑外,皆是宋代原物。
晋祠树龄千年以上古木众多,但树龄最长的就数植于周代的这株圣母殿北侧的齐年柏了。这也是晋祠三绝之一。古柏已有3000多年的树龄,高10余米,干粗两围,侧身斜依于圣母殿顶上,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酷似卧龙。卧柏下面又长出一棵翠柏撑住了倾斜的古柏,而且干杈交错自然天成,这株翠柏被称为“擎天柏”,树龄亦在千年以上。
Hash:9794f21ddd309a6ca7b3036eb34237088b4c0a61
声明:此文由 亮点的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