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区杨官寨村的前世今生、时代变迁!西安市高陵区最大的城中村!
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村位于姬家乡辖境东南部,距高陵区中心城约12.5公里。西连高刘村村委会,北邻雷家、姬家两村委会,东临崇皇街办徐吾村,南临泾河与泾渭镇相望,在姬家管委会驻地南偏东约2.5公里处。1958年为杨官寨大队,以大队部驻地杨官寨村而得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红寨大队,1972年复名杨官寨大队,1984年6月改建为杨官寨村委会。辖杨官寨、杨南庄、杨东庄、韩村、兴隆庄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有910户,3865人。土地全部被泾河工业园区征用,农民成为城市居民。
相传有一姓杨名坤的人,幼年浪荡,及长,发奋习武,成为名将,曾率兵征战,多建奇功。明朝洪武年间,在此扎寨屯兵垦地,当时称名杨坤寨,后来为避其名讳,改称杨官寨。到清朝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始载有此村名,并且注明为军户所居,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志续志》记作阳官寨,按“阳”亦为姓氏。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杨官寨”,时有远近闻名的豁口桃就产于此村,过去桃林遍布村南,1984年后所剩无几。
该村过去基本为正方形,面积约80000平方米,四面有城墙。据谈,在明洪武年间建有城墙,西南和西北有一土墩,唯东北有一座较大的墩台,面积约150,高达5丈余,中间有天井,半中腰修有洞门通往天井,人可通过天井攀登土墩顶峰,墩围占地约千余平方米,四面有围墙约3丈多高,很坚固,如同村内的小围城。每逢祸乱,村内老弱病残都躲藏在里面避难。
有东、西、北三条街道,北街称为上街,中间有一条南北大道贯通三条街。古时有“北极门”,已被埋于废墟之下。1943年前后,有些慈善老人四处化缘,用化缘之钱修了一座庙宇,施工时,控出了砖刻北极门三个大字,约50公分大,因此才知道这里原来有北门,因他们盖的是庙,用不上门字,有本村王廷玺配一“宫”字,镶在庙门上方,所以称为北极宫。村中间大道逢雨时,全村各街之水归入大道,流入南城门口涝池,涝池占地约1000平方米,存水1米多深,可供全村洗衣、饮牲畜用,岸边植有杨柳树,常年有水,夏季小孩可以下水游泳戏耍,冰冻后是自然滑冰场,景观优美,合作化时消失。村南濒临泾水,1954年前,沿河种植有数百亩桃树,盛产远近闻名的豁口桃,春季桃花开放,风景如画,合作化时,因扩大种植业,果树已留无几。
韩村,位于杨官寨西南,南临泾河北岸,据谈,原为回族村民所居住,名韩村。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后,村民西迁。今之村民是由湖北、陕西山阳、柞水等地迁来,韩村村名,无人知其含义。清代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兴隆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开始记载为今日的名字“韩村”。1984年有149户,741人。2011年有250户。骆、鲁姓占村民多数。
兴隆庄,据谈清朝末叶,有李、卢、宋等姓数户人由湖北及陕西山阳等地迁居于此,居室多为地窑,附近邻村即按方位称南窑、北窑、东窑。民国30年(1941)称 “窑庄”。本村村民屈仁义1954年为村起名兴隆庄(行政村认可更名),1984年有89户,415人。2011年有60余户,600余人。泾河工业园建设,土地被征用,该村迁至杨官寨新村。
杨南庄,南临泾河,1965年因地下水位上升由杨官寨第三生产队迁此,称杨官寨南庄,2011年有22户,115人。为了称呼方便,1982年9月1日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
杨东庄,位于杨官寨村东北,北临雷家村委会的西孙村,东靠军庄的下徐吾村。1963年因水位上升由第四生产组东迁至此,时有29户,145人,称杨官寨东庄。2001年有73户,300余人。1982年9月1日高陵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
1949年前,该村处于泾河之北,只有一条土路与军庄村、窑子头连接通往县城。1975年后,园田规划时新修石子路,于村西与姬家乡政府连接。21世纪初,将此路加宽修成柏油路,即现在的西金路,横贯南北,将姬家、马家湾连成一线,路西现在建有车城花园小区。村南东西方向有一号路,通往桑军路,两旁是长庆住宅大楼和村办商业市场。村北有二号路(2004年修),陕重汽厂向东与渭阳路连接,随陕汽大道向北通往零部件厂等企业。
1949年前,有高中生1人,1949年至1966年有大学生3人,文化大革命中选送的大学生约5人。1984年有大学生11人, 2000年后平均每年考入大学26人, 2012年考入大学31人,高中入学300人,高中就业1500人。
1949年前,多为土木结构厦子房,两边流水的大房7户,草棚房6户。1984年有混凝土结构平房8户。1990年砖混结构平房约占总户3%,2000年时占95%,开发后两层楼房占总数的40%,3层约50%,4—5层约10%,均为砖混结构,全村无一瓦房。
随着泾河工业园规模的扩大,土地全被征用,原来以农为主,现在成为城市居民,转为经营商业、运输业、建筑业等。
杨官寨遗址简介
杨官寨遗址位于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四组东侧,处在泾河北岸开阔的一级台地上,面积约有80万平方米,自2004年5月至今,省考古研究院已对其中的1.398万平方米进行了大规模发掘,终于摸清了遗址不同时期的聚落布局,遗址南部多为半坡四期文化居民聚居区,北部则是庙底沟文化的聚居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发掘杨官寨遗址的负责人王炜林说,这是目前庙底沟文化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环壕聚落,距今至少有5500余年了,是中国文明形成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发掘范围可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发掘面积约5615平方米,发现各类房址23座,以及仰韶时期的灰坑496座、陶窑10座、瓮棺葬8座等,出土陶器5273件、石器353件、骨器303件、蚌器16件。文化堆积主要属庙底沟文化遗存和半坡四期文化遗存。最重要的收获是在发掘区南端发现了成排分布的半坡四期文化的房址和陶窑。
2007~2008年,在遗址北区的发掘面积达10870平方米,文化堆积主要属庙底沟文化遗存。共发掘仰韶时期的各类房址26座、灰坑334座、陶窑16座、瓮棺葬24座等。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庙底沟文化时期的聚落环壕。经初步钻探,环壕平面大致呈梯形,基本上为南北向布局,周长约1945米,壕内面积达24.5万平方米,壕宽6~9、最宽处约13、深2~3米。环壕西部发现一处门址,宽约2.7米,在门道两侧的壕沟堆积中出土大量陶、骨、石器,器物大多成层分布,保存基本完好。本次工作对聚落西门址、环壕的东北角、西南角等部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
杨官寨遗址的学术价值和考古价值巨大,不仅体现在完整的环壕的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上,遗址南部发现的一组成排分布的仰韶文化晚期的房址和陶窑建筑群遗址同样罕见。
这组房址和陶窑建筑群遗址共有17座,成排分布在杨官寨村附近泾河边上一处东西走向的断崖边,单座窑洞民居约10平方米,房屋平面呈前后两室的“吕”字形结构,前室一般是地面式,后室则是窑洞。这些由成排的房子、陶窑及储藏陶器的窖穴等遗迹构成的区域可能是当时的作坊区。考古专家推断,这里应属新石器时代半坡四期的文化遗存,距今5000余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窑洞式民居建筑群,这证明了5000年前人类就开始居住窑洞了。
房址和窑址附近的H402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仅尖底瓶可复原的就达到了18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陶胚残片和一件可能是用来制作陶器的工具——陶转轮。制陶工具的发现
说明,杨官寨遗址的先民制作陶器已经不再仅仅使用手制法,而是借助转轮,围绕一个轴心的旋转把陶具挤压成型,使制成的器物显得更加浑圆光润。
在房屋旁边还发现了陶窑和储藏陶器的洞穴,一般都是一间房址旁边有一个陶窑,而以前发现的陶窑一般都是公用的,这说明单个家庭拥有了专门储藏陶器的窖穴,部分家庭专事陶器制造,财产私有的现象已经存在,当时社会分工已日趋明显。房址和陶窑建筑群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半坡四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工有很大学术价值。
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王炜林先生说,杨官寨遗址入选去年六大考古发现和入围全国10大文物新发现,可谓名至实归,自2004年在泾渭工业园建设中发现了该遗址,到目前为止,省考古研究院已经进行了4年多的考古发掘,并取得了重要收获。遗址的发现,对关中地区庙底沟文化、半坡四期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泾渭流域史前考古文化、聚落形态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意义重大。
杨官寨遗址作为庙底沟时期唯一一座环壕保存完整的中心聚落遗址,目前考古所显示的只是它丰厚内涵的冰山一角。随着进一步发掘,学术界争论已久的庙底沟文化聚落问题可望得到解决,到时候考古界也许将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完整的先民社会风貌。
陕西省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多次播报了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状况
本文来自古香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Hash:f66831d4b81ed0c1c3dafa6710175080a1b0f9d6
声明:此文由 古香文化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