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王朝最后的民族英雄,传奇的一生让他跌宕起伏,结局凄凉

清朝进关之后并没有放弃对大草原的控制,相反,清王朝和草原上几个强大的部族都有着密切联系,通过联姻等方式,几百年来紧紧维系在一起,比如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都为清王朝提供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人才储备。

科尔沁草原,有一位到现在依然被人们称为民族英雄的人才,当年不仅为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全力抵御英美侵略,更是令太平天国望而生畏,这个人就是僧格林沁。

这位曾被马克思撰文赞扬过的民族英雄,

的一生是怎样的?生命的最后一刻面临的

是怎样的耻辱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僧格林沁雕像及人物简介

一、

僧王府

北京的炒豆胡同、板厂胡同有一座僧王府,这是东城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曾经住着一位来自科尔沁大草原的英雄:僧格林沁。

僧王府原本只是一座普通的郡王府,因为僧格林沁承袭的是科尔沁的郡王身份,在当时的京城,这个官不大,获得的居住范围小,后来僧格林沁屡获战功,咸丰皇帝为他提供了双倍的俸禄,

这位郡王就斥巨资

6000多两白银,买下了僧王府旁边的区域,扩建成了拥有117间房舍的王府。

可是随着僧格林沁的去世,清王朝的衰败,到了民国后期,僧格林沁的孙子已经支付不起族人庞大的赡养费,于是,这座建造不到百年的王府被公开拍卖、分割,再也无法看到当时的显赫境况。而僧格林沁也在这时代的快速发展中被人们遗忘,很多人甚至已经不知道这位民族英雄了。

二、

莫欺少年穷

僧格林沁出生的时候已经和科尔沁的贵族圈远离了,作为旁支,在经过近百年的繁衍,僧格林沁出生的家庭早已是科尔沁草原上最普通的人家。

僧格林沁的父亲为了养活一家子人,在大草原上为富人放羊,当僧格林沁长到可以看管羊的时候,也被带到了羊群中,开始养家糊口。

但是僧格林沁的父亲却极喜欢文化

尽管三餐不济,他还是想办法让已经超出学龄儿童的僧格林沁赶上了启蒙的末班车,在13岁那年开始跟着别的孩子去学堂读书

这个惊人的举动改变了僧格林沁的一生。

科尔沁左翼后旗是最早投靠清王朝的,当时为了更紧密的将科尔沁和清王朝联系在一起,嘉庆皇帝将自己的女儿和硕庄敬公主下嫁到了大草原,和第九位扎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联姻。

这桩婚姻并不算圆满,因为公主并没有给索王留下儿子,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无法继承索王的郡王身份。也有野史说,当时的清王朝为了控制住索王,不允许索王有小妾,最后才断了索王的子嗣之路。不管哪种说法,最后继承索王郡王身份的挑选工作确实落在了清王朝的身上。

最初,道光皇帝依照民风民俗在索王近亲家族中挑选继承人,按照这个方法,僧格林沁并没有在范围之内,

恰巧的是,当时僧格林沁有一位亲戚认识服侍太后的太监,就央求太监在太后耳旁多多鼓吹,扩大挑选范围。

太后觉得事关重大,而且如果单在索王的近亲当中挑选,确实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于是就和道光皇帝说了这个想法,道光皇帝依言将范围扩大到旁支,并且需要识字读书的孩子,就这样“海选”的时候,僧格林沁因为认识几个字,也在旁支中,就晋级了,到了京城等待“面试”。

在到了京城之后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据说在面试前,有一个晚上,太后做了一个梦,梦里一片乌云从东南方袭来,阴森可怕,让人喘不过气来,突然从东北方划过一道耀眼的光芒,划破了乌云,这道光芒又从天而降,太后拿起一看,是一只玉石绵羊。

梦醒之后,清晰可记,于是太后就让人来解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东南方是科尔沁大草原,可能会有灾难,最后挽救科尔沁大草原的是一个属羊的贵人。

有了这种心理暗示,在面试的时候,道光皇帝特意询问了入选的人当中谁是属羊的,巧的是,僧格林沁正是属羊,就这样,这位前几天还在放羊的十五岁少年,被挑选成为了科尔沁草原的下一代主人。

当然,这只是野史传闻,不得不说在挑选人选的时候,道光皇帝和僧格林沁的对话中,已经看出了这位少年有担当、有忠心、有才识的底蕴,伯乐的肯定,让僧格林沁雄心壮志。

三、

发光的僧格林沁

道光皇帝在位期间,僧格林沁作为顾命大臣已经得到了信任,参与多项政府工作,但是僧格林沁的高光时期是在咸丰皇帝掌权时。

由于长期居住在京城,科尔沁草原的管理已经没有那么轻松,到了咸丰皇帝期间,有许多佃户挑起事端,屡次因为地租的问题发动起义。僧格林沁主动请缨,回到科尔沁草原镇压佃户起义,事情完美解决,咸丰皇帝登基第一年就对僧格林沁印象深刻,开始更加倚重他,给了他更多的机会。

清王朝面临来自民间组织最大的威胁就是太平天国,短短几年间,太平天国集结了大江南北难以计数的民间力量,一步步从田间走到了南京,轻敌的清王朝,直到太平天国有计划有规模的北伐行为越来越逼近时才慌了神。临危受任,咸丰皇帝将统帅任务交给了僧格林沁,并将兵权下放,可见咸丰皇帝对他的信任。

而僧格林沁不负众望,发挥自己马背上一族骁勇善战、擅于领兵打仗的本领,历时两年,和太平天国作战无数,死伤无数,最终瓦解了太平天国的势力,为清王朝解决了家庭内部最大的矛盾,清王朝终于松了一口气。

太平天国镇压成功之后,僧格林沁得到肯定,咸丰皇帝封他为

多勒噶台亲王,食双俸禄,风头无两。

图片来源于网络:《清史稿》对僧格林沁的评价

四、炮击英法联军

和清政府末期“无为”的管理方式对比,僧格林沁对于英法联军的入侵一贯采取的方针就是:打。

僧格林沁当上大沽口守将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整炮台和战壕,将自己的亲兵训练成为防守第一战线,和英法联军肉搏,防止英法联军登上炮台。当英法联军攻入时,一番猛烈攻击,让其损失惨重,第二次攻打大沽口失败。

僧格林沁是在镇压捻军时被杀害的,当时的捻军力量已经十分强大,并且捻军将领张宗禹设计,让僧格林沁轻敌中了埋伏,僧格林沁在亲兵的护卫下杀出重围,逃到了一偏僻乡下躲避。

然而由于捻军势力深入民间,当时已经受伤的僧格林沁身穿黄马褂,被路过的十六岁少年张皮绠暗杀。一代功臣、名将、民族英雄,就此陨落。

Hash:4291604b779214d3bb2e804feb6144c10ac0759a

声明:此文由 山里养羊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