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 探源千年文脉 |在古阁、街巷探寻古城长沙独特记忆

摄影 梁山

搜狐网湖南讯(文图/黄萍 )当游客驻足观赏这座城市的风貌时,也恰好是他们追寻城市文脉的时机。

12月20日下午, 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省委网信办、新华网主办,长沙市委网信办承的“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主题活动来到天心区,30多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湖南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媒体团,登上了天心古阁,行走在西文庙坪,共同探寻古城长沙的独特记忆。

摄影 梁山

天心阁:多措并举 延续文脉

位于古城长沙的东南角,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就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的赞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雅集于此,登阁抒怀,吟诗作赋。长沙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天心阁是其重要名片

天心阁,是长沙城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遗址和标志性建筑。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传奇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长沙城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登天心阁而知古长沙”,雄踞于长沙城南古城墙之上的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旧时建阁初衷是用来观测星象,祈求美好。至乾隆十年(1745),城南书院(即湖南第一师范前身)迁址于天心阁下,从此阁下弦诵之声不绝于耳,天心阁成了书院供奉孔孟及文昌魁星的重要场所,这是长沙“文教昌明”之举,可达“振人文而答天心”之目的。矗立于“龙脉之巅”的天心阁,几百年来就是古城长沙历史的缩影,也是这座英雄城市文运昌盛的见证。

“湘流北去,岳色南来。”从北门而入,拾阶而上,依次经过崇烈塔、崇烈门、崇烈亭,就来到了天心阁主阁。天心阁游人如织,阁楼前,古稀老人在这里找寻记忆,青年男女们在这里打卡留恋,用手机向网友直播阁楼。

站在天心阁的城楼上,硝烟早已散尽,留下的只有一份闲适与宁静。公园内随处可见市民、游客悠闲散步、看书、下棋、游览、拍照,每个人脸上都透出满足幸福的神情。

家住大古道巷附近的李大爷经常来这里,约上好友“杀”几盘象棋,在晴好天气散散步,偶尔还会和打太极拳的朋友切磋切磋。老人也会带孙子来天心阁,给孩子讲天心阁的故事。

以天心阁为轴心,人们可以一览古城长沙的根,湖湘文化的魂。历史上,无数心系人民、胸怀祖国的革命志士在这里书写下壮怀激烈的精彩篇章。如今,他们的故事仍在流传,激励着后人。在城墙边,从山西来长沙的游客马兵,用手抚摸着古老沧桑的城墙,感受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何延续千年文脉,让时光记忆留存?天心阁管理处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找到了突破口。

“天心阁多措并举,以多元活动为载体,传播历史文化。通过“怀旧”主题的系列赏灯活动、“见证”主题的风车展、非遗展、“我们的节日·天心月圆”中秋游园活动等,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历史,敬畏传统文化。”天心阁文旅科科长周惠介绍。

摄影 梁山

天心阁以“览长沙百年风华,振湖湘人文之魂”为主题重新布展,通过艺术图版、创作浮雕、互动触摸屏等多手段为建筑本身加载了丰富内涵与丰饶触感。

同时以文旅融合为舞台,唤醒文脉活力。在建党百年之际,重新新修缮定湘门,与县正街、都正街等历史老街连接起来。目前,已确立天心阁为“红色旅游基地”,正积极开展古城墙、崇烈亭等文物的修缮,让文物焕发光芒,历史文脉得以传承。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天心阁的未来也注定会与过去的历史紧紧相连。

静静矗立于长沙城南的天心古阁,看过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陪伴了一代代长沙人成长老去。希望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一次一次的宣传,能够让古城长沙的这份独家记忆得以延续、文脉印记永远留存。

摄影 梁山

西文庙坪:穿越千年的记忆

与繁华时尚气息十足的黄兴路毗邻、高楼大厦咫尺之隔的西文庙坪,曾是昔日长沙府最高学府所在,是老长沙的核心区域,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老街片区,住着一群地道的长沙老口子,有着老长沙最具韵味的市井烟火。

岳麓山、湘江、橘子洲,山水洲城的长沙收藏着三千年的楚汉历史。东方既白,西文庙坪的烟火开启了旧城居民崭新的一天。

走进西文庙坪,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道牌坊。牌坊正门上阳刻“道冠古今”四字,背面刻“贤关”二字,四根柱子的截面为正方形。牌坊的所有构件都由长沙丁字湾麻石制作,雕刻有“二龙戏珠”“狮子绣球”等图形,正脊刻有麒麟、卷草等纹饰,正脊两端为龙头鱼身螭吻兽。细细观察,牌坊的雕刻刀法细腻、做工精致,可窥见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牌坊上黑色的印记代表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道冠古今’牌坊是旧时长沙最高一级的学宫,也是祭孔和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可惜‘文夕大火’后只剩下这块牌坊了。”在西文庙坪生活了一辈子的七旬老人郭瑞怀对街巷的历史典故如数家珍。

西文庙坪源于北宋创立的长沙府学宫,“文夕大火”后,这里仅存“道冠古今”牌坊。这是长沙城河东唯一保存至今的牌坊,是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 梁山

作为长沙历史老街区,西文庙坪成为了长沙老城区中肌理最完整、记忆保留最明显、历史底蕴最深厚的片区,留存了许多老故事、老记忆,在历史长河一次又一次的冲刷沉淀下,零散地分布在纵横交织的街巷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墙,一巷一宅一户,都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

从学宫门正街到南墙湾,青砖灰瓦,古典而幽静,走进悠悠的古巷,仿佛走入了时光隧道,穿越了千年,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体会着古朴文化底蕴。

天心区西文庙坪片区没有被城市化浪潮淹没,主动迈出有机更新的脚步,换上新的面貌,修葺一新的道路、房屋代替了破败的门楣与外墙,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漫步在有机更新后的西文庙坪,随处可见青砖、小瓦、麻石路、马头墙和古水井,明清时代的里巷骨架格局四通八达,一时间仿佛又闻到了当年长沙的老城烟火气。

登仁桥社区居民黎和平感叹:“我1962年在这里出生,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亲眼见到片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西文庙坪人居环境获得了很大的改善,道路四通八达,出行方便,整个社区也十分靓丽。”

2018年以来,天心区按照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安排,正式启动实施老城区有机更新,探索出一条“以留为主,留改拆并重”的新路子,优化了城市空间功能,保留了老城区街巷肌理,中心城区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突出宜居性,留住老长沙”,有机更新赋予了西文庙坪片区新的生机和活力。

摄影 梁山

“2019年政府开始对我家这条巷子进行整体改造,我们3户人家,从原来的只有旱厕到现在都有了优质的厕所浴室,木窗也变成了铝合金窗,以前的水泥地板变成了漂亮的青石地板,房子变好看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雷碧霞奶奶在西文庙坪的老街里住了60多年了,她说,城市的有机更新不仅让家庭住所得到了改变,周边街巷也同步改造,焕然一新,生活也感到很幸福很满足。雷奶奶住宅的蝶变真正地体现了城市变化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西文庙坪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四期工程均已完成施工,老街换了新颜,但曾经的历史记忆仍完整延续。

天心城投集团业务发展部部长汪雪梅介绍,为了让西文庙坪的居民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按照“留、改、拆,以留为主”的工作理念,在充分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有机更新对现有文物古迹、老旧公馆、街巷肌理、一草一木进行保护和尊重。利用空间改造、业态更新、人群更新,准确把握符合生活方式转换、产业方式更新以及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城市更新项目的综合价值。

对于西文庙坪的未来规划,汪雪梅说:“将充分利用棚改征收的资产,将西文庙坪打造成类似于成都宽窄巷子锦里古城那样的历史文化和商业现代相结合的街区。”

下一步,天心城投集团将通过市场运作,对现有业态全面升级、给老城注新血,提升整体城市品质,将老长沙独特的历史风味全新展示给全世界,同时更好地发挥核心区域土地价值,盘活旧城老建筑,再度焕发片区魅力,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载体,以商业为引擎,形成文、商、旅共生共荣的经济生态圈,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商旅街区。汪雪梅相信,这样的街区将会是长沙又一个“网红”打卡点。

有机更新赋予了西文庙坪片区新的生机和活力,留住了山水洲城的灵魂空间。相信不假时日,西文庙坪将成为一个旅游胜地,推动天心区经济增长。也将形成长沙城市人文展示的窗口、长沙城市文化旅游的品牌阵地、湖南城旧城区有机更新的典范。

本次“共舞长江经济带 探源千年文脉”主题活动来到长沙,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探寻古城独特记忆,生动展示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正是以外显之美彰显湖湘文化的一个绝美窗口。

长沙顶着中国首座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光环,正在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媒体艺术作为长沙的金字招牌,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长沙将进一步把媒体艺术融入城市品质提升之中,培育城市文化创意氛围,促进城市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提升长沙的国际影响力,将长沙建设成为中国创新创意新高地和世界媒体艺术新坐标。

编辑:曾嵘

Hash:d102c73b5be645e22a1841d582b19c9998413cbd

声明:此文由 搜狐城市-长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