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季子墓(外一篇)

也说季子墓

中央电视台四套《走遍中国》节目(173期,6月22日20:00首播)介绍了丹阳季子庙,赵永森道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季札就葬在季子庙「大殿下方」,听后不觉失笑。江阴博物馆原馆长唐汉章先生看到后,觉得有必要正本清源,所以拿出旧文《季札葬地考》,精简为一千字,发给报社。还邀我也写一篇文章回应。

季子墓在江阴申港,这在诸多史料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唐汉章先生的《季札葬地考》论述严密周详,拙作《季札——孔子推崇的圣人》也有说明,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翻开各种史料,名为季子墓、季子祠、季子庙的地方不少,光是《勾吴史集》就搜集了近十处。其中季子祠、季子庙都指向几个地方,只有季子墓明言在江阴申港。也就是说,季子墓在申港,但在其他地方又出现了很多季子祠、季子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从不妨文字学上考证一下。

关于「墓」,《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丘也」。经学家郑玄的解释是:「冢茔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也就是说,墓是一个人的葬地,也是后人思慕的地方。

关于「庙」,《说文》的解释是:「尊先祖貌也」。至于「祠」,《说文》的解释是:「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也就是说庙是后人追思先祖的地方,祠是后人祭祀先贤的地方。兴建季子庙、季子祠的人,可能是季子的后人,也可能是敬仰季子的人。

我们知道文庙遍天下,但我们不会因为某个地方有文庙,就说孔子葬在那里。同理,也不能因为哪里有季子庙就说季子葬在那里。

江阴申港的季子墓,既有史料可查,也有墓冢可见;而丹阳九里的季子庙是否季子葬地,既找不到可靠的史料为证,也找不到墓冢所在。对此,丹阳方面解释「古则墓而不坟」,江阴季子墓高出地面,所以一定是假的。「墓而不坟」语出《礼记·檀弓》,是指古代修墓不加封土,与地齐平。但根据考古发现,春秋末期开始,已经有坟丘了(比如江阴的姬墩山)。同样是《礼记·檀弓》,在记述季札葬子时却说「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由此可见,无论从史料还是考古出发,都可以证明季子时代的坟墓已经有封土了。

丹阳方面还说季子葬就在季子庙大殿下方,这就不是仅仅用「荒唐」可以形容的了。如果在大殿下方,千百年来大殿里人来人往,岂不是大不敬?我想,即使走遍中国,也找不到这样的葬地。

而且,就算季子安葬时没有封土,难道后人不会加上封土吗?江阴的季子祠,整体比周围高出许多,这都是古代百姓在瞻墓时自发运土过来,年复一年累积而成的。

原载《江阴日报(2010.07.08)副刊·适园

季札葬地考(唐汉章、程以正)

季札为吴太伯十九世吴王寿梦第四子,是春秋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曾多次让国,多次出使中原,加强与北方诸国的联系,对传播吴文化作出了贡献。他仿效先贤太伯、仲雍三让王位,世称「至德第三人」。事迹见于《春秋》、《礼记》、《史记》等诸多史籍。

季札避耕延陵,封于延陵,死后葬于延陵。此后,在古延陵及周边区域,又陆续出现了许多季子庙、季子祠,留存至今的主要有二处:一是丹阳延陵镇九里村的季子庙(庙内保存着一块唐代镌季子墓碑,相传为孔子手书共十字,史称十字碑);二是江阴申港镇季子祠(季子墓冢高大封土犹存)。那么,这两个地方,哪里才是季札的葬地呢?

首先考察地名。

依据《路史》、《元和郡县志》、《常州府志》等书的记载可知:古延陵就是今天的常州,在春秋时称为延陵,汉时称毗陵,东晋时改称晋陵,隋时改晋陵郡为常州。至于镇江丹阳的延陵镇,其来历如下:西晋太康二年(281)分曲阿县而置延陵县,唐时为县治所在,宋时废县而为镇名。由此江阴(秦时属会稽郡延陵乡)称为延陵要比丹阳的延陵早整整500年。

其次印证史料。

《汉书·地理志》说「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东入海」,《后汉书·郡国志》说「毗陵,季札所在,江在北”,北宋《太平寰宇记》称江阴为「承太伯之高踪,由季子之遗烈」。东汉著作《越绝书》明确记载着:「毘陵上湖中冢者,延陵季子冢也,去县七十里,上湖通上州,季子冢古称延陵墟」,今上湖已无,但还可以考证出旧址。《辞海》对上湖的记载如下:「芙蓉湖是,又名上湖,故址在近江苏常州市东,江阴县南,无锡西北,北宋时湖流渐塞,明时辟为农田。」另据《史记集解》所载:「延陵季子冢在毗陵县暨阳乡」。《太平寰宇记》称:「季札墓在县北申浦西是也」。以上引述的史料,多是从西汉到北宋的信史,都明确地指出季子墓在江阴申港。

再次参详前人。

《常州府志·庙记》收录了北宋崇宁年间常州府知事朱彦的一篇碑记。文章详细辨析了延陵地面变迁,论证丹阳延陵镇并非古延陵,遍寻史料后,认定季子墓在江阴县,所以嘱令江阴县了赵士淝寻访。终于在暨阳门外三十里,申浦之侧找到季子墓,这与历代地志、通典图经等史料的记载完全吻合。于是朱彦重修季子墓,建设季子祠,以此教化百姓。丹阳季子庙的十字碑镌于唐代,江阴的十字碑也是朱彦依照丹阳唐碑摹刻,但丹阳唐碑早先取于江阴十字碑亦未可知。据说其他地方如四川大足也有十字碑,可见不能因为建有十字碑就认为是季札葬地,很可能是后人为了寄托哀思所刻。

最后旁征考古。

江阴有七千年开创史,五千年文明史。2000年发现的佘城古城良渚之后,春秋之前,是迄今发现的青铜时代地处长江下游唯一的古城。此外,周庄繖墩,璜土姬墩的吴王阖闾第七子、第八子墓等遗迹,都能证明江阴在吴国的重要地位,季札选择江阴作为避耕之处及最后的归宿也在情理之中。

Hash:a85bfc52284ddf62fb2bf1a924f17efd7afb5e8b

声明:此文由 易莲精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