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山西学者发现国宝级碧落碑原碑 | 金石契

编辑

新绛县龙兴寺影像

古塔影像

新绛县龙兴寺内碧落碑碑亭影像

碧落碑明末清初拓本 著名金石学者、收藏家王启亮先生藏

碧落真容

文\毛上虎

富有传奇色彩的书法名碑——碧落碑为新绛县龙兴寺(原名碧落观)内的国宝级的珍贵文物,不仅因为它有着漫长的历史,更因为它具有无与伦比的书法艺术价值。它是唐代篆书书法中的一件精美而又风格独特的作品。其字笔画细挺,线条圆润,字体狭长,有的笔画、部首仍然保留了大篆字体的象形特征,让人想到日月、云霜、虫鱼等自然界的事物,显得古朴而有意趣。现存碧落碑,今人多以为其碑刻于唐高宗咸享元年(公元670年),圆首方座,碑高226厘米,宽103厘米,厚21厘米。行文格式为竖排右起,共21行,满行32字,除去空缺,实有630字。其碑文系唐韩王李元嘉之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母妣妃房氏(房玄龄之女)亡灵造像祈福所刻。

碧落碑拓本局部

碧落碑拓本局部

碧落碑拓本局部

碧落碑拓本局部

碧落碑拓本局部

碧落碑拓本局部

碧落碑拓本局部

新发现碧落碑的原碑残石拓本

01 发现

唐人墓志铭盖石上有碧落碑文残迹

千余年来,关于碧落碑有许多神话传说和谜团,多少代文人骚客、专家学者,都未能破解,因而该碑成了一通“神碑”。2010年前后,笔者在古玩市场发现了一块唐卫君墓志铭碑,在其碑的盖子底部发现了碧落碑上的文字内容,因本人对碧落碑的熟知一眼识出,这块已被刻为墓志铭的残碑正是碧落碑的原碑,而现存于新绛龙兴寺内的书法名碑碧落碑是复刻而成。

碧落碑原石改的志盖拓本

从所发现的墓志铭上看,唐卫君墓志为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下葬,距碧落碑刊刻时间——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仅有66年。由此可知碧落碑自咸亨元年刊立后,在66年间(或许更短的时间内)就已被毁。唐开元二十四年被毁碑石被挪用作墓志入土,可以证明碧落碑原碑在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后已不复存在。

碧落碑原石改的志拓本

02 不同

碑文排列及两碑大小、风格均有不同

新发现的碧落碑残石,虽残为46厘米见方,但碧落碑文首行前8个字俱在,为竖排右起的行文,以后第二至九行每行的第八个字俱在。依此对照现存国宝之碑,除第一行第八字同为“集”字,位置相同外,其他八行第八个字与今碑都不相同。这足以证明原碑排列每行的字数与今国宝碑字数不同,两碑前十行同一位置同一字排列情况分别是:新发现原碑第二行第八个字为“逮侍真像”之“像”,而今存国宝碑第二行空缺无字,到第三行第八个字才为“像”。

残留的碧落碑文字

碧落碑与新发现的碧落碑残字文字对比

黑色拓本为现存碧落碑拓本单字, 红色拓本为新发现的碧落碑残字

新发现原碑第三行第八个字为“理冥视听”之“冥”,而今存国宝碑为“像”。

新发现原碑第四行第八个字为“寥廓之场”之“场”字,而今存国宝碑为“惟恍惟惚”之“恍”字。

新发现原碑第五行第八个字为“戴列星而乘云气”之“列”字,而今存国宝碑为“道之韫也”之“韫”字。

新发现原碑第六行第八个字为“克懋琼仪”之“仪”字,而今存国宝碑作“道飞廉而从敦圉”之“道”字。

新发现原碑第七行第八个字为“中闺以睦”之“闺”字,而今存国宝碑为“幽契无爽”之“幽”字。

新发现原碑第八行第八个字为“淮馆仪山”之“仪”字,而今存国宝碑为“发言光乎箴训”之“发”字。

按全文字数和两种刻碑的排列字数计算,今存国宝之碑满行为32字,可知原碑满行为36字,这样两碑每行相差4个字。再以两碑字的规格大小(按方格字距)计都为5.5厘米,这样新发现之碑原高要比今存国宝碑高出22厘米。

镌刻风格不同。两碑相比,首先是新发现之碑整体书法笔划比现存国宝碑笔划略粗,且篆法婉转自然流畅,如刀刻泥,字口无任何回刀,一刀而就,若看字口美不可言,金石度尤好于今存国宝碑。相比之下今存国宝碑一些篆字的弯转略显生硬。

03 揭秘

原碑或被毁于武则天当政时一次政变

以开元二十四年墓志入土作为下限判断,碧落碑自咸亨元年刻成之后,仅仅66年(或许还更短)就被毁。细究碧落碑存世时几十年的政治风云,极有可能原碑被毁是因为武则天统治时的一次宫庭政变。

武则天32岁当上皇后,逐渐掌握了大权,她杀死了反对她当皇后的政敌——掌管兵马大权的太尉长孙无忌和宰相褚遂良等人。其后高宗多病,由武氏处理朝政。武皇后开始“垂帘听政”,引起了大臣和李唐宗室的不满。公元684年2月,武则天立幼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但武后又将其软禁于宫,不得临朝,大权由武后一手独揽。垂拱四年(688)李氏皇族李元嘉、李训父子为中宗诏,督诸王发兵讨武。李冲父子在博州(今山东聊城),越王李贞父子在豫州也相继与李元嘉、李训父子密谋起兵讨武。但李冲未到约定举兵之日先起事,被武后镇压。李元嘉至京,谋泄,武后逼令李元嘉自杀,其子李训、李谌及余党被同诛清剿。李元嘉的家人都被开除了族籍,并赐冢姓。此次清剿牵涉地域之广、人数之多非同一般。李元嘉15岁时就为潞州刺史,与绛州近在咫尺,其势力党羽也必然难以得免。因此碧落碑与碧落观被毁当在此次大清剿中。

04 发现

新碑刻于中宗李显继位之后

公元六百九十年九月,时年已67岁的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年号为天授。她执政至公元七〇五年。这一年武皇帝已82岁,身患重病,由她提拔的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逼其退位,又重新拥立中宗李显为皇帝。

李元嘉父子及诸王为李显登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而,李显于神龙元年(705)再次登基后,首先予以记功封赏的就是李元嘉诸王和发动二次宫变、逼武则天退位的宰相张柬之等人。中宗李显二次继位后为李元嘉恢复了族籍和皇姓,并重葬了李显太子。因此,按新发现之碑的时间推断,可以说,碧落碑毁于开元二十四年(736)之前,更确切地讲,还可缩小到垂拱四年(688)李元嘉父子谋反被诛到武则天称帝后至死(705)这个阶段,其间只有17年。而恢复碧落观重刻现今所存的国宝碧落碑,当在中宗二次继位后,即神龙元年(705)至唐隆元年(710)六月少帝李重茂登基前的5年间。中宗二次继位是为二次龙位复兴,分析“碧落观”更名为“龙兴宫”,重刊碧落碑文也在这一段时间内。

本平台所发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的观点

作者毛上虎简介:

1955年生,山西新绛县人,大学文化,社科研究员职称。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中共山西党史学会会员,山西三晋金石研究院研究员,特聘传拓师。台北故宫书画院特聘研究员,韶山"红太阳纪念馆"特聘顾问。曾先后从事教育、纪检、组织、史志工作,主编出版有《新绛大观》、《中共新绛县历史纪事》,《晋商史料运城市新绛卷》,《新绛县农业史料》《新绛县工业史料》等著述,与山西职业艺术学院郑红教授、山西大学艺术学院系主任,任主笔共同完成省级艺术教育课题。金石类“碧落碑"考、绛州澄泥古砚论等多种论文见于国家级、省级刊物、报端。其生平及成果被收编入《运城市名人大典》、《新绛县志》,相关文章被收入《智网文献资料库》。在他人有关金石著作中曾多人多处引用其观点与论述。

张振国(棠村)简介:

张振国:号棠村、圆振居士,祖籍河北正定,斋号观云精舍。雅好金石书画,近年来主要从事金石学的传播与研究。原为人民日报社《人民周刊》杂志艺术部主任,《非常艺术》杂志主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书法金石工作室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金石契》杂志主编,金石契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创始人。2016年元月主办《净土石华——秋碧堂藏古代佛教石刻拓片展》;2017年3月举办《净心守志——张振国丁酉青州书法展》。2017年8月举办《净心守志——张振国书法金石题跋展》。现居北京

金石契执行主编马龙简介:

马龙:河南洛阳人,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评论家、撰稿人。马龙现为《非常艺术》杂志、《金石契》杂志执行主编,金石契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创始人。马龙有20万字美术理论及美术评论散见于各专业类刊物。现居北京。

Hash:01d631036304c3e7d597127e77c03d4c0974c729

声明:此文由 棠村—金石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