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 永康城区现存最大的徐姓祠堂,这里有你的回忆吗?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句话用来形容徐震二公祠是极为贴切的。

沿着永康市博物馆旁的武义巷一直走,就能看见一座规模宏大、青砖黛瓦的老建筑,这就是徐震二公祠。在老一辈永康人心中,它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古迹,更是老城岁月的一个锚点,串起人们的记忆。

城区内现存最大的徐姓祠堂

永康城区内的大部分祠堂都在旧城改造中被拆除,徐震二公祠 是目前城区内现存最大的徐姓祠堂。

该祠又名“震二徐公祠”,为祭祀元代处士震二公所建。震二公讳希祐,字仲振,为徐氏三世祖。他的生平在《徐氏宗谱》中有记载:“自幼颖敏好读书,不为嬉戏,事亲孝能得其欢心……安贫乐善,足迹未尝至官府,可谓揖洁者。”可见震二公是一位安贫乐施、德才兼备、孝顺父母的人。

记者从永康市博物馆了解到,徐震二公祠建于清代中叶,其实它最初的地址在目前位置的西侧,原是永康徐姓族人的居住地。至清代中叶,由于子孙繁衍,原来的公祠日渐显得不够宽敞,英行太学生立夫公与其堂兄达帆公率众对公祠进行扩修。一年后,终于修成四进、二厢房,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新祠。

3日,记者来到徐震二公祠,正好博物馆工作人员胡女士在祠堂内整理物品。胡女士告诉记者,抗战胜利后,这座祠堂一度用来囤放粮食,后来又被改成员工宿舍,致使建筑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坏。幸好一些好心的群众,在一进后檐马腿表面糊上了石灰,才使该祠雕刻艺术中的精华部分得以保存。

徐震二公祠旁,有一片徐氏建造的民居,俗称“十三间头”。以前到县里赶考的徐氏子孙都住在十三间头,这里会有人供给吃喝,让学子专心备考。胡女士说:“我曾听一名七旬徐姓老人讲过,她的父亲以前曾住在这里备考。”徐氏重学的风气可见一斑。

徐氏后人徐立斌一家在祠堂里的辅房居住过多年。在他的记忆中,徐震二公祠不单是一处文保单位,更是一段鲜活的过往。

徐氏家风重祭祀,每年春冬两季都会举办族内大祭。“祭祀对参与人的社会地位、读书成就都有要求,不是每个徐氏子孙都能参加祭祀。”徐立斌说,当时的徐氏是县城内的大族,祭祀礼仪要求十分严格,什么东西放几样、放哪里,都有讲究。这样的习俗一直保留到民国时期。

小而精美的雕刻 大而巍峨的建筑

1997年8月,徐震二公祠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祠因此名声大噪,吸引众多游客慕名来访。如今,徐震二公祠仍是备受游人青睐的旅游景点

推开祠堂大门,豁然开朗,祠内宽敞明亮,别有洞天,刷成朱红色的门板、左右两座石狮子,精美的琴枋、牛腿、雀替雕刻……极尽富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冲击。

徐震二公祠以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著称。从梁架结构来看,该祠每进梁架均在七架以上,多达九架、十架,明显超过了规制。正门系四柱五楼牌坊式建筑,牌楼明间分上下两层,牌楼两侧为平墙和山墙,建筑巍峨高大。每进的用材不仅硕大,而且极为考究。整体建筑,随地势逐级抬高,气势雄伟壮观。

第一次来到徐震二公祠的人定会被它宏伟的外表震撼,若仔细一看,还能发现它的“小”和“精”。祠堂内的雕刻工艺极为精湛,石雕砖雕木雕艺术巧夺天工,处处体现出工匠的精巧妙思——正门门枕石上雕刻麒麟回首图案,寓意麒麟送子;花篮形柱础雕刻绶带如意纹,寓意为事事如意;石质地栿雕刻经过变形处理的吉祥图案夔龙纹。

公祠的梁、檩、枋也都采用了不同的刻法。三架梁、五架梁的梁头两端雕两条简单的腮形梁须;单步梁混合了线刻、立体透雕及圆雕等手法,雕刻成“倒挂龙”或“麒麟”形;一进后檐额枋则采用薄浮雕、减地深浮雕等工艺,刻出各种吉祥图案。

文旅活动频繁 公祠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在新中国成立前,徐震二公祠曾被作为永康县参议会的驻址。而现在,公祠已变身为文旅活动的新阵地,成了文人雅士聚会交流的场所。

兰花鉴赏会、画展、书法展、非遗文物展……近年来,随着徐震二公祠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频繁在祠堂内举办,不少摄影文学书画爱好者慕名而来,为老祠堂聚集人气,使之焕发活力,呈现新气象。

疫情影响,近期徐震二公祠大门紧闭,显得有些寥落。但记者走进祠堂内,仍能看到早前在这里举办的非遗成果展。玻璃窗内展示着锡器、铜器等精美五金器皿,彰显本土源远流长的五金文化;厅堂里则摆放着许多陈旧的农耕用具和一架用于九狮图表演的道具。

此时的祠堂,显然成了一座凝固的历史博物馆,传统元素与老建筑糅合成一种古朴悠长之美,为家乡留下一份隽永的历史瑰宝。

记者 | 高婷婷

编辑 | 卢嘉乐

以上为永康日报原创作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Hash:12341b115f15d823900fa2d2ad392c49efb27024

声明:此文由 永康生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