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老兵出资百万建陵园,只为手臂上的3个字,和曾经的誓言
文|武品文史
1986年,在安徽固镇县清凉村的一块正在施工的空地上,一位老人被几个年轻人围在中间,旁边还停着五六辆卡车,每个车上都有四五个人。
其中一位老板模样的人对着老人说到:
“你不给损失费,我们今天就要搬东西”
,听到此话,卡车上下来的人都跃跃欲试,准备搬走工地上的材料。
然而这位老人并不简单,抗战时,他曾是尖刀班班长,此时他很激动,他用尽力气愤怒的说了段话:
“你们丧尽天良,你们知不知道,这里修建的,是曾经牺牲在这里的2400名烈士的陵园,他们都是我的战友,现在我自掏腰包为他们修建陵园,你们却要坑我的钱,不怕这2400名烈士在天上看着你们?”
老人说完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看着眼前这位瘦弱的老人,顿时都觉得无地自容,纷纷返回卡车离开了工地。
尖刀班长
1939年,安徽清凉村有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在抗战学校内学习,看到日军对我同胞的杀戮,他们非常愤怒,其中9个人组织起来写了请愿书,希望到前线参加战斗。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他们9人申请成立了尖刀班,其中一位名叫欧兴田的14岁少年成为了班长。
尖刀班不同于一般士兵,他们需要在部队最前沿战斗,也正因如此,尖刀班的每一次战斗都要和死神较量。
然而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之后,那些牵肠挂肚的亲人怎么办?
因此9人立下誓言,如果有人牺牲,那么活着的人就把牺牲的人掩埋好,照顾好他的父母子女。
为了能够认清尸首,每个人都在胳膊上用针加墨汁刺上自己的名字,他们在忍着针刺疼痛的同时,更加坚决地发誓要抗日到底,坚决发誓生死与共。
后来为了革命需要,尖刀班被分散调遣到其他部队,而班长欧兴田因为有文化而且字写的好,就来到张爱萍将军麾下担任文书。
之后欧兴田所在部队,一直活跃在欧兴田的家乡清凉村附近,而清凉村是新四军通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门户,和战略交通要道,被称为淮北抗日根据地西大门。
当时彭雪枫、张爱萍、王振等著名将领都在这里战斗过,这里曾是苏皖辖区唯一没有建立伪政权的地区,而这个结果,是2400名战士付出生命的代价换回来的。
而当初尖刀班的9个人中,其中7个人牺牲,1个人失踪,只有欧兴田还活在人世。
他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他告诉自己,只要自己能够活到最后,就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尸骨,并兑现当初的誓言。
寻找逝去的战友
抗战胜利后,部队为了纪念逝去的英雄,就在清凉村修建了
“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
,可惜在淮海战役期间,这座陵园被毁,而欧兴田本人在抗战胜利后,仍在南征北战,为祖国的解放和抵抗美国侵略继续战斗着。
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他因病返乡享受师级离休干部待遇,一生戎马的他,本该在这个时候享享清福,可是就是这平静安逸的生活却让他感到不安起来,战场上一段段经历和牺牲的战友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她始终不敢忘记当年的誓言,那些烈士是否还有后代?他们的家人过得怎么样?
1986年欧兴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重新寻找战友。
在努力之下,他找到了几位战友的后代,当他看到战友后人后,他的心里感慨不已,而那些散落在各地的孤坟和没有遗骨的战友更让他无法释怀。
他觉得自己吃得饱穿得暖,可是那些牺牲的英灵却连个安放的地方都没有,想到40多年前的誓言,他更加坐不住了,他决定自己建一座陵园,不仅可以把这段历史书写出来,更可以让昔日的英雄有个家。
然而让欧老没有想到的是,建一座陵园是那么的艰难,首要的难题就是资金,他把自己每个月的退休金,加安置费等所有费用加起来,也才100多万,这远远不够。
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在内的36位老领导
,寻求他们的支持。
老领导听闻之后非常关切,纷纷出钱出力,另外老领导都给陵园题了字。
为了能够少花钱多办事,欧兴田到处奔波,希望用最低价格购买石材,然而石料刚买完就遇到了麻烦,前几天购买的10万块砖,被附近的村民搬走了。
无奈之下,欧兴田离开舒适的城市,搬到了施工现场每天看守,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我们很难想象,老人孤身一人住在工地,不畏寒暑的一住就是十多年,在这些岁月里,他每天吃着咸菜馒头,生病了只能硬抗,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撑才能做到?
然而老人却说,自己辛苦一点不怕什么,最怕那些别有用心的建筑老板,有时会卖些劣质砖给他,有时甚至提出给他回扣。
原来不良建筑商以为老人是给公家办事,所以提出给他回扣,本来30万的工程,非要做到40万,多出来的10万一人一半。
老人很是吃惊,他告诉建筑商
“我不需要回扣,你不做可以走。”
此时不良建筑商又提出,不干可以,但是要给他们什么损失费,不仅如此,还指挥好几辆卡车来到工地,准备搬走老人的材料。
而接下来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这些事情总是让老人叹气,附近庄子里的村民也让老人不省心,老人雇佣他们干活,他们不仅磨洋工,还经常偷取老人工地的钢筋水泥,老人只能从外地雇佣新的工人,这反而得罪了当地村民。
十几年间,老人伤透了心,从此也不愿意和当地村民在打交道。
所幸,历尽千辛万苦,这个没有花国家一分钱的陵园建成了,接下来,老人就要吹响集结号,让曾经的英雄得以重归陵园,让他们的英灵得以安息。
寻找英灵
在19米高的纪念塔后面,陆陆续续有了20多座坟墓,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在的,他们都是老人一座座从外地迁回来的,有的是他说服烈士后人迁进来的,有的是他费尽周折找到的荒坟迁进来的,慢慢地,陵园里的坟墓越来越多,最后达到了近2400座。
在这么多坟墓中,寻找时间最长的,是一位名叫许文杰的烈士,他的坟让老人足足找了15年。
从山东到江苏,江苏又到河南,然后就是湖北等诸多省份,因为这些地方是许文杰曾经走过的土地。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15年后,他在河南开封一座烈士陵园中找到了许文杰的尸骨,随后把他坟中的一攥土带回来安葬。
而陵园中2400多名烈士,几乎都是这样被找到的,远的跨省寻找,近的就骑着自行车去挨家挨户的问。
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只有老人自己知道。
总结
欧老的身上受过十几处的枪伤,这几十年来,他没有享过一天的福,更是把自己的所有积蓄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曾经的誓言中。
对于子女,他没有留下什么,也没有动用关系为子女谋福,尽管这引起了儿子女儿的埋怨,引起周边很多人的不理解。
但已入耄耋的老人没有生气,他认为一辈子修了座陵园,一辈子守在这里,
他值了
。
没有烈士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而没有欧老的重情重义,我们将永远不知道烈士们曾经的壮举。
我们会冷漠地走过他们的坟,清明节的时候甚至不会献上一束花,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消失在天边,永远不会有人记起。
30多年来,欧老吹响陵园集结号,我们也因此知道了,曾经有这样一群人,用他们的滚烫的鲜血浇灌了一方热土,此刻让我们默念他们的名字,愿他们安息。
Hash:0eb741f6beda9ff4d9a2578bda88c8d7b80a1f5e
声明:此文由 阿强迷彩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