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增一古城遗址公园 历史“新解”盘活2500年
八亩墩遗址。 童笑雨 摄
中新网湖州12月9日电 (童笑雨)一朝“越”千年,故园始启封。12月10日,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揭开神秘的面纱,正式开园。
这是个拥有2500年历史的遗址公园,东周、秦朝、两汉、三国、两晋在这里交汇;这是个考古大学堂,在八亩墩遗址旁体验考古,在博物馆里开展研学,历史与现代兼收并蓄。
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 童笑雨 摄
“去博物馆和遗址公园不应该是‘走马观花’式游览。”谈及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副书记罗福娣说,这应该是一个集考古体验、遗址展示、文化旅游、农田休闲、艺术活动于一体的综合体。
以不同景观述说古越故事
刚下安吉北高速,便被眼前的苍茫景象所吸引:连绵起伏的群山,浅灰色建筑静静矗立,再往前走,是广袤的田地和摇曳的狼尾草,不远处是考古体验区和一个个规整的探方。
这是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的一景,它以具象方式,呈现历史的一个个横截面。
安吉古城遗址今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北部,2001年正式开始保护性考古发掘。经过20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认定,安吉古城始建于战国时期,是越国的重要城邑,秦时为鄣郡郡治。
2013年,安吉古城遗址被列入浙江首批考古遗址公园,并与龙山越国贵族墓群合并,建成近三千亩的考古遗址公园。
“整个公园的规划设计在于呈现遗址2500年历史的苍茫之感。”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李强说,这是一座“建在田野上的博物馆”。
竹林夹道、苍劲的松树林、山间清澈的溪流和一望无边的油菜田组成了其特有的风貌。庭院内,原石桥面、苍老的松树无不讲述着遗址所在地的久远与苍茫。
现场展出的文物。 童笑雨 摄
有了公园景观构筑起的初步印象,再步入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图文并茂的展板结合直观的文物和视频,古越人的生活缓缓呈现。
据悉,博物馆内展出了安吉古城及周边出土文物近千件套,通过读城、读墓、读物等多重角度,带领观众走进安吉历史与越国文脉交汇融合的奇妙空间。
“八亩墩的出土文物都能在这里看到。”循着讲解员骆乐的目光,能看到各类出土文物,如瓷瓮、瓷碗等。骆乐说,这些出土器物虽然如今看着“其貌不扬”,但在2500年前,它们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除了文物展示,在遗址公园内还设有安吉考古图书馆。这是中国首家以考古为主题的图书馆,藏书万余册,包含考古类、历史文化类、遗址公园类等专业书籍。
博物馆里的图书馆。 童笑雨 摄
以数字科技传播古越文化
一个遗址公园,一座博物馆想吸引大众目光,靠的不仅是简单的陈设,还需要现代科技的加持。走进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处处可以看到数字技术的影子。
在一处展柜前,原本透明的玻璃变成了一块可触摸、可互动的大屏。只要点开相关字样,就能跳出碳十四的介绍和测定方法。
“这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互动装置,能让参观博物馆的学生了解更多文物知识。”李强说,他们想打造一个从单向到互动的知识传播链,让文物知识贴近现代。
除了考古知识灌输,展厅里还设置了多个互动装备。如“陶瓷之间”互动游戏,观众在屏幕上选择一件出土文物,随即就能进入到下一个页面。页面上旋转着多个现代器物,选择与文物功能相同的器物,就能通关。
诸如此类的互动体验,博物馆里还有不少。
博物馆里播放视频,以多媒体方式让观众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童笑雨 摄
为了让观众了解八亩墩遗址的历史,现场还有视频展播,以多媒体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2500年;扫描展品旁边的二维码,就能获得语音讲解,了解文物相关情况;观众只要站在书模型前,做出左右挥动手臂的动作,前面的电子书会随着手臂的挥动进行前后翻页,了解古越历史。
不仅是看得见的数字互动,在不起眼的地方,科学技术也在守护着这一历史文化胜地。
据李强介绍,遗址公园的重点墓葬区如八亩墩、九亩墩遗址,都有摄像头实时监控。若发现不文明、违规现象,屏幕上就会弹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前去处理;闭馆后,遗址公园就会进行布防,通过红外线监控馆内情况。
以多样活动打造“考古大学堂”
事实上,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魅力不止限于公园的空间范围,而是向远方流淌,向历史延伸。
罗福娣划了重点:我们不但要把古越故事讲好,还要持续不断地讲下去,挖掘下去,打造“考古大学堂”,学以致用。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脉和成熟的旅游市场,自遗址公园建设以来,安吉县文体旅游局探索创新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浙江绿城服务集团参与文物保护利用。
社会资本的参与,激活了“沉睡”的文物资源,催生了一系列主题旅游产品。
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研学项目。据介绍,其依托考古博物、新劳动教育、户外探索、红色教育等资源,推出了青少年研学体验课程。
如在博物馆内开辟了研学教室,推出了“古越古城1日生活研讨会”,让孩子围绕“古越国人的1日生活”这一课题,在博物馆内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古时饮食、交通、通讯、器具等变化,复原古城人民的一天。
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拥有八亩墩这一王陵级大墓。在研学活动中,学生将扮演考古学家的角色,实地探访,通过墓葬的位置、布局、结构及随葬品摆放位置、器类等信息解读分析墓主人族属、身份等信息,破解八亩墩古墓之谜。
除了研学,遗址公园还推出了农耕文化体验园和帐篷露营地等设施。
“引入第三方企业运营,不仅能有效缓解政府投资文物保护的财政负担,还能在相对保守谨慎的文物保护利用领域引入先进管理人才、市场经验和竞争机制,为遗址保护传承利用注入新鲜活力。”罗福娣说。
在她看来,这一模式不仅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无形之中也传播了历史文化。而令她欣慰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到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来“打卡”,不仅是来参观、研学体验,还有人来此拍婚纱照、露营以及举办音乐会、开发布会和分享会。
数据能说明遗址公园的火热程度:2021年前8个月,遗址公园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第三方公司实现旅游收入590万元人民币。
12月10日,遗址公园迎来正式开园。罗福娣想在遗址公园里引入当前火热的“剧本杀”,推出考古文创产品。“哪怕做一杯咖啡,也要是和考古相关的。”同时,与周边旅游、文博资源形成强势互补,填补安吉县文化考古旅游项目空白,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她说,文化自信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她希望,通过这些项目,让更多孩子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中国的历史,唤醒古越历史。
文|中国新闻网
Hash:96f8b73a2c6cf28c2a9677f77575be286505b808
声明:此文由 狐椒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