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飞霞山风景名胜区文化典故
帝 子 遗 踪
相传原始社会末期轩辕黄帝统一黄河部落后,先后用兵擒蜇尤、平定长江流域,而后向岭南、西南进发征服了南蛮荒夷(后称南越)。当时南越地区相对于北方地区还是十分落后的,人们只知野采和捕猎为生;为了更好地管理该地区黄帝回到北方若干年后,便亲自带着稻种和五只羊来到南越地区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亲手教会当地百姓种植稻米和养殖家畜。这个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就是早期的广州,所以如今的广州简称穗,城市标志就是5只羊,又叫羊城。由于该过程相对漫长,于是黄帝就在当地娶了一个民间女子为妾,后人称鬼方氏,黄帝与鬼方氏育有两子,长子叫禺,次子叫阳;后来黄帝就将禺阳二子放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北江边的山中修了学习,这座山就是现在的飞霞山,而飞霞山最早的名字江北岸的山脉称大禺山,江南岸的山脉叫二禺山,两山夹峙的峡谷叫做禺阳峡,简称禺峡。据史料记载,二帝子在此与百姓共同生活、繁衍后代,生生不息。据说现在的番禺就是禺的后代叫番禺的封地,而后就作为了地名至今未改。
史料备注: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生禺阳禺号,禺号处南海,生徭梁,徭梁生番禺。番禺者贲偶也,禺阳禺号者,黄帝之庶子也。番禺,黄帝之曾孙也。
飘 幡 岭 传 奇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了足够的的实力来征服南越诸邦,以解来自南方边境的骚扰和威胁。于是在公元前219年调集了55万人马分五路开始了征讨百越之战,首战东边一路军取得了胜利统一了浙江、福建,然而进攻两广四路军均招败绩,其中广东两路军最为艰苦,据说从湖南临武出发的一路军经连州连江顺流而下,当船队行至景区飞来峡中段时看到对面山顶旗幡招展,疑为中了埋伏,急忙掉头撤军,但因峡窄水记大队人马很难转向,结果阵脚自乱,损兵折将,逃回北方,成就了飘幡岭一段传奇。中间虽又有征讨但因交通运输等问题均无建树,直到公元前2014年秦朝修筑了红水河接通了湘水和西江之后再派任嚣、赵佗领兵从西江和北江两路南征,结果赵佗出飞来峡谷口后就与南越主力交锋,激战15小时一举击溃南军主力,然后会同西路军又耗时4年才平定南方。赵佗因征战有功被封为南越王。如今飞来寺对面就是飘幡岭,为飞霞山72峰之一。
茅 盈 指 福
传说西汉时期的得道于终南山的仙师张天师张真人,清修道号茅盈,在传授弟子修炼选址时,乃指天下有10大洞天,36小洞天,72福地,而岭南飞霞山、罗浮山、静福山(又称抱福山)三地赫然在列,到盛唐之时,一班以李白为首落第文人不愿再去求仕科举,而是纵情山水,因此后人授其十人为“仙踪十友”美名,并给世人留下了不少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秀诗篇。“仙踪十友”中有一位叫司马承帧者,乐于专攻风水术数,他将到过的各个胜地进行归纳整理,依照其风水学等级排列出10大洞天、36小洞天和72福地之序列,岭南三地清远山列第19福地,罗浮山列、第46福地,静福山列第49福地。明、清时期虽又有人对其重新排序,但因主观因素太重,不足取。
葛 洪 炼 丹
传说东汉初年有一位叫鲍亮的岭南道家信众北上至如今的重庆市丰都县师从当时的鬼城开山祖师之一阴长生(阴真人)修道炼丹,多年后学成归来,便选择了飞霞山边的金芝岩(又称金鸡岩、金鸡洞)冶炼丹砂,求仙得道,然多年未果。后来鲍亮年纪大了,便将衣钵传于其女婿葛洪继续冶炼,可能是峡山水汽太重,仍然多年未有成就,于是葛洪便重新选址到罗浮山中继续炼丹,传说在罗浮山炼出金丹后自食修炼而得道成仙,据说也就是后人敬重的道家门神黄大仙,而罗浮山也因此后来被道家尊为道家天下36洞天之第七洞天。
飞来寺传说
飞来寺所在地古称清远山、峡山,为道家第十九福地。传说梁武帝普通元年,也就是公元520年,黄帝的两个儿子大禺、仲阳玩赏峡山夜景。他们面对这样一个风水宝地,觉得缺少一点东西。当看到不少百姓在江边小庙烧香拜佛时十分拥挤不堪,于是,想到了在这里建一座佛寺。
他们腾云驾雾飞到了安徽延祚寺上空,按落云头,降到寺里的广庭。太禺对主持贞俊禅师说:
“我们刚从清远峡山飞来,那里是个胜地,大可以立一道场,师父肯去吗?”
仲阳看主持有些犹豫接着说道:“我们连这个宝刹也搬过去,你同意了吗?”
禅师知道来了二位神仙,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到了三更时分,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地动山摇。延祚寺在空中穿云越雾,徐徐飞行。黎明时分,终于降落在峡山顶上,贞俊禅师睁开眼睛两位神人已经不见。贞俊禅师想试试自己的佛力,高声念道:“寺能飞来,为什么不能飞去?” 谁知空中竟传来一声回答:“动不如静。”他知道大寺已经落地生根了。他在寺里走了一圈,只见除了偏殿崩塌一角之外,大殿庄严壮丽,丝毫不变,其他禅房僧室也都如常。开门再看:只见奇峰环抱,云霞缭绕,林木参天,飞泉泻谷,果真是一个胜地。便满心欢喜地住下来。
偏殿崩塌一角,是因为飞过江西的时候,撞到了梅岭的峰顶,这就是南雄的“挂角寺”。后来又叫做云封寺。
大寺飞来,惊动了附近的芸芸众生,上山参观,络绎不绝,并且不约而同把它叫做飞来寺,梁武帝给它赐名至德寺,倒没有人理睬。后来竟连峡山也被称为飞来峡,成为一个游览区了。古寺从此坐镇峡山并因此而得名,佛道和谐相依,再建飞泉亭、交影亭、爱山亭、归猿洞等十余处佳境。后来,人们听说是黄帝的两位儿子搬来的,就在附近建了一座帝子祠来纪念他们。飞来寺门前之峡谷也随之称为飞来峡。
文献记载,飞来寺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与南华寺、白云寺并称为岭南三大古刹。古寺原建在半山,古寺原建在北禺山半山中。宋大观后,为方便老弱善信进香礼佛,又在江边另建了殿宇。初时的殿宇很小,建在今方丈楼的地方。到元代天历二年重修时才大规模扩建,因而成为岭南佛教最大的寺庙之一。而为方便游人寻踪访迹,半山原建的旧寺称为“飞来禅寺”,江边后来兴建的称“飞来寺”。两寺总称为“清远峡山寺”。而新旧两寺都源出于一僧主管,游寺者不分门户,轮流参拜,明代重建时,新旧兼顾,香火同样鼎盛。
开山祖师名叫贞俊,因为历代都有高僧大德住持,并且有第十九福地牌坊、读书台、东坡亭、九级瀑布、归猿洞等胜迹,所以香火鼎盛。不幸的是,在1997年5月8日,由于山洪暴发,建于江边的那座“飞来寺” 遭千年一遇的洪劫,一下子被夷为平地,彻底摧毁。因为“飞来寺”的宗教价值很高,所以当地各级政府对后来的重建工作都十分重视。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现在新的“飞来寺”已经建好,于2004年6月16日重新开放。它以更加庄严、典雅、迷人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
清远峡的传说(改编)
从前,清远峡本是一座完整的大山,孤危兀立,挡住北江大河的去路,阻碍着南北交通,使中原的先进文化不能传播到南海之滨,人民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落后困苦的生活中。到了太古时代,中原华夏族首领有熊氏,打败了蚩尤,降服了异邦,统一了北方,建立了炎黄世系,号称轩辕黄帝,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时,黄帝眷念南方尚在荒芜,百姓未蒙教化。便派其庶子大禺和仲阳到岭南滨海地区,聚集黎民百姓传授耕田蚕织等生产技术,教谕读书识字,传播中原文化,使当地人民脱离游牧狩猎,刀耕炎种的原始蒙昧,组成文明社会。
话说轩辕二子率领陪臣初、武等到众,到达南方,发现珠江两岸泉甘土厚,适宜耕种,便驱策五羊,来谷穗,与当地百姓一起建造五羊城,又名穗城,即现在的广州。他们开荒烧草,驱赶猛兽,一时烟焰冲天,吓得野兽到处奔跑,林木烧光,露出大片肥美土地,人民喜地欢天,就在此处开荒种地。正在这个时候,忽然乔起巨大台风,烧荒野火又蔓延开来,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焚烧大地,直向北方卷去。沿途百姓的村庄也烧成平地。禺阳兄弟连忙前往抢救,作法驱使大海浪潮,汹涌向北,冲刷出一条河流,使海潮北上,淹灭大火,抢救黎民百姓的房舍,牲畜等财产。大火蓬蓬向北方蔓延,海潮冲刷着河道向北伸展,正要与北方大江会合,忽然有一座孤危兀立的大山,截往海潮去路,眼看熊熊烈火越过山峰,向北方烧去,将造成更大的祸害。大禺仲阳兄弟立即运用神力,命陪臣初、武二将,手持神斧,向阻路大山劈去,霹雳一声,振撼大地,一阵雷鸣电闪,山裂岭崩,这座大山,当场被劈开两边,海潮当中冲入,穿透山谷,接通北方大江,一时波涛汹涌,巨浪凌空,把大火彻底扑灭了,一场弥天大祸也就此消除了。这座挡路大山被劈开后,自此,北江大河就在当中流过,使之成为险峻的峡谷。峡内奇峰壁立,夹峙江流,山水相辉,成为胜景。大禺仲阳与陪臣们在完成了造福黎民事业后,看到这里风景幽美,便在峡山隐居,读书之余,优游山水之中。将峡内阮俞竹制成箫管,日夕吹奏自娱,引导百姓歌舞升平。以后二帝子成为庇护一方的大神。
后人记叙黄帝二子开发岭南的功绩,说峡山是“帝子流风”,名之为《禺阳峡》,又因自二子驱潮扑火,斧劈峡山,伸延北江之后,海潮经常往返峡内,方便船舶交通。古籍记载:“二、五、八月,海潮至峡中,经宿返五羊。” 人们便在峡中海潮涨落处摩崖石刻《中宿》两个径尺大字,因此这峡又名“中宿峡”,后来峡中建立了“飞来寺”,又称飞来峡,至今峡内还有拜祀大禹仲阳和陪臣初、武的“帝子祠”。宋代文豪苏东坡南下广东,路过飞来峡。他听了大禺仲阳开辟峡山的传说,饱览峡山风光,惊叹其险峻和奇妙的形势,认为确实为鬼斧神工神工之作,因而咏下了“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的壮丽诗句,而飞来峡的美妙风光,也因此名垂古今。
归 猿 洞 传 奇
在峡山诸多胜迹中,归猿洞的传说最为神奇、耐人寻味。
据《禺峡山志》记载:相传唐朝广德年间,举人孙恪上京赶考名落孙山,在洛阳闲游,误入魏王池畔袁氏大宅,邂逅袁姓女子,并一见钟情,结为连理,生下两个儿子。十多年之后,孙恪南下广州赴任,船过峡山,到飞来寺求福。当袁氏夫人听山上猿声四起,便匆匆卸下手腕上佩戴着的玉环,交给老和尚惠幽之后,与丈夫和两个儿子哭别。接着现出原形,追赶猿群返回飞来寺后面的深山。原来袁氏就是惠幽早年驯化、赠给唐朝天子的白猿。在“安史之乱”中走失,嫁给孙恪。惠幽见到玉环,认出白猿的真面目。当袁氏恢复原形返回深山后,孙恪父子悲痛欲绝。两个儿子带着母亲留下的金锁,一头栽进北江的深潭,化为两头犀牛。每逢农历十五月圆之夜,它们都会浮出水面,对着飞来寺后面的仙猿峰痛哭长啸。原来孙恪的两个儿子本是峡江中的两头犀牛,与袁氏有着一段母子之缘。至今峡江凝碧湾到飞来寺门口比较深水的江面仍然叫犀牛潭。
人猿相恋,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悲剧的美,反映了受众对于人性中、社会上苦难、伤痛与无奈的共鸣与理解,最能撼动心灵。不仅随后有“猿带玉环归洞后、犀连金锁下滩前”,“澄潭西去沉金锁、古洞猿归带玉环”等题咏,至今一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到2007年,市政协为清远建市二十周年开展“二十周年二十支曲”粤曲创演大赛活动,以峡山归猿为素材创作的作品就有三件之多,两部小戏、一个粤曲对唱。由此可见峡山文化影响之深。
注:归猿洞传奇故事版本最早见于隋朝初年元稹所作的《归猿记》,后来几经相传演绎,故事情节有所变化改动并逐渐完善,而且因修改编撰者愿望不同,也就设计了不同的结局,最为流行传道的是如下故事:
传说大唐初时有一书生名叫孙恪,家中虽不算富足但也可勉强度日,其父母为了改变困苦现状,省吃俭用也要供儿子读书,为了不让孙恪被家中琐事所累,便将其送入峡山寺中专心学习,孙恪感恩于父母恩德,到了寺中早起晚睡,废寝忘食,勤奋不辍,以求一朝金榜题名实现父母愿望。孙恪之勤奋感动了山中一得道白猿,白猿掐指一算,知其书生乃未来栋梁之才,于是便决定帮助其实现愿望。
有一天正午十分孙恪正刻苦用功之时,山道上与一位进山采摘的村姑邂逅相遇,村姑见其中午饭都忘记了,便将采来野果送与孙恪充饥解渴。之后两人经常山中相遇,也经常获得村姑的各种帮助,久而久之,互生情愫,在进京赶考之际结为夫妻并一同进京,方便一路照顾书生生活,让其专心赶考。功夫不负有心人,三试及第,书生金榜题名。之后由于孙恪是岭南为数不多的才子,为了更多的了解南方风土人情,皇帝便将其留京做官。转眼多年过去,不仅书生也与村姑生育两子,而且皇帝了解了南方风情。于是皇帝便派遣熟悉本土风土人情的孙恪回乡治理地方。
接旨后,孙恪一家晓行夜宿赶路上任,一日乘船行至英州时天色渐晚,便于浈阳峡旁一寺庙中夜宿。当晚书生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一老僧告诫书生说:你是在峡山寺中读书成名,今日荣归故里当回寺还愿,如若不信明日早起看寺庙后最大一棵松树上有一个“还”字为证。书生一惊而醒,梦中之事犹历历在目,书生再也睡不着了,天刚泛明就急急赶到寺庙后寻找最大松树,果然见其树干上独独有一片没有树皮,清楚地显示出一个“还”字。于是书生便急忙唤醒家人、随从驾船赶路。船至峡山寺已至傍晚,书生不敢怠慢,立马上岸拜见住持,点香祭拜还愿。一切就绪之后,山上传来阵阵猿啸,其妻甚是惊愕,与其两子抱头痛哭,嘱咐完家人和随从之后,一声长啸化作白猿回归山林。原来村姑乃得道白猿将自己的一个女儿点化成人,化作村姑与书生相遇,尔后助其成就愿望。
村姑之子见母亲撇己而去,甚是悲伤,彻夜啼哭不已,决心陪伴母亲,天明几近之时乘人不备投入江中化作两头犀牛,每到夜晚就浮出水面对着山顶嘶鸣,引来山上猿声不绝,不仅使人唏嘘感叹。
遭此变故书生虽然悲痛欲绝,但也感悟出了仙猿之良苦用心和肩上责任,为了不辜负上天和人间期望,书生毅然只身赴任,勤政为民,将辖属地区治理得井然有序,国泰民安。
后人为了纪念他(她)们,将二子投江出没的地方称做犀牛潭,白猿居住的洞穴称为归猿洞。据说归猿洞中石床、石桌、石椅、石凳一应人间用具俱全。
中宿分潮石与中宿峡、中宿县探究
秦汉时期在禺阳峡下游出口地方,有一块巨石居于峡江中央,有时露出水面,有时没入水中;若不是上游洪水泛滥,石头露出水面时便多见有下行船只出峡口,石头没入水中则多见行船入峡口朔江而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禺阳峡,峡深谷窄、水流湍急,行船十分不易,且不说洪水爆发时行不得任何船只,就是平时行船也不简单,上行货运重船更是艰难。但那时据说南海潮水较大,经常涌入峡谷之中,此时入峡谷上行船只极其省力,久而久之人们在平时见此石没入水中即知潮起,便起航入峡谷上行,很快就驶出峡谷,石头露出水面便知潮落,就停船待潮,正潮落之时则下行船起航,一日可达五羊城(今之广州),于是就将此石称作分潮石。为了等待潮水过往船只中途纷纷在峡口两岸云集住宿,于是就将分潮石冠名“中宿分潮石”了。年长月久之后也习惯上将禺峡称作中宿峡了。渐渐忘记了禺阳峡之名。
旧志引东汉谭子和《海峤志》云:“二月、五月、八月有潮上二禺峡,逐浪返五羊,经宿而至,故名中宿峡。”清康熙《禺峡山志》也有“明嘉靖十四年,万历已卯潮水又达寺前”的记载。中宿分潮石就是纪念这一自然现象的标志石,具有天文、地理价值。航行到珠江者,可据此决定去留。
之名。由于过往船只停留,带来众多过往人流聚集,渐成闹市,名声也逐渐扩大,人流也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管理,两汉交替的新朝就决定在此建立县郡,其名就叫“中宿县”。这也是清远县的前身。直到南北朝末期。
后来整个北江因为泥沙淤积填充,河床上升,水位也随之上升,海潮也很少上来了,中宿分潮石完全被淹没,并阻挡泥沙沉积形成小岛,据说就是现在的伦州岛。而且因有巨石挂底河水分流向两岸冲击,故此该岛自形成之后,无论遇到多大洪水,从未将该岛淹没。
风雨名山亭传奇
现在的藏霞古洞背后约80米的一处巨石之上有一个两层山亭,名叫风雨名山亭。山亭座下巨石天然而成,仰视似一尊石佛,活灵活现;俯视其头颅极像过去皇帝的玉玺;更有趣的是该石之上的山亭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峡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村民世世代代靠峡山吃饭,春夏秋冬因时而取山中珍品,十分勤劳。有一年夏天,一村民后生进山采集,突遇倾盆大雨,不得不寻地暂避风雨,当后生寻到避雨之地的一所山亭之时,见到有两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此聚精会神地下棋对弈,两人皆不言语,只是静静对弈。后生略通棋理,加上避雨无事可做,也就静观老者对弈,但见二位行棋招招精妙,不禁入迷,既不知亭外风停雨住,也忘记了自己来干什么,直到太阳西下,二老收棋离去时才恋恋不舍下山回家。 回家之后邻里甚是惊异,忙问后生去了哪里,差不多一年才回来?后生很是纳闷,明明自己只是上山了一天,邻居为何却说自己走了一年呢?于是便将当日所遇一一道出,邻里均觉惊奇,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众人再去寻觅,遍寻不遇,方知后生遇到了仙家。
后来乡人将此事报于知事,乃于后生与仙人对弈之所建山亭一处,取名“名山风雨亭”。后生也因得到高人点拨学习而成为十里八乡的对弈高手,无人能敌。
达摩峡山说法
传说藏传佛教祖师东行布法,飞行至峡山之顶,俯瞰峡山山清水秀,万物昌盛,实乃一风水宝地,也是布法施教的极佳道场。于是按落云头,四处讲经说法,传授修佛之道,几经数月努力在山中建起了佛教道场后才驾云离去,继续其布法之道。
由于峡山乃兀自独立之山,达摩祖师飞行速度太快,发现峡山紧急降落时用力过猛,其右脚竟然在山中一大石之上踏出一道既宽又长的深深足迹。后人见其印记深刻,乃建亭保护,立碑记录,是名“初祖遗迹”。至今仍存于藏霞古洞背后的不远处。
飞 霞 洞 故 事
飞霞古洞,始建于1911年,建筑面积29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就要25000多平方米,有200多间厅、堂、会所等,在岭南诸省的名山洞府当中首屈一指。古洞供奉着儒、释、道三家祖师以及众多仙佛。
据说飞霞洞创始人麥清扬先生是广东三水人,早年即随人远渡东南亚一带经商,后来自己做了东家仍然勤耕不息,原因就是其乐善好施,将经商所得多布施于宗教场所用于帮人排忧解难。其自身因经商接触到多钟教类,悟出无论何种有生命力的教义,均为教化人心之用,因而终生未婚,旨在献身宗教乐善好施,传说一日经商驾船路过峡山伯公坑时,因水流湍急而停靠岸边,登岸小憩时遇见一个不小山龟,龟背上圈缩着一条大蛇沿着山谷缓缓向上爬行,麦公甚为惊诧,就驻船跟随龟蛇一路攀行三日三夜到如今的飞霞洞址下时,龟蛇隐藏而去。此时麦公环观四周,此地四面环山只有一溪流出,仰视只见一洞天,实乃风水宝地。于是其便有了将来在此兴建庙宇之心,麦公51岁时辍商皈依道门,便开始了兴建之路。他不顾年事已高,不辞劳苦多次南下南洋,凭着经商积下的人脉,四处奔走游说,募集建洞观的善捐40多万银元,历时17年建成四进六层之飞霞洞。
那么又为什么起名叫“飞霞”呢?这与飞霞洞创始人麦清扬和本地的风光特点有关。据说麦清扬在飞霞洞基本完工时,曾和手下一班人走上旁边独松峰顶上,边欣赏边思考起名的问题。这时刚好雨过天晴,一团团霞雾从山谷升起,殿宇上空云蒸霞蔚,非常壮观。看到此情此景,麦清扬猛然联想到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他马上决定从第一句找出“飞霞”两字作为洞名,再用第二句“长天”两字作为自己的道号。就这样,这个洞就叫“飞霞洞”,而他自己也从此改名叫“麦长天”了。
飞霞古洞二楼主殿是“三教圣真殿”,简称“三教殿”。它是飞霞创建人麦长天的一个创造,这与他本人早年悟出宗教真谛有关,于是他就将在国内盛行的两大宗教门类佛家和道家与主政的儒家联合供奉,中间是佛教创建人“释迦牟尼”、左边是道教创始人“老子”,右边是儒家始祖“孔夫子”,-即“儒、释、道”三家的创建人,都供奉在一个殿堂内。此外麦长天还独创了一种莲花灯分三层,宣传“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暗喻和平共处、和谐相生。儒释道三家就像红莲花、白莲藕、青荷叶,表象虽然不同,实质上本体归一。麦长天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圆融和谐、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令飞霞古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香火鼎盛,也使百里画廊人文蔚起,为清远峡山文化注入了新的亮点。正是:
一江清远,百里画廊,行来始觉山川美;
两岸风光,千秋福地,到此方知境界高。
Hash:e39ec64699413f1f5d88ab28dbd837146c7b8862
声明:此文由 开利巨划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