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迎新掌门!是位如皋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微信公众号2021年1月16日消息:2021年1月15日,中国语言文学系召开新一届行政班子宣布会,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组织部部长宁琦等有关同志出席会议,中文系新老行政班子成员及系内教职工参会。会议由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主持。

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宁琦宣读了《关于中国语言文学系行政班子任职的通知》,经学校研究决定, 任命杜晓勤为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宋亚云、金锐、程苏东为副系主任。

▲杜晓勤教授代表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作履新发言。“北京大学中文系”微信公众号 图

杜晓勤

据北京大学中文系官网介绍,新任系主任杜晓勤出生于1967年8月, 江苏如皋人。杜晓勤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杜晓勤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此前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并兼任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孟浩然学会副会长,《中国学研究》(复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办)、《唐代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主办)等刊物编委。

杜晓勤出版有《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隋唐五代文学研究》(上、下卷)、《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等著作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专题论文70余篇。他曾主持开发“中国历代基本典籍库·隋唐五代卷”、“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等电子数据库软件多种,曾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三等奖”、“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A组一等奖”、 “北京大学杰出青年人文学者奖”、“第十届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暨‘十佳教师’慈竹奖”、“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等荣誉。杜晓勤于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北大中文系

北大中文系官网介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定位是“中国领先,亚洲顶尖,世界一流”。本学科迄今已创建110周年,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本学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了学科的辉煌历史。当下,由袁行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讲授、中央文史馆馆长)、李零(北京大学博雅讲席讲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曹文轩(北京大学博雅讲席讲授、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陈平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讲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学科带头人,以及6位博雅特聘教授、20多位杰出青年人文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中坚力量,汇集本学科百余教师大力开拓前行,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不断努力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根据北大方面考证,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文门。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有“文学”科目,而无作为一种独立组织形态的系科。1910年分科大学正式开办,中国文门于是成立。1919年改称中国文学系,并实行选科制。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随学校南迁,并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北归,恢复了北大国文系的建制。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并在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基础上设立新闻专业(1958年转中国人民大学)。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大,加强了语言学专业(后改称汉语语言学专业,并于2002年又增设应用语言学专业);1959年设立了古典文献专业。至此,中文系语言、文学、古文献三足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北大方面介绍,百年学术,薪火相传,鲁迅、刘师培、钱玄同、杨振声、刘半农、胡适、马裕藻、游国恩、杨晦、王力、俞平伯、废名、魏建功、沈从文、吴组缃等众多名家曾执教于此。目前系内拥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共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目前,部分二级学科已步入世界学术一流阵营,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打下良好基础。

延伸阅读

杜晓勤:做个快乐的教书匠

他,活跃在三尺讲台上,激情澎湃,妙语连珠,以绚烂的幻灯片展示诗词的华美、传递亘古的情思;

他,游走于青山秀水间,静听鸟语,细数春天,以飞转的镜头捕捉自然的灵动、拥抱生命的活力。

“这绝对是个才子式的老师,他的PPT讲义精美生动,让我有叫他教学网小王子的冲动。老师上课极富感染力,平日里爱喝点小酒,是个不折不扣的性情中人,”一位青年学子谈到这位老师时如是说。

他就是荣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慈竹奖”的中文系教授杜晓勤。

家庭启蒙,名师点道

杜晓勤老师的家乡是历史文化名城如皋,宋代词人王观、明末文学家冒辟疆、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都是如皋人,但提到与文学结缘,家人的影响似乎更大。杜老师回忆起儿时,父亲经常带一些线装竹紙的章回体小说回家,农闲时坐在小板凳上逐字朗读,于是他也好奇地拾起小说开读。“连猜带蒙,慢慢就认识了繁体字”,到了初中二年级时繁体字就已基本熟识。初中时家人送他一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内容系统而丰富,杜老师曾迷醉其中,比同龄人更早地领悟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

初涉文学的少年渐渐成长为负箧求知的学子。学生时代的杜晓勤也曾迷茫,看不清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大学里研究古代文学的徐应佩老师的鼓励和赏识让他有了信心,坚定了探求古代文学的信念。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杜晓勤掌握了把想法化为曼妙文字的方法,开始陆续发表一些文章。

毕业三年后,杜晓勤来到北大中文系,师从陈贻焮教授攻读文学博士,陈教授强调文学原典的重要性,让杜晓勤从《诗经》读起,潜下心来钻研原始材料,“不急功近利才能做成大学问”杜晓勤回忆道,他在《十年师生缘——纪念给我学问和快乐的一新师》一文中回忆起当年,自己专攻先秦到唐末五代的原著,积累了七大本近三四十万字的读书札记,最后成为他撰写学位论文的宝库。恩师对他博士论文的评价是:“用最笨的方法花三个月的时间一篇一篇分析声律,研究出很多有用的成果。”杜老师自己也说,肯下功夫的严谨治学与开拓思路的创新研究是他在这段经历中最大的收获。杜晓勤始终记得陈老是如何在左目失明的情况下一字一字地批阅自己的读书笔记的,对于恩师的培育他深怀于心。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杜晓勤摒弃浮躁,明晰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在漫漫学术路上走得越发坚定稳健。

由从师到为师

“我是从外校考来的,特别喜欢北大,这里自由的学术气氛和创新精神是一般高校无法企及的,毕业后我就在葛晓音老师的帮助下留校任教。”杜晓勤在北大的角色由从师转变到了为师,但他热忱的心始终如一,他希望自己能将恩师的学问与学风一同传承下去。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门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精品课程,杜老师对这门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听这门课,或是诗情画意或是直面古人喜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他努力探索各种方式,让同学们跨越语言的障碍和时空的隔阂,“我用自身的理解阐释作品中古人的心境,学生再根据他们的经历体悟我的讲授,实现与古人心灵的对话”,从而达到诗人、老师和学生的三位一体的融合。这种注重审美感受的风格也是中文系的教学传统之一。而谈到教学上的创新,杜老师最引以为豪的就是他制作的PPT讲义。伴随着学生的增多和课时的减少,从前那种频繁的板书讲授和课堂讨论越发不适应实际情况,于是杜老师就选择以PPT为载体展示诗词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利用多媒体的丰富效果向学生展现鲜活的诗词世界。学生可以在课上聆听《霓裳羽衣曲》的灵动韵律,欣赏“大漠孤烟直”的壮阔景象,惊叹“参差荇菜”原来在未名湖畔就可“左右采之”……

杜老师认为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能力的训练者”——老师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如何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杜老师说起自己教授的课程古代文学史(二),“起初学生并不懂研究方法,课时又太少没法当堂答疑,他们就给我发帖!”,于是杜老师在课下利用网络教学与学生互动,同学们会发帖提出如何选题,可从哪些角度切入研究等问题,他会每天回复帖子。对于网络教学的成效,杜晓勤高兴地表示不少同学获益颇多,许多同学到了硕士博士阶段还根据当初自己的讲解开展研究。

杜晓勤将自己视作学生的朋友,不少同学联系他辅导论文写作、撰写推荐信等。他同时提醒学生,“一进北大后的目标就该是人生的目标和追求,该有个中长期的计划和想法。然后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不同的上课态度,但一定有一门是要比其他同学学得都好,因为这是你的兴趣所在”。提起目标,杜老师感慨颇多。他认为一旦确立目标,就要开始积累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经验,可以说,当初正是大学时代笃定了对文学的热爱引领他走到现在的成功

热情生活,热忱授课

杜老师不仅对授课一腔热忱,对生活更是充满热情。旅游摄影、打球、看电影,都为他所爱。打羽毛球仰首抽球,奔跑跳跃时,全身都得以舒展,正解决了他因伏案工作时间长引发的脖子疼。如果周末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杜老师必会看上一部好电影。杜老师的人人网主页上有很多优美奇妙的摄影集,鸟兽鱼虫、燕园草木,别有一番情趣。杜老师经常背着相机,上课之前在未名湖边,拍上几张照片。一年四季的北大景色都拍遍了,现在大约有几千张照片。杜老师尤其喜欢微距摄影,爱拍一些小花小草,因为微距可以略去背景的杂乱展现细微的美丽。谈到爱好,杜老师眉宇间洋溢着活力与快乐,那份阳光与积极令人动容。

这些爱好让杜老师在工作的荣誉之外收获快乐与幸福,并促使他把昂扬的精神状态传递给学生。这些爱好有时还能和教学结合,比如在他广角镜头聚焦下的西北玉门关”被搬上课堂,拉近了同学们与诗词的距离;他还找到了摄影与文学中间的契合点,以摄影分析山水诗,“谢灵运的诗句类似一种DV模式,移步换形的记录山水,而谢朓却不同,只是选取其中一个最美的画面拍出,类似一般的摄影。这样给学生讲,他们就清晰多了。”

少年时经家人启蒙初涉文学的杜晓勤,在名师的指点下坚定又幸福地走上了古典文学研究的道路,感念师恩的他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老师。他热情生活,他热忱授课,有他的课堂,尽是活力与光芒。他是一个快乐而富有激情的教书匠,一个传递美丽古典文化与快乐人生观的灵魂工程师。

来源:“北京大学中文系”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新闻网

Hash:4cf09ed7b22067c9ddc458bd7991a041ddd343bb

声明:此文由 新皋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