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简介(上),你去过你处

国保1处

宝福院塔

地点:石城县琴江镇梅福村

年代:北宋

宝福院塔位于琴江镇梅福村,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落成于大观四年(1110),宝塔处于古时县衙的东南方向。为北宋高僧应可、道符率僧众募资而建。

塔体为砖木结构,通高59.8米,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结构精巧,飞檐重叠,古朴雄浑,造型独特,既保存了盛唐遗风,又有典型的大宋风格。可绕平座穿壁而上塔顶,登顶远眺,远近山川江城风貌,尽收眼底,夜静风清,铁马钟罄,声绕城廓。“塔影江心”为古代“琴江八景”之一。

宝福院塔是一座江南楼阁式佛塔,名寓佛法僧“三宝”之福。是我国珍贵的古典建筑,国之瑰宝,是客家先民将中原文化与地方特色融合的结果,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宝福院塔迄今为止经历了四次大修,分别是明洪武年间、清顺治年间、公元1991年、2015年。

它的保存,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地理、水文、社会经济文化都有极高价值。1959年经江西省人委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保15处

1

五龙岩摩崖石刻

地点:石城县琴江镇西外村

年代:宋、元

五龙岩位于西华山山腰,峭壁耸立,如天然屏风。岩长150米,岩高约50米,走道宽约3米,窄处不到1米,岩东有瀑布直泻而下。岩中有宋、元时期的摩崖石刻4方。第一方“清胜五龙岩”为行书阴刻,石刻长1.8米,宽1.14米,左下竖行楷书阴刻“嘉定已卯(1219)夏日邑人陈孝荣书”(陈孝荣,石城人,官至武经大夫,殿前摧锋军统制);第二方南宋嘉熙二年(1238)石城邑令赵东之七言诗刻;第三方南宋淳祐十年(1250)无名氏五言诗刻;第四方元代天历二年(1329)署名“丰城李克家”五言、七律诗各一首,楷书阴刻,长0.96米,宽0.56米。

龙岩摩崖石刻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1987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赣府字[1987]122号)。龙岩瀑布为古琴江八景之一,文人雅士多有吟诵。

2

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囚室

桂花屋)

地点:石城县琴江镇桂花巷

年代:清同治三年(1864)

桂花屋为砖木结构,硬山顶,三堂两横式民居,中有天井,后为正房,两边厢房,前后庭院,东门额楷书阴刻“怀永”二字,年款为“咸丰辛亥年”(1851)。该屋系当年石城县城富豪黄性存所建造,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整个建筑富丽堂皇,高墙深院,是典型的客家民居

清同治三年(1864)天京(南京)失守后,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洪秀全长子)在干王洪仁玕等人的保护下,率太平军余部南下, 10月23日,幼天王在石城被捕,五王先后囚禁于桂花屋内。以幼天王为首的诸王在石城的被捕,标志着历时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至此终结。

桂花屋作为这段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和历史信息载体,对研究太平天国后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1987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赣府字[1987]122号)

3

杨村坊式亭

地点:石城县小松镇小松村杨村

年代:清光绪元年(1875)

该亭系为旌表桐江太学生许清涟之妻李氏而建。整个坊亭为麻条石结构,南北各立一座贞节牌坊为门,其间距7.3米,接栋成亭,面阔4.8米,高5.56米。坊内的屋面由木作梁承重,五架梁,抬梁式结构,硬山顶。在坊亭的脊檩上刻有“孙德政德敷德教德效曾孙彰忠孝建造”和“皇清光绪元年岁次乙亥仲冬月谷旦”等字款。

整座坊亭石刻浮雕图案多样,工艺精巧别致。特别是坊亭合一的建筑风格,为我县独有,是实用性功能与精神性建筑的完美结合,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1987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赣府字[1987]122号)

4

永宁

地点:石城县高田镇上柏村水口

年代:清乾隆三年(1738)

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跨上柏溪,桥长34米,宽5.2 ,拱跨10.6米,拱高4.4米。桥上加廊,廊阁分为12间,中部两间为二层亭阁,左右各5间为单层桥廊,廊与阁均为穿斗式梁架结构的木构建筑,以木柱承重。柱上分别安插地栿、额枋、柱顶安穿枋式木屋架,以承屋面。廊外用木板围护,以挡风遮雨,廊内设木凳靠栏,供人休息。桥中部亭阁为歇山顶,地面比两边桥廊高一尺左右,靠两边桥身处用卵石封砌,桥上建筑面积176.85平方。

廊桥合一的建筑风格,省内少见,为我县仅存。2000年7月被公布为第四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5

宁都起义部队秋溪整编旧址

地点:石城县横江镇秋溪村

年代:清

旧址由赖氏家庙明禋堂和孔良公祠(秩序堂)两座赖氏祠堂组成,建于清中晚期,其建筑基本保持了历史原貌。

1931年12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和26路军将领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的率领下,17000多名原国民党官兵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宁都起义。起义部队于12月17日到达横江、秋溪、龙岗等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整编。整编总部设在秋溪背屋。整编后组建成红五军团,由季振同任军团总指挥,肖劲光任军团政治委员,董振堂任军团副总指挥。

这次整编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改造旧军队的大胆尝试和成功范例。通过整编,起义官兵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显著提高,以崭新的姿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为中国工农红军增添了一支劲族,壮大了红军实力。2006年12月被公布为第四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6

镇武楼(闽粤通衢)

地点:石城县琴江镇兴隆

年代:明、清

镇武楼又名“闽粤通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顺治十一年(1654)由知县郭尧京重建,改为“元帝阁”,是石城县旧城北关门楼。拱券城门,门额上镶嵌有明万历年间石勒“闽粤通衢”四个楷书大字。自古为中原通往闽粤之驿道。城门上建有阁楼(现名镇武楼),歇山顶,穿斗式梁架木作结构,面阔二间12米,进深二间8.20米,面积98.4平方米。阁楼中保存有明万历年间、清顺治12年(1655),康熙15年(1676),雍正2年 (1724)和乾隆年间石碑多通,记载了该楼的历史沿革和维修的详情。

“闽粤通衢”是中原汉人南迁的历史实物见证和历史信息的载体。它的保存对于研究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8年3月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7

古樟毛泽东旧居

地点:石城县琴江镇古樟村

事情发生年代:1929年3月

旧居为熊氏民居, 牌楼大门,砖土木结构,坐北朝南,悬山顶,分前后厅,面阔11.75米,进深21.15米,厢房、横屋共14间,前有庭院,占地面积378.3平方米。

1929年3月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从广昌赣南闽西进军途中,首次来石城,居住于此。红四军进入石城当天,在古樟村召开了劳苦群众大会,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进行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扩大红色根据地,粉碎敌人围剿。为石城红色政权的建立起到重要积极作用。

旧居是一代伟人革命实践的历史见证物。它的保存,对于研究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和石城人民革命史有着重要意义。2018年3月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8

鳌峰书院

地点:石城县高田镇田心村(现高田中心小学院内)

年代:清同治十年(1871)

鳌峰书院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由乡绅温和羹等人捐资建造。砖土木结构,悬山顶,面阔27.8米,进深23.6米,占地1500余平方米。书院门楣题额“鳌峰书院”四个大字,院内建有魁星阁、讲堂、书舍等建筑。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设小学堂,民国初年改为鳌峰高等小学,1935年设第五区中心小学。

中央苏区时,红军后方医院设于此,1934年赤水县(1933年8月设,辖原石城县驿前、木兰、高田等9个区,1934年6月,赤水、广昌两县苏维埃政府合并成立广赤县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迁此办公。现为高田镇中心小学,仍发挥着教书育人之功效。

它的保存对于研究我县教育发展及苏区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8年3月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仅为省保15处部分,未完待续)

Hash:4da69f644ecf40596b877bca125be196db8c108f

声明:此文由 赣江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