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 渠县:古賨国故地汉阙历经千年沧桑 三汇彩亭惊险奇巧巴渝舞欢腾跳跃
CCTV-10
2020.2.25 15:38播出
渠县篇 宣传片
2005年,在距离渠县县城26千米的土溪镇城坝遗址发掘出一批青铜器,这批青铜器主要包括钟、钲、罍 、戈 、矛等,铜戈上刻有虎头人身的造型,独特的形制纹饰和器物组合表明城坝遗址是一处战国到西汉中期的巴人文化遗存。
“宕渠”瓦当的出土 ,印证了土溪城坝遗址就是秦汉时期“宕渠城”所在地,也证实了宕渠城与巴人分支賨人有关。
公元前361年,秦并巴蜀以后,在賨国都设置宕渠县。东汉时,车骑将军冯绲曾增修过宕渠城,俗称车骑城。此城直到东晋末年才逐渐荒废。
经过全面挖掘的宕渠城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川东地区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
公元1376年,明太祖在此设置渠县,这片尚武的土地,再次以先民们曾经挥舞过的武器为名。
2000多年来,政权更迭,渠县之名几经改易,却始终与“宕渠”一脉相承。
中国汉阙之乡:汉阙历经千年沧桑
汉阙,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象征礼仪和地位的装饰性建筑,在全国仅存的29处汉阙中,渠县就有6处7尊,约占全国汉阙的四分之一。
渠县的汉阙,不仅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特征,还借鉴了当地巴蜀地区“干栏式”民居的建筑结构,独具巴蜀特色。
渠县汉阙中仅存的双阙-沈府君阙,左阙内侧浮雕青龙衔璧奋欲嘘气腾飞,右阙内侧为白虎衔璧跃跃欲试,动感十足,而在各部件上,董永侍父的故事,雕刻细腻,体现着近2000年前的时代风貌,是汉代石刻艺术中的珍品。
与沈府君阙相去几里的冯焕阙,图案简洁,被史学家称为“汉阙中的逸品”,阙的正面刻有铭文“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砖石筑起的围墙将冯焕阙包围保护。
经考证,阙主冯焕,东汉巴郡宕渠人,他一生“志欲去恶”,忠于汉室,秉承賨人骁勇多智的气概,率领板楯蛮北抗匈奴,建立了赫赫战功。冯氏一族更是以宕渠为根祖,累世公卿,贤能辈出,冯焕阙的建筑风格,正是冯氏家风的印证。
2009年,四川渠县被中国文物学会正式命名授牌为中国汉阙之乡。
2015年我国首座以汉阙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在渠县建立,地点就在览阙路六处汉阙的中心位置。
汉阙博物馆通过高科技手段,用数字虚拟化的方式展现中国汉阙文化,让观众走近两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洞悉他们对世界的想象。
三汇彩亭:高、惊、险、奇、巧
《渠县志》“高缀彩亭,四人舁之招摇过市”。
三汇彩亭又被当地人叫做抬亭子,这种表演以亭子为造型,在约四平方米的平台上竖立一根八到十米的铁杆,每一层“亭子”都表现一个独立的故事情节,穿着戏装的儿童被固定在支架上,一人叠一人,最高可以叠四五层之多。
多名脚夫,齐步慢行,亭上儿童,舞袖摆手,三汇彩亭充分体现出高、惊、险、奇、巧的艺术效果。
三汇彩亭艺术,来源于汉代“百戏”中的“寻橦”,形成于清初,兴盛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囯年间,并沿袭至今,它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等技艺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之美于一炉。
渠县三汇镇,州河、巴河和渠江交汇,形成了三江六码头,自古以来,这里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彩亭会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举办,成为了川东地区民间艺术瑰宝。
2008年,三汇彩亭,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三汇镇的民俗名片。
巴渝舞:击鼓呼啸 奔腾跳跃
巴渝舞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战前舞之一,在两军交战前跳起此舞,既能鼓舞己方,又能重挫敌方士气。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对其有:“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的描述。
楚汉相争时,賨人勇当前锋,协助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定三秦夺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此后高祖乃命乐人习賨人之战前舞,正式将賨人舞命名为巴渝舞。
巴渝舞是古賨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巴文化的“活化石”。
音乐剧《满江红·龙潭怀古》将古賨人的巴渝舞文化搬上舞台,荣获2018中国民族民间文艺汇演“荣耀之星”一等奖。
击鼓呼啸,奔腾跳跃,賨人基因在城市的发展变迁中传承延续。
如今,渠江由北向南,纵贯县境,达成铁路横穿东西,构架城市的交通网络,也连接起渠县的现在。未来,古賨人的精神在时代变革中,完成着历史的传承与使命。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渠县篇》
播出时间:2月25日 15:38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胡悦 姜沛辰(实习)
Hash:88e7d02f8108fc185b6079990f0287bf6df8de6e
声明:此文由 央视科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