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这个千年古镇,竟然藏着这么多秘密......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

庄河东港岫岩一带

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背呀背,上青堆,买个火烧捎个梨。”

至今,这首歌谣还在流传着

青堆是庄河的古镇

是东北生姜基地,是辽宁省鲜姜之乡

历史悠久的古镇青堆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有着灿烂的文化,深厚的底蕴

青堆有条街,从北头起往南走

不过百米,一个90度的大转弯

再百米又一个90度的大回转

再往下,一个三五米的大坡

一路向下,地势渐低,越走越低......

穿过沙土路边的民房,再往前就是一片开阔

这边是稻田,另一边就是盐碱滩,直连着海

青堆镇位于辽宁省庄河市东部30公里处,东与鞍子山乡,西与吴炉镇,南与黑岛镇,北与塔岭镇、大营镇接壤。

201国道、丹大高速公路、永青路穿镇而过,已经建成的滨海公路、丹大快铁横穿境内,交通网络发达便利。湖里河、板桥河纵贯境内,南濒海,北靠山。

庄河青堆镇是一座河港名镇,清乾隆八年(1743年)青堆子正式开埠后,庄河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俗语:青堆兴、孤山浪,庄河不赶趟。

意思是,丹东大孤山民风开化,思想超前;青堆则经济发达、物阜民丰;至于庄河,较之孤山与青堆,略逊一筹。

(青堆子老街昔日一景)

宣统元年(1909),青堆子街里规模较大的私营商业有24家,其中公信栈、乾德厚、乾元大、义盛恒等六家资本最多时可达1400万元!因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青堆镇文化名人辈出,如人物画师曹书麟、书法名家冷袖东……

唐朝之前,青堆被叫做青口。由于那里从海上看去是一片迷蒙的青色,有如一个巨大的青色石碓,因而在唐朝贞观年间,青口被改叫为青堆。

(网络配图)

清朝康熙年间,青堆镇达到了繁华的鼎盛时期。当时青堆不仅有近百家的手工业作坊,而且钱庄、当铺、药店等商铺生意,也在交错的人流中格外红火。

普化寺中振聋发聩的晨钟暮鼓,清真寺里洗涤灵魂的庄严祈祷,京腔京韵的圆润高亢,二人转的热情似火,给古老的青堆积淀了一层厚重的文化和灿烂的文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堆人就是植根于这样一片膏腴的土壤,饮这一井浸淫着浓郁文化的甘泉,才造就了自己文化的博大,文明的精深!

青堆镇现存的清代、民国时期的古建筑之多、规模之大,在辽南地区可谓首屈一指。这里的古建筑青砖黛瓦,为翘脊硬山式风格。

特别是这里的庙宇,更是别具特色。鼎盛时期,这里共有庙宇12座,分别建于唐、元、明、清4个朝代。

三清观、普化寺、火神庙天后宫、城隍庙、龙母庙、河神庙等分布于老街之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寺庙群,香火旺盛,蔚为壮观。

青堆镇具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保存完好。

老街内有普化寺、清真寺、基督教等庙宇,有建于明代和清代的民居。

有回族、满族、蒙族、朝鲜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每逢农历4月18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都会齐聚老街内赶庙会,好不热闹。

历史悠久的青堆镇目前共发现4处文化遗址,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大架地文化遗址1处,座落在三和村西北架地山顶;

青铜时代遗址3处,分别在三和村西山、孔家村偏脸地和高岭中学西山。

全镇拥有海岸线23.6公里,浅海面积25.4平方公里,滩涂11500亩,虾圈 98个,专业海洋捕捞船300多条。

渔业包括渔业生产和渔业旅游,生产包括水产养殖和海上捕捞。水产养殖主要以海蜇海参杂色蛤为主。

旅游包括傍海的滨海公路,乘船海上兜风、垂钓,品尝新鲜的渔家饭菜等。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如同春风化雨,古老的青堆经过杨柳风轻柔的吹拂和杏花雨透心的洗礼,悄然间便活力四射,异彩纷呈。

遍及大街小巷的商业网点,商旅如织;新兴的工业园区,布局合理,恢宏大气;

中心广场、娱乐中心,莺歌燕舞,笑语盈耳;环境优雅的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文化一条街,植桃育李,书声琅琅;

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医院、敬老院,杏坛德隆,人性至上。一座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现代中心城镇,就在这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中,应运而生,脱颖而出。

青堆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全镇文体活动十分活跃。

先后有一批票友组成 “东街戏曲之家”,秧歌爱好者组成 “夕阳红秧歌队”,书画爱好者自办“庆春书画之家” 等团体。经常组织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文体活动。

2000年青堆镇被评为“辽宁省文化先进乡镇”,2001年被授予“辽宁省文化中心”称号,2003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乡镇”。

是古镇,亦是故乡

你要是回头

它就活在老家的深深宅院里

活在老街光滑的石板路上

活在魂牵梦绕的记忆深处

— END —

大连头条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Hash:b6d47c370389c50f6e479aa56618e1e1f34d482f

声明:此文由 大连头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