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博展览:原来4000年前的青海先民也这么爱美

(来源:海北旅游订阅号)

玉/石/石/料

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采集石料制作工具时发现了玉石材质,当时还不了解玉石的矿物属性,只是把一些晶莹润光的美石看作玉,便产生“石之美者为玉”的观点。

玉料

齐家文化民和喇家遗址出土,长7.2厘米,宽4.7厘米,厚2.2厘米。

绿松石

半山类型,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长11厘米,宽5厘米。

玉/石/用/具

经过新石器时代,玉石逐渐从普通石料中脱颖而出,有意加工成为祭祀、佩戴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专用器物,所谓“琢玉以祀、苍壁礼天”,古人琢制出不同形状的玉器,赋于不同的特殊功能而使用于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从思想意识方面表现出的行为。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中,玉器走过了从生产生活的实用工具,转化上升为礼制神器及美体装饰的演变过程,由此而产生中华民族“崇玉爱玉“的文化观念。

玉凿

齐家文化,同德宗日遗址出土,长11.2厘米,宽2.3厘米,厚1.6厘米。

玉铲

齐家文化,西宁沈那遗址出土,长4.9厘米,宽3.4厘米,厚0.4厘米。

玉斧

齐家文化,民和喇家遗址出土,长14.1厘米,宽4.6厘米,厚1.1厘米。

四孔玉刀

三孔玉刀

双孔玉刀

单孔玉刀

玉/石/礼/器

玉璧、玉琮是古人专司祭祀天和地之神灵的礼器,所谓“苍璧礼天,黄琮祭地”。后来用六种不同形状的器物礼祭天、地和东、南、西、北的神灵,称为“六器”。

琮的形状外方内圆,中间圆孔贯通,是古人天圆地方观念的表现。璧、环、瑗是古代常见的扁平环状玉器,均为圆形,中间有孔。

关于这三种环状玉器的区别,《尔雅·释器》有言:“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所谓“肉”,就是指中孔以外的边。“好”,指中间的孔。

玉璧

齐家文化,同德宗日遗址出土,外径14.4厘米,内径5.7厘米,厚0.7厘米。

玉琮

青铜时代,省博物馆藏品,高7.9厘米,宽5.2厘米,厚5.2厘米。

玉环

齐家文化,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直径8.3厘米,内径4.2厘米,厚0.6厘米。

玉瑗

齐家文化,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直径6.5厘米,内径3.8厘米,厚0.5厘米。

三璜联璧

齐家文化,民和喇家遗址出土,外径7.3厘米,内径3.4厘米,厚0.36厘米,孔上径0.36厘米,孔下径0.19厘米。

装/饰/品

松石

青海史前文化遗址中普遍出土这种用绿松石加工成的片状、管状、珠等装饰品,常见与骨珠等交错串连在一起。在现代,世界上许多民族都珍爱绿松石,将它作为十二月的诞生石。

水晶饰品

出土于宗日文化遗址,三粒黄色水晶石,被加工成水滴形状,一端钻出小孔。天然水晶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宝玉石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视为纯洁、坚贞的象征。许多国家把结婚15周年誉为“水晶婚”,黄色水晶视为“友谊之石”和十ー月诞生石。

玛瑙珠串饰

辛店文化,民和核桃墓地出土。

其/他/玉/器

条形玉器

齐家文化,民和喇家遗址出土,长6.7厘米,宽1.5厘米,厚1.1厘米。

玉璧芯

齐家文化,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直径2.95厘米,厚0.4厘米。

玉/石/之/路

青铜时代早期,齐家文化出现玉璧、三璜联璧、玉环、玉瑗、玉刀等具有礼仪性质的玉器,并呈现“重璧轻琮”的地域特色。

玉礼器在整个社会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始宗教礼仪活动已经成熟。玉礼器的出现受到中原陶寺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影响,说明在4000年前,齐家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存在密切交流与互补关系。

中原地区的玉制礼器向齐家文化输出,同时,以齐家文化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玉料输入,并影响到中原地区的玉器文化,形成早期的玉石之路。

信息来源:青海省博物馆

本期编辑:周文曦

校对审核:海北文旅审核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539725005@qq.com删除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梦幻海北·大爱之旅”四日游之——天境祁连。寻梦海北,追逐神秘,体验浪漫,感受温馨 2021-03-26

“梦幻海北·大爱之旅”四日游之——藏城刚察。寻梦海北,追逐神秘,体验浪漫,感受温馨 2021-03-25

梦幻海北·大爱之旅”四日游之——河清海晏。寻梦海北,追逐神秘,体验浪漫,感受温馨 2021-03-24

“梦幻海北·大爱之旅”四日游之——金色门源。寻梦海北,追逐神秘,体验浪漫,感受温馨

2021-03-27

Hash:1021903469a885d17a0e013dee055ae63b09c064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