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千里之行 • 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参展作品集览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作为一个代表中国高等美术学院最高水平的毕业作品展,“千里之行”为各大美术院校增进了交流、扩大了影响,同时为毕业生搭建了平台。此次展览逐渐成为一个学术品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展览而展开的学术研讨对探索新形势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无疑是一种推动和提升,是推动文化艺术发展、引领社会风尚、传承历史文明、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重要方式。这不仅仅展示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的教学成果,也代表了当代艺术新兴力量的青年艺术面貌,更是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最高水平的人才的集中体现。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贺丹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生活由无数的碎片组成,感想、感悟存在于无数细枝末节的琐事里,无论是生活中的不期而会,还是意外之喜,我觉得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知道一个关于分散的秘密。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当代绘画一直以其独特的情绪影响着我们,但其他形式的艺术也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文化承载形式,我的创作深受其影响,并且不断寻求突破,画面中的各种生物是我内心世界的独白和写照。我将我大学四年中埋在心里的创意和想法画出来,并且描绘出一个属于我的美丽的新世界。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有些东西可遇不可求, 由此意识流的思路一直是我感兴趣的绘画探索方向之一, 利用绘画偶然性制造的形状与绘画物象姿态合二为一,并借势把若干抽象和具象的形象注入其中, 呈现丰富的戏剧性和音乐感, 其中人物和植物组成一种相互默契的图形, 我以红色和绿色为基调营造一种神秘浪漫的气氛。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这幅作品的灵感源于我旅途中的一张风景照。我采用最直接的表现手法,结合画面必要的形式感,再通过自己主观的平面化处理,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每个人生来都是个体,但在时间的浸染下我们生命的轨迹无形中有了交集,每个人又都相互联系,在我看来这便是生活的乐趣所在。不断行走,不断遇见,然后不断再见,收获沿途的每一份喜悦与感动,这些便是我想从画面中传达出的情感。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作品表达了我对于绘画的理解,绘画是我的修行。画面中的静物就是修行中的我,静物上的绳子代表我在修行时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在修行当中人会在不经意间获得一些礼物,比如说一些优良的品质或者其他的益处。画面中彩色的鸟就代表修行给我的礼物,它是悄悄地来的,没有一点提醒,静静地来到。对于我来说我要做的就是继续修行,静静等待。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风景不只是风景。作品看似冰川却不只是在表现冰川。作品结合抽象与具象,并通过对绘画材料的应用,来着重表现绘画的形式美感与肌理的美感,同时聚焦当下的环境问题,通过绘画作品来与观众进行探讨。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以父亲做木匠的手稿和工具为题材,表达一种向父辈致敬的态度,以此来怀念自己的童年生活。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记忆是存在的,但又是破碎的,需要我们主动去拼接和回忆,有些可以回忆,有些却怎么都记不起来,记起来的又都是不完整的,我们只能通过梳理去把它还原完整。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腐朽的生命亦可成为最原始的生命,在生生灭灭中,孵化出附庸的附庸。实现自我的矛盾价值,发泄生命精神的本源祭。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旧时那些方便我们生活同时又推动我们前进的物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它逐渐离我们远去,但在我们记忆中仍然有它们的影子,这些物品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它曾陪伴我们、丰富我们的生活,如今我们让它以一种全新的样貌重新展现在大家面前。它不只是记忆,它联系着未来和过去。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生活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不同的生活方式由不同的形式来演奏。饮食文化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形式,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饮食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等更是展现饮食文化的重要性。选取宝蓝、黛蓝、雪青、绀青几种色彩的独有形式平均律来演奏生活。用简单的形式带来无穷解释的可能性,餐具整齐排列的组合来演绎生活前奏,并往复循环。看似一个小小的空间,但里面的东西正是代表生活的开始,人们不能同时看到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和结晶的现象,实际上溶液中同时存在着组成物质的微粒。盐砾质感像是生活的结晶展现日常生活的循环往复。时间在流逝,空间在变化,它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生活的前奏也是人类所有的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每个人对生活前奏的追求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对生活的想法又会是怎样的呢?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健康。现今社会,人类吃的食物、喝的水供应渠道越来越难以保证,绿色健康的食物当然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而黑心商家追逐更多的利润,大量非法使用各类添加剂,过量地使用化肥和激素。这些在化工产品的作用下生产食品,让装承它们的原本耐高温、耐强酸强碱的陶瓷,患上了过敏之疾。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的作品将富有现代元素的拉链和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陶瓷结合在一起,将中国各个省份自治区几何化,并将拉链嵌入其中,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地图。拉链与陶瓷板块的结合最终形成脉络造型,如同纽带一样连接着祖国大地,连接着身处他乡的人们。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这是一个关于我和暗恋的故事。我采用了大面积的向日葵表达暗恋。向日葵始终是向着太阳转的,她知道太阳公平地把光给了每一个生灵,但她无法触及太阳。所以,她只能默默地……从花苞到绽放再到枯萎的向日葵,正是一段暗恋从开始到结束。采用坑烧的形式、大面积的灰色调,是因为这场暗恋并不那么美好的结局以及其中的苦涩,夹杂的彩色是过程中获得的那一点点欣喜。那一束金色是向日葵渴望抓住的太阳留下的一丝温暖的光。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这件作品是由上万个盒子有规律地排列成起伏变化的形态,作品采用构成学原理,运用最常见的方形作为基础元素,通过有序的排列,营造出一个有序的空间。作品映射了当下社会拥挤而又有序的大都市生活空间。我们选择了激光材质与动态的灯光搭配形成不一样的光影变化,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官。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作品以兔子“咕咕”和太湖石相结合,“咕”谐音“孤”,有一层孤独的含义,蒙上眼睛之后的“咕咕”能更好地享受自我的世界。眼睛边一颗小小叛逆的黑痣,就是作者内心最明显的写照,有一点自恋,有一点逃避,有一点叛逆,将独自一人的时刻表现得淋漓尽致,享受孤独,
用心感受自身的温度。太湖石”是中国古代奇石之一,经历了亿万年的风雨,形成了玲珑剔透的风骨,这种年代感与现代感相结合的兔子或许是一种别样的景色。作品营造出一片太湖石林中兔子蒙着眼在里面捉迷藏的场景,看似是几只兔子在玩耍,其实它找的是不同时刻的自己。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作品以时间为主线收录了弟弟从一年级到初一的书本、试卷以及一些玩具。每年放假看着他写作业,从小学到初中书包也越来越重,初中有时都背着两个书包回家。他也不爱收拾书包,什么都往包里塞。寒假我帮他收拾书包整理出一堆没有用的试卷,我说这样你的书包就能轻一些了,你没事也收拾一下,他说没事。作品通过对弟弟的学习生活的展现,仿佛也看到曾经的我们,每日按照课表时间学习,很有规律,另一方面也表现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改变,希望明天的弟弟可以越来越好。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还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星球大战里的飞船就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长大后因对球鞋的喜爱我产生了将两者结合进行艺术创作的想法,这不仅仅是对我童年美好梦想的寄予,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多元化、信息化的科技发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却让人们忽略自身和社会的价值及意义。作品引用反乌托邦和赛博朋克等艺术形式与理念作为本次创作的灵感源泉,通过插画的形式,构建了一个反乌托邦式的奇幻世界,表现流行热潮中社会所涌现的怪诞现象,以讽刺流行病态盛行的社会现状,对人类生存的当下社会进行探索,呼吁人们在流行现象中发现自我,追寻自身的价值。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鲸· SHARK”的读音与中文“鲸鲨”相似,因此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命名,同时也包含了产品面向国际化的目标。主体色调是蓝色系,象征着海水,象征像鲸鲨一样在海洋里畅游。辅助图形是一个由点和线组合成的抽象的鲸鲨形象,点线的组成又像人体的关节,把“鲸鲨”和产品联系在一起。“鲸·SHARK”的APP 界面设计使用简约舒适的蓝色系,由深蓝到浅蓝的变化让画面如同海洋一样有着沉稳而清澈的透亮感。“鲸·SHARK”自学游泳健身器材通过蓝牙连接APP,通过注册登录在APP 中识别和记录用户信息;还有“商城”“发现”等辅助功能,可以在线订购相关商品、浏览游泳教程或其他用户分享的最新咨询,使用户在体验产品的同时可以获得全方位的服务。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以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创业咖啡街区为毕业创作的选题背景,将弹性景观与青年创业空间相结合,目的在于解决城市中寸土寸金的地块如何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重点在于表现弹性空间,以及弹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受众上体现出来的不同用途。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载几为体,理书作据,取钗为形,锻钢作色,伐木为材,定情作调,遂题之云“红楼非楼织梦成几”。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钗”文化。《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曹雪芹著书目的即为闺阁立传,并以“十二钗”指代他心目中最紧要的十二个女子。这套新中式家具作品对传统的搭脑扶手椅、禅椅以及翘头案的造型进行了改良设计,使之更符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家具的制作材料选择了质地绵密且纹理清晰的松木搭配拉丝不锈钢。我们力求以当代设计语言解读红楼文化,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彰显时代精神,以实现当代人未实现的“红楼之梦”。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开始想象自己是一只书虫,想象着《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画面,自己开始进入植物的微世界,背着我喜爱的书本,行走在叶影斑驳的大叶林下,去寻找一个惬意的角落,飞向这片大叶子,然后飞向那片大叶子……我开始构想一种全新的读书环境。在那里,一个人身处其中的感受是我最关心的,而不是所谓的知识和权威。我心里开始有了一座别样的图书馆,从故事里生长出来。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本设计以汉中市二里镇金沙滩为研究地点,分析当地旅游及环境特色,因地制宜,确定以竹工艺为我们设计的方案研究重点,构建了四个设计理念方向。“使竹为竹”注重人与景观自然的互动、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受与连续的竹林空间转换。“形声内外”充分利用竹的物理特性,由内而外地构建形态。“消隐”大巧无工,巧妙地设计景观,意求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状态。“篱竹卧水”从自然形态到几何推演构筑景观空间形态,在构建的合理性之上,再添竹构架的艺术美感与观赏性。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追宗”追的是双楼村的根源,我们从村域、巷道、院落、建筑、结构、材料六个方面对村庄重新规划,在商业区增加公共区域,优化道路线;在民宿区进行废弃
房屋改造,凸显韩城文化;在宗祠文化区增强村落向心力;在耕读文化区修荒退林保持传统农业风貌,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使人们从中从中得到启示,从而塑造出环境优美,和谐自然的双楼村。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本次的毕业设计意在探讨空间与人体的关系,思考历史、现在和未来三者的关联。作品通过对《山海经》的理解,想象着相隔几千年的,现世世界对于《山海经》中的异兽何尝不更加是一个充满着魔幻色彩、光怪陆离的新世界,那未来的世界对于现在来说又是怎样的?在未来人们又会身着怎样的服饰?那时候的他们对于现在来说不也是如同异兽般的存在?通过对这一系列的思考,我们产生了一个对于未来世界人们所穿服饰的新构想,带着这些对未来的构想我们创造出这个系列。一次时间、空间与人体构造的对谈,在一个异度空间中其形态是随时可变的,是未知的,可以像雕塑一般,又可以像流动的液体。水是万物之源,运用鱼骨与弹力漆皮面料通过模仿水流的形态做各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模仿人体肌肉结构走向在人体不同部位反复做立裁实验,其材质从可包裹身体的弹力漆皮到真丝、薄纱再到弹力尼龙面料,随着人体不断变换,鱼骨也会产生不同的形态变化,鱼骨与面料的结合一切都是未知的,就像我们对未来的设想一般。通过弹力面料与鱼骨的结合,人体与空间的关系更为明确,就好比融入一处雕像之中,但又是可变化的软雕塑,当人体融入衣服之中也成为雕塑的一部分。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们试图从枯朽到繁茂、贫瘠到肥沃之中探索一种因为某种存在而使之变为可能的东西。而水无疑就是这种使之成为可能的物质,因为水,枯木长出枝芽;因为水,荒凉开始消失。我们从这种关系之中探寻一种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信念与希望。在作品的表达上,我追求一种相对自然的视觉观赏体验,让观者以自然观自然。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作品,奇妙却能够真实地向观众传递出一种来自虚幻空间与想象世界的物种呈现给我们的感受。每个观众的观感可能都会不同,也许有的人看起来这个作品像是会动的化石,有的人更在乎的是它的生命特征,有的人会觉得是一个生命消亡的过程等,但总的来说,我们更想要向观众表达的是对于生命与物种的敬畏。
2018千里之行•西安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的这个作品是一个可以和人互动的艺术装置,它可以自动捕捉现在装置前面的人的位置,进行观看角度的调整,并且可以把观测者的形象用线的形式画出来。它的外面两层球体是可以缓缓转动的,这样就会有一个概率出现,就是每个人呈现的图像清晰度都是不同的。我们的作品主要是想说明,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这样一个问题。近代量子力学的几个实验都是违背常规物理现象的,违背相对论的,比如说量子通信,它是用超光速传递信息的,比如说我们观测一个粒子进行试验和不观测进行试验,得到的结果是两种情况,也就是说人们观察的介入,是会影响到粒子存在的状态的( 这是我个人的猜想)。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会影响物质世界的组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周易》、八卦、风水、穴位、中医等都是有可能真正存在的,只是就像量子力学一样目前不能解释它的原理。也就是说我们古代的一些神学和神话传说在未来有可能是超级科学。我们的这个装置,就是象征着一个小小的粒子,人们观察它的时候它会给人一个反馈。我们用它来传达这个想法。
| 西安美术学院展区参展作者简历 |
编/吴靖
图/李标
主办单位:
Cafam
< 微信公众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官方网站
Hash:56220e79a9a26651d85b541930e7a32a678c4ba6
声明:此文由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