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真如寺

上海真如寺

AA级旅游景区

古刹真如寺位于普陀区兰溪路399号。始建于唐代,原在大场镇,原名真如院,又名万寿寺,俗称大庙。宋嘉定年间僧永安在官场(今大场附近)改建后名真如院,寺名乃取自佛经《成唯识论》里的解释:“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寺内横梁对联有“佛日光辉崇盛世群咸悟真如”之句,点出了寺名的来历。元延佑七年(1320年),僧妙心移建至桃浦桃浦、梨园浜交汇处东北侧今址,改名为真如寺。

真如寺迁建以后,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现市集,缘寺得名,称真如市。随着集镇的发展,位于镇北的真如寺也不断扩大。明清期间,在该寺正殿四周又陆续兴建了许多偏殿楼阁: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药师殿;寺东有东岳行宫、忠显王殿;寺西有城隍行宫、地藏殿;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阁、文昌阁、西方境等,形成规模颇大的寺庙建筑群。

建于元代的真如寺正殿,面宽、进深皆三间,内部构造极复杂,历代屡经修葺。现存梁、柱、枋斗拱等主体结构以及大部分构件皆为元代原物,是我国佛教寺院中为数很少保存下来的元代建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及弘治年间(1488~1505年)曾两次重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由真如镇米商杨氏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念岸、念伦募钱1.5万缗(千文),将单檐3间改成双檐5间,原梁架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元代款式,两侧楹联:东为“佛日光辉崇盛世群生咸悟真如”,西为“皇风祥辑衍遐龄万姓同跻仁寿”。该寺韦驮殿,据洪复章《真如里志》载:“元至顺三年,平江路嘉定州僧嗣文创建,明正德八年僧法雷重建。清乾隆三年里人陆伟功重修,乾隆四十年陆伟功、陆茂功捐资-。”殿内著名的铜弥勒佛系明代所制,铜佛背后镌有“明乙酉年住山比丘回闻募铸。”太平天国及抗日战争时期,几经战火,配殿及附属建筑大多被毁,仅存长、宽各20米的正殿(大雄宝殿)一座。

解放后,正殿独存,殿内释迦牟尼佛像和寺前原韦驮殿的铜弥勒佛尚在。1950年10月,市政府曾拨款维修正殿佛像,并将钢弥勒佛设栏保护。1959年5月,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重修,正殿仍恢复元代单檐式样。“文革”中,殿内檀木释迦牟尼等佛像和铜弥勒佛被毁,许多珍贵碑刻文物被砸。

1979年,真如寺进行维修,正殿内额枋底部仍保留“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双钩阴刻墨字,为该寺建造年代的佐证。江南地区现存的元代建筑物极少,除真如寺外,仅有苏州三清殿,吴县轩辕宫和金华天宁寺三处。真如大殿共有木柱16根,每根木柱的地基,用黄土和铁渣分层夯筑而成,阔1.8米,长3米,深1.8~2米;各柱地基,以木相连,为古建筑所罕见,是宋元建筑的重要特征。在历次重修时,还发现柱子、梁枋、斗拱等各项构件的背面及接榫处,留有当时工匠用毛笔墨书的名称,多为江南工匠的习用俗语,有研究价值。为此,有关部门拟辟为古建筑展览馆,长期不作宗教场所开放。

1991年后,为满足佛教徒活动需要,将真如寺恢复为宗教场所,成立真如寺修复委员会,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旸法师任名誉主任,市佛教协会会长真禅法师为主任。修复后的真如寺除大雄宝殿外,还兴建了卧佛殿、方丈室、后院、内院、外院、两廊、办公室等,面积由原来的800多平方米扩大到2000多平方米。1992年1月初,由新加坡法师林高僧性仁捐赠的三尊玉佛及一些经书 入寺供藏。其中释迦牟尼佛卧像长2.7米、重1.3吨,两尊坐像分别高2.2米和0.8米、重2.5吨和0.1吨。真如寺今主持为释妙灵法师。

1996年11月20日真如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12月24日,真如寺举行真如佛塔落成典礼。佛塔于1998年9月正式动工,历时一年三个月竣工。塔高51米,共9层,外形为仿宋元代建筑的传统木结构楼阁式宝塔,造形端庄、古朴。佛塔平面为方形,除必要的受力框架由水泥浇铸外,其余全部由木料构成,全塔共用杉木、柳桉等约300立方米,堪称名副其实的木塔。由于该塔的风格与全寺建筑极为协调协,故塔的建成,不啻对全寺的外观有着画正点睛之妙。它的落成不仅推动了真如寺全面修复工作,亦为真如古镇旅游商业小区增添了标志性的景观。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兰溪路399号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1-62971581

开放时间:

8:00-16: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交通

01、62、63、105、106、129、136、223、516、550、551、706、708、717、724、740、742、743、754、766、768、807、838、852、858、860、866、旅游6号线、机场6线、北安线。

上海真如寺-上海真如寺门票

2022上海14号线沿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拥有三层空间的曹杨百禧公园是全球第三大“高线公园”,公园的前身是上海“最长”菜市场——曹杨铁路农贸市场。公园北段,市民可以通过手机了解百禧的时空变迁。公园南段,市民可以参观新中国之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的历史。

沪上小众公园推荐,不能错过上海汽车博览公园,这座以汽车为主题的公园,坐拥大片湖畔草坪与蓝天,堪称野餐胜地。一园网罗多国建筑风格,最出片的当属意大利园。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最负盛名的豫园景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风雨沧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庙也历经兴衰。

,上海电影博物馆 上海电影博物馆位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址。位于徐汇区,分为四层展厅,周一闭馆。投资9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为一座国内规模更大的电影博物馆。

上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武康路 武康路作为上海历史文化街的网红代表,不仅拥有众多悠久的海派建筑美景,而且很多精致小店隐藏其中,在这里悠闲逛上一天都不是问题。

上海地铁14号线全程站点如下:封浜,运营时间为5:30-22:30。乐秀路,运营时间为5:32-22:32。临洮路,运营时间为5:35-22:34。嘉怡路,运营时间为5:37-22:37。定边路,运营时间为5:39-22:39。

上海真如寺至火车站多远

1、更佳方案:轨交2号线(往广兰路方向)到娄山关路下,在天山路上换乘856路到大渡河路北石路下,下车前方路口右拐沿北石路一直走,到兰溪路左拐就是真如寺。

2、从永修到真如寺,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乘坐火车:可乘坐在永修站乘坐K1054次列车,在朱家角站下车,然后换乘朱家角站K1655次列车,在江湾镇站下车,然后步行约2km至真如寺。

3、诸暨市到云居山风景区真如寺可乘坐火车,全程752公里,全程需6小时41分钟。在诸暨火车站乘坐火车G1583(17:54-21:41)到九江,再从九江打车(108公里/2小时5分钟),到达云居山风景区真如寺。

4、地址:普陀区大渡河路1894号 真如寺真如站(可换乘11号线)普陀中部有镇名为真如,古称桃溪。说到真如,就不得不提真如寺。其中,真如寺大殿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之无愧的“国宝”。

上海真如寺文殊菩萨在哪个寺庙上香

1、上海真如寺的文殊菩萨在真如寺南殿坐香。文殊菩萨主要信仰在诸天佛塔之中,有三亿六千万个文殊菩萨,上海真如寺的文殊菩萨正是其中之一。

2、普陀山文殊菩萨在慧济禅寺。慧济寺,俗称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坐落于普陀山佛顶山上,普陀山以“海天佛国”享誉海内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3、上海龙华寺文殊菩萨是在弥勒殿后面三雄大殿里面进入大殿正中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这一幕就是佛祖两千五百年前在灵鹫宫讲法、文殊普贤助法、二十天神护法、十八罗汉传法、观音持法、童子求法的恢宏盛况。

4、您好!您应该弄错了,普陀山没有供奉文殊菩萨和知地藏菩萨的寺院。这是一份,请看看吧: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而九华山供地藏王菩萨,峨眉山供普贤菩萨,五台山供文殊菩萨。

5、又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讲,释迦牟尼佛曾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在赡部洲(佛教称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东北方有一个叫“大振那”的国家,国中有一座大山,山有五峰,称为五顶山。

海真如寺是什么宗派

玉佛禅寺也称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始建于清光绪8年(1882年),因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与龙华寺、静安寺同为沪上名刹。玉佛禅寺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和谐,气势宏伟。

不是。仁泽法师94年初在厦门南普陀出家,10月在江西居山真如寺受戒。真如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祖庭。

海灯和尚少林寺方丈的头衔是假的,但他的武功确有过人之处。--- 据传,近代宣化上人与海灯法师是同门师兄弟,同为虚云法师的禅宗临济宗传人。虚云法师和海灯法师曾先后任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院住持。

上海有座真如寺,位于市西北郊的真如镇,俗称大寺。此寺创建于宋代,其中正殿为元代延礻右七年(1320)重修之原物,很有文物价值。

上海寺庙排名

1、上海最灵验的寺庙排名是:上海宝华寺、洪福禅寺、蟠龙庵、碧云净院、奉贤万佛阁。上海宝华寺 宝华寺,又称惠济宝华寺,原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明、清两度曾重建。

2、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地处上海市中心繁华的静安商区,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庙。 龙华寺。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南郊龙华街道,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更大的古刹。 玉佛寺。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

3、龙华寺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更大的古刹,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按佛经上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而定名为龙华寺。现今龙华寺的殿宇大部分属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建筑,并保持了宋代伽蓝七堂制的格式。

4、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地处上海市中心繁华的静安商区,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庙。龙华寺。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南郊龙华街道,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更大的古刹。玉佛寺。

上海真如景点 上海真如在哪里

1. 上海真如在哪里

肯定拆,这是一块公共绿地,但可能要等3-5年。


2. 上海真如站还有吗

不需要

截止目前上海火车站未列入中高风险地区,所以目前暂不需要。但各站区进出站口均设有测温仪,需经测温通过后方可进出站。出站时还需提供随申码绿码证明。

  ps:根据上海市防控办要求,对高风险地区来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中风险地区来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根据最新防疫要求,所有到沪旅客均需查验健康码。若有人持黄码,现场工作人员会通知社区接人,居家隔离14天;若持红码,工作人员则会送该旅客至指定的集中隔离点隔离14天。个别旅客无法联网提供绿码的,则需要出示身份证,通过后台对行程进行比对。

  严格做好对旅客的测温工作,其中进站一次、出站一次。在中高风险地区清零前,作为上海门户的各大火车站都将维持目前的防疫措施不放松。


3. 真如是上海哪里

公交线路:地铁8号线,全程约11.4公里1、从上海市步行约240米,到达人民广场站2、乘坐地铁8号线,经过9站, 到达东方体育中心站3、步行约1.0公里,到达耀龙路与泳耀路交叉口


4. 上海真如为什么叫真如

根据个人情况吧,对将来一直要留在上海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关注一下文章是写的怎么落户的,有具体

1居转户与积分相关吗?持证7年中,每年必须都要有积分吗?

官方居转户的政策中对积分没有任何要求。两者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没有积分依然可以居转户口。现在申请居转户的人数太多,为了适量调控,从2016年底一些区申办居转户的时候要求提供120积分通知单,“徐汇”、“普陀”、“嘉定”、“宝山”、“松江”都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其它区暂时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

居转户,提交申请资料时,合同、社保、个税的企业信息,每年是否必须一致?

三份资料企业信息必须一致的,不一致的有2种情况(也可以居转户),人力派遣、人事外包。

或者可以通过一些官方政策都可以落户




5. 上海真如路在哪个区

京路手机数码旗舰店是以商城的形成入驻在拼多多APP里面的,因为采用拼单机制手机价格比其它平台便宜许多,产品质量也是有保障的,都是直接从厂家拿货,这个大家具体可以查看店铺经营资质和公司营业执照。


6. 上海真如站在上海的哪个位置

常州站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关河中路1号,常州站北广场是常州站的一部分,常州北站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长江北路。D354/D351动车在常州站北广场停靠。

常州站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关河中路1号,建于1907年,2009年2月位于原站北地区的常州站北广场动工。

2016年10月23日开始进行南北广场一体化改造。2018年11月18日,常州站南北广场一体化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截至2018年底,常州站共有始发终到列车10列。常州站分南北两个广场,南广场为京沪普速铁路车站,北广场为沪宁城际高铁车站。

常州北站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长江北路,是京沪高速铁路上的一个中间站。2008年4月常州北站动工建设,于2011年6月25日投入运营。截至2011年5月14日,常州北站总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

D354/D351次动车是成都东至上海虹桥的动车组列车,全程距离1976公里,耗时14小时7分,行驶线路为沪宁高铁·沪汉蓉铁路,途径常州站北广场。


7. 上海真如副中心地址在哪

上海共有四个城市副中心,分别是:徐家汇、江湾-五角场、真如,花木。

徐家汇位于徐汇区,位于中心城区西南部。五角场位于杨浦区,位于中心城区东北部。真如位于普陀区,位于中心城区西北部。花木位于浦东新区,位于中心城区东南部,临港滴水湖位于浦东新南汇


8. 上海真如寺在哪个区

上海普陀主要景点有:上海长风公园~长风海洋世界,上海玉佛禅寺,上海真如寺,极乐汤金沙江温泉馆,上海M50创意园,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真如寺大殿,郑逸梅故居,祥和公园,海棠公园,上海环球港

上海长风公园位于上海市大渡河路451号,东邻华东师范大学,南近吴淞江(苏州河),西靠大渡河路,北临怒江路,面积36.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14.3万平方米,是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山水公园。长风海洋世界坐落于风景优美的长风公园内,主体建筑位于银锄湖底13米处,是集大型海洋动物表演与水族馆鱼类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海洋主题公园,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上海市二期课改授课场馆。


上海真如镇的景点 上海真如镇的历史

1. 上海真如镇的历史

1、上海静安寺

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更名静安寺。

2、上海东林寺。

东林寺坐落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街150号,原名观音堂,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由僧侣妙因创建,距今已近700年的历史,皇庆二年1313年改为东林寺。

3、上海龙华古寺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南郊龙华街道,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龙华寺的名称来源于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

4、上海玉佛禅寺

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

5、上海真如寺

真如寺位于上海普陀区真如镇街道,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上海著名的佛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 上海市真如镇

上海市普陀区有三大古镇:分别是:真如镇,长征镇和桃浦镇;真如镇东至曹杨路西至万镇路,南至武宁路,北至沪宁铁路,真南路和桃浦镇的万里街;长征镇 位于普陀区西部,东至桃浦(河)与曹杨新村街道相邻,南至虬江河、吴淞江以北与长风新村街道和长宁区相连,西至万镇路、花家浜路与嘉定区真新街道相接,北至曹安公路与真如镇接壤。


3. 上海真如地名的由来

  “上海”一名,起源于水名,始见于宋朝记载,也就是说在宋朝的时候,已经有“上海”这个地名了。上海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

春秋时期,吴王曾在此建了个馆舍,取名“华亭”。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贵州黄歇的封地。三国时,东吴孙权在这里建起了水师基地,那时这里还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到了唐朝,当时的吴君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今松江区)。那个无名小村落也有了华亭海的名称。这应该是上海最早的名称。

北宋前东海来船由松江(今吴淞江前身)溯入内陆,至青龙镇(今旧青浦)寄碇,经过松江近海十八大支流,“上海浦”为南侧之一,初不显著。北宋时松江上游变窄,海船改由松江南侧支流上海浦入口,所停江岸渐成聚落(后发展为十六铺地带),那时吴淞江,即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是上海浦,一条是下海浦。

南宋咸淳元年即1265年,开始在这里建镇。建镇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镇名为上海镇,这就是上海地名的来历。“上海”一名由此彰扬,以至之后在此设置政府机构和行政建制时都沿以为名──元朝的上海市舶司、上海镇,民国的上海特别市,直到今天的上海市


4. 上海真如寺历史

一、静安寺。静安寺初名沪渎重玄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地处上海市中心繁华的静安商区,建于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庙。

二、东林寺。东林寺原名观音堂,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街,始建于元朝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供奉观世音菩萨,延祐四年(1317年),改名为东林禅寺,是上海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寺庙之一。

三、龙华寺。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建于三国孙吴赤乌五年(242年),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古刹之一。

四、玉佛禅寺。玉佛禅寺也称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始建于清光绪8年(1882年),因供奉玉佛而得名,因 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頭條萊垍

五、真如寺。真如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兰溪路,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元延祐七年(1320年),妙心和尚将其移至今址,改名为真如寺。

六、宝华寺。宝华寺又称惠济宝华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高平路,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是一座具有宋代江南建筑风格的寺院,是闸北广大佛教信徒敬香礼佛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闸北的一道神秘庄严的风景线。

七、云翔寺。云翔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解放街,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约公元505年),初名为“白鹤南翔寺”,南翔古镇的镇名即出自这座古寺。

八、宝山寺。宝山寺曾名梵王宫、玉皇宫、宝山净寺,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罗溪路,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5. 真如古镇的历史人物

大结局最后一句话,其实抖了这个包袱。贺六是虚构的,却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就是陆炳、朱希毒、刘守有、王之祯、骆思泰这一票锦衣卫指挥使。可以说,贺六是这些人的合体。

举个栗子,本书中,贺六最初与严党关系尚可。后来倒严出了大力。真实历史中,陆炳便是先亲严,后倒严。

再举个栗子,贺六支持张居正新政。真实历史中,刘守有便是张居正新政的支持者之一。

继续举个栗子,贺六促成了隆庆和议,真实历史中,朱希孝在隆庆和议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很多人物,虽然是虚构,但是都有原型。譬如忠直公杨炼,就是杨继盛跟玻炼的合体。贺六出场的时间线,真实历史中二人已经被严嵩所害。故而用杨炼这个虚构的人物,带出二人的事迹。

解释完彩蛋。要感谢许多人。

感谢书友“他在闹他在笑”、“小球童18”、“我心懂”、“七色”“兄弟连”、"daytime”、"老桥”、“陌子”还有许许多多每天追书、签到的书友。读者是作者的衣食父母,这是一句大实话。


6. 上海真如镇属于哪个区

真如镇 驻真如镇南大街81号,邮编200333。辖:南大街、北大街、水塘街、真如西村、真北新村第一、真北新村第三、真西新村第一、真西新村第二、车站新村、杨家桥、真西新村第五、海棠苑、曹杨八村第一、曹杨八村第二、真光新村第二、真光新村第四、真光新村第五、真光新村第六、真光新村第七、真光新村第八、真光新村第九、真光新村第十、清涧新村第二、清涧新村第六、清涧新村第七、清涧新村第八、清涧新村第、曹杨花苑、曹杨新苑、金鼎花苑、真光新村第一、真北新村第五32个居委会。


7. 上海真如古镇历史

乘205到宜山路蒲汇塘路马路对面换乘754到大渡河路北石路下车前方路口右转走到兰溪路就是真如寺,然后在武宁路上可以乘坐北安线/陆安专线/陆安专线(高速)到安亭,回来的话安亭汽车站北安线末班车是20:30,到中山北路陆家宅马路对面换224到市六医院马路对面再换205就可以了。


8. 上海真如区的历史

上海真如火车站建于1905年。离北京站1458公里,离上海站5公里,隶属上海铁路局上海铁路分局管辖,为旧火车站名,今已改名为上海西火车站。是上海市的第四大火车站,位于上海站西侧约5公里处,做为上海重要的大型交通枢纽。大部分在沪杭线和沪宁线之间的车需要由上海西站折返,并有沪宁高铁列车停靠,如今的上海西站已成为集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为一体的全新现代化交通枢纽,配合普陀区真如上海城市副中心建设 作为长三角大都市交通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上海西站隶属上海铁路局上海站管辖,现为一等站。


9. 上海真如镇的历史名人

方 回: 尧时的仙人. 汉<<列仙传>>中介绍: 方回者,尧时隐人也。尧聘以为闾士。 炼食云母粉。亦与民人有病者隐于五柞山中。 夏启末为宦士,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泥掩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户,终不可开。
方弼、方相: 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 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 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 开路神. 门神.
方 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名望如日中天. 恭贺用语"望隆方叔", 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 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 干: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 生前未仕, 死后却名扬天下. 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先生诗集》。成语" 身后识方干", 是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 清: 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唐代宗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 太: 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 . 武定节度使, "郑王". 方太能征善战. 曾率兵数百人逆击敌兵万余人, 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 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 峻: 福建莆田人. 宋代著名的藏书家. 白杜"万卷楼", 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 訚: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 琼: 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书. 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 腊:古徽州人. 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称帝,号"圣公"。后战败被俘,英勇就义。
方崧卿: 福建莆田人.文学家, 藏书家. 聚书四万卷,手自雠校。曾校正《韩昌黎文集》,作《韩诗编年》、《韩文举正》.《韩集举正》是宋代韩愈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也是后代韩集文本整理的基础。
方信孺: 莆田人。宋代优秀外交家.为人豪爽,视金帛如粪土,好交游.开禧北伐时出使金国,大义凛然,不辱使命.面对威胁,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被誉为"以口舌折强敌"在九疑山留有磨崖题刻.著《方信孺词选》《南海百咏》
方大琮: 福建莆田人. 宋理宗淳佑元年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六年迁宝章阁直学士。在广五年,百废俱兴,以兼司俸禄赠学校,增摧锋军春衣钱,别给水军出戍粮米。为官直言敢谏。著《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
方逢辰:宋代状元。浙江淳安人,南宋著名教育家,淳佑十年(1250)状元,理宗赐名“逢辰”。著有《孝经解》、《尚书释传》、《格物入门》等书。
方山京:宋代状元。浙江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状元。方山京为官正直清廉。时人称其为谦谦君子。
方 岳: 安徽祁门人. 南宋后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巨山,号秋崖。, 著有《方秋崖先生全集》八十三卷。
方 斫:浙江仙居人。宋代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卓然屹立于众醉独醒之中","东南学者表正之师",宋乾道年间,方斫兴 资创办了被称为东南道学正渊--桐江书院。历代从书院中走出来的进士就有十多位,举人、贡生、秀才更是不胜枚举
方 回: 安徽徽州人. 宋末元初著名诗人,文学家. 诗文通俗、朴实,不少诗歌反映宋末元初民众疾苦。著有《虚谷集》、《桐江集》、《桐江续集》,《碧流集》、《续古今志》、《颜鲍谢诗评》、《瀛奎律髓》等.
方 凤: 浙江浦江人.宋末元初爱国诗人,南宋遗民诗人的领袖人物,有中国第一诗社之称的“月泉吟社”的创立者之一. 诗文多抒写亡国之痛。有《存雅堂遗稿》。
方从义:贵溪(今属江西省)人,元代画家,以擅写云山著称,笔墨苍润。
方 炯: 福建莆田人。元末明初名医. 曾治一暴死僧人,以管吹药鼻中,使吐痰数升而愈,活人甚众。且医德高尚,不追求财帛,常以财济贫。他的座右铭“但愿人常健,何愁我独贫”。所著有《杏村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等.
方国珍: 浙江台州人.元末第一个发动农民起义的英雄. 方国珍施行“保境安居”的政策,招贤纳士,在各地兴建儒学、水利,严肃法纪,使浙东一带老百姓在元末战乱时期避开战祸,安居乐业。后顺应潮流归顺明朝。
方克勤:浙江宁海人。明山东济宁知府,又称方济宁。正直清廉万民称颂。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每行县,杯汤不肯受。而于人最恩,南冠过郡者必米醪遗之,不能步者僦舟车送之。著有《汗漫集》.
方孝孺: 宁海人,明思想家,文学家. 为帝师,推行新政。人称“正学先生”。“靖难之役”时,为正义拒为篡位的朱棣草诏,刚直不屈, 视死如归,被暴君株杀10族,死难者达八百多人.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 著有《缑城集》《逊志斋集》.
方有执: 安徽歙县人.明代名医. 伤寒学上“错简派”之创始人. 方有执竭20余年之精力,撰成《伤寒论条辨》, 由是形成明清时代重新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热潮。其影响深远,清代名家均拥护其说,形成伤寒学上的“错简派”。
方献夫: 广东南海人。明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宰相),辞官后家居十年卒,先已加柱国、少保,乃赠太保,谥文襄。 著有《西樵稿》,《周易约说>>.
方从哲:浙江德清人。明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崇祯元年二月卒,赠太傅,谥文端。
方孔炤,安徽桐城人。易学家,方以智父. 湖广巡抚,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
方于鲁: 安徽歙县人.明朝一代"墨圣", 所制墨以"九玄三极"最佳,被誉为"前无古人" 著有《方氏墨谱》
方学渐: 安徽桐城人.人称明善先生,著有《易蠡》等,为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党魁,"方氏易学学派" 的创始人.
方仪凤:安徽池州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武状元。为广州参将,奉命讨平海上的“红毛夷”和“矮寇”屡建战功。在一次血战中,壮烈捐躯。后由他儿子“九门提督总兵”方懋昌取血衣送归故里,葬在绍埂村南凤形山之麓。至今衣冠冢仍幸存。
方维仪:安徽桐城人.明末女诗人,青年寡居,与其嫂共同教养其侄方以智。著有《清芬阁集》,又编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
方岳贡: 湖北省谷城人。官至左都御史兼东阁大学士(宰相), 被列为天下五个廉轮监司之一。明代阁臣中带都御史者,自岳贡开始。任松江知府其间, 主持修建上海地区也是整个江南海塘的第一座石塘。著有《国纬集》61卷、《经世文篇》等。
方逢年:浙江遂安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因得罪魏忠贤被削职。魏阉事败,复起用。官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宰相)。
方 文: 安徽桐城人. 明清之际著名诗人, 诗与其侄方以智齐名, 他写的<<都下竹枝词>>是中国最早吟咏烟草的诗歌.
方以智:桐城人.明季四公子。第一个提出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是宇宙的根本法则,第一个提出"向西方学习"口号的人. "方氏易学"集大成者. 以“博闻大雅,高风亮节”而名满天下。著有《浮山全集》《物理小识》《通雅》等。
方象瑛: 浙江遂安人, 清康熙1673年与其兄象璜完成《遂安县志》编纂工作。1679年,考取“博学鸿词科”二等,授翰林编修,参与修《明史》。方象瑛自号“金门大隐”。著有《健松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等。
方大洪: 郑成功部将.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的创始人之一. 为洪门“前五祖”之一.(又称少林五祖). 五祖在全国分设"天地会”"三合会”“袍哥"“哥老会”“小刀会”.方大洪为"三合会"创始人.
方惠成: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中五祖”之一. 前五祖逃出少林寺后,中途遇清兵追索,在沙湾口幸有勇士吴天成,方惠成,张敬之,杨仗佑,林大江5人掩护得脱,此五人在洪门中被尊为“中五祖”。
方功惠:湖南岳阳人。清代著名藏书家。自幼嗜书,家有碧琳琅馆,藏书十万卷,富甲粤东,也喜欢刻书。所刊《碧琳琅馆业书》,收书四十四各种,中多海内罕见孤本;又刻有《古经解汇函》、《古小学汇函》、《全唐文纪事》等。
方殿元, 方还(子),方朝(子):广东番禺人. 清初诗人, 父子三人同为文坛 岭南七子, 同为岭南人。其他四人是: 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 因居吴,喜以诗结纳四方,方还,方朝兄弟被称为“吴下二方”。
方中通: 安徽桐城人.清朝时的数学家, 易学家. 中国第一个论对数的人.著有<<度数衍>>.
方拱乾 安徽桐城人,文学家.因受江南科场冤案株连于1659年被流放黑龙江宁古塔,方拱乾著《绝域纪略》(又名《宁古塔》)一书,很有史料价值, 是黑龙江省的第一部地方志。
方孝标: 安徽桐城人。文学家. 文字狱的受害者.康熙九年入滇,仕吴三桂,为翰林承旨。据在滇、黔时所闻所见明末清初事,著《滇黔纪闻》。同邑戴名世著《南山集》,多采其言。后戴名世被祸,并及孝标.掘墓锉骨,亲族坐死及流徒者甚多。
方亨咸:安徽桐城人。方孝标弟。文学家,画家,尤工书、画,精于小揩。山水仿黄公望,博大沉雄,力追古雅,与程正揆、顾大申时称鼎足。作品有:《云横翠岭图》。《山水花鸟册》《梅雀图》,《竹石图》,《山水》,《深山垂纶图》.
方 苞: 安徽桐城人.古文大师. 清代桐城派的创始人, 桐城派在清文坛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遍及全国.著有《望溪先生文集》,《集外文》,《集外文补遗》.《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被收入中学教科书.
方成培: 安徽徽州人.伟大的戏剧家.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200年来家喻户晓的优秀传统戏曲剧目<<雷峰塔>>又名《白蛇传》的创作者.
方观承: 安徽桐城人。清文学家,水利和植棉专家. 历任,浙江巡抚,直隶总督, 陕甘总督,太子太保, 被列为“乾隆五督臣”之一,绘制的《御题棉花图》是中国最早的棉作学图谱.著有《方格敏公奏议》《述本堂诗集十八种》《述本堂诗续集>
方维甸:安徽桐城人。历任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长芦盐政,山东按察使,河南布政使,陕西巡抚,闽浙总督,军机大臣, 文学家。著有《心兰室稿》。嘉庆二十年,卒於家。赠太子少保,谥勤襄。
方七娘: 福 霞浦县人,后居永春,清代武林宗师,为南少林五祖拳(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行者拳、白鹤拳五种)之一的白鹤拳创始祖师. 白鹤拳也称永春拳. 在闽粤海外影响巨大.
方微石: 福建福清人。一代武林宗师. 福建纵鹤拳创始祖师..同治九年方慧石首次以纵鹤之纵劲,技挫福建省总督左宗堂府中有【御赐华北七省无敌拳王】之称的郭其泰,由是声名大噪, 威震八闽。
方世玉: 广东肇庆人. 清代武林高手. 为人侠胆义骨疾恶如仇. 其英雄事迹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 被称为少年英雄, 功夫皇帝. 与兄弟方孝玉和方美玉同被称为少林十虎.
方东树: 安徽桐城人.字植之,为清代中期的文学家及思想家,师从桐城派古文名家姚鼐,为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有《汉学商兑》、《昭昧詹言》、《书林扬觯》、《仪卫轩文集》等。
方 薰: 浙江石门(今崇德)人。清代书画家.性高逸狷介,朴野如山僧。诗、书、画并妙,写生尤工,与奚冈齐名,称「方奚」。一时能手,无出二人之上。著有<<兰坻诗钞>>、<<井研斋印存>>、<<山静居稿>>、<<山静居论画>>。
方玉润:云南广南人。晚清文学家。字友石,一字黝石。著有《诗经原始》、《风雨怀人集》等
方 耀: 广东普宁人.水师提督, 曾以八千人大破太平军的十万大军,誉为“谋勇将军”“展勇巴图鲁”。中法战争中守虎门,被赞"粤有方耀, 可高抌也" . 在治潮间修桥铺路,大办乡学. 时人赞"世上难寻此等好官" .死后民间建有方大人庙祀之方 回: 尧时的仙人. 汉<<列仙传>>中介绍: 方回者,尧时隐人也。尧聘以为闾士。 炼食云母粉。亦与民人有病者隐于五柞山中。 夏启末为宦士,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泥掩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户,终不可开。

方弼、方相: 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 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 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 开路神. 门神.

方 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名望如日中天. 恭贺用语"望隆方叔", 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 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 干: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 生前未仕, 死后却名扬天下. 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先生诗集》。成语" 身后识方干", 是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 清: 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唐代宗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 太: 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 . 武定节度使, "郑王". 方太能征善战. 曾率兵数百人逆击敌兵万余人, 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 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 峻: 福建莆田人. 宋代著名的藏书家. 白杜"万卷楼", 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 訚: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 琼: 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书. 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 腊:古徽州人. 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称帝,号 4;圣公"。后战败被俘,英勇就义。

方崧卿: 福建莆田人.文学家, 藏书家. 聚书四万卷,手自雠校。曾校正《韩昌黎文集》,作《韩诗编年》、《韩文举正》.《韩集举正》是宋代韩愈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也是后代韩集文本整理的基础。

方信孺: 莆田人。宋代优秀外交家.为人豪爽,视金帛如粪土,好交游.开禧北伐时出使金国,大义凛然,不辱使命.面对威胁,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被誉为"以口舌折强敌"在九疑山留有磨崖题刻.著《方信孺词选》《南海百咏》

方大琮: 福建莆田人. 宋理宗淳佑元年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六年迁宝章阁直学士。在广五年,百废俱兴,以兼司俸禄赠学校,增摧锋军春衣钱,别给水军出戍粮米。为官直言敢谏。著《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

方逢辰:宋代状元。浙江淳安人,南宋著名教育家,淳佑十年(1250)状元,理宗赐名“逢辰”。著有《孝经解》、《尚书释传》、《格物入门》等书。

方山京:宋代状元。浙江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状元。方山京为官正直清廉。时人称其为谦谦君子。

方 岳: 安徽祁门人. 南宋后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巨山,号秋崖。, 著有《方秋崖先生全集》八十三卷。

方 斫:浙江仙居人。宋代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卓然屹立于众醉独醒之中","东南学者表正之师",宋乾道年间,方斫兴资创办了被称为东南道学正渊--桐江书院。历代从书院中走出来的进士就有十多位,举人、贡生、秀才更是不胜枚举

方 回: 安徽徽州人. 宋末元初著名诗人,文学家. 诗文通俗、朴实,不少诗歌反映宋末元初民众疾苦。著有《虚谷集》、《桐江集》、《桐江续集》,《碧流集》、《续古今志》、《颜鲍谢诗评》、《瀛奎律髓》等.

方 凤: 浙江浦江人.宋末元初爱国诗人,南宋遗民诗人的领袖人物,有中国第一诗社之称的“月泉吟社”的创立者之一. 诗文多抒写亡国之痛。有《存雅堂遗稿》。

方从义:贵溪(今属江西省)人,元代画家,以擅写云山著称,笔墨苍润。

方 炯: 福建莆田人。元末明初名医. 曾治一暴死僧人,以管吹药鼻中,使吐痰数升而愈,活人甚众。且医德高尚,不追求财帛,常以财济贫。他的座右铭“但愿人常健,何愁我独贫”。所著有《杏村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等.

方国珍: 浙江台州人.元末第一个发动农民起义的英雄. 方国珍施行“保境安居”的政策,招贤纳士,在各地兴建儒学、水利,严肃法纪,使浙东一带老百姓在元末战乱时期避开战祸,安居乐业。后顺应潮流归顺明朝。

方克勤:浙江宁海人。明山东济宁知府,又称方济宁。正直清廉万民称颂。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每行县,杯汤不肯受。而于人最恩,南冠过郡者必米醪遗之,不能步者僦舟车送之。著有《汗漫集》.

方孝孺: 宁海人,明思想家,文学家. 为帝师,推行新政。人称“正学先生”。“靖难之役”时,为正义拒为篡位的朱棣草诏,刚直不屈, 视死如归,被暴君株杀10族,死难者达八百多人.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 著有《缑城集》《逊志斋集》.

方有执: 安徽歙县人.明代名医. 伤寒学上“错简派”之创始人. 方有执竭20余年之精力,撰成《伤寒论条辨》, 由是形成明清时代重新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热潮。其影响深远,清代名家均拥护其说,形成伤寒学上的“错简派”。

方献夫: 广东南海人。明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宰相),辞官后家居十年卒,先 加柱国、少保,乃赠太保,谥文襄。 著有《西樵稿》,《周易约说>>.

方从哲:浙江德清人。明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崇祯元年二月卒,赠太傅,谥文端。

方孔炤,安徽桐城人。易学家,方以智父. 湖广巡抚,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

方于鲁: 安徽歙县人.明朝一代"墨圣", 所制墨以"九玄三极"最佳,被誉为"前无古人" 著有《方氏墨谱》

方学渐: 安徽桐城人.人称明善先生,著有《易蠡》等,为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党魁,"方氏易学学派" 的创始人.

方仪凤:安徽池州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武状元。为广州参将,奉命讨平海上的“红毛夷”和“矮寇”屡建战功。在一次血战中,壮烈捐躯。后由他儿子“九门提督总兵”方懋昌取血衣送归故里,葬在绍埂村南凤形山之麓。至今衣冠冢仍幸存。

方维仪:安徽桐城人.明末女诗人,青年寡居,与其嫂共同教养其侄方以智。著有《清芬阁集》,又编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

方岳贡: 湖北省谷城人。官至左都御史兼东阁大学士(宰相), 被列为天下五个廉轮监司之一。明代阁臣中带都御史者,自岳贡开始。任松江知府其间, 主持修建上海地区也是整个江南海塘的第一座石塘。著有《国纬集》61卷、《经世文篇》等。

方逢年:浙江遂安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因得罪魏忠贤被削职。魏阉事败,复起用。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宰相)。

方 文: 安徽桐城人. 明清之际著名诗人, 诗与其侄方以智齐名, 他写的<<都下竹枝词>>是中国最早吟咏烟草的诗歌.

方以智:桐城人.明季四公子。第一个提出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是宇宙的根本法则,第一个提出"向西方学习"口号的人. "方氏易学"集大成者. 以“博闻大雅,高风亮节”而名满天下。著有《浮山全集》《物理小识》《通雅》等。

方象瑛: 浙江遂安人, 清康熙1673年与其兄象璜完成《遂安县志》编纂工作。1679年,考取“博学鸿词科”二等,授翰林编修,参与修《明史》。方象瑛自号“金门大隐”。著有《健松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等。

方大洪: 郑成功部将.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的创始人之一. 为洪门“前五祖”之一.(又称少林五祖). 五祖在全国分设"天地会”"三合会”“袍哥"“哥老会”“小刀会”.方大洪为"三合会"创始人.

方惠成: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中五祖”之一. 前五祖逃出少林寺后,中途遇清兵追索,在沙湾口幸有勇士吴天成,方惠成,张敬之,杨仗佑,林大江5人掩护得脱,此五人在洪门中被尊为“中五祖”。

方功惠:湖南岳阳人。清代著名藏书家。自幼嗜书,家有碧琳琅馆,藏书十万卷,富甲粤东,也喜欢刻书。所刊《碧琳琅馆业书》,收书四十四各种,中多海内罕见孤本;又刻有《古经解汇函》、《古小学汇函》、《全唐文纪事》等。

方殿元, 方还(子),方朝(子):广东番禺人. 清初诗人, 父子三人同为文坛 岭南七子, 同为岭南人。其他四人是: 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 因居吴,喜以诗结纳四方,方还,方朝兄弟被称为“吴下二方”。

方中通: 安徽桐城人.清朝时的数学家, 易学家. 中国第一个论对数的人.著有<<度数衍>>.

方拱乾 安徽桐城人,文学家.因受江南科场冤案株连于1659年被流放黑龙江宁古塔,方拱乾著《绝域纪略》(又名《宁古塔》)一书,很有史料价值, 是黑龙江省的第一部地方志。

方孝标: 安 徽桐城人。文学家. 文字狱的受害者.康熙九年入滇,仕吴三桂,为翰林承旨。据在滇、黔时所闻所见明末清初事,著《滇黔纪闻》。同邑戴名世著《南山集》,多采其言。后戴名世被祸,并及孝标.掘墓锉骨,亲族坐死及流徒者甚多。

方亨咸:安徽桐城人。方孝标弟。文学家,画家,尤工书、画,精于小揩。山水仿黄公望,博大沉雄,力追古雅,与程正揆、顾大申时称鼎足。作品有:《云横翠岭图》。《山水花鸟册》《梅雀图》,《竹石图》,《山水》,《深山垂纶图》.

方 苞: 安徽桐城人.古文大师. 清代桐城派的创始人, 桐城派在清文坛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遍及全国.著有《望溪先生文集》,《集外文》,《集外文补遗》.《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被收入中学教科书.

方成培: 安徽徽州人.伟大的戏剧家.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200年来家喻户晓的优秀传统戏曲剧目<<雷峰塔>>又名《白蛇传》的创作者.

方观承: 安徽桐城人。清文学家,水利和植棉专家. 历任,浙江巡抚,直隶总督, 陕甘总督,太子太保, 被列为“乾隆五督臣”之一,绘制的《御题棉花图》是中国最早的棉作学图谱.著有《方格敏公奏议》《述本堂诗集十八种》《述本堂诗续集>

方维甸:安徽桐城人。历任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长芦盐政,山东按察使,河南布政使,陕西巡抚,闽浙总督,军机大臣, 文学家。著有《心兰室稿》。嘉庆二十年,卒於家。赠太子少保,谥勤襄。

方七娘: 福建霞浦县人,后居永春,清代武林宗师,为南少林五祖拳(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行者拳、白鹤拳五种)之一的白鹤拳创始祖师. 白鹤拳也称永春拳. 在闽粤海外影响巨大.

方微石: 福建福清人。一代武林宗师. 福建纵鹤拳创始祖师..同治九年方慧石首次以纵鹤之纵劲,技挫福建省总督左宗堂府中有【御赐华北七省无敌拳王】之称的郭其泰,由是声名大噪, 威震八闽。

方世玉: 广东肇庆人. 清代武林高手. 为人侠胆义骨疾恶如仇. 其英雄事迹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 被称为少年英雄, 功夫皇帝. 与兄弟方孝玉和方美玉同被称为少林十虎.

方东树: 安徽桐城人.字植之,为清代中期的文学家及思想家,师从桐城派古文名家姚鼐,为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有《汉学商兑》、《昭昧詹言》、《书林扬觯》、《仪卫轩文集》等。

方 薰: 浙江石门(今崇德)人。清代书画家.性高逸狷介,朴野如山僧。诗、书、画并妙,写生尤工,与奚冈齐名,称「方奚」。一时能手,无出二人之上。著有<<兰坻诗钞>>、<<井研斋印存>>、<<山静居稿>>、<<山静居论画>>。

方玉润:云南广南人。晚清文学家。字友石,一字黝石。著有《诗经原始》、《风雨怀人集》等

方 耀: 广东普宁人.水师提督, 曾以八千人大破太平军的十万大军,誉为“谋勇将军”“展勇巴图鲁”。中法战争中守虎门,被赞"粤有方耀, 可高抌也" . 在治潮间修桥铺路,大办乡学. 时人赞"世上难寻此等好官" .死后民间建有方大人庙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