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沿海四大清真古寺之间的羁绊

在我国伊斯兰教历史上,广州怀圣寺扬州仙鹤寺杭州凤凰寺泉州圣友寺被称为沿海四大清真古寺。西北地区是我国各族穆斯林主要聚居的地方,为什么在东南沿海地区却有这样四座清真古寺,而且它们的建筑形制与中国传统建筑有所区别,这还得从“海上丝绸之路”与我国伊斯兰教的形成发展说起。

汉朝以来,我国在海上开始与周边国家有了贸易往来,隋唐时期在这条贸易之路上运输了大量丝绸,故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也正是在此时,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大量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到泉州和广州等地,他们中的许多人常年在这里经商,有的还在这里娶妻生子,因此形成了一个个阿拉伯、波斯商人“社区”,史书上称之为“蕃坊”。伊斯兰教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我国传播,并逐渐形成了沿海四大清真古寺。

一、广州怀圣寺

广州怀圣寺又称光塔寺或怀圣光塔寺,俗称狮子寺。相传为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最早建立的清真寺。关于此寺的最早记载是九世纪中叶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的《东游记》,以后在宋、元、明、清历代皆不乏记载。

《东游记》成书于公元851年,苏莱曼记载了当时唐朝我国沿海城市广州等地伊斯兰教的情形:“中国商阜为阿拉伯商人麋集者曰广府,其处有回牧教师一人,教堂一所……各地回教商贾即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令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理回民。”

怀圣寺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布局,由大门、二门、望月楼、回廊、月台、大殿、水房、碑亭、光塔等组成。庭院正面是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殿身仅三间,四面绕以回廊,用绿琉璃瓦甍面,带斗拱。今西侧改设礼拜墙,回廊遂成三面。大殿梁下题字:“唐贞观元年岁次丁亥鼎建,民国廿四年岁次乙亥三月廿一日年末第三次重建。”

寺内光塔样式独特,为国内仅有,古书中也多有描述。如宋代方信儒在《南海百咏》一书中赋诗该塔:“半天飘渺认飞翚,一柱轮囷几十围;绝顶五更铃共语,金鸡风转片帆归。”怀圣塔圆形塔身,通体白色,笔尖形的塔尖显示了阿拉伯特有的建筑风格。在每次礼拜前,有人登上塔顶高喊“邦克”,招呼伊斯兰教徒来做礼拜。

关于怀圣寺名字的由来,以元至正十年(1350)郭嘉撰写的《重建怀圣寺碑》中“寺曰怀圣,西教之宗”最早。历代又均称“怀圣光塔寺”,盖起因于其两大特征,其一寺内有一座标志性的光塔;其二清真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几乎与穆圣归真的632年同时,“怀圣”表达了中国穆斯林质朴的情感。

二、扬州仙鹤寺

扬州仙鹤寺建于宋朝,据《扬州府志》寺观条载:“礼拜寺在府东太平桥北。宋德祐间西域僧补好丁建。”德祐是南宋末恭帝赵显年号,补好丁今译作普哈丁。在四大古寺中仙鹤寺应该说是中国化程度最高的一座。其建筑形式完全采用中国建筑的砖木结构,平面布局则是根据清真寺的需要,呈规则地自由布局。据说在兴建此清真寺时,是按照仙鹤的形体从“嘴”到“尾”布局,仙鹤寺也因此而得名。

仙鹤寺中大殿是主体建筑,由轩廊、前殿、后殿组成,自成院落。后殿明间的西墙上设置向内的米哈拉布。为显示其特殊地位,在屋顶上另起单檐歇山顶。殿前为一狭长的前院,三面垣墙,于东墙中央部位设二门楼,门外为甬道南转出洞门,至中部门院。大殿山墙旁设短廊,建明月亭,即一般清真寺内望月亭。正面偏南处建小讲堂,院内大银杏一株。整个寺院显得幽雅清净,超凡脱俗,与仙鹤寺之名相称。

仙鹤寺虽说建于南宋德祐年间,但真正的宋代遗物,唯中庭银杏尚可为证。大殿前庭的两株古柏,栽种于元朝至元年间,亦颇可观。加之经历了明清两朝重修,因此如今仙鹤寺独特地保留了宋、元、明、清四代伊斯兰教文化遗迹

三、泉州圣友寺

泉州圣友寺,这是近几年发掘后的新译名,直译是艾苏哈卜清真寺,曾称清净寺,俗称麒麟寺。圣友寺始建于宋朝,如今所见仅为遗迹而已。真正与建筑相关的是大门甬道内北墙上镶嵌的两块阿拉伯文石刻。据《泉州伊斯兰教石刻》记载,圣友寺是泉州第一座礼拜寺,建于1009-1010年间。1300年,艾哈玛德·本·穆罕默德·贾德斯开始加修穹顶、加阔甬道、重修寺门、翻新窗户,并于十年后竣工。

与广州怀圣寺不同,圣友寺现在所存的建筑布局,没有明确的中心轴线,清真寺保留了阿拉伯地区简单朴素的布局形式。大殿为矩形平面,接近于正方形,内部分成大小不等的五间,进深四间,全部石砌,四周用厚石墙承重。东墙于明间和南次间处开门洞,不对中,向北偏移。北墙仅设一小门,与北侧明善堂相接,南侧沿街开八窗,而且较大,窗洞面积占截面的64%,这或许是为了应对泉州湿热气候的需要。

寺中大门楼也全用石砌,下部为花岗岩,上部为辉绿岩,这应该说是小型简化的中亚式伊斯兰建筑。门墙正中开设桃尖形石拱门,两侧设厚墙与门墩,砌出龛券以为装饰,后墙则为第二道门洞的开始;平面呈横长方形,顶子则是桃尖形的半穹隆,与墙体的圆方过渡部分用抹角梁,并用八条支肋,分成八瓣,省去了复杂的钟乳饰,如同伊朗称“伊万”的门殿。

圣友寺的基本构成比较接近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建筑方式,但是其中又夹杂了与福建本地相适应的建筑元素,因此它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非常珍贵的国际文化交流的例证。

四、杭州凤凰

明代田汝成辑撰的《西湖游览志》第十八卷中写道:“真教寺,在文锦坊南。元延祐间,回回大师阿老丁所建。先是宋室徙跸,西域夷人,安插中原者,多从驾而南。元时内附者,又往往编管江、浙、闽、广之间,而杭州尤伙,号色目种。隆准深眸,不啖豕肉,婚姻丧葬,不与中国相通。诵经持斋,归于清净。推其酋长统之,号曰满剌。经皆番书,面壁膜拜,不立佛像,第以法号祝赞神祗而已。寺基高五六尺,扁锔森固,罕得阑入者,俗称礼拜寺。”这一段文字记载了明朝人对伊斯兰教的基本认识,也说明了杭州的清真寺至少是元朝旧物。

凤凰寺位于现在杭州市区旧城内,旧有五层塔楼式大门,现为临街店铺,中央设大门,为普通二层民房,门上题额“凤凰寺”。入门为1953年新改建大殿五间,正面设单扇屏风式门厅,向前略突出,中间开一高大的火炎形拱门券,其内设门,两侧各开拱形大窗二孔。

窑殿共三间,居中一间较大,正方形平面,西侧设开阔的拱券形门洞一座,并以连接体与大殿相连。两侧开较小之门洞,各两券,四内角于高处始有菱角牙砖砌出墙角,其上再砌一层皮条砖,如此重复叠砌十三层,而每层均砌成圆弧形,至第十四层即可交圈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圆圈式基座。

为避免单薄感,每砌一层菱角牙砖及皮条砖,其上即砌半球形穹隆顶。利用菱角牙砖尺寸小、易转动,最下层只一块, 砌在墙内角,出一挑,第二层用两块,略有弯折,再出一挑,如此随着高度的增加菱角牙砖块数也增加,弯曲度也增加,用迭涩环折的方法,巧妙成功地解决了天圆地方方圆结合的问题,这是砖石结构上的新成就。

凤凰寺的内部装饰十分考究,比如保存在中央明间西壁上的凹壁,上面刻满了经文和对真主的赞词,又称经版,也称天经一函,饰以缠枝花纹,朱漆贴金,是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之物,是少见的木刻珍品。前殿内悬“天方古教”“认主独一”“普今独后”等历代匾额,凸显了凤凰寺的历史地位。

传承中国园林古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请“点击”左上角:“璟业园林建设”,然后"关注”.

Hash:79d4d643f17e7208aee07b949b2fe2b810d3daf6

声明:此文由 璟业园林建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