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博物馆

祁门县博物馆

祁门县博物馆筹建于1986年10月,1988年6月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属综合性历史博物馆。1998年,因工作需要,祁门县博物馆与祁门县文物管理所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名称为“祁门县博物馆”。

祁门县博物馆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通过考古发掘、调查征集、民间收购、野外采集等数十年的努力,具备了一定的文物收藏规模。到目前为止各类藏品有12000余件(包括契约文书),内容涉及徽州契约文书、陶瓷、书画、书籍、铜器、砚台、印章、玉器、竹器、木器和近现代文物。其中尤以馆藏特色文物——“徽州契约文书”最富特色,它记载和反映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祁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为研究徽州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

在做好馆藏文物征集、保管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本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及教育意义的专题展览活动,成为祁门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究徽州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的科研基地。先后成功举办了“台北故宫博物馆书画藏品展”、“祁门地方工业品展”、“祁门馆藏文物暨民间收藏展”、“祁门县馆藏书画展”、“馆藏匾额暨民俗物品展”。受到省内外有关专家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祁门县博物馆:每一份徽州文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徽州故事

祁门县博物馆是国家三级馆,位于祁门县文化活动中心大楼,设有2个陈列展厅,展厅面积达850平方米,是当地的徽州文书研究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月21日,记者走进祁门博物馆,寻找文物背后的故事。

祁门县博物馆馆长陈浩河介绍,博物馆自成立以来,通过考古发掘、调查征集、民间收购、野外采集等活动,不断扩大馆藏规模。现馆藏文物8841件(套),数量12805件,分为档案文书、瓷器、古籍图书、书法绘画、玺印符牌、钱币、铜器、家具、文具、竹木雕、铁器、雕塑造像、陶器、武器、度量衡器、金银器、织绣、石器、牙骨角器等类别。其中,档案文书7725件(套),数量10907件,这些徽州文书反映了徽州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生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状况。

据了解,该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4件,包括宋景德镇窑影青釉八棱四系荷叶瓷盖罐、宋景德镇窑影青釉弦纹瓷执壶、明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系仅存的最齐全的剧本,为研究祁门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宋抄手箕形歙砚;国家二级文物7件,包括清同治庚午景德镇窑青花龙纹五子登科瓷盏、宋景德镇窑影青釉划花兽钮盖瓷执壶、明五海草书条屏、明董良史行书条屏、明张弼草书诗轴、清康熙贝翁李先生荣像、宋抄手歙砚;国家三级文物179件。

近年来,为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让更多群众进一步认识、了解馆藏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祁门县博物馆坚持实行公立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政策,先后举办过徽州文书陈列展、祁门红茶历史文化展、祁门书画展等展览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今年以来,该馆推出民间匾额展、碑刻文化拓片展,受到学术界的瞩目。

■■■■■

来到民间匾额展厅,陈浩河介绍,匾额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集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为一体,是表达人们义理、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展出的30多块匾额,年代从清至民国,内容包括堂第匾、颂扬匾、功名匾、祝寿匾、商业匾等,匾额题词内涵丰富、意韵深远,与传统知识分子、士大夫以及乡绅、百姓的礼仪风俗、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商山宿老’这一块匾,原本在休宁商山一带,后来落到文物贩子手里,还差点被带出我们黄山市。”陈浩河说,“那年,文物贩子在祁门过木材检查站,检查人员发现了这块匾,我们得知消息后马上赶去,以私自倒卖文物为由予以查扣。”记者注意到,这块匾额金地黑字,笔迹端庄古朴,品相相当完好。

走进碑刻文化拓片展厅,陈浩河介绍,碑刻是民众根据生活需要形成的一种文献载体,每一块碑刻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据不完全统计,祁门碑刻遗存有近200通,主要有教育兴学碑、乐善好施碑、封山育林碑、社会风化碑、民间信仰碑、赋役征收碑、门额法书碑、买地券等,反映了明清以来祁门地方社会经济、风俗民情、乡规民约、宗族秩序、日常生活等方面内容,是深入了解徽州基层社会的重要素材。

“这块是买地券,是我们馆藏最早的徽州文书,年代在宋元丰三年,也就是公元1080年,是在我们县的一座墓葬里出土的。”陈浩河说。当时,这座墓葬被发现后,他赶到现场并下到墓里,发现陪葬品已经不见,探寻多时发现一块石碑,这让他想起馆藏北宋庆历八年的阴间地契石刻。“扒着摇了10多分钟,才把这块石碑从土里起出来,人都差点昏倒在里面。”

除免费开放、馆藏整理、文物征集等日常工作之外,祁门县博物馆还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馆藏修复、非遗保护等工作。从2013年8月开始,该馆启动可移动文物普查,共普查县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6家国有收藏单位收藏的可移动文物8930件(套)。此外还整理登记明清至民国古籍图书共174部813册,近三分之一为总谱、支谱、家谱,并在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申报、传承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 ◆ ◆ ◆

来源:黄山日报客户端

“情满黄山——张启聪先生黄山摄影作品展”在祁门县博物馆展出

12月11日,由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策划推出的 “情满黄山——张启聪先生黄山摄影作品展”在祁门县博物馆开展,旨在直观呈现摄影家对黄山的热爱与真情,让市民更好地感受黄山之美,展期持续至2021年1月18日。

______

本次展览是黄山市与台湾两地的一次文化交流,共展出台湾著名摄影家张启聪先生黄山艺术摄影作品30余件,展览内容共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取景视角独特、拍摄技术高超,展示了黄山一年四季不同风格的美丽风光,展现了黄山灵动多彩的神韵与意境。

据悉,近年来,祁门县博物馆是徽博“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结对援助单位之一。张启聪先生1946年12月10日出生于台湾彰仙市,十二岁初学摄影,足迹遍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艺术摄影作品,在国际摄影界享有盛誉。1989年他初上黄山,立刻被黄山之美所震憾,从而深深爱上了这座世界上最美的名山。三十年来,他往返于宝岛与黄山之间,创下了近60次登黄山的记录,创作出不同于一般风光摄影的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艺术摄影作品,把“黄山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出于对黄山的挚爱,为了回报和宣传黄山,2008年5月作者将100幅凝聚作者数十年心血,并由著名书法家黄澍先生授题赋诗的珠联璧合的黄山艺术摄影作品,无偿捐献给徽博,用镜头记录下的艺术作品向世人展示黄山之美。

三喜临门!嵩县石头部落乡愁博物馆隆重开馆!

注意: 支付宝首页搜 7088704 ,现金红包人人有份,速领!

欢乐国庆、浓情中秋。10月1日,石头部落乡愁博物馆开馆仪式在九皋镇石场村隆重举行。

仪式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派驻石场村第一书记王文涛同志介绍乡愁博物馆基本情况;九皋镇党委书记王建卿同志代表乡镇讲话;副县长魏克帅同志致辞。最后,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玉莲同志宣布乡愁博物馆正式开馆,与会领导共同为乡愁博物馆开馆揭牌。

乡愁博物馆是在原有明清古建筑柴家大院基础之上改建而成,以传统古村落为载体、以农耕文化为底色,充分体现传统农业特点、保留乡土味道、展示乡村风貌、突出乡愁记忆。内部布展了嵩县当地百姓在70-80年代的生产生活的老物件及生动的乡愁文字和惟妙惟肖的怀旧图画。黑白电视、录音机、耕犁、织布机、永久牌二八大杠、5分钱的冰棍、纸喇叭、鸽子窝、沙包、铁环、还有我们最喜爱的爆米花机······通过一件件普通的农具、一个个劳动的场景,最大程度地还原过往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朴素真实面貌,让每一位参观者置身其中,唤起对过往岁月的难忘记忆和乡愁情节。

据悉,乡愁博物馆是由中国节能、县委县政府依托石头部落景区共同倾力打造的乡村旅游亮点。整个项目工程总投入86万元,累计修缮和修复保安楼1间,上房六间、下房六间、配房六间、石窑三间、岗楼一间共计23间,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还有广场2座、古井一眼。

乡愁博物馆作为石头部落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传播、弘扬农耕文化,赋予乡村旅游既有传统村落的古朴风骨,也有现代农村的文明气息,必将成为嵩县乡村旅游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参加乡愁博物馆开馆启动仪式的领导有: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玉莲;副县长魏克帅;政协副主席王五成;宣传部副部长罗孝民、程平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局长胡红建;九皋镇党委书记王建卿、镇长邢一波。

参加今天仪式的还有: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相关同志,九皋镇17个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以及石场村部分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