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博物馆

歙县博物馆

歙县博物馆,系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歙县新安碑园内。1958年2月筹建,1961年并入县文化馆,1978年4月恢复建制,现有工作人员11人,设保管研究部、陈列部、保卫部和馆办公室。歙县博物馆该馆新设立的汪氏书画展厅和金属器展厅,从2008年5月18日开始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该馆的新看点。

现藏各种文物标本3万件,以瓷器、书画、砚台为特色。其中:字画2564件,陶瓷器722件,古籍、善本书19175册,文献档案432件,玉石器、碑帖、砚台、印章、铜器等其他各类藏品7547件。馆藏瓷器以出土两批窖藏元瓷珍品而享誉全国;书画藏品有新安画派垢道人的册页、黄宾虹的山水画、明林良中堂、查士标行书堂、陈嘉言梅花白头轴等精品;砚台有唐风形歙砚、汪廷讷铭文歙砚等精品。徽派砖木雕也较位突出。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经国家和省文物部门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74件,国家二级文物193件,国家三级文物1424件,尚有部分未经鉴定。

基本陈列

《新安碑园石刻陈列》分《余清斋》和《清鉴堂》两套法帖。《余清斋》分正篇和续篇,包括十七帖、迟汝帖、兰亭序、乐毅论、黄庭经、伯远帖、中秋帖、积时帖、千字文、鸭头丸帖、明远帖等;《清鉴堂》包括澄清堂主帖上下卷等。《徽州三雕展》主要陈列明清以来的砖木石雕及古建构件。

《历代文物展》主要陈列馆藏书画、陶瓷、青铜、砚台等。

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歙县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河西路新安碑园

交通线路:乘2路公交车至多景园站右行经太平桥即到

开放时间:淡季8:30~17:00旺季7:30~18:00

闭馆日:星期一

感谢您将文物无偿捐献给了歙县博物馆

近日,歙县许村镇环泉村村民许进国女儿女婿将明代进士许仕达容像带到歙县博物馆,无偿捐赠给歙县博物馆。年前,歙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到许进国家中洽谈许仕达容像捐赠事宜。

许进国表述,许仕达是他家先祖,在明代做过高官,为更好地保存容像,想无偿捐赠给歙县博物馆。为表彰许进国热爱博物馆事业,支持博物馆工作的崇高精神,歙县博物馆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此次捐赠为歙县博物馆的容像收藏增添了新的内容。

简介

许仕达(1418-1464),明代歙县许村人。正统十年考中进士,擢监察御史。历任淳安县兖州府、天顺府。授江安道按察御史,出按八闽,升福建大参。历山东左布政使,起复贵州左布政使。与商洛三元同榜。四十一岁八府巡按。朝升东西布政,后升七省总理,革除奸弊、风载凛然。

编 辑:中共歙县县委宣传部

来 源:县博物馆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于“歙县发布”

歙县博物馆:珍藏古徽州文化记忆

歙县博物馆依山而建,为徽派园林建筑风格,置身其中,感觉古朴而静谧。

歙县是古徽州府所在地,又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东南邹鲁’之美誉;歙县博物馆珍藏着古徽州的文化记忆,馆藏极为丰富,是我们认识古徽州、了解古徽州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工作人员方晖告诉记者。筹建于1958年的歙县博物馆,占地面积1003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330平方米,由展厅文物库房、办公楼等组成。馆内收藏有书画陶瓷砚台徽墨、徽州三雕、金玉器、古书籍等各类文物3万余件。目前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安徽省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歙县博物馆对研究徽州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一点,从馆内极为珍贵的3000余件文物中可见端倪。”据方晖介绍,歙县博物馆内藏有国家一级文物62件(套),二级文物191件(套),三级文物1370件(套),涉及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其中,瓷器以当地出土的两批窖藏元瓷珍品而享誉全国;书画藏品最早有宋翟院深《雪山归猎图》中堂,著名的有新安画派代表人物程邃山水册页、黄宾虹的山水画精品;砚台有唐风形歙砚、唐十八足辟雍砚、明汪廷讷铭文歙砚等精品;此外还有古籍文献近2万件。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歙县博物馆近些年来每年都要接待全国各地大量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和查询资料,同时每年接待普通游客参观均在10万人次左右。因此,该馆非常注重对藏品的科学保管和日常保护。截至目前,博物馆内每一件古籍和文物都有固定、专用库房,并且由专人管理。藏品管理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博物馆还制定了一整套藏品的接收、鉴定、登账、编目等顺序步骤和库房日常管理制度。藏品管理做到账、物、卡相一致,并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点。另外,库房保管人员建立《库房日记》,严格按照库房管理制度对藏品进行科学管理。

近年来,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要求,歙县博物馆除了日常对藏品进行数字化编目和建档外,还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数字化建设。第一次是2009年至2011年进行珍贵文物普查,共普查一级文物62件(套)、二级文物191件(套)、三级文物1370件(套)。第二次是2012年至2013年进行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共普查数据1282种,7745册。第三次是2014年至2016年进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普查数据4282件(套)。

(钟 伟 来源:黄山日报)

歙县:徽州历史博物馆项目有序推进

徽州历史博物馆 5月18日试开馆以后,馆内各项调整工作正在加紧进行,目前项目场内装饰工程已基本完成,展陈装饰与硬件设备调试正有序开展。

5月25日,记者走进博物馆内,博物馆形同山体质地的内墙面和巨大的玻璃中庭都已完成,各个部分的多媒体设备也已正常运行,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安装和清扫工作。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是省、市、县《十三五规划》文化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承载着徽州历史的展示和文化传承,该馆自2016年立项以来,经过前期选址、建筑设计施工、文本大纲编写再到展陈深化设计施工,安防、消防等配套设备陆续施工完毕。

“目前展陈工作已经大体完成,还有20位工人正在做 细部装修处理。 ”金大陆展览装饰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许成宏告诉记者。

据了解,徽州历史博物馆项目造价约1.2亿元,建筑面积近1.15万平方米,展陈区分为“天下徽州”“遥忆徽州”“寻根徽州”“秋兴徽州”“梦里徽州”五大版块,通过对历史文物的展示和利用文字、语言、图像、场景、多媒体的诠释,全面系统地展示徽州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丰富厚重的徽州文化。

“下一步,我们对展陈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在6月20号之前全部完成,不影响6月20号以后业主单位对展柜里面文物布展。 ”许成宏说。

编 辑:歙县融媒体中心

来 源: 歙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