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庞氏宗祠

同里庞氏宗祠

同里庞氏宗祠位于吴江区同里镇,年代为1924年。

庞氏宗祠在同里镇珍珠塔景区内,原大门在船舫浜,后门临街面河。

庞氏先世由吴江庞山分支大光乡,清初始卜居同里。族人庞庆麟系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自任上倦退,斥资兴建庞氏宗祠。民国十九年(1930),庞元润将宗祠从同里下乡移迁于此。

解放前夕,地下党领导的农民自卫工作队,曾驻扎在庞氏宗祠内,作据点监视同里的地方反动武装,直至同里区人民政府成立,该支农民自卫武装奉命编组为区大队,才从庞氏宗祠撤离。

解放后,宗祠改粮库屯谷之处。2003年后,成为珍珠塔景点的一部分。

祠堂前后四进,依次是墙门、穿堂、享堂、寝堂,共四十余间,建筑面积871.64平方米,占地2357平方米,是同里镇最大的祠堂。

享堂面宽12.23米,进深12.14米,高7.82米,庞氏宗族供奉祖宗牌位和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

同里庞氏宗祠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里的故事丨石狮市曾坑杨氏宗祠

红木金堂号定制微信:15179326266

冬至前夕,曾坑杨氏宗祠张灯结彩,张贴红联。杨氏族人备好丰盛祭品,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献福德正神、祝天、祭祖等系列仪式。在什音礼乐的伴奏下,主祭、陪祭就位,净手,披红,焚香,鸣炮,下跪,叩首,“东班进、西班献”。“东班、西班一唱一和”的程序分别多达77道,两厢配合默契,庄重又热烈。

“惟公元2016年12月12日岁次丙申年十一月十四日,晋邑南门外十九都金曾杨氏宗祠,本村主祭杨华强及旅菲、港、澳、台诸裔孙,谨以牲醴、香烛、宝帛、果品、庶馐之仪,昭告本宗祠开基及历世祖考、妣孺人案前敬曰:古宅繁衍,荟萃群贤,内外咸兴,神州渊源,祖德宗功,瓜瓞绵绵……始祖福泽,庇荫无边,合族均安,祯祥万年,敬献吾祖,在天之灵,永著遐迩。伏祈,尚享!”主祭诵读的祭文古风经典。

担任这次冬祭主祭的杨华强先生表示:“福建省人民政府已经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明确把泉州祭祖民俗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泉州祠堂文化作为闽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及对台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不久前,我们曾坑杨氏在祖先面前掷信杯,荣幸地赢得丁酉年十月初一奉迎“杨氏开派祖先杨震神像”的独家资格。通过今天的祭祖和明年的“迎祖公”等一系列仪式,我们将进一步缅怀东汉廉吏杨震、闽学鼻祖杨时、礼部尚书杨景辰、进士杨世仕、举人杨浚等列祖列宗的丰功伟绩,激发所有杨氏宗亲光宗耀祖、继往开来”。

中华杨氏源流多元,得姓过程有“三封杨侯”之说。其中一种传说是周朝周襄王封晋武公(姬称)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杨伯侨誉为杨氏的受姓始祖之一。杨伯侨裔孙杨震(54—124),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人,东汉名臣,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尊为“弘农杨氏一世祖”。581年,杨震第十四世裔孙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杨为国姓。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杨震第二十五代裔孙杨安隐随王审知入闽。

曾坑杨氏宗祠里的祝天仪式

据《温陵晋邑芙蓉杨氏宗谱》记载,入闽始祖杨安隐,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传庆乡海下里。杨安隐生2子:长子杨逸、次子杨肃。杨逸之子杨明珠历任吏部给事、右侍郎。唐光启年间(885—887),杨明珠恐为族人所累,商于父祖,遂举家偕郡行营兵马詹敦仁、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南迁入闽。杨安隐殁于仙游

杨肃奉母居南安市高美村,结庐倚山,学医有成,闻名朝野,因治愈太后疾病,诰封太乙真人。杨逸居晋江芙蓉里(今晋江市罗山街道后洋社区),尊为“芙蓉杨氏一世祖”。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后洋人杨景辰(1580-1629)高中进士第二名,天启七年(1627)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翌年升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位至极品,即闻名泉郡的“后洋相国”。

曾坑,又名金曾、曾边、曾里,元以后隶属晋江县十九都,今属石狮市湖滨街道曾坑社区。曾坑杨氏现有3600多人,约占全村人口(其他有施、王、陈、刘等10多个姓氏)的四成,系曾坑第一大姓。《曾坑杨氏家谱》载,芙蓉杨氏第十九世杨致政和杨彦忠两位堂兄弟均为开基曾坑杨氏的始祖,系芙蓉十六世杨克佳(1330-1416)的曾孙。杨致政肇基厝头,杨彦忠肇基路头。

杨致政之孙杨寿亭生4子:杨尧仁、杨宜石、杨诚显、杨东园。前3位居厝头,分3房8祧。杨尧仁为长房,传6祧;杨宜石、杨诚显为二、三房,各传1祧。杨东园出承伯父杨瑞亭,肇基杨园,再传2房。杨尧仁、杨东园2支已传21代;杨宜石、杨诚显两支传19代。

杨彦忠之孙杨见石生3子:杨逢亨、杨逢利、杨逢贞,居路头,分3房。长房后裔分2支;三房后裔分支晋江市池店镇古福村。路头已传20代。

曾坑杨氏主要外迁地有福州厦门惠安、晋江、石狮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以及菲律宾越南等世界各国。

现《曾坑杨氏家谱》有6册(厝头、路头、杨园各2册),明末初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杨尔曜,同治八年(1869)杨浚,同治十二年杨庆霖和1993年东石人杨崧岳分别主持重修。《家谱》记载了杨仕服(康熙乙酉年生)等等迁居台湾的史料,原乡宗亲期望台湾同胞看到本文后,能早日还乡寻根谒祖。

芙蓉杨氏从二十一世起昭穆:生夫甫可伯、庆侯尔宗,孙世文人思、式位元公。时明光祖范、敦贤克孝,建业振家声、铸礼陶诗。

曾坑杨氏从八至十七世昭穆:明(尔)朝仕元文,光昭世子孙。曾坑杨氏十四世杨浚续编新昭穆(从十八世起):华国景勋猷,祖武能绳燕翼,远贻百代;传家承道学,儒宗永继鸿图,长葆三山。续编新昭穆作为楹联镌刻在杨氏宗祠的将军柱上。

曾坑杨氏宗祠大厅高悬时任全球董杨宗亲总会理事长杨清钦敬贺的“进士”“文魁”等金字匾额。尽管清代曾坑族人为杨世仕、杨浚、杨世臻、杨子纶等宗贤敬立的“进士”“举人”等匾额现已无存,但曾坑杨氏永远铭记他们引以为豪的历代名贤:

杨世仕,字冠英,曾坑杨园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巳丑恩科武举人,光绪十六年庚寅科武进士。

杨浚(1830-1890),又名昭铭,字雪沧,号冠悔道人。祖籍曾坑路头,后迁福建侯官。清咸丰二年(1852)中举,同治四年(1865)任内阁中书,及国史、方略两馆校对官。曾为左宗棠幕僚,随征甘肃。同治八年(1869)起,应台湾首富板桥林家、台湾施琼芳施士洁父子进士、“开台进士”郑用锡之子郑如梁、淡水厅官方等的邀请,多次渡海赴台开展文化交流,纂修台湾《淡水厅志》《北郭园全集》。晚年致力讲学,培育英才,曾任教于漳州丹霞书院、漳州霞文书院、厦门紫阳书院、金门浯江书院。著有《冠悔堂诗文钞》《冠悔堂楹语》《杨雪沧稿本》等。

杨世臻,字寿慈,曾坑杨园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举人。

杨子纶,字廷经,曾坑杨园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庚戌科举人。

杨寿慈,举人,闽浙总督。

现代知名的乡贤主要有:杨孙岱(菲律宾董杨宗亲总会发起人)杨孙西(全国政协**)杨岳(空军师级军官)杨孙胜(国务院交通部高级工程师)杨华鸿(世界杰出青年华商)杨华勇(香港太平绅士)杨丽婉(多次破世界纪录的残奥会金牌获得者)等等。

曾坑杨氏宗祠坐落于厝头自然村西南角,始建于明末,坐东北面西南,大门朝向钟灵毓秀的历山(俗称狮子山),地势前高后低,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包括石埕围墙),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清乾隆年间重建。清同治八年,举人杨浚牵头重修。1993年,旅菲金曾杨氏同乡会会长杨华彬率先捐资菲币150万比索,热心牵头重建,其余资金(菲币228.6万比索)均由旅菲乡贤捐输。1994年举行落成晋主庆典。

杨孙西博士(中)创办石狮一中,并身体力行支持石狮一中发展

宗祠保留明清南宫殿式古建筑风格,石木结构,二落三开间,前落门厅三川脊式硬山顶,后落祀厅气势轩昂,中有宽敞透天的深井。大门额石镌刻繁体金字“杨氏宗祠”,字体飘逸灵动,富有神韵。大门门柱镌联“唐启芙蓉祖德千秋远;明开曾里流源百世长”以此标明曾坑杨氏始祖开基朝代及迁徙源流。门后上方嵌石刻“冠雀衔英”告诫族人要永怀感恩报德的家风。两边门分别嵌书“孝悌”“道范”“忠信”“儒宗”。门前立一对石雕麒麟,既显示门庭高贵,又镇宅避邪。

宗祠的墙壁、屋脊、梁柱与窗棂,饰有木雕、瓷雕、石雕、泥塑等各式图案,有英雄人物、珍禽猛兽花鸟鱼虫等各种祥瑞图像造型,动感十足,富有吉祥寓意,既让人获得缤纷绚丽的视觉体验,也从灵魂上得到净化升华。宗祠石柱均镌刻颂扬杨震、杨时等先贤功绩的联文:“东汉夙著廉明史;南闽先开理学宗”“百代衣冠文武;一堂俎豆春秋”“名德尊荣联七世;节廉焜耀映三台”“家声自古无三惑;祖训于今尚四知”“功懋东迁封土姓;节高南史郤金石”“关西夫子派;芙蓉宰相家”“忠贞承世德;孝友著家风”。杨浚为曾坑古祠编撰的颂扬杨氏先贤的“三洞门前渡世,有木筏沙棠,脱诸苦难;百花桥上树人,得和风甘雨,发大吉祥”“大海正携琴,互答好音,片席忝居二岛长;名山乃负笈,商量旧学,一灯有味廿年前”“梁室重留盘,盛馔常供,千里名驹称少保;潼关曾种菜,遗清犹在,四环神雀报司空”“荐士擢袁朱,南渡屏藩,东宫师保;抡才冠元白,鲤庭桃李,鸾掖文章”“湘水鉴臣心,铁笛传歌,羽氅荣过五色诏;金华邀睿赏,冰瓯涤笔,御屏宠注十联诗”“拜道南祠,脉络三传,罗李考亭皆后起;读盈川集,权舆四杰,王卢临海本同科”等6幅传世楹联不见踪迹。在此次祭祖时,族人张贴数对红联以示祝福:“勤学宗风三立雪;廉明祖德四知金”“振家声家人家室承家教;兴世业世子世孙识世情”“衔鳣毓瑞同奋进;冠雀衍环齐腾飞”。

天井两侧回廊镌刻1993年的《宗祠重建落成碑志》。祀厅两侧嵌有“智勇均齐备,保驾出幽州;忠义皆齐全,捐躯为帝业;巾帼出英雄,飞戈破重阵”等16幅影雕壁画,杨家将人物形象形态各异,神情独特,个个威猛果敢,生动再现南宋杨家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堪称这方殿堂的守护神。这些引经据典的楹联和精美雕刻,既是历史的记录,又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杨氏家族的风雅礼学和良好家风,让后人畅享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

后寝系供奉杨氏列祖列宗的神龛。神龛格栅透雕着“杨家将一堂忠义”传奇故事的鎏金木雕,神态栩栩如生,色彩金碧辉煌。龛前烛火通明,香烟缭绕。神龛上方正中高悬阴刻4个烫金大字“清白传芳”的黑底木匾,匾额下面横有阳刻“四知传芳”4字的红月梁。“四知”典故源于东汉廉吏杨震。据《资治通鉴》载:当杨震从荆州刺史转任东莱郡太守的赴任途中,途经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金子来赠送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退。杨震后世遂以“四知”为堂号勉励族人廉洁自律。

曾坑杨氏不仅在宗祠里,而且在自家民宅大门上,郑重地镌嵌“四知传芳”鎏金匾额,世世代代以“四知传芳”为家风祖训,时时刻刻以“四知传芳”为立身之本!

关注弋横杨氏宗亲会,族人在等你

福建省李氏大宗祠景点 福建省李氏大宗祠景点在哪里

1. 福建省李氏大宗祠景点在哪里

福建李氏是李世民后裔


2. 福州李氏宗祠

罗星塔

罗星塔耸立在马尾罗星山上,离福州市区21公里。

1985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星山原本是江心岛屿,俗称磨心岛;经过几百年沧海桑田,磨心岛与陆地相连,成了陆上一个高阜。罗星塔塔高31.5米,7层8角,每层都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檐。檐角上方镇有八方佛,檐角下悬风铃,海风吹来,叮当作响。

据《闽都记》载,罗星塔为宋朝岭南(今广东)柳七娘所建。相传七娘原是李氏女嫁给柳七郎。由于丈夫谪戍福建时死去,七娘闻讯变卖家产,来磨心山建此石塔,为丈夫祈求冥福。

明朝万历年间,罗星塔被台风摧毁。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在宋代塔座的基础上重修。第二层有一方塔铭,是清乾隆时福州郡守李拔所撰。铭中把罗星塔的形势和作用概括为“中流砥柱,险要绝伦,以靖海疆,以御外侮”。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海战就是在罗星塔下的马江进行的。罗星塔又是国际上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塔顶原有一小窗,就是用来供守塔人点灯导航用的。

清末一次台风,把塔顶刮走了,重建时,人们特地造了一颗直径近7米的铁球嵌在上面。 由于外国船来福州都在罗星塔下抛锚,外国水手把罗星塔称为“中国塔”;即使没到过福州的海员,也知道这座古老的宝塔。

罗星塔原为港口航海灯塔标志,早在明初就标绘在航海图中,是国际上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世界邮政地名称为“中国塔(ChinaTower)”。

过去的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函,只需写“中国塔(ChinaTower)”即可寄达,这恐怕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3. 福建李氏大宗祠简介

上杭丘氏总祠,原名上杭丘氏宗祠,坐落在福建省上杭县城关解放路206~208号,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比稔田李氏大宗祠早建20多年,属清代中晚期建筑,该祠占地约6000平方米。早年为海内外丘氏(邱氏)裔孙纪念客家丘氏开基始祖丘三五郎的宗祠。属典型的清代古建筑,也是最具特色的客家古建筑之一。属土楼围屋式结构兼有客家民居“三堂出水”的建筑风格。该祠占地约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连进四大栋,四周围房,配房为二层建筑计100余间。

“丘氏总祠” 也是清朝著名的抗日保台爱国志士丘逢甲创办“上杭县师范传习所”所在地,是福建省最早的民立师范,是上杭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师资的学校。 2006年,丘逢甲师范传习所旧址(即上杭丘氏总祠)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涉台文物。


4. 李氏宗祠图片大全

  上联:金池映祠贵源祖德  下联:吴山流水高树人家  李氏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道德传家,太白遗风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道德传家”源自老子;下联“太白遗风”“诗酒流芳”指唐代大诗人李白  卫公勋业,元礼门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唐朝时期的李靖屡建军功,太宗时封为卫国公。下联典自东汉朝时期的李膺,字元礼,以声名自高,后进有登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陇西望族,北海名流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全联指唐朝时期的书法家李邕,扬州都江人,善注《文选》。玄宗时官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文名满天下,著有《李北海集》。  陇西世泽,冯南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全联典自汉李广,陇西成纪人。以及唐高祖李渊,祖籍陇西成纪。“冯”,即冯翊,古地名,今陕西省大荔县。  邺侯世泽,楷模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唐朝时期的李泌,封邺侯。下联典自东汉朝时期的李膺,字元礼,太学生称“天下楷模”。  经传道德,名重谪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春秋时期的老子,名李聃,著有《道德经》。下联典自唐朝时期的李白,贺之章称之为“谪仙人”。  漱玉词丽,娘子军兴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南宋时期的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有《漱玉词》。下联典自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其夫柴绍随李渊起兵反隋,平阳公主在陕西招募军队七万余人,时称“娘子军”。  五言通用联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撰书联。  七言通用联  龙门驾种推元礼,风阁鸣高仰邺侯  ——汉沽八大门“李氏宗祠”门联  上联“龙门驾种推元礼”,考证元礼原指赵元昊,宋天圣六年(1028),元昊领兵破回鹘,夺甘州,立为太子。元昊雄毅大略,熟兵书、懂法律,晓佛学,通蕃汉文字,称帝建国,号大夏。  下联“风阁鸣高仰邺侯”,邺,为古地名,指河北临漳县以西。侯,指我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推测看,古时李姓先人在邺一带为世人敬仰的高爵位家族。  邹鲁圣人曾问礼,唐朝皇帝也求诗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孔子问礼李聃之事。下联典出唐玄宗李隆基求诗于李白之事。  岷江水利千年颂,太白诗风万里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战国水利家李冰,开凿都江堰。  下联指唐代大诗人李白,诗名万里。  八言以上通用联  系出陇西,将相公侯光国史;  宗开淮左,忠良孝友笃家风。  ——此联采用安徽省嘉山县曹府山李氏宗祠联。  上联典出李氏郡望及历史上李氏人才辈出,不乏“将相公侯”;下联典出本支李氏定居于淮河西岸,以“忠良孝友”为家风。  自唐及周,理官柱史遗恩远;  由粤而蜀,祖德宗功沛泽长。  此联采用四川省成都市大街太平巷李氏宗祠联。上联“理官”,指李氏源于大理官;“柱史”,言老子(李聃)曾任周朝柱下史。下联典出成都这支李氏的迁徙,据民国时期《李氏族谱》:唐朝大将李光弼本是营州柳城契丹族人,归唐后姓李氏,屡立战功,封临淮郡王,定居金陵,又向南方数省迁徙。元、明以后,有一部分从南方西迁,其中广东李氏的一支于清朝乾隆年间辗转迁至蜀地,定居成都。  田可耕,桑可蚕,书可读,袭誉传家至宝;  战则胜,攻则取,守则固,文忠开国殊勋。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唐代江南巡察大使李袭誉。下联典出明代大都督府左都督李文忠。


5. 福建李氏大宗祠地址

1、陈姓:福建第一大姓,428万人,占福建人口的11.51%,是不是很吓人呢?最早迁入的陈姓是在晋朝开始的,目前全国陈姓人口排名第5位。

2、林姓:福建是林姓第一大省,390万人,占福建总人口的10.17%。走在福建的街道上,预见陈林两姓的几率高达1/5以上。南方林姓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等地,目前林姓在全国排名18位,可谓典型的南方大姓。

頭條萊垍

3、黄姓:黄姓是我国大姓,排名第7位。黄姓在福建排名第三位,217万人,是中原士族入闽四大姓氏之一。黄姓在福建有5大主要流派:紫云派、禾坪派、虎丘派、青山派、檗谷派。頭條萊垍

4、张姓:张姓人口在福建约有207万人,相传在唐高宗年期间迁入。张姓人口在全国也是大姓,排名全国第三位。

頭條萊垍

5、吴姓:福建的吴姓也是比较多 的,165万人,很多移民东南亚的吴姓人口大部分来自福建。吴姓人口在全国排名第9位。

條萊垍頭

6、李姓:李姓在福建有162万人,起源于唐高祖年间迁入福建,李元祥被称之为李氏入闽之太始祖。李姓在全国排名第2位。

條萊垍頭

7、王姓:王审知是福建王姓始祖,被尊为“王姓闽台祖”。福建有王姓人口154万人,而全国王姓人口排名第1位。

8、郑姓:福建有郑姓人口125万人,南迁始祖郑庠的次子郑昭被称为“入闽始祖”。全国排名中,郑姓人口排名第21位。

9、刘姓:114万刘姓分布在八闽大地,福建刘姓始祖为刘存,唐中和光启年间(公元885年),他率子、侄从河南固始县来闽。全国排名中,刘姓排名第4位。垍頭條萊

10、杨姓:杨姓在福建有人口98万人,因为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杨姓向福建、广东以及海外大范围移民。杨姓排名全国第6位。


6. 福建李氏大宗祠出了哪些人物

亲爱的百度用户: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为您查询到以下相关信息,据此进贤是南昌辖区,应该是曹王或吴王的后代,因此算是李世民后代有理据。建议您要去相关祠堂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江西李氏的五大世系

  李华林曾经考证过,除西平堂李氏外,江西还有4个主要的李氏世系,分别是:丰城的曹王世系李氏、丰城的滕王世系李氏、永修的吴王世系(磨刀)李氏和福建上杭李氏。

  丰城的曹王世系李氏,即唐太宗幼子曹王明后裔。曹王明五子李偲的后代李崇在唐昭宗景福二年(即公元892年)出任荆州刺史,乾宁元年(即公元894年)改洪州刺史,乾宁三年遇兵变身亡。葬洪州新建县至德观生米山之阳。在这次突变后,李崇的家人无心于官场,从子李枢,就是李暕的三世孙,游学来到丰城县广丰乡之葛山,求学于葛天旻,居家葛山,其四世孙李贵再迁居丰城县长宁乡之罗田,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罗田李氏。李崇的儿子李蓬弃仕隐居江西临川大岗之乔上,子李胜迁居丰城县正信乡即现在的段潭乡,二世孙李从,字伯顺,择地依湖建村,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湖茫李氏(即下李)。

  丰城的曹王世系李氏,在丰城约2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宜春、抚州,以及南昌周边县区。外省主要在湖北大部分地区,福建的南平地区、广东的英德地区,四川一些地区和山东的定陶地区等。

  丰城的滕王世系李氏,是唐高祖李渊幼子滕王李元婴的后裔,李元婴曾封滕王,遥领洪州都督。唐朝末年五代初年,滕王李元婴的裔孙李荣,居家山西上党,生有五子,次子李神福携三子承鼐、承鼎、承鼒来豫章平乱,唐哀帝天祐三年(即公元906年),李承鼐领偏帅印至江西丰城杨梓洲象牙潭溺水阵亡。李神福痛失长子,无心回上党老家,带领幼小的长孙,为儿子守墓居家枫林。次子李承鼎居家白州,二世孙李安乏嗣,立李承鼒三世孙李士玑为嗣。三子李承鼒居家丰城湖茫南头历上,二世孙李霸定居湖茫,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湖茫李氏(即上李),其开基祖李承鼒。李霸四子李士玑过继到白州为嗣,白州李氏与湖茫上李同脉。

  丰城的滕王世系李氏,在丰城人数不多,约2千余人,但迁居在外的后裔特别多,目前主要分布在宜春地区、南昌周边县区。外省主要在湖北大部分地区,四川一些地区等。

  永修的吴王世系(磨刀)李氏,即唐太宗三子吴王恪的后裔。吴王恪的九世孙李衜(dao音)辅佐唐朝末帝唐哀帝,任太子太傅,但当时朝政已被梁王朱温控制,公元905年六 月,爆发“白马之变”。此时唐哀帝已知道自己的命运,密召李衜,令其携带皇家族谱逃离西安。李衜带领少部分家族成员先是到湖北,随后逃到江西永修县的深山里名叫磨刀的地方隐居下来。一说开始就没有磨刀这个地名,是李衜为了不忘记国破家恨,时刻教育子孙们学文习武,恢复李唐政权,就在家门口的一块大岩石上磨刀磨剑,外姓人称他们为磨刀李家,开基祖为李。

  永修的吴王世系(磨刀)李氏,原是人数众多的望族,现在磨刀村的人数不多,约200余人。但是,迁居在外的后裔特别多,从磨刀李村迁分出去后裔,在外建村都成为当地的望族,李后裔号称有40万之众。

  永修的吴王世系(磨刀)李氏主要分布在九江、抚州,以及南昌周边县区,外省主要在湖北大部分地区,四川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部分地区。

辛苦答题,只为您的肯定,如有用,请采纳,谢谢!


7. 李氏大祠堂在哪里

在清代晚期,李氏家族第三代族长李绪远在距祠堂200余米外建起家宅。后其子李亮清继承父业,历时15年,在其父所建旧宅改修扩充,建成拥有西式拱门走廊,客厅、套房和小姐绣楼的李亮清庄园,又称“李氏庄园”,坐落在李氏宗祠西南150米处,与宗祠互为犄角,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


8. 福建省李氏大宗祠景点在哪里呢

莆田黄石西洪有一个李氏祠堂,那里姓李的蛮多的。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最后祝你顺利能找到…


9. 李氏宗祠落成庆典

上犹李氏宗祠由上犹一带李氏家族为祭祀李氏家族先祖集资修建


10. 李氏宗祠最大建在哪里

李氏大宗祠坐落于福建上杭稔田镇官田村。始建于1836年,由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公所建,被誉为“客家第一祠”。


11. 福建李氏火德公大宗祠

福建上杭稔田镇。客家第一祠是为了追怀在宋朝就移居到福建的李姓祖先,被许多李姓人士尊为"入闽始祖"的李火德而建。据载,李火德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子李元祥的后裔。上杭稔田是入闽六姓(李,游,黄,刘,邱,陈)始祖的发祥地,每年海内外男女老少累计数十万人皆驱车前来聚集一堂,观光祭祀。


走进胡氏宗祠体会同根同源

来自中国香港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学生马欣瑞(右)和南都记者一道游览老西关。

3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推进会在广州举行。提升大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打造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大湾区文化,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南都教育联盟记者,邀请了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大湾区青年们一道,两两组队,玩转羊城。“湾有引力青年行”兵分三路,在老西关再现香港难觅的打铜手艺,黄埔村偶遇港澳同乡会,农讲所重温红色历史记忆……潮涌湾区正当时,湾区青年有态度。

第一站:

漫游粤剧文化博物馆

体验老西关打铜手艺

一个普通的清晨,行走在荔湾区的恩宁路上,一路绿树白墙,曲径通幽。还未迈入高墙后的大门,门内婉转悦耳的粤剧腔调,越墙而出,飘荡悠远。

这里是“青年行”第一站——粤剧艺术博物馆。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连接粤港澳三地天然的文化纽带,来自中国香港的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学生马欣瑞和南都记者一道,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大门。

“以前很多次路过这里,但还是第一次认认真真逛这间粤剧博物馆。”马欣瑞感慨,自己儿时也有很多粤剧记忆。“小时候在香港,电视上也有粤剧戏曲频道,就像是咱们的CCTV戏剧台一样,其实香港也有很浓厚的粤剧文化。”马欣瑞介绍,“在香港的铜锣湾有一个像戏剧中心一样的地方,经常会有粤剧文化表演。在西九文化区那边,新建了一个专门的粤剧文化馆,有很多知名的粤剧唱段,会在那里表演。那也是香港首个专门演绎粤剧的舞台空间。”

“粤剧的唱词对我来说,有一点点理解难度,但从视觉角度来说,真的特别好看。我有的同学真的是超喜欢粤剧,而且能唱出那些经典的片段来,觉得身边真的还是有那么一群对粤剧非常热情的年轻人,我们也希望能了解更多粤剧文化。”马欣瑞说。

走出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大门,转角的恩宁路143号,“叮叮当当”的打铜声响彻整条街。4平方米的店铺里,做了40多年铜器店主的苏少伟正在打铜。

西关打铜,是广州地区传统工艺,由手工匠千锤百炼而成的铜器皿,曾经是广州每家每户必备之物。“其实之前有听说过打铜,但在香港已经很少见到这门手艺了,之前听说在香港的旺角还有一个老师傅在打铜,其他地方就很少见到类似店铺了。但我知道广州的西关打铜特别有名,今天一定要体验一次。”

马欣瑞和店主苏伯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个铜勺的捶打。“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西关打铜,真的非常新奇。看起来好简单,但当我拿起这个铁锤的时候,才发现这门手艺需要非常精准控制手腕的力量,而且打不一样的位置,还要用不一样的锤头,锤子也很重,觉得打铜师傅非常不容易。”

第二站

黄埔古村打卡糖水铺

宗祠偶遇港澳同乡会

在广州,有一个改变了海上丝路历史的古村——黄埔古港。这里是集港口文化、宗祠文化、特色饮食文化为一身的广州古村,也是此次“青年行”的第二站目的地。来自中国澳门的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卢黛韵,和南都记者一道,探寻古朴村落里的羊城历史。

黄埔古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石基村,北临新港东路,南隔黄埔涌与仑头相望,西临东环高速公路,东隔珠江与长洲深井相望,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古港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记忆中,以前从澳门去香港就会坐船,珠海附近也有很多岛屿,可以坐船去体验和参观。澳门还有疍家人,他们就是长期生活在水上,以船为家,很少上岸。”走在古港边,了解了古港的历史后,卢黛韵也分享了很多自己印象中的航船经历。“澳门还有一间海事博物馆,反映了澳门与大海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历史。但现在去澳门不用坐船啦,港珠澳大桥直通澳门!”

水塘边孩子们嬉戏打闹,老人们在大树下打鼾乘凉。走进黄埔古港,一副“慢生活”图景俨然浮现眼前。这里如今仍有上千原住居民,宗祠文化历史也源远流长。梁、冯、胡、罗被称为当地的四大宗祠,“十屋一祠”也成为黄埔的著名一景。

一行人走进胡氏宗祠的门口。据悉,胡氏宗祠是黄埔村规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宗祠,到今天有200多年的历史。“来之前我查过一些资料,其实当年的黄埔村,还有不少村民离开家乡,如今定居在港澳呢。”卢黛韵介绍,有资料显示,如今旅居海外和港澳地区的黄埔村民超过千人。

在胡氏宗祠的门口,一行人偶然发现了一个牌子。“这里的牌子写着黄埔华侨港澳同乡联谊会。其实在澳门也有很多这样的同乡会文化,真的就是四个字,同根同源。”

第三站:

农讲所重温儿时记忆

北京路畅谈湾区青年融合

红墙黄瓦、砖木结构映入眼帘,院内古树传来阵阵清香,古朴的建筑里藏着红色基因。在广州,若是要打卡红色景点,那就不得不提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湾有引力青年行”第三站,来自中国香港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大一新生李璟正,就与南都记者一同漫步农讲所,体验先辈们奋斗之不易,感受红色历史文化价值。

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农讲所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1961年3月4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走在这座宏伟的建筑里,李璟正儿时的记忆又再次浮现。据他介绍,“小时候曾在广州生活过一段时间”,而农讲所成为他当时参观的景点之一。“虽然现在对当年的农讲所印象有些模糊,但这次有机会正好可以重温儿时记忆。”

一路走过来,看着农讲所旧址里存放的文物,诸如当年使用过的军号、学生穿过的草鞋和军装,李璟正心生感慨,表示在香港读中学的时候,对中国近代史里军人或学生的情况了解仅局限在书本和图片中,没有机会看到实物,从而切身体会当时的环境。“相比于以前,现在我们青年生活的环境真的优越了很多,当今国家和社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打卡北京路里的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让李璟正眼前一亮,其中对“粤港澳一家亲”有着很深的感触。“在广州这边学习,有很多机会和本地学生交流。”他告诉记者,在学校里,港澳学生可以和内地生做室友,在他的宿舍里就有两位广州本地学生;平常在宿舍里会互相聊天,介绍家乡文化和饮食,加深和促进了对彼此家乡的了解,“让不同成长背景的人有更加多的互相认识”。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董晓妍 孙小鹏 通讯员 孟楠 廖晓键

摄影:孙小鹏 董晓妍

视频:孙小鹏 董晓妍 吴泽嘉 刘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