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佛教艺术博物馆

光山县佛教艺术博物馆

光山县佛教艺术博物馆位于光山县城西南22公里处的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净居寺的东侧,用地面积约32800㎡,总建筑面积约1410㎡。建筑采用清式徽派建筑风格,融入宗教的艺术特色,加之空灵清幽的自然生态环境,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理想的超凡,心灵的洗礼,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体的旅游度假风景名胜区。

光山县佛教艺术博物馆分为东厅、西厅和露天部分。东厅为佛教文物展示以及佛教文化展演;西厅为佛教文化体验和佛教八大宗派文物的陈列、各种佛教的经典和相关宗派的内涵讲解,以及佛教知识和乡土文化的传播;露天部分的北面为展示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涅槃一生辉煌经历的文化长廊和二十四孝图照壁樯,长廊与照壁樯之间矗立一尊2米多高的文殊菩萨的石质造像和一座清代古石质灯塔。长廊与照壁樯的南面矗立10座唐代石质经幢、一扇高5米的石质解脱门、平安树、石质灯塔。

馆藏佛菩萨造像、佛教寿匾、佛经、唐卡、佛龛、磬、钵、香炉和法器等各种宗教文物3000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近百件。

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河南省文化厅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

艺术欣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欣赏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亚洲馆里展出的中国文物有不少是稀世珍宝,尤其是佛教艺术珍品,更是大都会的镇馆之宝。

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上个世纪初在北京立山中商会支店,正式开展在北京收购中国古董的业务。 1917年的一天,有一古董商带来了四尊佛像,熟知中日文化的山中定次郎看出这些旧的佛像绝非寻常之物,而是采用了干漆夹纻的古老工艺。山中定次郎认定眼前的这四尊干漆夹纻佛像来历非凡,因此他毫不犹豫的用高价全部买了下来。

山中定次郎得到这些佛像后,留下了其中的一尊,而将另外3尊运往了美国纽约分店公开出售,引起美国各大博物馆关注,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很快出高价买下了其中的一尊,还有2尊则分别被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塞克勒艺术馆和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馆买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坐佛像就是当年高价购入的珍宝。

7世纪初 唐代干漆夹苎 高 96.5 cm 宽 68.6 cm

这组佛像有近1400年的历史,它重要之处就是因为佛像制作采用的是千年前的干漆夹纻(zhù)工艺。干漆夹纻现在通俗说法即脱胎漆器唐朝制作的干漆夹纻佛像熟知的仅见于日本国宝级财产唐鉴真和尚干漆夹纻像(80.1cm),由此可见同为唐代的这四尊佛像的珍贵程度。大都会的签注上标注佛像来自直隶省正定大佛寺

这尊佛像造像生动细腻,宛若真人,双目有神,表情祥和,呈跏趺坐姿,身披袈裟,袒右肩,衣纹褶皱自然写实,流畅生动,袒露的胸部肌肉平滑光洁,充满弹性。袈裟表面均残留敷彩痕迹,佛像裸露的肌肤处可见较为明显的贴金痕迹,袈裟表面残留鲜艳的红,蓝敷色。大都会的签注上标注佛像来自直隶省正定大佛寺。

彩绘石雕佛像 金代 高174cm

北宋彩绘木雕文殊菩萨像 高109.2cm

明代彩绘木雕善财童子像 高69.9cm

金代彩绘木雕菩萨像 高149.9cm

辽代彩绘木雕水月观音像 高118.1cm

五尊佛像的陈列布局

唐代阿难陀彩绘石像 高175.3cm

北宋鎏金木雕观音像 高94cm

明代彩绘木雕狮吼观音像 高107cm

元代木雕佛像 高99.7cm

北魏鎏金青铜佛像 高140.3cm 这是已知最大的一座早期鎏金青铜佛像

明代水月观音木雕像 高76.8cm高

明代铅黄铜观音 高38.4cm

北齐石狮 高65.4cm

供奉弥勒佛像鎏金青铜祭坛 北魏 高76.8cm

供奉弥勒佛像鎏金青铜祭坛局部特写,是了解这一时期佛像艺术的很好资料。

十六国金铜佛像

唐代 金铜菩萨立像

易县三彩罗汉 辽代

20世纪30年代由绍兴人寿鹏飞总纂成书的《易县志稿》载:“八佛洼在峨眉寺沟底之东北支,亦称百佛洞、百佛山……峨磨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有崖南俯,俗名白脸山……山半有洞名百佛洼”。百佛洼亦称百佛洞或称百佛山、八佛洼,山腰凿石虎,内有大慈(瓷)佛八尊,小慈(瓷)佛七十二尊,又依山建阁,内有三彩慈(瓷)观音一尊,后为邦人盗去售诸国外,今在英伦者有三,彼邦人以为唐三彩慈(瓷)云”。

据此可知,八佛洼洞内除罗汉外还应有佛像和观音等瓷像,当年应共有八十尊左右,不知县志记载是否可靠。但目前所见到的只有陶罗汉,同洞的其他造像没有见到实物。

目前易县罗汉在世界上的收藏情况:

美国波士顿荚术馆藏有1尊(头部补塑)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有1尊(残)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2尊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雅坚斯艺术博物馆藏有1尊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藏有1尊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有1尊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1尊

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馆藏有1尊

日本私人收藏家松方幸次郎旧藏1尊(明代)

可惜这批足堪代表唐代以来雕塑写实最高成就,堪称后人无法企及之典范的宗教美术巅峰作品已全部流散异域,国内早已荡然无存。

这是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第二尊易县三彩罗汉,较之第一尊,此尊罗汉年龄更大,内心世界的刻画也更显复杂。

易县彩釉罗汉毫无中国宗教塑像中空泛虚无面目模糊的“神性”,充满了人性。每尊罗汉面目不同,表情各异,写实主义风格明显,体现了宗教塑像中不常见的观察入微。初见之时,不由得惊为天人。

墓葬佛教石雕 北齐

石棺门板 唐代 152.4cm

北魏 龙门思维菩萨 大都会

唐 天龍山第21窟 彩繪石雕菩薩頭像

北齐 响堂山佛头

唐代 双观音造像碑

唐代 修定寺浮雕

隋代 石雕菩萨立像

来源:中国美术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孙旭光一行参观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10月14日,文化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孙旭光、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综合发展部主任、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珊珊、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综合发展部干部许立栋等一行在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工美集团董事长李荣钢,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张坤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在参观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时,孙旭光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晋酒、晋醋、晋药、晋味、晋风、晋韵、晋艺、晋茶”系列的八大晋字品牌经典非遗展品,及漆器、青铜雕塑瓷器刺绣、玻璃器皿等我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所取得的硕果,通过对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细致参观,对山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精妙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赞叹不已,并表示对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建设思路与做法值得让人思考也希望在今后增加互访与深度合作

此外,在山西省工艺美术馆二楼不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现场表演,如木版年画、面塑、剪纸、编织、软陶等,还上演着由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师生们带来的精彩演出,尽情演绎着生旦净末丑的一颦一笑。

图文:芦玺文 审稿:李晓霞

山西壁画景点 山西壁画艺术博物馆

1. 山西壁画艺术博物馆

太原地质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馆是两个不同内容的博物馆,各有千秋。

山西地质博物馆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山西省普及矿产资源和地球科学知识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陈列面积11811平方米,设有“穿越时空”、“远古物种”、“大地宝藏”和“物华天宝”四个主题展厅,“测绘天地”和“衣被天下”两个专题陈列,共有藏品5.1万多件,收藏了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岩石、矿产、古生物化石珍品及世界各地矿物。

山西博物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

2. 壁画 山西

元冯道真墓壁画墓门内东侧为墨画竹鹤,西侧为墨画松鹤(已残)。墓室东壁南端绘道童,右手托碗,左手捧物,立于草坪之中。东壁北端为墨画观鱼,翠柏下一老者盘膝坐于岩石上,俯身观鱼,身侧有l侍者,左臂挟琴,对岸有几株树木,隐约可见。北壁绘水墨山水,右上题“疏林晚照”4字。西壁北端为墨画论道,翠柏下一老者盘膝坐于檀台上,左下另一老者坐于石墩上,两手抚膝,两人正在谈论道义。西壁南端可能是一个道童在翠松下焚香。券顶的南、东北、西北部分画三飞鹤于云朵间。据墓志记载,墓主冯道真,是全真教的道官,龙翔万寿宫的宗主。

按不同的方向和内容,有六种壁画

3. 山西壁画展

答: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它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整个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里。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

4. 山西古代壁画馆

中国传统壁画在题材上一般与宗教(佛教、道教等)或皇家重大事件有关;表现手法上以国画手段为主,强调和突出线条的表现力;绘制材料多以天然矿物提取材料为主。例如吴道子的山西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位于山西省芮城,其艺术和历史价值极高,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极为罕见,其绘制时间略早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壁画。永乐宫壁画分别绘制于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共计1000平方米。永乐宫壁画以道教文化为题材,实为道教宣传画,目的在于揭示教义和感召人心。

  西方传统壁画在题材上多与圣经故事或重要事件有关;在表现形式上多运用色彩进行形体塑造,强调透视及解剖等科学方法的运用。例如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创世纪》绘制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礼拜堂的天花板,作品场面宏大,人物刻画细致,视觉效果震撼。《创世纪》采用了宗教题材,将人的创造力神化,间接赞扬人外在的肉体美和内在的精神美。

  通过上述对东西方传统壁画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其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绘画方式与思维方式不同。同时,不同的自然环境、政治环境、宗教环境也是影响东西方传统壁画不同的重要因素。

5. 山西壁画艺术博物馆地址

山西省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9年7月,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据2020年7月山西博物院官网显示,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

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获得鲁班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6. 山西壁画艺术博物馆开放时间

中国山西博物馆壁画最多。

截至目前,山西博物院是全国博物馆中收藏北朝壁画最多、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博物馆。山西曾是北魏和东魏、北齐的核心统治区域,是民族融合的熔炉、是文化汇聚的舞台,在这片土地保存着大量北朝文物遗存,上承汉晋,下启隋唐,越千年而熠熠生辉。

7. 山西壁画艺术博物馆在哪里

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9年7月,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据2020年7月山西博物院官网显示,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获得鲁班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8. 山西博物院北朝壁画展

山西地理形势优越,进可攻退可守,在北朝历史上,山西在北朝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山西在北朝的重要历史地位的建立,可以追溯至公元398年七月北魏建立者拓跋珪从代北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土城子)南下迁都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起,山西就开始成为北朝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并且影响着北朝的历史发展。

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政权,其中现今山西的辖境分别归属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四 朝,山西的平城、晋阳等可以说都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城市。

9. 山西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

《山西博物馆陈设艺术计划规划》 山西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千古不息的黄河滋润着这方北国的黄土地,沉淀了博学多才的三晋文明。山西博物馆陈设艺术计划环绕“晋魂”主题,将一幅源源不绝的三晋文明和无数绚丽的前史长卷奉献给广大观众。

在总体规划中,我们选用保藏文物的典型,杰出营建晋文明的空气,体现山西博物馆的明显地域特点,以文物为主,凭借辅佐展品,如场景复原、展柜、展台、壁龛,陈设展示文物,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山西史前文明、夏文明、商代方国文明、晋文明、北朝文明、唐宋元明清文明以及各个前史时期华夏文明和北方部落氏族文明相互影响、浸透、融合,在山西区域性上所具有的明显的地方特色。

规划依据陈设体系与内容构架,从全体到部分,空间均衡、要点杰出、富于改变,观众欣赏道路顺利,安全通道明晰,选用标志、涵义等方法,运用丰富的陈设言语,建立起内容与展品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提高陈设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国际博物馆开展的新趋势“绿色陈设”与可持续开展的新理念,使陈设规划既具有较高的学术艺术定位,又能以人为本,满意广大观众的审美心思,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到达老少皆宜的作用。

序厅以简约的晋文明印象,为空间参加深层次的文明内在。门厅柱体规划为青铜纹饰,与天井三晋青铜纹饰交相衬托。

大厅以“晋”字为源头的汉白玉石柱,将各楼层贯穿,其最高处“晋”字源头涌出一汪泉流从顶端溢下,流经雕琢有不同时期文明遗存的柱体,经过柱基汇入中心的“双龙玉环”池中。

龙,标志着华夏,标志着泱泱中华文明的厚积;环,涵义聚合,体现着中华各民族的融合与联合。

厅中心如玉似镜的池面互映着内厅,与馆外环境的叠水遥遥相对。

序厅以动态结合的方法启示人们从更深层次了解晋文明的源源不绝。一曲雄浑壮伟的交响乐“晋魂”从这儿奏起…… 二层文明摇篮展厅透过破开不同时期沉淀的文明层看到山西地形与地貌的模型,预示着混沌初开、收集渔猎的先民日子。

从原始壁画和场景复原上反映出华夏文明的曙光。文物陈设悉数选用布景、模型、文物、辅佐展品相结合的方法,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文物,再次陈说这儿是中华民族的植根和摇篮之地。

二层过厅选用与晋国霸业相照应的立体造型,中心杰出晋文明特有符号,左右墙面分别以石器时代壁画与夏商龙型觥来涵义过厅所衔接的两个展厅的内容。

二层夏商踪影展厅的序取材于标志夏商时期晋已步入青铜时代的“”脱出陶范的瞬间。

由陶范与布景双龙浮雕纹饰一起构成此场景,杰出了山西青铜工艺的成就,构成亮点,点明主题。以电子显现和沙盘结合的动态方法体现夏商的文明遗址。陈设柜以玻璃落地罩的方法陈设青铜器组合,使辅佐展品便于与文物结合。 二层晋国霸业展厅序以晋国霸业的建立——城濮之战为布景,选用了高科技数字化虚拟剧院、幻影成像技能,与沙盘模型相结合,再现了文公称雄、会盟践土、悼平复霸、九合诸侯及晋国建立春秋霸主位置的前史一幕。

它既是序的场景,又是第二单元“春秋热土”中陈展的一部分,该场景起到一景两用作用。

展厅地上以两块巨大的地图再现前史上晋国霸土的光辉气势。

西周晋侯、晋国霸业、三家分晋作为展厅各单元的主题,用晋侯墓复原、赵卿墓原形舆车、烘范 窑与展厅的特殊陈设光纤照明为要点,再现了晋国“政布衣阜,财用不匮”的太平盛世。

一层暂时展厅的规划要点在于展厅设备能够按陈展主题的需要调整,展厅内空间可随意分隔,展墙按顶部轨迹纵横调集拆装。展台、展柜及展柜内的挂镜线按模数规划,可任意组合。展厅的采光照明规划了人工光和自然光“光走漏”设备,充分考虑了节能,一切设备设备利用率高,经济安全。 一层互动六合杰出互动和参加,以中国传统的互动元素——榫铆为序。展厅内的互动是观众参加、遍及科学考古常识的一种实践方法。展厅规划为考古现场,顶部用帐子顶式的软性吊顶,地上设置有从石器时期到宋元时期的考古探坑,观众可在此发掘出文物复制品,以作留念。参加者动手动脑,增加了常识性、趣味性。欣赏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宏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依照导览图逐个欣赏,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