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刘氏宗祠

新化刘氏宗祠

新化刘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百茶源村。新化刘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筑本体为砖木四合院,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建筑面积1083平方米,分正殿、戏台及二层两侧厢房,整体风格小巧别致,建筑构件灵动精美。戏楼为青瓦歇山式建筑,一层通祠堂正门,铺砖石地面;二层为戏台木楼板面,,新化刘氏宗祠,新化刘氏宗祠简介,新化刘氏宗祠-娄底市新化刘氏宗祠旅游指南

新化县奉家镇百茶源村刘氏宗祠古祠,曾是红色足迹报木分会据点。

新化县奉家镇百茶源村有座保存完好的古祠,叫刘氏宗祠。经笔者考证,刘氏宗祠为中国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新化协会报木分会据点。

刘氏宗祠(图片源自网络)

奉家镇秦人社区七十六岁的奉建山老人回忆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下团村的奉恒州任奉家人民公社文化站站长,我任公社文工团团长,有十六位团员。我们编演话剧《红旗》。这个戏,取材于地下共产党员刘文淡以报木古祠为据点从事农民运动。在此之前,奉恒州收到了报木农民送来的一面党旗和一份‘报木农民运动协会’会员名单。这两件文物是在刘氏宗祠神龛的甲板后发现的。《红旗》是话剧,演出时间过两小时。主题是农民协会会员誓死保护党旗。剧情为:共产党的地下活动转入农村后,国民党反动派把魔爪也伸向了农村。刘文淡正在召开秘密会议,闻讯敌人来了,忙收拾文件和党旗转移。转移途中遭遇敌人伏击,大家奋勇杀敌,终于保住了文件和党旗。记得参加演出的人员有朱求云、奉求山、陈海泉、奉孝彩、奉美云、奉茂芝和我,我演保卫党旗的角色。这个话剧,在县里得了一等奖,被县文工团采用,改编为《奉家山上红旗飘》,在全县巡回演出。”

刘氏宗祠(图片源自网络)

刘文淡,报木人,一八九七年出生,一九七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报木农民刘继清介绍:“我听祖父讲过刘文淡的故事。刘文淡年轻时在溆浦教书,因结交新化农民运动领袖邹序龙而被辞退,后在奉家山教书,又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在奉家山被开除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邹序龙派遣,成立了‘报木农民运动协会’,以刘氏宗祠为据点,从事革命活动。”

报木古村落坐东朝西,枕山面水,四面森林天然成挡风屏障。相传,因凤凰筑巢栖息,最先取名凤鸣寨。后因县衙差役下乡登记田亩,畏难而没有进村,让凤鸣寨来人自报田亩,来人便报了一亩田,差役忘了记凤鸣寨地名,便胡乱以“报亩田”作地名。后来,在官员的笔下,“报亩田”又成了“报木田”,全国解放后建制报木村。邹序龙走亲戚,发现报亩田边远偏僻,远离白色恐怖,就让刘文淡在这里建立了“报木农民运动协会”。退休老人刘用俊介绍:“农民协会有会员七人,我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位。”

川月峡谷红军谷、红军桥(图片源自网络)

刘益南家的老房子与报木古祠相连,他祖父是刘文淡从事农民运动的见证人。他介绍:“我爷爷叫刘学贵。爷爷留下了刘文淡以刘氏宗祠为据点从事革命活动的故事。刘文淡任‘报木农民运动协会’会长,接邹序龙进刘氏宗祠开过会。邹序龙遇害后,刘文淡来不及拿走党旗和文件而潜逃溆浦。大跃进时,我爷爷从刘氏宗祠神龛甲板后取出党旗和会员名单,送给村干部,村干部再送给奉家人民公社文化站。正因为如此,刘氏宗祠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得以完整保存。”

深山中的报木古祠,留下了共产党员从事地下活动的足迹,这是今日报木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源:娄底党史

1、紧急通知:炉观至紫鹊界云溪加油站前2KM处因...

2、首部在国外播放的紫鹊界宣传片美景民俗全在这!

航拍新化县水车镇锡溪新建后的邹氏宗祠,祠堂高大气派,邹氏族人都在看!

原锡溪邹氏宗祠,兴建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重建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曾是锡溪最辉煌的历史建筑,相邻为今锡溪管区所在地。锡溪村邹氏宗祠至今260余年,原祠堂正殿六扇,两边厢房各六扇,大门六扇,大门之上戏台,戏台之上二层六方亭阁,四方青砖围墙,前面左右槽门。由于历史原因宗祠被毁,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地基被锡溪乡政府出售,按中央文件精神,茶亭、庙宇、寺院、祠堂属历史文物,不属征收和没收对象,现在古典文化欣然复兴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各姓氏修谱如火如荼、祠堂重建遍地风生水起,祠堂竣工后能为旅游增添一份亮丽的风景

原锡溪邹氏宗祠

重修后的祠堂

修谱建祠之重任经文胜公后裔联谊理事会多次商议,决定于2017年重建祠堂和修订族谱两件大事,邹氏先辈们当时修建锡溪邹氏祠堂时才壹仟多余人口,现在几倍余人,作为后来人更有信心和决心圆满完成此修建祠堂和修谱事业,光宗耀祖、承前启后;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美德,而不愧对列宗列祖,全体族人定会合爱祖德常伦,慷慨解囊!同时共同祈祷:愿祖宗庇护我族房房发达、代代昌荣!经联谊理事会、各房族老、宗亲等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祠堂于2018年底锡溪建祠已基本完成,同时为紫鹊界景点添新色彩。同时向建祠、修谱、出资出力、献计献策的各方好友致谢。

锡溪邹氏宗祠航拍

锡溪邹氏宗祠航拍

2019年农历二月二十三日神主上座,二十七日举行竣工庆典活动、请亲临指导,恭请各方嘉宾亲临指导!

以下附重建祠堂暨修谱负责人联系方式,有需要捐款的爱心人士也可电联捐款:

邹今华:15616957765 邹今凡:13973832139

邹今锡:13762293511 邹美丰:15673840085

邹联仁:13327289639 邹联维:13762802742

高氏宗祠“碰撞”文化礼堂焕发新活力

图为高氏宗祠全景图(此图为高建成摄)

萧山网讯 历史悠久的龙虎文化与古色古香的岩门高氏宗祠照相辉映,相得益彰,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效的管理制度,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这里逐渐成为龙虎村民的"精神乐园"。

2015年,龙虎村文化礼堂的成功验收,赋予了宗祠全新的意义,重新焕发新活力。

借巢引凤

祠堂拓展新功能

沿着蜿蜒小道盘旋而上,映入眼帘的正是高氏宗祠,这座宗祠掩映于青松翠柏的环抱之中,庄严明净。而这,也正是龙虎村文化礼堂的所在地。

龙虎村文化礼堂,由高氏宗祠改造提升而成。2010年12月18日,高家祠堂举行了三修宗祠竣工落成典礼,一座崭新的原式原貌、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展现在世人眼前。完工后的宗祠便一直作为高氏家族谒拜祖先和族人聚会的地方。2015年,高氏宗祠与文化礼堂的契合,让世人在感受古韵之美的同时,更感受到龙虎村浓厚的文化底蕴。

走进龙虎村文化礼堂内,"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这8个大字赫然醒目,与旁边代表着传统道德精神的"厚德、崇善、报国、守信、崇俭、尽孝"的壁画,交相辉映。礼堂内,除了依然保留着具有祠堂元素外,还融入了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美德档案室、农工匠展陈室、文化作品展示区等功能性元素。

独特的祠堂文化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特色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犹如"新旧"的巧妙结合,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为宗祠添新颖。

享"文化大餐"

村民家门口的"精神乐园"

现在的高氏宗祠已不局限于高氏子孙祭祀祖先的地方,而是开放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新乐园。

自文化礼堂建成后,村里的文艺者就有了自己的文化阵地。早晨,他们或许会到农家书屋,挑选几本有意义的书籍细细阅读。或许会去高帆先生的摄影作品室,欣赏他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所拍摄的珍贵照片,感叹历史的沉重。或许约上好友在老年活动室内切磋棋艺。这里俨然成了他们聚会的休闲之地。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近日,在龙虎村道德讲堂内,"七岁开蒙礼"的举行让11位即将步入学堂的孩童们在仪式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传统文化。而这也仅仅只是龙虎村文化礼堂开展传统礼仪活动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龙虎村还将通过举办包粽子比赛、缝伞比赛、"重阳节"开展"钻石婚"纪念活动等富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弘扬传承传统文化。

昔日的宗祠华丽转身,在不断增加文化新元素的基础上,高氏宗祠成为了弘扬龙虎村特色文化,巩固红色文化的阵地,成为村民的精神乐园。

制定"理事会负责制"

"汇智聚力、共建共享"

不管是在道德讲堂内还是在农家书屋,一眼望去,桌椅都被井然有序地摆放,连外面的小道上也是洁净无垃圾,周围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当然,这得益于健全有效地管理制度,确保文化礼堂的有序运行。

如何把文化礼堂"建设好、管理好、运转好"?为此,龙虎村建立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经过村三委会研究讨论,最终确定6名理事,管理日常工作。除了有专职管理队伍外,还建立并完善了文化礼堂管理、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管理等制度,启动实施"星期日"活动,使文化活动变得常态化。专业的知识学习、排舞比赛、露天电影、趣味运动比赛等多姿多彩的活动项目,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丰富和充实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一村一特色,一堂一品味。龙虎村以高氏宗祠为依托,将龙虎文化用以"扮靓"祠堂文化,传承文化遗产,弘扬凝聚力。岩门高氏宗祠也将成为龙虎村文化礼堂的"新坐标"。

作者:记者 孔纳慧  

编辑:孔纳慧

来源:萧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