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部旧址(王家坡王氏宅院)

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部旧址(王家坡王氏宅院)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部旧址(王家坡王氏宅院)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瑞塔铺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部旧址(王家坡王氏宅院)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部旧址(王家坡王氏宅院),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部旧址(王家坡王氏宅院)简介,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部旧址(王家坡王氏宅院)-张家界市桑植县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部旧址(王家坡王氏宅院)旅游指南

无锡红色团建、亲子研学--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

无锡红色团建、亲子研学--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无锡市锡山区北镇寨门村诸巷,其前身是新四军挺进苏南东路地区进行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指挥部,现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馆为两层楼的西式小洋楼,保持了当年的外型、结构和风貌,此楼属原浙江大学机电工程系主任、留美博士诸水本教授的家宅。

西、南两面环河,岸边绿树成行,环境幽雅。馆内二楼恢复了当时师部会议室、师首长工作室和休息室等,并专门开设一个“新四军在无锡”的专题陈列室。该旧址是新四军六师驻地中保护最完好的一处指挥部。

08:10-08:30 从单位门口统一集合,准备出发,车程约0.5小时,公里数为20公里左右。

08:30-10:00 从单位出发到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此时间为参考,以实际出发及到达时间为准。

10:00-11:30 抵达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做活动前准备,讲注意事项。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讲解、宣誓、 重温入党誓词 自由参观纪念馆 大合影 自由拍照 观看纪念馆历史影像资料

11:30-12:30 安排午餐

12:30-15:30 新四军纪念馆公园活动 参观企业党支部

15:30-17:30 乘车返回,结束活动。V:199-5271-3891

『括风瓯韵』· 王村口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

名称: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

地址遂昌县王村口镇桥西村中段街道

年代:建于民国初年

家族/来历:程姓旧宅,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部机关驻地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位于遂昌县王村口镇桥西村中段街道西侧,原是程姓旧宅,建于民国初年,坐西北朝东南,五开间两厢式三层楼房,面积268.77平方米。

老宅砖筑门墙,门内两柱翼角门亭。正屋三层,稍间外设木楼梯。边厢二层,设四开花格门。檐柱饰牛腿,楼沿设圆车木槛栏。阶沿天井条石铺砌,周围泥墙,封火山墙。

花窗和牛腿、雀替雕刻鸟兽松竹图。

尤其有花鸟虫鱼雕刻装饰,比较罕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王村口时,房东程春和一家与当地的地主富商逃往衢州,这里便成为挺进师师部机关驻地,粟裕、刘英及师部机关人员就在这里办公、住宿。据老宅的程企博老人介绍,当年,正是他父亲领着粟裕等人到王村口勘察地形,并将自家宅院让给挺进师作为师部使用。

程企博老人还介绍,这栋房子看上去是两层,实际上是三层,最下面一层是通水道的,可以坐船到对面去。这栋房子有四个楼梯,房间的门也很多,来来回回,非常方便。在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时候,一旦发现情况,可以通过房内通道快速撤退。除此之外,随意一面墙也许就是一扇门,门后就是一个通道,一间暗房。

老人仍居住在旧宅内,以编织棕具为生,他有个很好的创意,将棕具和王村口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做旅游纪念品——小蓑衣。“小蓑衣有人要,旅游的人看它可爱会买件回去,比大蓑衣好卖点。

来源:丽水档案

-end-

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红领巾寻访新四军六师部旧址纪念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72周年,春星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前往无锡锡山区北镇寨门村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展开了一场题为“做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铁军人”的寻访之旅。

初识伟大的“铁军人”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为什么会设立在这里?”队员们带着问题来到纪念馆寻找答案。

馆中静静矗立着一座西式二层小洋楼,队员们在这里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80年前,为了贯彻党中央“东进北上”的战略方针,新四军两次挺进无锡。新四军第六师师长谭震林率领六师一度驻扎于此,在这里开展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谭震林还发动广大民众打击日伪,废除封建保甲制筹建抗日民主政权。

小洋楼向前来瞻仰的人们讲述着80年前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往事,向一代又一代人传播着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

见证“铁军人”征程

在观影厅内,队员们怀着无比庄重的心情观看了新四军东进无锡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的宣传片《锡北1941》,纪念新四军第六师在锡北的抗战岁月。

随后,队员们一路参观,走进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墙上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画面,橱窗里一件件旧物,无不诉说着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和淬火成钢的革命情怀。党员家长志愿者为队员们详细讲述了这些展品的作用和背后的故事,队员们仿佛切身感受到了新四军战士们抗战中的不易,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队员们被无处不在的铁军人精神所感染,被新四军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自发学唱《新四军军歌》,高声诵读《新四军精神》。

新时代“铁军人”

虽然寻访活动结束了,但是带给队员们的深思并没有停止。他们五(5)中队的无锡市“新时代好少年”标兵顾晓峰,校门口辛苦执勤的交警叔叔……队员们在身边的一个个优秀榜样身上探寻到了责任和担当,这不就是新时代的“铁军人”吗!

这次寻访,队员们了解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恩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的同时纷纷立下志向,要将寻访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队员有话说

曹卓越:通过这次寻访,我知道了新四军那时所面临的生活是多么艰苦,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但即使这样他们仍然坚持抗战,他们多么伟大。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以英雄为榜样,好好学习,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郭一航:为了国家的独立和稳定,为了老百姓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的“铁军人”经历了重重的磨难,他们身上这种坚忍不拔、勇猛顽强的铁一般的作风,值得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去学习。

王玥琰:战火纷飞的年代虽已远去,但新四军精神将永存我们心中。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一定要学习“铁军人”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大报效祖国,为国家做贡献。

足迹有痕,寻访有声,少先队员用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视角、情感,感动、感触、感怀,促进价值观念的积极建构,自强奋进,争做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铁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