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琼海关税务司官邸

原琼海关税务司官邸

原琼海关税务司官邸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时代为1898年。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中心向东延伸10.3米、向南延伸10米、向西延伸9.9米、向北延伸15.1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洋人治关”时代,中国来了第一位外籍总税务司 | 千年粤海第一关⑳

黄埔文化遗产

挖掘黄埔文化遗产

传播文化黄埔

上回我们说到,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逐步失去了关税自主权,海关大权旁落,进入一个“洋人治关”时代。

起初,虽然失去关税自主权,但清朝海关的行政仍由中国管理。

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县城,捣毁设在租界外滩江海关,无能的清政府迟迟不能恢复江海关的正常工作。

中国海关走进“洋人治关”时代

1854年夏,英领事阿礼国(1809~1897)提出一个中外合组海关的方案,两江总督怡良(? ~1867)派苏淞太道吴健彰(约1815~约1870)于 6月29日和英、美、法三国驻沪领事会晤,协议三国领事各提名一人,由中国任命为税务监督,与中国共同管理江海关的征税事宜。

民国初年的江海关

于是1854年7月组织了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上海海关由英、美、法籍税务监督共同把持,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就此丧失,沦为“洋人治关”。

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附约《中英通商章程》第十条,有“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及“议明各口划一办理”等规定。

1859年9月,清政府撤消了上海海关的美、法籍税务监督,委任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为总税务司,统管全国海关。从此,外籍税务司管理中国海关便成为制度,并在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

第一任外籍总税务司

李泰国(Horatia Nelson Lay 1833~1898)是一个“中国通”,他10岁便随着出任英国广州第一任领事的父亲来到中国,成年以后李泰国先后担任过英国驻广州、香港和上海等领事机构的翻译秘书、代理副领事等职。1855年6月年仅23岁的李泰国出任江海关关税管理委员会的英方司税。

▲ 李泰国

李泰国在上海司税期间,不仅与江苏巡抚等地方高级官员交往甚好,在税收管理上也很有一套办法。

比如,清咸丰五年(1855年),受战事和海盗骚扰的影响,洋商海运和贸易都遭受困难,他便实施临时性的“免税证”(免重征凭证)来纾困。

又比如,清咸丰六年(1856年),市场不景气,洋货滞销,他又推出“存票”,即缴纳进口税款后,由海关发给存票,代替税款收据,3年内如进口商品仍无法销售,准予凭“存票”退税退运。

这一系列保护贸易的作法,尽管有兔税减税之举,但数年下来,海关征上来的总税额不减反增,正如上海地方官奏称“自李泰国经理夷税征收之后,税钞大有起色,按年比较,银数倍增。”

▲ 清代江海关中外官员

因此,他成为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人物,英国政府对他颇为欣赏,委以重用,在上海的清政府官员眼里,他也被视为可利用的英人。

清咸丰九年(1859年1月),两江总督兼各口通商大臣何桂清内定李泰国为总管各口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乘机提出各通商口岸建立“划一海关”的方案。并胁迫清政府同意“各口税务司的任免,都取决于总税务司,清政府和监督无权过问。”从此,清海关的行政管理权进一步丧失。

“募用洋人,各口仿行”

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李泰国为中国总税务司。虽然名义上总税务司归总理衙门领导,但由于总税务司掌握了募选各口税务司的人事大权,副税务司、帮办等高级职员也均由外国人担任,各级税务司完全听命于总税务司管辖,中国地方官甚至连将军、总督都无权加以管束,因此总税务司在海关范围以内,享有绝对的统治权。

▲ 清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按照“募用洋人,上海先定上海章程,各口仿行”的政策,李泰国在出任总税务司不久,便前往广州和汕头,创办新的粤海关和潮海关。

此后中国沿海各商埠和长江沿线各口岸三十余处也先后实行了由外国税务司控制的海关制度。

同治二年(1863),李泰国离职,改由另一英国人赫德继任。同治四年清政府在北京正式设立总税务司署,由赫德常驻北京统辖全国各海关。

声明:本公众号推送内容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

潮海关税务司旧址开工修缮 将形成独具妈屿特色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汕头市近日开展的“八个一批”工程中,龙湖区龙腾街道妈屿社区潮海关税务司旧址被列为“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之一。记者从龙湖区文化馆获悉,该旧址已于6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整个修缮工程。

海关税务司旧址建于1885年,位于龙湖区龙腾街道妈屿社区南端,1994年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分为税务司别墅旧址(约320平方米)及有眷内班职员夏天住所旧址(约168平方米),均为单层砖砼混合结构西洋式建筑物,是研究潮汕地区海关史和汕头开埠史的实物佐证。

在现场记者看到,老建筑掩映在一片青翠中,目前老旧严重。“此次主要任务是对旧址进行加固修缮和活化利用,创建开埠文化展示新名片”,负责施工的广东纪传英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项目省级传承人纪传英告诉记者,修缮本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尽可能保存该建筑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尽量令其“老当益壮”和“延年益寿”,而非“焕然一新”,使其重现昔日风采,发挥应有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纪传英说,此次修缮工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前期是清理和拆除周边违建物,目前已对旧址周边违建物进行拆除,清拆面积3000平方米,全面完成旧址周边的建筑废材和室内杂物清运等工作。

近年来,随着内海湾整治工程以及对妈屿岛的重新开发,这座镶嵌于内海湾的小岛屿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点。届时,完成修缮的潮海关税务司旧址与妈屿大军井、陶铸亭保育活化,民兵哨所、防空洞、“红色妈屿、盛世清风”党史长廊、廉政长廊等红色景点有机融合起来,串联成珠形成独具妈屿特色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来源:汕头日报

记者:陈文兰

旅顺关东厅长官官邸—保持百年前原貌 俄日苏中政要都住过

日·关东厅长官官邸旧址坐落在旅顺白玉街31号,建于1900年,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是一座白色的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图为:关东厅长官官邸大门历史图片)

虽在樱花翠柏的环绕之中,通过那几扇长窗的窗口,却可以俯瞰整个旅顺口。时间是1900年,沙俄关东州厅长官阿列克塞耶夫中将在白玉山南麓建起了这座俄式别墅洋房,把它当作给侄子启里尔亲王的生日礼物。(图为:关东厅长官官邸大门历史图片)

里尔亲王整天大摆宴席,与一批青年军官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图为:门前的上马台。摄影:刘晗峰 2016年旅顺)

1904年4月13日,启里尔亲王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海难中侥幸逃生,沙俄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洛夫与俄著名画家维列沙金及630名官兵则全部葬身鱼腹,这座别墅成为俄关东军副司令乌罗科夫少将的私人官邸。(图为:如今官邸的外观。摄影:刘晗峰 2016年旅顺)

1905年1月,在日俄旅顺战役中俄国战败,日本当局将这里改为关东都督府都督大岛义昌大将的官邸,并在庭园内大量栽植樱花树。(图为:大门里的百年岗楼。摄影:刘晗峰 2016年旅顺)

每年樱花盛开时节,日本统治当局就要在此举行大型赏樱会,其间还要邀请“关东州”的商绅巨贾达官显贵之类的人物出席,这里成为一个有名的社交活动场所。(图为:如今的建筑局部。摄影:刘晗峰 2016年旅顺)

1927年,这座别墅是关东厅长官儿玉秀雄的官邸。1927年8月15日晨,在这里召开了“旅顺会议”,又称“大连会议”。会议的宗旨就是贯彻田中内阁6月在东京召开的“东方会议”精神,以实现侵占中国东北的野心。(图为:站在官邸里可以俯瞰整个旅顺港。摄影:刘晗峰 2016年旅顺)

1945年8月22日,苏军进驻旅顺。日本海军小林中将投降,原关东厅长官官邸被苏军接管。1955年苏军撤离,这里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第一招待所。(图为:如今官邸的大厅,完全是当年沙俄时期的原貌。摄影:刘晗峰 2016年旅顺)

1955年以后这里成为高级招待所,尤其是在上个世纪,曾经接待过很多国内外政要。(图为:官邸的大厅。摄影:刘晗峰 2016年旅顺)

经过100多年的风雨,这里的内部陈设却依然故我,仍有一种宫殿般的金碧辉煌。(图为:官邸里的回廊。摄影:刘晗峰 2016年旅顺)

红色的波斯地毯,紫色的天鹅绒落地式大窗帘,古铜色的柜橱、写字台、梳妆台和穿衣镜,似乎把时钟凝固在尼古拉二世的时代。不知为什么,这座别墅曾几易其主,却谁都没有换掉这些沉重而华贵的旧物。(图为:沙俄时期原装的天鹅绒落地大窗帘。摄影:刘晗峰 2016年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