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官邸

蒋介石官邸

南泉街道:南泉镇是2001年7月由原南泉镇与鹿角镇合并而成,位于重庆市主城近郊,属东部新城建设组团,渝黔高速公路、上界高速公路横穿其境,距市中心18公里、江北机场32公里。镇域面积84.26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常住人口为4.4万人),非农业人口1.4万人,辖区内有1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23个合作社。南泉镇旅游资源……

蒋介石在重庆四大官邸,前三个有故事,最后一个有“事故”

俗话说:自古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黄图霸业谈笑间,不省人生一场醉。抗日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日军的全面围剿,也为了保存我们的战斗力量,蒋介石定西重庆。在这里,他渡过了8年的时间。除了他的家乡,重庆应该算是蒋介石的第二故乡。那么在重庆期间,蒋介石住在什么地方?在这些地方又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呢?下面跟随着着小编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吧。

蒋介石在重庆一共有四大官邸,分别是曾家岩府邸、林园府邸、黄山府邸以及小泉校长府邸。在重庆的八年里,他来返于各个府邸之间,在这里渡过了一段时光!可以说,重庆是蒋介石除了台湾之外,待过时间最长的地方。下面小编为你一一介绍这四大官邸被后的故事。

曾家岩府邸:重大决策拍板

说到曾家岩,可能会有人不知道。但是说到“周公馆”,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年周总理在抗战期间,以私人名义租下曾家岩50号这栋房子,成为后来著名的“周公馆”。抗日战争期间,周总理就此办公以及接见各界政要。而蒋介石的府邸则在德安里101号。据说当年为了高度保密,连快递员都不知道这个地方的位置。而现在的德安里101号,又被称作“尧庐”,是一处十分有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实际上,德安里101号距离签《双十协定》的桂圆也非常的近,据说来回往返,也只不过十分钟的时间。而当时“尧庐”对外公开的的名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用现在的话说的就是蒋委员长的办公厅。

综观整个府邸,中西建筑相互错落,最明显的特征是一楼一底。据资料显示,整个府邸保卫森严,内部设防空洞,当时想要进入的人员。还必须有特殊的身份证验证才能通过。

为什么要把曾家岩府邸排在蒋介石在重庆府邸的第一位呢?原因在于:当时许多的重大政治、外交、军事,都在这里拍板和定调。我们现在到曾家岩依然还能看到当时的历史遗迹和一些重大事件的照片。

林园府邸:毛主席舌战蒋委员长

之所以把林园府邸排行第二,除了林园依山傍水、景色秀美之外,在这里还发生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说,毛主席在重庆谈判的时候,在这里住过一晚。据史料记载,蒋介石当晚,在林园设宴款待毛主席。第二天清晨,毛主席早早地起床,在林园散步,巧合的是遇见同在散步的蒋介石。二人坐在石桌上,畅谈国家大事。

毛主席的意思就是,希望中共希望通过这次谈判,使内战真正结束,永久的和平能够实现;而蒋介石矢口否认内战,这令当场的随行人员,目瞪口呆,也令毛主席十分的愤慨。而毛主席当即,义正言辞地反驳,告诉蒋介石,如果要说没有内战,这是彻头彻尾的欺骗,连三岁的娃娃也不会相信…… 。也正是这场奇谈,而促成了林园的美名。

小泉校长府邸:曾经重庆最大最豪华的礼堂

小泉校长府邸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蒋介石是从黄埔校长起家,而他本人也热衷担任军校校长一职,当时全国主要军校的军政校长都是由他担任。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迁到重庆南温泉,因为蒋介石经常来此参加活动,所以当时的教育部长陈果夫在此间建设了一动西式平房,让蒋介石方便休息。

整个小泉校长府邸,景色优美,花草众多,尤为突出的是在中央的“中正”礼堂。这是,当时中央政治学院的大礼堂,也是当时重庆最大最豪华的礼堂。礼堂大气磅礴,占据近1900平,可容纳3000多人。

后来,孔祥森、林森以及陈立农等人,在此修建别墅群,让这里的环境更加的优美。而至于安保措施,小泉校长府邸的防空洞可以说是四大府邸最安全、最大的防空洞。

黄山府邸:蒋介石生死两茫茫

之所以把黄山府邸排第三,是因为蒋介石在这里差点一名呜呼。

据资料记载,他差点两次被日本投的炸弹给炸死。

第一次,在日军实施七天昼夜轰炸期间,一群日本飞机突然袭击黄山,一枚炸弹正好落在蒋介石府邸的专用防空洞洞口,差点没把当时的人吓死,万幸的是,防空洞比较结实,没有人员伤亡。

第二次,是蒋介石在黄山府邸开会,日本的飞机奇袭,突然扔下一批炸弹,当场炸死侍卫2人,蒋介石和一些高级官员匆匆忙忙的逃入放空洞才避免伤亡。

而日本的这两次轰炸,据史料记载都是有预谋。原因是,当时的意大利驻华大使和日本陆军航空队第三飞行集团团长聊天时,无意中透露的。

蒋介石在重庆八年,兜转四大府邸,或是参加会议,或是处理政要,亦或和妻子宋美龄度假休闲。可以说,重庆是他的第二故乡。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他自己离开重庆之前,也曾说过,这里除了他的家乡,是待过时间最长的地方,算是他的第二故乡。

现在的四大官邸,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一部分,我们透过那些在岁月遗留下的沧桑,依旧能看见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重大事件镌刻的痕迹。都说昨天创造了历史,但实际上今天也在开拓新的历史,不是吗?

谁是蒋介石的邻居?——上海蒋介石府邸与周边住宅 | 名家专栏

名家专栏

Expert Column

2018年新开“名家专栏”

这是春节之后首发的微信文章,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老师的文稿,主要谈的是位于上海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府邸及其周边的住宅。

沪西的东平路旧时为法租界贾尔业爱路(Route Francis Garnier),筑于1914年,是以1880—1882年法国驻上海总领事贾尔业(B.Garnier)的名字命名的。

东平路不长,全长约400米,其中,东段从岳阳路到衡山路的那一段约200米。

原贾尔业爱路9号,即今天的东平路9号,就是南京国民政府国家元首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府邸。

贾尔业爱路9号蒋介石府邸

虽然蒋介石府邸所在处是法租界,中国人要在租界里建造或居住什么样的房子,未必能完全由自己做主,但是,蒋介石毕竟是国家元首,必须考虑居住区域的安全。

从岳阳路到衡山路之间,东平路的门牌号是1—11号,有独立的花园住宅10幢。

人们一定想知道,东平路的住宅是谁开发建设的?又是谁能够与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成为邻居呢?

1937年《Shanghai Street Directory》(《上海街道名录》)有登录,花点力气,还是能够找到部分住宅的信息。

1937年《上海街道名录》登记的贾尔业爱路1—11号住户名单,

9号住户Mme Chiang Kai-shek即蒋介石、宋美龄夫妇

1947年地图

东平路9号是蒋介石、宋美龄府邸

海城市建设档案馆收藏有东平路1号(后来改为2号)住宅的设计图纸,原说明“Residence R.Walter Esq at Corner of Route Ghisi & Francis Garnier”,意思是“为R.Walter先生设计的位于祈齐路(岳阳路)与贾尔业爱路转角的住宅”。

有人以为,这位R.Walter是欧亚航空公司的德国代表和总教习。欧亚航空公司是中国最早的航空公司,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发展中国航空的五年计划,外交部推荐德国汉莎航空公司(DLH,今汉莎航空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原来的汉莎航空公司的继承公司)。

1930年2月,中德签订《欧亚航空邮运合同》,由中德合资成立欧亚航空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中国持股三分之二,德国持股三分之一。

公司开通三条航线,第一条从上海经南京、天津、北平(北京)、沈阳,从苏联进人欧洲;第二条,从上海经南京、天津、北平、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乌兰巴托),从苏联进人欧洲;第三条,从上海经南京、甘肃,从苏联进人欧洲。欧亚航空公司同时还开辟了国内航线。

1935年3月,上海欧亚航空公司从国外购进的当时最新式飞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德关系紧张,欧亚航空公司改为中国独资经营,1943年改称中央航空公司。

在1937年的《字林西报行名录》中,贾尔业爱路1号空缺,没有住户登记。只能作一个大胆的推测,由于中德关系紧张,欧亚航空公司由中国独家经营,原来提供给德国代表的住宅归中国政府收回,可能作为政府官员的临时住宅,或作为某政府机构的办公用房,才不做登记。

如今这里是一家叫做“席家花园”的酒店。上海有多家称之为“席家花园”的餐馆,全部打着餐馆旧址是上海富商“席家”的旗号,这是商业噱头,无可厚非,也不必斤斤计较。不过既然要讲历史,那就应该将讲清楚。

东平路1号席家花园酒家

1937年《上海街道名录》登记的东平路5号的住户是Mr & Mrs Boissevain,可以查到,他是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

东平路7号的住户是Mr & Mrs Arthur Young和C.E.Christopherson,前一位的资料缺失,而后一位的工作单位是U.S.Departmentof Agriculture,也就是美国农业部派驻中国的农业顾问。

与9号蒋介石、宋美龄府邸西侧相邻的东平路11号的登记住户是Mrs B.Moss,可惜也没有找到她的相关资料,估计是蒋介石的高级顾问。

原贾尔业路7号住宅

原贾尔业路11号住宅现状,现在这里是餐厅

蒋介石、宋美龄府邸的面积较大,占地约1公顷,东南面靠近祈齐路(岳阳路),西面靠近贝当路(衡山路)。

蒋介石与宋美龄

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市年鉴·名人录》中记载:“黄郛,字膺白。浙江人。年五十七岁。内政部部长、南社社员。住祈齐路四四号。”

黄郛(1880—1936),字膺白,号昭甫,别字天生,浙江嘉兴人。1905年入同盟会,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北伐战争,是国民党元老。

黄郛在日本留学期间与陈其美、蒋介石相识,并仿三国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拜金兰谱成为结拜兄弟。

1911年上海光复后,陈其美任沪军都督府都督,蒋介石任革命军团长,黄郛任营长。

陈其美

1927年,蒋介石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一路凯歌,节节胜利。胜利在即,蒋介石必须为新政府的建立未雨绸缪。

在北伐军进人上海之前,黄郛就受蒋介石的嘱托,计划把上海作为即将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陪都”,必须把上海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于是黄郛拉拢了一批幕僚,闭门谢客,草拟了一份《上海特别市暂行条例》。

在此之前,“市”不用于行政区划或城市名称,只是指比“镇”规模小得多的“草市”、市场。

所谓的“特别市”,当然表示这个“市”有别于一般的“市”,而其对应的西文名是“great city”,就是“大市”,是直隶于国民政府的、特别的“大城市”。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5月18日黄郛被任命为上海特别市(City of Great Shanghai或Shanghai Great City)市长。7月7日,上海特别市市政府(City Government of Great Shanghai)正式挂牌成立。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8年后,黄郛历任外交部长、内政部长等职,1936年12月在上海逝世。

在1937年的《Shanhai Street Directory》中,祈齐路42号(即原来的44号)登记的住户是Mr & Mrs Esson M.Gale,他是Salt Revenue Department,即中华民国盐务稽核所的高级顾问。应该讲,在黄郛逝世后,中国政府把原来黄郛的府邸提供给这位盐税顾问居住。

黄郛(1880—1936)

祈齐路110号登记的住户是葛布生(C.D.Culbertson),他原来是科达公司上海分公司的经理,1927年与美商美丰银行职员、众业公所会员、师煌洋行老板等合作成立新丰洋行(SwanCulbertson & Co.),成立后就经营中国政府外汇、债券及地方债券。

而1927年也是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年,显然新丰洋行有明显的中国政府背景。

今衡山路9弄内有多幢独立的花园洋房,以前地址为贝当路5—15号(单号),其中7、11、15号紧挨着蒋介石、宋美龄府邸。那么,这里的住户又是谁呢?

1937年地图中的衡山路9弄 与 1948年影像资料中的同一区域对比图示

根据1937年《上海街道名录》的登记,5号是Dr.&Mes J.C.McCracken和Miss Mary McCracken,这是一个父女俩开设的诊所。

7号登记的住户是Miss E.M.Knox和Miss Ruth M.Danner,她们的服务单位是“W.F.M.S.”,全名Womens Foreign Missions Society of M.E.Church,也就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女布道会,而这个“美以美会”与宋美龄家族信奉的基督教是同一个国家和宗派的基督教团体,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就读的裨文女塾就是长期由这个教会组织经营和管理的。

9号登记的住户是A.D.Calhoun,是美国花旗银行的副总经理。

11号与15号登记的住户是Rev.&Mrs Chales L.和Rev.& Carleton Lock,他俩都是牧师,在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National Christian Council)任职。

13号登记的住户Mr & Mes H.W.Frick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大通银行”(TheChase Bank)上海分行的总经理。

蒋介石府邸北面的围墙则是“永嘉新村”,有两个门进出,北面是现在的永嘉路580号,西北面从衡山路23弄进出;而永嘉新村的另一个名称就是交通银行宿舍,是银行提供给银行高级职员的住宅。

蒋介石是国家元首,虽然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在南京,但是,上海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蒋介石与中央政府的许多领袖人物应该或必须在上海设立办事处或府邸,尤其是蒋介石的府邸,必须考虑到保卫和安全。

从蒋介石府邸四周的住宅和住户情况分析,当时蒋介石的府邸设在贾尔业爱路,已经对府邸的安全有了全面的考虑,住宅四周的大多数住户是美国或有美国背景的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

坊间传说,上海的蒋介石府邸是宋子文为妹妹宋美龄办的嫁妆;又有传闻,与蒋介石府邸相邻的7号住宅是蒋介石的连襟、财政部长孔祥熙的住宅。这种无稽之谈,甚至已经被一些所谓的“学者”接受,并广为流传。

蒋介石是国家元首,在上海设立府邸是政府必须做的事情,即使宋子文有钱(实际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当时的宋子文也未必有那么多的钱),他也没有必要为政府买单;同样,根据中国人的习俗,婚姻是门当户对的,应该由男方置产、女方备嫁妆,宋子文为妹妹出嫁置房地产,明显就是嘲弄妹夫蒋介石,蒋介石和宋美龄能接受吗!

蒋介石与宋子文

在中国的宗法制度时代,民间的居住形式往往是以宗族集中居住的“大家庭”为主,但是在官场上,通常采取“分署办公”、“分府居住”的方式,因为下属和下人之间频繁或亲密的往来和接触,容易泄露机密、引起猜忌、制造事端。

蒋介石与宋氏三姐妹

所以,即使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是连襟、亲戚,也不可能居住和生活在太近的地方。事实上,宋子文的住宅在祈齐路、西爱咸斯路(永嘉路)路口,而孔祥熙的住宅在西爱咸斯路383和385号。

宋霭龄与孔祥熙

上海有许多故事可讲,许多故事也未必能讲清楚,本文只是一个尝试,只是抛砖引玉。如遇不妥之处,祈大家指正。

(作者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审读:丛绿 编辑:周雨珏)

爱情也挑地方发生:电影中的那些意大利古迹

上海被收录的首批6处工业遗产,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下)

上海被收录的首批6处工业遗产,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上)

蒋介石题词的景点 蒋介石题字

1. 蒋介石题字

宾阳县东面有龙岩公园、相思潭、燕山六五寺、狮子岩、边山村仙女湖、程思远旧居、朝霞石壁;西有清平湖、昆仑关战役遗址、葛翁岩抗日战争指挥部旧址、思陇凤凰瀑布、万盆林区、陈平江漂流;南面有桃源忘忧谷、六莲渡抗日战争后方医院旧址、蔡氏古宅建筑群;北有邹圩清水河、八仙岩;中部以县城为中心有大汉回风塔、蒙大赉恩荣坊、南桥、南街、中山公园、秀峰塔、思恩府科试院。

2. 蒋介石题字:天下为公

本来是墨绖从戎 是去从军 这里是让他来广州做事 故而改成从公。 从公就是为公家办事 出来从政的意思。孙中山所谓天下为公

【解释】墨:黑色;绖:古时丧服中围在头上和腰间的散麻绳;从戎:从军。指在守丧期间从军作战。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杜预注:“晋文公未葬,故襄公称子,以凶服从戎。”

3. 蒋介石题字的墓碑

阎锡山的遗嘱里“灵前供无花之花木”,是表达了他未能如愿的遗憾心理。

他生前自作挽联:”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后刻在墓碑上,也表现了他没有能追随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惋惜心情。

阎锡山的遗嘱共七条,如下:

1、丧事宜简不宜奢;

2、来宾送来的挽联可收,但不得收挽幛;

3、灵前供无花之花木;

4、死后早日出殡不做久停;

5、不要过于悲痛放声大哭;

6、碑墓上刻其日记第100段、128段;

7、七日之内每天早晚各读其《补心灵》一遍。

4. 蒋介石题字在青城山

青城山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景区大门前坐索道上观音阁,再上山是上清宫,老君阁,观音阁下走是景区外有圆明宫(圆明宫道家辟谷养生研修院,白云观,玉清宫景区,其中有名的景点比如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等等

5. 蒋介石题字的景点

昆仑关战役于1939年12月18日在广西宾阳县打响。历时14天,歼灭日军8000余人,昆仑关大捷一时威震天下。时任国民政府委员长的蒋介石题写“碧血千秋”在纪念塔上。

6. 上清宫蒋介石题字

老城区-栈桥这个景点是一定要去的,就在青岛火车站旁边的第六海水浴场,早上人少,到海边散步,晚上站在回澜阁回望海边的景色,韵味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比较有情调,栈桥向东一点有座中国古典建筑--天后宫,现在是青岛民俗博物馆,每年4月举行“上网节”,渔民出海,大家可以解馋啦! 2.老城区-中山路 在栈桥北向,游览老市区景点时,必到青岛最著名的老商业街——中山路,德占时期建筑风格,异国风情,颇有韵味。 3.老城区-鲁迅公园 从天后宫向东,1站路,比如316,321等好多车,鲁迅公园车站下车就是青岛海军博物馆,潜艇军舰,小朋友和军事迷值得一游,不远处海中白塔处,即为小青岛,绿树白塔,红礁环绕,海浪轻涌,往东的方向,就到了鲁迅公园,依着海建的纪念鲁迅先生的公园,原为德占时期防风林带,青松绿地碧海红礁,有时间可以进去转转,票价5元,再往前走一段地,就到了青岛著名的海底世界(热带鱼类为主,种类繁多,花花绿绿的,每天有美人鱼和鲨鱼表演),游览2小时左右,票价是90元 4.老城区-第一海水浴场 一直沿着海边走,大约1站路,就是青岛最有名的第一海水浴场(德占时期称维多利亚海水浴场),这个浴场是02年刚刚重新修建的,夏天是青岛人来 的次数最多的海水浴场,如果来游泳的话,最好下午,或傍晚的时候来,这个时候太阳没有那么晒,沙滩上有出租游泳圈,太阳伞的地方,浴场还有更衣室可以冲凉,海水浴场不收费,更衣冲凉就需要银子了哦。 5.老城区-八大关 从海水浴场,沿着滨海木栈道,可以来到青岛久负盛名的八大关,海边是第二海水浴场,水比第一海水浴场干净,人少,但是更衣室少,八大关应该算是青岛环境最好的地方了----没有沿街店铺,非常僻静。这里建筑风格各异,集中了许多国家的特色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这里有一座最有名的建筑,叫花石楼,是一座小城堡似的小洋楼,是蒋介石在青岛期间曾经住过的,游览八大关,一般都会在楼前合影留念,楼上有青岛旅游纪念品可以买. 6.老城区-台东 尽管不在海边,但是青岛最大,也是人气最旺的商业步行街,与之相邻的就是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啤酒街,可以感受现代青岛人的生活,晚上的时间可以来溜溜。 7.东部 再往东边走,就到了东海路,也就进入到了青岛东部地区,这个地区是94年以后开始建设,繁荣起来的,和老城区不同,高楼林立,遍布写字楼,政府行政办公区,现代城市风格,沿着东海路,东海路接着音乐广场和五四广场,青岛最大的休闲广场,有音乐,有喷泉,“五月的风”--五四广场主题雕塑,海边是浮山湾--奥运帆船比赛场地。 8.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在五四广场和石老人海水浴场之间,06年建成,主要展出寒带动物--北极熊,白鲸,企鹅等等,最吸引人的是白鲸,海豚,海狮的现场表演,与动物们来个亲密接触----吻!!!(每天数场表演,注意时间,早点进场占个好座位哦),120元/人 9.啤酒城 如果您刚好是8月中下旬到青岛,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在里面可以喝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啤酒,不过吃的东西和啤酒都比较贵,青岛啤酒25/扎,百威,蓝带什么的就要50/扎了,不过气氛可以,到了晚上,还有精彩的表演和节目可以欣赏,城内游乐区跟嘉年华类似。 10.崂山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安排一天的时间去崂山游玩,崂山是道教的发源地,崂山进山费50元-70元。太清宫景区--崂山最大的道观,索道可以到上清宫,下山游玩八水河龙潭瀑。巨峰景区--崂顶观沧海,最好乘坐缆车,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北九水景区--峡谷自然风景,溪水潺潺,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最好雨季或大雨之后前去游览。 其实青岛景点,并不是特别显著孤立的,都是融入到了城市里面,西起栈桥,东至崂山的滨海木栈道,贯穿东西,沿海风景尽收眼底。只要你有时间,可以顺着弯沿曲折的海岸线欣赏景色,祝大家在青岛能有一个愉快的假期。 附注说明: 交通指南:青岛大部分车是无人售票(304路,802路人工售票),票价1元,如果乘公交车出行的话一定要准备好零钱!如果乘出租车的话,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相比,是比较经济的,起步价是7元(3公里),1.2/公里,也有1.6的,在青岛市内打车,通常不是去特别远的地方,打车费一般15元-30元,除非你从栈桥打车去崂山,那就不止了,基本上打车还是比较划算的. 那我就说好吃的啦。吃小吃的话最好去台东,芙蓉蛋卷,西镇臭豆腐,福建鱼丸,关东煮,东北熏肉大饼,灌灌面,砂锅,排骨米饭等等,喜欢吃川菜就试一下天禄园。总之去台东都能吃的到!~

满意请采纳

7. 蒋介石题字该铲除吗

是谭延闿写的。黄埔军校校名“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字,又是谁题写的呢?既不是孙中山,也不是蒋介石,而是谭延闿!

谭延闿是清朝封疆 大吏谭钟麟的第三个儿子,生于1880年,从小就恨聪明,也很努力,后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自1920年代初开始跟随孙中山,孙中山也重用谭延闿。

谭延闿在广州政府做过内政部长、北伐军总司令。黄埔军校孙中山开始也是让谭延闿去办的,因为谭延闿在湖南就会办教育。黄埔军校的地都是谭延闿的湘军整平的。后来谭延闿想到办普通学校和办军校是两回事,就拒绝任军校校长。

谭延闿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为世人所叹为观止。是清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享有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的美誉。谭延闿一生基本都在专攻颜书,颜体楷书名满天下。

黄埔军校的校名“陆军军官学校”这几个字,就是谭延闿题写的,以谭的书法功底和政治地位,没人不服!北伐成功定都南京后,门楼上的“国民政府”四字也是谭延闿所写!

8. 蒋介石题字图片

关于泰山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说法,是说泰山是盘古开天辟地后的头颅幻化而成。

泰山地势高耸入云,山顶上常年云雾缭绕,古人认为泰山是连接天庭之地,历来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历朝历代的帝王君主也常在泰山进行封禅和祭祀等重大活动,不少文人墨客亦喜好来此游历,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文佳作。

除此之外,泰山上还留下了许多石刻,最著名的石刻属于“虫二”,目前还是泰山著名的72个景点之一。

关于泰山上的“虫二”两字,日本专家费尽心思研究了十年仍不得结果,最后郭沫若却一笑破解了谜底。

听完郭沫若的解释以后,日本专家无不感叹一句,“我们苦苦研究了十年,却从未想到是如此结果。中国古人风花雪月,华夏的文字和文化,果真是博大精深!”

泰山上的“虫二”两字,究竟是何意味?

泰山上“虫二”二字从何而来?

泰山上的“虫二”二字,刻于泰山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一摩崖上。

这“虫二”题字分为上、下款,上款是为题字时间——“已亥夏六月”。

这“已亥”则指的是清光绪二十五年。

下款是为题字者——“历下刘廷桂立”。

话说刘廷桂却也是个难得的天才,12岁时便考中秀才,因而人称其外号为“刘十二”,后来还成为山东省济南市一名士大家。

据相传,有一年刘廷桂邀杭州的三两友人登泰山来到此地,不知为何原因写下“虫二”二字。

如此简单笔画的两个字,一直以来都不被游客所关注,直到有一日,这块石碑面前迎来了一批来自日本的游客,“虫二”二字又重新为世人所关注起来。

五十年代末期,中日之间难得出现了一种往来频繁、交流广泛的活络局面,那时候刚好有一些日本友人在我国相关人员的陪同下登临泰山。

这批游客们走过红门,穿过万仙楼后再向北行一段路,便见盘山路上西侧方向上有一石壁上 刻着红彤彤的两个大字,“虫二”。

日本友人不解,转身问身边陪同的工作人员,“请过来帮我看一下,这‘虫’字我是认得的,不知道这‘虫’字上面加上一撇又是一个什么字?”

工作人员看了好一会儿,竟也一时答不上来。

日本友人接着又说,“旁边这个‘二’字我也认识,不知道这‘虫二’两个字凑在一起是不是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还有这‘虫二’两字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刻在这里的,有谁能帮我解答一下?”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这接连几个问题倒还真是把我国的陪同人员给问住了,一时之间竟也真的没人能回答出来,这“虫二”二 字究竟是何含义。

泰山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但从来还真的没有谁去关注过这两个字的来源和含义。

从泰山上下来回到宾馆后,我国相关的陪同人员便立即请教了宾馆的经理,还问了随行的导游和广大游客,还有人去查阅了字典辞书,但却一直都没有找到与“虫二”二字相关的答案。

日本专家研究“虫二”十年

当时在那批登泰山的友人中,其中有一位是日本的专家。

这位日本专家十分喜欢中国的古代文化,自那天从泰山回去以后,就一直深深地将“虫二”两字记在心底。

他翻遍了有关中国古代有关的所有汉字和文化,还在民间四处走访,却依然没有找到任何有关“虫二”两字的线索。

直到专家回国,这关于“虫二”的谜语还一直藏在他的心头,未曾散去,他也一直带着这样的疑问回到了日本。

后来,据这位日本专家所说,他研究了“虫二”这两个字长达十年的时间,也未曾明白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说: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中国那些古老的汉字,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传承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从我开始研究‘虫二’这两个字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年的时间了,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两个字的谜底究竟是什么,这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相信只有我回到中国,才能重新找出关于‘虫二’两字的正确答案。”

郭沫若一笑破解谜底

能让日本专家如此冥思苦想十年的“虫二”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那时候,还有不少人带着玩味的心里,不远千里特地来到泰山的石崖边看这两个字。

当时关于“虫二”也有不少国人议论纷纷。

“你说这应该不是‘虫’字吧,这两个字分开来都会读,可是合在一起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还有人说,“‘虫二’莫非是泰山上一种虫子的学名?”

不管从左往右看,还是从右往左看,似乎都没有什么合理的意义。

后来有人想到了那个博学多才的文人郭沫若,大家都说,“去找郭沫若问一下说不定就能知道答案了。如果连郭沫若都解答不出来,那这“虫二”可就是个死结了。”

郭沫若是当时著名的“才子”,精通古文字学,还是那个年代下少有的专业考古学家。

此外,郭沫若还对甲骨文有一定的了解和造诣,凭借着他对甲骨文研究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并称“甲骨学四堂”。

可能郭沫若是当下唯一能解此谜之人。

在我国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日本专家亲自登门拜访了郭沫若。

日本专家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解释了一遍,还亲自在画纸上写下了“虫二”两个字,请求郭沫若看能否给自己指点一番。

日本专家当时心下还在想,“我回日本研究这两个字研究了十年,不知道你这个中国人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给我答案。”

谁曾想,还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郭沫若就当场给出了答案。

只见郭沫若拿起毛笔在“虫二”两个字上分别添上了两笔,接着纸上便出现了“风月”这两个字。

据当时在场的相关人员回忆,“郭沫若先生看着纸上那两个大字,几乎是一笑之间就破解了谜底,真不愧是个天才。”

那日本专家苦心孤诣了十年,都没抵过郭沫若那几分钟的思考时间,真不知道日本专家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日本专家一时还不明白郭沫若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便只看着那“风月”两个字不说话。

郭沫若笑着说,“你们不知道这也正常,这其实只是一个谜面罢了。”

原来,这两个字,其实叫“虫 ”是不太准确的。

“虫二”,是泰山石刻当中为数不多的一个字谜,并不是单指“虫二”两个普通的汉字。

严格说来,其实“虫二”两字,是中国繁体字里面“風”和“月”两个字的字芯。

郭沫若对在场的人解释道:

“你看,这原来是我们中国繁体字的‘風’字。去掉这上面的一撇,再去掉外边的这个框,就成了你们看到的那个‘虫’字。这个‘二’字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月’字去掉这外面的边,不就是个‘二’字了。

所以,‘虫二’其实是这个字谜的谜面,它这个真正的谜底,意思就是‘风月无边’,‘虫二’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罢了。”

郭沫若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毛笔在纸上给众人比比划划。

经过郭沫若一番详细的解释之后,众人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让日本人辛辛苦苦研究了十年的‘虫二’,竟然是‘风月’。

郭沫若又接着说道:“所以‘虫二’这两个字所体现出的真正内涵,是指泰山的风景秀丽无边,这样的书法构思可谓是匠心独运。一般人没能想明白其中奥妙,也是再平常不过了。”

寓意中的“风月”,是指“清风明月”之意。

《南史·褚彦回传》中有载:“初秋凉夕,风月甚美。”

“风月无边”,是指眼前的一切景物都藏于云雾缭绕之中,给人一种“无边”之美感。

若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待这幅石刻,“虫二”两字应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审美价值极高。

郭沫若说道:“中国许多名人都有在各种名胜古迹上留下自己作品的习惯,像有些人还会留下自己的手迹。有的人是夸赞泰山的雄伟,有的则想通过写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在郭沫若的解释下,这块冷冰冰的石碑竟也变得生动起来。

郭沫若:中国文化的巨人

1892年11月,郭沫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

郭沫若早年留学于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后来在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的影响下,郭沫若才决定弃医从文。

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先驱者,郭沫若可谓是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

在甲骨文及金文等古老汉字的研究领域上,郭沫若可称为是国内当时唯一的专家。

从他同一个时期的名人看来,大家对他的评价都是极高的。

茅盾说郭沫若是“新诗第一人”。

老舍说:“郭沫若不管是写作还是作诗、学医、考古,他样样都做得很好。”

老舍

就连一向“擅长骂人”的鲁迅都几乎购买了郭沫若所有的古文字著作,评价郭沫若“有伟大成就,值得大家师法。”

再到后来的毛主席,对郭沫若的评价也是极为中肯的。

不论是文学运动还是文艺创作,郭沫若在其中都有卓越的成就 。

他的著作还囊括了诗歌、小说、散文、历史、考古以及书法等众多领域。

也有网友评论说:“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巨人,研究郭沫若,就相当于研究了一部中国的近代史,或可称之为一个属于郭沫若的时代。”

这便是为什么,即便郭沫若早已远离尘世,但他的文学作品却一直影响着世人,因为他的才华足够耀眼。

除此之外,郭沫若也是一个爱国诗人。

在一片白色恐怖中,郭沫若敢于公开反抗蒋介石,而后被蒋四处通缉,他又不得已背井离乡,前往日本避难。

抗战爆发,郭沫若又第一时间回国参战,态度坚定。

期间郭沫若有计划地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以“文化”为手段来宣传工作。

他精心创作了大量的剧本来鼓舞民心,其中包括《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都是郭沫若的得意之作。

郭 若曾说过:“我要借那些古人的骸骨,来吹这些新的生命进去。”

因此,这些历史剧不仅抒写了郭沫若个人的爱国情感,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现实内涵,他也是有意将这些话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武器来使用。

郭沫若笔下的这些史剧创作,基本上全都是为抗日民族的解放战争服务的,是郭沫若对民族解放事业和发展所做的新贡献。

在郭沫若的葬礼上,邓小平同志在悼词中写道:

“郭沫若是为中华民族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同时郭沫若也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泰山上的“风月”两三事

其实关于“虫二”的来历,民间还有不少传说。

一说,刘廷桂与友人登泰山游历到此处时,友人曾谈及到了杭州西湖的无边风月亭。

友人说:“据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历西湖,被当地的美景吸引,便有感而发,在旁边题过‘无边风月’这四个字。”

刘廷桂当下却有些不以为然。

刘廷桂认为:“泰山风景秀丽独特,高耸入云,又岂是区区西湖美景可与之相比?这里虽说有无边风月之亭,但比起西湖,泰山的确更是风月无边。”

话说,刘廷桂灵机一动,当即挥墨写下来“虫二”两字。

原来,乾隆皇帝在杭州西湖曾写过“无边风月”,如果刘廷桂在这里再次写这四个字就算得上“犯上之罪”。

为了避讳乾隆皇帝“风月无边”,刘廷桂在书写这幅作品时,便特意舍去了这两个字的部首,只留下字芯部分,便是“虫二”两字,这便有了人们后来看到的这部分字谜。

“风月”的另一种意思,是指男女之事。

因此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刘廷桂写下这两个字,其实是在讽刺那些山上的尼姑,但他却不敢明目张胆地说出来,只去掉了外面的字体结构,留下了这两个字。

传说清朝时期,泰山斗母宫中的尼姑们私生活的行为非常不检点。

这些尼姑虽说已遁入空门,然而却沉迷于红尘之中,她们还经常偷偷地跑出去偷尝禁果。

刘廷桂多次到泰山游玩,对于这些荒谬之事自然有所耳闻。

他自诩为高雅人士,对于尼姑的这些风流之事自然十分鄙视。

有一次,刘廷桂登泰山的时候口渴了,便向斗母宫中的尼姑讨点水喝,怎料尼姑却不肯给他。

一怒之下,便在石刻上留下了“虫二”两字。

据说刘廷桂当时是想写“风月无边”的,但考虑到如此表达有些太过直白了,泰山人来人往,被人看到必定非常的不雅观,因此便只写了“虫二”两字,以此来讽刺尼姑不守佛规,只会搞一些风花雪月之事。

时过境迁,泰山依旧“会当凌绝顶”,而关于“虫二”与“风月无边”的那三两事,也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9. 蒋介石题字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在衡山香炉峰前。1942年为纪念抗日阵亡的将士而建,1943年7月7日忠烈祠落成,同时举行了首次公祭。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仿照了南京中山陵的形制,在中轴线上依次有牌坊、纪念塔、纪念堂和享堂等,全长240米。祠内的所有建筑均用花岗石或汉白玉砌成,屋顶均为绿色琉璃瓦顶,在周围苍松翠柏的映照下,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正门上“南岳忠烈祠”五个鎏金大字,是由当时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

10. 勿忘在莒蒋介石题字

1、江(jiāng)

江姓,中华古老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嬴姓、子姓等。公元前623年,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江国(今属河南省正阳县)为楚国所灭,后裔世代以国号为姓。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1位。江姓人口主要 分布在河南淮河流域、齐鲁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福建、广东、山东、台湾、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

2、姜姓(jiāng)

姜姓源出神农氏,为上古八大姓之一。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春秋战国时代的姜姓诸侯国主要有齐国(姜齐)和鄣国。到战国中期,姜齐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共有102个姓氏为姜姓的分支,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3、蒋姓(jiǎng)

蒋姓是中国百家姓之一,据《元和姓纂》中记载,蒋氏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族,乃周公旦第三子蒋伯龄之后,以国名蒋国(今河南省淮滨县)为氏。全国形成以川渝湘、苏浙为中心的蒋姓聚集区。蒋姓的郡望主要是乐安。蒋姓的堂号有乐安、钟山和九侯。

4、纪姓(jǐ)

纪姓,中华姓氏之一,作为姓氏的“纪”读音应为Jǐ。唐、宋期间,纪氏族人逐渐向沿海一带迁移。明、清时候,更进一步向台湾岛迁移,逐渐发展成为大姓。纪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

5、贾姓(jiǎ)

贾姓,中国姓氏之一,主要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两个源头,均出自一个“贾”的地方,在今山西省襄汾县 西南是贾氏宗族的发祥地。贾姓由一支从远祖玄嚣递传而来。贾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7位。

6、金姓(jīn)

金姓是占中国大陆第六十八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苏浙地区有一定的影响。金姓的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支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日磾”读作“密滴”)。除上述两支金氏外,十六国前秦时,古羌人首领有金氏。朝鲜历史上的新罗国王姓金。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因开国国王叫钱镠,而镠与刘同音,故认为犯讳,该国的刘姓之人,便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当地甚至连石榴也改叫金樱。今浙江地区的金姓人家,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即生前使用金姓,死后墓碑则作刘姓。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11. 蒋介石题字的大学

1.白鹿洞学院

创始人:李波

创建时间:南唐升天元年

著名景点:圣贤书院、圣贤台和紫阳书院

著名人物:李博、朱、陆九渊、胡适、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南麓平山下

白鹿洞书院是由中央政府建立的。宋代理学家朱重修书院,亲自讲学,阐明了办学宗旨和原则。后来,皇帝应邀赠书,并成为教育和文化的发源地在宋末。

朱的《白鹿洞书院经》影响了数百年的办学模式,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目前,它已蔓延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享有海外声誉。主要建筑包括书院大门、圣贤书院、功勋庙、礼庙、皇家书法馆等23个建筑群,于1988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在近代有很高的知名度。

2.松阳学院

建时间:北魏太和八年

著名讲师:司马光、李刚、程浩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以北2.5公里,嵩山南麓

松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它建于公元484年,原名松阳寺。它的建筑古典而简单。它是儒家和道家活动的重要场所。僧侣们等待数百人。司马光、范仲淹、程颐兄弟在书院讲学。它的建筑包括祖先堂、三圣堂、李泽堂、道观堂、博育斋堂和三 益堂。

它是中国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主要景点包括三将军、石雕、大唐石碑等。蒋介石在1936年来到这里参观100米深的井,被称为江公井,至今仍完好无损。1961年,国务院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和道教的聚集地,但最久也是最著名的是作为儒家的圣地,所以它与主流人所知的书院有些不同。

3.岳麓书院

创始人:朱东,潭州刺史

创建时间:北宋开宝九年

著名学者:彭秋年、曾国藩、左、

地址: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是湖南省长沙市南岳72座山峰中的最后一座。岳麓书院是北宋朱栋在政府的帮助下创建的,历经宋、元、清三代。1015年,宋真宗赠送给岳麓书院的牌匾被授予长周风格,并正式命名为湖南大学。

学院占地21,000平方米。它的主要建筑包括九个建筑,包括一个教学工作室,一个皇家图书馆,一个响水学校藏经阁和一个孔庙。后来,它建造了包括朱、孔子和罗店在内的六个祠堂的原貌。该学院还保存了纪念碑和牌匾。著名书法家李庸提名的江夏黄莱尔石印闻名遐迩

地址:河南省4A国家风景名胜区商丘古城南湖

4.应天书院一般指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绥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的应天府书院。它是北宋时期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唯一一所升格为国子监的古代书院。北宋书院大多位于山区,但应天府书院位于繁华的市中心。晏殊、范仲淹等人也是书院的学生,因此书院享有很高的声誉。

5英田书院,又名南京国子监,由商丘的杨体创建。北宋宋真宗于1009年将应天书院改为应天书院,后经历史演变改为南京翰林院,成为北宋最高学府。毗邻护城河的湿地风景迷人,环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