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

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

黄霞昌家庭生态博物馆以雕版、印刷、工艺美术藏品为主,至今仍留有乾隆年间的匾额;杨黄德家庭生态博物馆则以土地契约、字据、家谱、瓷器、木雕等为主,时间贯穿明朝嘉靖、万历,清朝康熙、乾隆、光绪等年代。据黄金鼎介绍,成立家庭博物馆时,村里的老人家前去帮忙布置,他也参与其中。为博物馆写下简介、目录,然后把藏品分门别类摆好,供游人观赏了解诺邓历史。

景点位置

云龙县白族古村诺邓村内

门票

5元

“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的守门人

踏着夕阳的余晖,走进炊烟袅袅的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山坡上风格各异的“窗、粱、架、斗、拱、柱、檐、枋、檩”让人惊叹,孩子们嬉笑欢唱的儿歌“一口井,两千秋,大青树下凉悠悠……”听来别有意趣。

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是一座家传200多年的宅院。(摄于12月4日)

“千年白族村”诺邓,曾有“万驮盐巴千石米,百货流通十土奇”的盛况。当年明朝派来诺邓负责盐税的官员姓黄,如今,黄姓子孙已在诺邓繁衍生息550多年,在黄家雄伟的大门之上,至今可以看到“世大夫第”四个大字,足见当年黄家名望和显贵。

12月4日,黄永寿在给家传雕刻版除尘。

“我们黄家出过两位进士、五位举人、百余名秀才。我是五井提举司黄孟通的第十九代孙。我的祖父黄遐昌擅长纸扎、泥塑、雕刻,是德艺双馨的民间艺人。” 12月4日, “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的守门人黄永寿对记者说。16年来,黄永寿守护着自家博物馆的馆品珍藏,也守着诺邓村历史传承的大门。

“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家传法币,是法国人参与修筑滇缅公路时留下的。(摄于12月4日)

十多年前,诺邓村旅游业兴起,黄永寿珍藏的家传手工艺品引起社会关注,在州博物馆和云龙文化局的帮扶下,他开办起了农民博物馆。博物馆集家传民居、手工艺品等为一体,集中展现诺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黄永寿曾祖父的手工艺品。

“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家传雕刻版。(摄于12月4日)

“‘耕读传家’是我们家的祖训,这些是我们祖先读过的书集,有《大学》《中庸》《论语》 ……” 黄永寿向游客介绍说。

12月4日,游客在“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参观,黄永寿为大家介绍近百年的老物件。

黄永寿每天在家乐此不疲地给游客介绍每件展品,讲解诺邓的历史和自家的故事。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只有节假日和周末,诺邓村才有大批游客,黄永寿也和村民一样,平时在山间劳作,有游客的时候就回家讲解,零散的游客会在博物馆里自助下单冲泡茶水、借用厨房等。诺邓村路不拾遗,民风淳朴,让游客赞叹。

12月4日,黄永寿在为家传脸谱模具——猴头除尘。

“在200多年的老房子里细品旧物,感受到一个小小的博物馆承载着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一个接近耄耋之年的老人,传承着诺邓的历史文脉与民族精神。一个展馆一位老人,成了我在诺邓村旅游时见到的最独特的风景。”游客徐树在博物馆的留言本上留言。

记者 杨艳玲 文/图

编辑:马丽芳

审核:杨若兰

终审:李成林

这位宜昌人,创办了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

宜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博物馆。馆内的3万余件藏品没有一件是“国家宝藏”,却记录着一个普通中国家庭自清末到新中国的百年变迁,每一件器物上,都留存着生活与爱的温度。这里是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博物馆馆主袁裕校被誉为中国百年家庭史料收藏第一人。

可贵的是他不仅热衷于文化收藏,

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

本土文化产业振兴、发展,

更积极投身公益慈善

坚持行善20多年。

一组漫画到你走进他的故事!

袁裕校,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馆馆长。曾先后荣获第七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人物、湖北省劳动模范、荆楚楷模、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秉持家训:苦工能恒,苦成正果。一部家族志,一座家庭博物馆,三度大奖薪火相传。

袁裕校热衷于文化收藏,决心成立一家反映乡村普通人家生活变迁的博物馆。于是,他白天寻找场地晚上整资料,通过一番考察,在点军区红光社区附近寻租到一所旧学校,作为博物馆的场地。他经过30多年的收藏搜集整理,建成了中国首家平民家庭(袁裕校)博物馆。

博物馆先后被授予“省情市情教育基地"、“湖北省家庭档案示范点”、“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昌市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前来参观考察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他始终坚持博物馆公益为先,每年博物馆公益性免票金额达100万元,占到票务总收入的85%。

袁裕校担任义务辅导员,免费为中小学生授课,传递爱国、感恩的正能量。在近千篇中小学生的观后感中,写满了对他学雷锋做善举的敬佩之情。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苦”字家训的百年变迁》、《一座穿越家庭历史的博物馆》为标题进行了报道。

袁裕校的家乡兴山县有一所黄家山小学,建于七十年代初,被订为一级危房。这个村是一个三百多人的高山小村,农民温饱就没有解决,哪有钱建房。他得知情况后,步行三十余里来到学校了解实情,当场就地帮助规划、选址、设计,捐资兴建了一所预制结构的校舍。

从1995年开始,袁裕校每年都要捐助一定数量的钱款和物资扶贫帮困个人及灾区,连续多年被评为宜昌市学雷锋先进个人,宜昌市慈善先进单位。他积极参与“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募捐以及“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历年捐赠累计总额达35.7万元。

快 评

他,心系扶危济困,却从不求回报;他,传承家族历史文化,为中华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普通而又平凡的袁裕校。

来源丨宜昌文明网

漫画作者丨李学军

编辑丨七七

审核丨黄琨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与慈善是一生的事业

“我是靠着别人的奶水才得以存活,靠着党的教育才能有今天,我很感恩。雷锋是我从小敬仰的楷模,我要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回报社会。”袁裕校说。

湖北宜昌夷陵长江大桥南岸,有一家特殊的博物馆

馆内的3万余件藏品没有一件是“国家宝藏”,却记录着一个普通中国家庭自清末到新中国的百年变迁,每一件器物上,都留存着生活与爱的温度。

这里是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博物馆馆主袁裕校被誉为中国百年家庭史料收藏第一人。可贵的是他不仅热衷于文化收藏,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本土文化产业振兴、发展,更积极投身公益慈善,坚持行善23年。

生命由善而始

袁裕校出生于湖北省兴山县风邑坪村,出生时母亲难产,他曾因“假死”被抱到山坡掩埋,一名过路的老中医发现他有微弱的脉搏,才被抱回得以存活。

袁裕校懂事之后,母亲和他讲起这件事,并教导他:“上天有好生之德,如若成器,定要从善。”

从此,“善”字在袁裕校的心中扎下了根。

或许因为出生之初遭遇了一番传奇,袁裕校的人生也从此不凡——从农民农村金融明星;从公务员到实业家;从摄影爱好者到家庭博物馆馆主……袁裕校的经历堪比小说男主角。

1977年,15岁的袁裕校高中毕业回乡务农,3年后父亲退休,袁裕校顶班到中国农业银行兴山县支行黄粮营业所当会计。1987年调到农行兴山县支行存款股,为了开展业务,袁裕校想出一个金点子——开展学生零用钱储蓄,一时间,这项储蓄业务在兴山县办得轰轰烈烈。

第二年,湖北省农行专门给袁裕校下达一个“带帽读书”的指标,到中南财经大学银行行长班脱产学习。毕业后,他被调到省农行宜昌干训部任主任,后调任兴山县移民委副主任、兴山县驻武汉办事处主任。

正当袁裕校在仕途上走得顺风顺水时,他却执意选择下海经商。当时,中国市场经济春潮澎湃,下海浪潮涌起,1995年袁裕校到三峡坝区开发房地产项目,一下赚了200多万元。

淘到“第一桶金”的他,没有继续“向钱看”,而是选择弃商从文,将主要精力转向了自己的爱好——摄影。1996年至2003年,袁裕校拍摄三峡工程建设各类照片达万余幅,这其中有很多珍贵的历史镜头。他自费出版了《三峡之光》、《印象宜昌》等摄影集,在夷陵广场、武汉洪山体育馆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1995年,袁裕校推开了公益慈善的大门。

兴山县黄家山小学建于70年代初,当时共有学生24人,教师1人,只开设了1-3年级。就是这样一所地处高山、条件艰难的乡村小学,由于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遭遇了又一重击——长期失修加山体滑坡,房子出现裂口,被定为一级危房,学生们没地方住也不能上学。袁裕校得知情况后,步行三十余里来到学校了解实情,当场就地帮助规划、选址、设计,并捐资2万元兴建了一所预制板结构的校舍。

1995年8月,一栋150平米的新校舍落成。

教学条件改善后,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师教学的信心更足了,学校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上升,在市、省两级“普九”验收时,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均达100%。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将学校改名为裕校小学。

23年行善路

从1995开始,袁裕校的慈善道路未曾有一刻停息。

2008年,兴山县高桥乡癌症病人陈孝志无钱住院治疗。袁裕校得知后,费尽周折,找到了宜昌市慈善协会帮助陈孝志争取了治病资金5000元,解决了陈孝志家庭的燃眉之急。

2010年春节前,袁裕校从媒体上得知襄樊市谷城县石花镇黄家营村6组残疾老大娘郑明会生活困难,他从宜昌赶赴黄家营村看望郑大娘,拉着郑大娘的手,像儿子一样嘘寒问暖,并拿出1万元现金改善郑大娘的生活,让郑大娘过了一个温暖而富足的春节。

23年来,袁裕校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钱款和物资扶贫帮困——为贫困山区学生捐助资金、图书、学习用品,积极参与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募捐以及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历年捐赠累计总额达35.7万元 ,志愿服务累计时间400天。与此同时,他还发动身边的朋友资助孤儿学生、贫困学生,累计捐款20多万元。

“我是靠着别人的奶水才得以存活,靠着党的教育才能有今天,我很感恩。雷锋是我从小敬仰的楷模,我要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回报社会。”袁裕校说。

2010年6月,袁裕校当选宜昌市政协第四、 五届委员,他的慈善行为也进一步升级。

他先后捐资农民牲畜饮水工程,建桥修路,造福一方,为兴山县南阳镇“南天公路”、点军区联棚乡泉水溪村“泉水桥”、远安县苟家垭镇秦家村饮水等项目捐助资金,并且不留捐助记载。

身为市政协委员,袁裕校为反映民生民情而四处奔走,积极上交提案,踊跃建言献策。他撰写的《关于长期关注三峡库区移民的提案》由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解决了部分移民的实际困难。

湖北省劳动模范、荆楚楷模、宜昌十大民选新闻人物……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落在袁裕校的肩头,对此,袁裕校看得很重,也看得很轻。

重,是因为荣誉代表着社会的认可和肩负的责任;轻,是因为对于袁裕校而言,他不过是在做好生活中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小事。

用家庭博物馆记录爱的温度

“我这一生到死就是两件事,一是我的公益家庭博物馆;二是慈善。”让担任着宜昌市慈善总会常务理事的袁裕校看得与慈善一样重的,是家庭博物馆。

上世纪20年代,大字不识一个的袁家祖父到县城看布告,被人讥讽为“睁眼瞎”。祖父回家后下定决心,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孙成为文化人,并记录下这个奋斗过程,使后人铭记。从此,袁家人都遵循一个独特的祖训:凡用过的东西不准扔掉,留着保存家族的历史。因为“家规”执行近百年,家里积累下来3万多件藏品。

当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袁裕校一家不得不移民搬迁。“几辈人留下的遗产,怎么办?”他租用了10多个仓库,才让这些“宝贝”有了安身之处,一年租金高达20万多元。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在地方志办工作的朋友,无意中提起自己家收藏的这些东西。朋友说,这些收藏品现在已难得一见,鼓励他创建一个博物馆。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一手打造的。”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建立实属不易——白天寻找场地,晚上整合资料,经过一番考察,袁裕校在点军区红光社区附近寻租到一所旧学校,作为博物馆的场地。为节约成本减少开支,他既当老板又当泥瓦匠,克服重重困难,分期修建完善馆内外设施。

2010年10月,袁裕校独自在馆内悬挂走马灯,墙角不平,他站立不稳摔倒在地,晕了过去,被人送到医院一检查,折断了两根肋骨,刚住院没几天,他就呆不住了,又绑着纱布回来布展,结果再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又断了两根肋骨,这次他在医院整整躺了两个月才回家……

2011年9月30日,历时三年建成的“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正式开馆。

馆中藏品一共有三万余件。放置的两万多件实物中,有家具、衣物、日用品、粮票布票、杂志报纸、家庭生产器具、墓碑等,大到雕花床,小到绣花针;留存的一万多件文字资料中,有公粮契约、购物清单等,件件记录着普通人家的生活琐事。

从目不识丁的第一代,到“澳洲海归”的第四代,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用一个家庭的百年历史展示了我国近现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展品,成为百年间民生民俗变迁的缩影,印证了历史和时代的进步。

因此,袁裕校家庭博物馆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家庭档案示范点”、“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昌市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2015年1月15日,第七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揭晓,袁裕校荣获“年度杰出人物”。

“办博物馆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想赚钱我就不会办博物馆。”袁裕校始终坚持博物馆公益为先,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役军人、残障人士参观免票;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票,对未成年人免票。他还担任义务辅导员,免费为中小学生授课,传递爱国、感恩的正能量

如今56岁的袁裕校已经辞去工作,专心投入到家庭博物馆整理工作之中,他整理出100余卷的《家庭档案》及近60万字的《袁裕校家志》,填补了中国方志史上家庭志书的空白。他说:“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家,繁衍在祖国的大地上,国,深藏在每一个小家庭的心窝里。我用这种方式,去爱生活、爱社会、爱祖国。”

人物简介

袁裕校,生于1962年。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馆馆长、宜昌市慈善总会常务理事。在建立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同时,他积极热心参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2011年以来,分别获得中国第四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第六届杰出团队奖和第七届年度杰出人物、湖北省劳动模范、荆楚楷模等荣誉称号;2016年4月,袁裕校获评“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好人。

本文首发于《湖北慈善家》2018年第2期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