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阳墓

李元阳墓

李元阳墓位于苍山应乐峰下崇圣寺三塔西200米处,段功墓的东南侧,1985年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元阳,字仁甫,号中溪,明代大理白族名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7年)生。明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阴县令,荆州知府,监察御史等职。嘉靖十八年辞官还乡后,精研理学,专修地方史籍,编纂《云南通志》、《大理府志》,著有《中溪漫稿》、《心性图说》等书。维修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瑞鹤观等文物古迹,为地方的历史文化作出贡献,深受大理白族人民爱戴。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病故,葬于苍山应乐峰麓。李元阳墓坐西向东,建造宏伟,墓体高大,墓前依中轴线布局建有石牌坊一座,通道两侧立有石人、石马、石狮、石象、石鹿10躯,墓高约10米,宽5米。“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遗址和残损的墓志铭。现其管理单位为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使用单位和责任单位为大理旅游集团。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已并入崇圣寺三塔,不再单独划定。

少数民族研究:辽宁辽阳苗圃墓地元明墓发掘简报

少数民族研究:辽宁辽阳苗圃墓地元明墓发掘简报

徐沂蒙李海波王闯赵少军王宇穆启文图旭刚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200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辽宁省辽阳市苗圃墓地发掘区北部发现一座元明时期墓葬。墓葬为南北向带斜坡墓道砖室墓。墓室拱门形券顶,北、东、西三面砌壁龛。墓内葬具为木棺一具,墓主女性,仰身直肢葬。墓内随葬有金耳环、金首银脚簪、金银饰件、铜钱、瓷碗、釉陶香炉、瓷瓶、花纹砖等器物。经综合分析,将此墓年代推断为元末明初,具体年代范围在元至正年间到明洪武四年左右,即14世纪40~70年代。本墓葬的发掘,对

关键词:辽东地区 ; 苗圃墓地 ; 元末明初 ; 砖室墓 ; 西域研究李宁

北方民族考古(第7辑)

河南罕见!沁阳现元代壁画墓

图为沁阳市发现的元代壁画(局部)。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萌萌 摄

9月13日,记者从沁阳市相关部门获悉,该市在西向镇西北2.5公里处发现一座古壁画墓,其建造工艺及彩绘纹饰均为元代特征,为目前焦作乃至河南地区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

“7月1日早上,刚开始施工,发现地里有彩色的壁画,我就走近细看了一下,感觉好像是个墓穴,我们就停止施工,赶紧联系了科创园的负责人。”沁阳市科创园施工工人告诉记者。

“早上8时30分接到电话,说是发现了古墓,我们立即组织了四名考古队员赶赴现场,了解具体情况。”沁阳市文物队副队长李志军说。

当天9时左右,李志军一行赶至沁阳市科创园的施工现场。

“我们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壁画像,颜色也非常亮丽,整个墓穴保存得也比较完好,从壁画人物服饰和一些陈列来看,我们初步判定为元代墓穴。我们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了保护,然后给沁阳市文广旅局汇报了情况。”李志军接着说。

沁阳市文广旅局当即向焦作市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上报,当天11时,焦作市考古专家就来到了现场。

“我们到达现场后感觉很惊喜。经过初步勘察,从壁画鲜艳的着色和栩栩如生的人物等看,我们认为这是一座典型的元代墓葬,建议抢救、清理后整体搬迁保护。”焦作市考古研究所所长韩长松说。

据了解,在沁阳市发现元代壁画墓尚属首次,该壁画墓为穹窿顶砖室墓,坐北向南,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为方形、穹窿顶,砌筑材料为青条砖,黏结材料为白灰浆,整个墓室布满人物、花鸟等图案,壁画色彩艳丽、图案精美,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元代壁画墓在全省都是比较罕见的,这个保存也比较完整。它的发现将为我省研究元代时期的地方经济文化、葬俗、葬制等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我们建议进行三维扫描,建立数据库,为以后的考古提供数字依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

为确保元代壁画墓完整保存及后期展陈,遵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沁阳市将对壁画墓实施整体迁移,迁移至沁阳市博物馆。整个迁移工作完成后,这座元代壁画墓将在沁阳市博物馆向大众展出。 (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萌萌)

扫码加入“河南日报传媒”粉丝交流群

有福利!有惊喜!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李调元纪念馆及李氏家族巨型石刻像实拍

在以前1985年以前的绵阳专区时代,在那个时代 ,李调元也曾经是绵阳拿的出手的文人之一。

后来,绵阳和德阳分置 ,就有民间人士写作称李调员从安县调到罗江来了。

这是因为李调元的家乡,并不在安县或者说罗江的城里。

原因是李调元老家乡下,原来是安县管辖,在1985年后划归了罗江,所以就戏称李调元从安县调到了罗江。

作为罗江最能出手的文化名人 ,罗江在打造李调元文化上面应该说是竭尽全力。

从这个李调元纪念馆就可以看出来。特别是临江的四个李氏家族成员石像。

别说罗江区这种县级区了,在全国来说这样打造大规模的人像实像也是比较少见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