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寨

佤族寨

寨内分布有茅草顶的干栏式建筑群、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司岗里石雕以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场正中的牛角为佤族的寨桩,广场前的两个石人分别为佤族最崇拜的男性和女性祖先“木依吉”和“阿依娥”。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人口约36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澜沧江南段以西的阿佤山区。

民居建筑:

佤族以竹楼为主,多为以草、竹、木为构成的“干栏”式建筑。房内的陈设简单,无桌椅,竹席木板当床,没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单做被盖。建筑材料均为竹子、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房屋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家禽活动之所。两层之间通过“楼梯”来沟通,楼梯伸向楼门之外的空间地带是晾晒物品的阳台。必不可缺少的是一个主人使用的火塘,一个供祭祀用的火塘,和一个加热牲畜饲料的火塘。

宗教信仰:

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灵魂和鬼神,神是吉善的,而鬼则是凶恶的,办事要祭神,人有病痛、灾祸就要叫魂做鬼。

礼仪习俗: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客人一定要喝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对主人不敬。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语言: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分“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

婚俗:

青年男女恋爱婚姻自由,虽然也有少数父母干涉包办,但最终还是由子女自己选择。夫妻不合可以离婚,再婚不受干涉。男子的婚姻自主权相对来说比女子的要强,父母如果不同意女子婚事,可以责骂女儿,不给饭吃或对男方提出过高的经济要求,因此产生“偷婚”现象。

服饰:

佤族女子服饰上身为无袖无领的黑色小短褂。下着自织的黑、红、蓝条纹的及膝筒裙,小腿和腰部套着用箭杆草、大茅草或野竹制成的若干篾圈,有的漆成黑色,耳坠大银环,颈挂硕大的银项圈和成串的珠子;男子着无领短衫,黑色宽裆长裤,头缠黑色包头,外出时常身背筒帕,腰佩长刀、铜炮枪和弩弓。

文化:

沧源崖画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在世界历法创制史上,佤族的“星月历”与汉族古老的“农历”及古埃及的“旬星制历法”一样,都是人类在天文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饮食: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现吃现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一些地区的佤族食用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佤族普遍喜饮酒,喝苦茶。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有健齿作用。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歌舞: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

节日:

佤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主要的节日有过大节(即 汉族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米节(农历八月十四日)、取新火节(农历三月初一)、撒种节(农历四月)、盖新房。

云南民族村怒族寨满族院苗族村拉祜族寨景颇族寨壮族村僳僳族寨哈尼族寨回族村布朗族寨独龙族寨基诺族寨阿昌族寨蒙古族村白族村布依族寨德昂族寨


翁丁原始部落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寨,云南嘎多月亮古寨!

云南临沧市的沧源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著名的佤乡。

由于沧源地处偏远,直到解放前还一直处于原始社会,解放后一举过渡到了现代社会,但也留下了极多原始社会的印记,让它依旧保持着神秘的原始风貌。

嘎多是沧源的一个旅游景点,非常淳朴的佤族边境村寨。

寨子边一台台人为开垦的梯田,正直春分播种好时节,田间播种插秧忙得不亦乐乎。

走进嘎多古寨,一路上风景宜人,森林植被完好。在山坡高处可以看到对面边界缅甸佤邦的房子和农田。

沧源与缅甸有着漫长的国境线,就在这边境沿线,存在着让人惊叹和意想不到的民俗遗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将沧源的翁丁大寨,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同时也是2014年评出的“云南最美观景拍摄点”首批20个入围地点之一,沧源原生态的魅力可见一斑。

嘎多村,这里的房屋多用木材石棉建筑,几乎没有茅草屋。对面山头后面就是缅甸了,属于边境村寨,嘎多村寨面积很大,村寨由多个区域组成。村寨东南和西南都有大片的居民区,西南面有河流和水田,附近山上旱田面积更大,很多较陡的坡地已经退耕。嘎多村学校里的学生有200多人,周边缅甸的孩子很多也来这里读书,所以学生众多。

嘎多月亮古寨是翁丁原始部落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寨,在夜晚这里是你能看见月亮升起来的地方。

嘎多是沧源的一个旅游景点,非常淳朴的佤族边境村寨。嘎多月亮古寨

嘎多离缅甸佤邦一山之隔,在哪里的小学大多数都是从缅甸佤邦过来读书的小朋友,(都是来留学的)边境线上174界碑耸立。

相比翁丁原始部落,嘎多村的房屋建造也是有一定的区别,都为鸡笼试房榻,村寨里石头铺路,竹篾做的栅栏,木板做的房门,不同的是在房顶的建造上嘎多把竹子利用得更为多些。把竹筒坎成一节节,破开从屋顶铺至而下。

嘎多月亮古寨是《月亮升起来》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的创作地。

月亮升起来李直 - 情感部落

月亮升起来哟山寨静悄悄

晚风轻轻吹心儿多爽朗(舒畅)

让我们相聚在一起诉说心里的悄悄话

嘿~嘿~悄悄话

月亮升起来哟山寨静悄悄

月亮升起来哟山寨静悄悄

晚风轻轻吹心儿多爽朗(舒畅)

让我们相聚在一起诉说心里的悄悄话

嘿~嘿~悄悄话

月亮升起来哟山寨静悄悄

嘎多月亮古寨是翁丁原始部落后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寨。

翁丁佤族古寨,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文图 若愚

位于云南临沧沧源县勐角民族乡境内的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周围自然景观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临沧人文风情旅游的必游景点

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 人。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

寨桩是佤家的一种图腾崇拜,一般位于寨中央的打歌场,代表着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杆是用龙竹制的幡杆,顶部有几圈竹篾做的饰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条头子,这既是饰物,又是避邪的物器,就像汉人用艾蒿避邪,桃树驱鬼,门神护家一样。篾圈下面,有一尺长的木船,代表着一帆风顺,木船下面,有一条木鱼,代表年年有余,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鱼,这预示着全村风调雨顺、万事大吉。幡杆旁,是棵人高的木塔桩,雕刻极粗犷,全是用斧头砍凿成的,塔身被生石灰刷过,洁白如银,木塔上还刻了一些特殊的图案,有圆点、方块、三角块、条块,分别代表世上人间赖以生存的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

木塔幡杆旁,还有一个木桩,顶上钉了个木盆,这是赕佛用的木盆。杆脚下有个鹅卵石代表着寨心。每逢节日吉庆还要在竹杆上挂一条五尺长的白布幡,这又容纳了小乘佛教的礼俗。这时,家家户户都带着食物来供奉寨桩,寨桩周围堆满了食物,插满了许多祭鬼神的小三角旗,然后,全村老老少少围着寨桩载歌载舞共庆一年的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因此树有寨桩的广场,既作为全寨祭神、祭鬼,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又作为全村寨佳节聚会、歌舞欢庆的理想之地。翁丁的寨桩充分说明了佤家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坚信自己的传说,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寄托着一种诚恳的期盼和追求。

沙拉房也就是公房,主要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或远方客人来访找不到亲戚,暂时歇脚的地方。

公房多数时间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大家在这里互诉情话,表达爱意,给姑娘送礼物,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东西后,他们便成了情人,相爱后并可以睡在一起,但却不会轻易发生任何关系。因为佤族认为未婚先孕会得罪鬼神,会给地方带来灾害,而且还要受到习惯法的严惩,所以说是不允许的。

如果那对男女过于相爱造成未婚先孕了,这时,就由女方拿一包茶叶到男方家,通知男方家,然后男方家就要领着这对青年到头人家认错,并由他家杀一头猪,由头人搞一些宗教活动,以向鬼神告罪,乞求鬼神原谅,驱逐将会给寨子带来的一系列灾难等。然后把猪肉送到各家各户(哪怕只有一指头,都必须送到)以表认错之心。这时,女的要背着一背箩沙子石头,男的要扛一颗带根的龙竹,两人围着寨子走一圈,当众接受这样的惩罚,如果不坦白,被人知道后,会被赶出村外,或全村人从此与你断绝来往,不与你说话,完完全全把你孤立在一旁,对于这种惩罚,大家都害怕,所以一般不会未婚先孕。

全村的建筑风格现在还基本保持着竹木草顶结构的佤族“杆栏式“和“落地式”农舍,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部分农户也换成了石棉瓦顶,但目前全县90%的佤族村寨依然保持着这种原始的建筑风格。“杆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关养牲畜、堆放杂物,房屋前面有一竹巴晒台,用来晒衣物、晒谷子等,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佤族村寨房屋密集、道路狭窄、房屋间距小,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在寨内也就是说在寨门、寨栅围住的范围内,才能受到寨神的保护和本寨人的帮助支援,械斗时统一集体行动、统一部署,他们宁愿在寨内拥挤,也不愿独户远离村寨。

寨门位于村子入口处,过去每个佤族村寨都有一个寨门,且寨门的位置和作用特别重要,进出村寨,只有通过寨门,寨门的大门一般都是紧闭的,友好往来者一般走侧门,未经允许破门而入的视为入侵者。除寨门外,还有寨栅,也就是现在说的围墙,现在翁丁村四周都有几棵大的青树,当时,就是以这几棵树围寨栅的。围寨栅时,先是围绕寨子挖一围深壕,再在挖出的垒土上栽上倒沟茨之类以为樊篱,有的还要在深壕内外再栽上竹子。时间一长,茨棵和竹缝越长越密,就成了一道天然的防工事,遇有械斗或其它紧急情况,还要在壕沟中栽上用箭毒煮过的竹签,人若踩着,往往很难医治。

寨门和寨围主要用来抵御外族、外部落以及毒蛇猛兽的入侵。另外,全县佤族村寨多依山而建,利用自然的地形、地势择险而居住,可防守;有水,利耕种;退,有退路。上可攀山顶、下可去山谷,所以说,寨内道路多不够完整,呈不规则形状,完全随房屋排列变化自然形成,都坎坷难行。这既是受地势地形之影响,又反映了佤族的生活习俗。同时,为了防火,粮仓都单独建在村外。

关于佤族居住地点,传说最初多是一族即为一寨的。为便于通婚,在同一个地方,有几个不同姓氏的寨子,挨在一起。后来,不同姓氏的寨子并成为一个寨子了,各个姓氏还是分片住在一起。各个姓氏聚居之间,虽无明显分割开的标志,但哪一姓氏住在哪一片,或者说,哪一片是哪一姓,本寨的人是很清楚的。就比如说,翁丁村,左上方是李家,右上方是杨家;左下方是肖家,右下方是赵家。杨家是这个寨子的创始人,所以这个寨子的头人选在杨家。

佤族村寨都有一片神林,并把其中的一棵古老的大树作为寨神或树神的居所。翁丁寨的神林就在村子的左边,里面还有一个祭祀房,逢年过节或全村有什么大事都要到那里搞祭祀活动,乞求鬼神保佑全村平安健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神林里的树从没人乱砍,因而现在长得非常茂盛。此外,佤族还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人死了以后实行土葬,不留坟墓,所以说,到下次埋人的时候有可能挖到旧墓,这时你只要把墓穴中的骨头先拣起,等墓穴完全挖好后再将骨头置于墓穴底,或放在墓穴外即可,绝不会有人说你乱动祖坟与你理论,这也是佤族节约土地资源的一大贡献。人死了,家里只能存放一天,然后就去安葬,每10天供一次饭,连续3次,3次以后也就是30天以后不再认坟,这种风俗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

佤族房屋的内部结构原始独特,铁三角是每家都必备的,用于生火、支锅做饭,煮猪食的灶一般在靠门的一角搭建。火塘自进新房生起火后,就要让火种保存下来,不得熄灭,就如汉人不能断香火一样,除非重建房屋或全村有什么大灾、送走旧年时才可以灭火外,那时又要举行取新火仪式了。

翁丁村是老年过后第一天即大年三十开始灭旧火取新火的,这时,全村共同买一头小公猪,各家各户拿一些茶叶米送到村外老人钻木取新火处,待搞好各种宗教活动后,各家各户就依次用干柴在燃烧的新火堆里点上火苗带回家,各自生起自家的新火。这火塘,不用火时,就用火灰把它埋起,用时再刨开吹一吹,火塘上有一个炕巴,主要用来烘烤东西,进门上方的这个简易阁楼,是堆放杂物的地方。

佤族置于火塘的三脚是家庭团结的象征,火塘用的火则是家庭兴旺的象征。另外,佤族还以火塘上的炕笆喻父亲,挨着火塘的阁楼喻母亲。所以佤族家中的火塘、三脚、炕笆、阁楼,过去外人是不能随便触动的。一进门面对火塘正对面,一般是年老者及尊贵的客人方可上座,长辈的寝室也就是那个位置,一家人一般就围着火塘边睡,新婚夫妇,可在进门的左下方围出一间房间。一进门前方的右下角,一般是搞宗教活动、祭祖的地方。另外,翁丁村还保持着编织、纺织、印染等传统工艺及手碓、脚碓等习俗。

佤族村落旅游景点门票 傣家文化村寨门票

1. 傣家文化村寨门票

到芒市傣族古镇不用购买门票。德宏州芒市傣族古镇是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餐饮住宿、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傣族村落。这里汇聚了德宏州傣族的特色建筑,集中展示傣族的饮食文化,并不会向游客收取门票费,一般从下午四点到晚上11点这一时段非常热闹。

2. 傣族村寨门票

西双版纳各旅游景点门票报价

西双版纳东线的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城区的热带花卉园以及西线打洛的3A级景区勐景来。 套票:120元/人;

西双版纳傣族园:50元 原始森林公园 :50元 野象谷景区:60元

野象谷索道 单程:40元,往返:60元 热带花卉园:40元 勐泐园:30 元 曼听公园:30元

勐腊县望天树景区:35元 雨林谷:20元 勐海县景真 八角亭:10元

勐海县勐景来:50元 勐海县打洛独树成林:10元 贝叶文化村:10元:

西双版纳最美景点----中科院植物园:80元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蔡希陶教授创建于1959年的中国面积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目前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独立科研机构,1100公顷的园区收集了1200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是西双版纳展示热带植物、热带花卉、热带雨林的最经典景点,也是西双版纳唯一通过为五星级景区初评的景点。

中科院植物园占地分为东、西两个区。西区主要是花卉植物,“跳舞草”、“害羞草”等奇异花草就在这个区,旅游团队就是到这个区参观;东区是热带雨林土著保护区。这里是神秘的沟谷雨林景区,有高达四五十米的望天树,有开在高高树杈上的空中花园,有粗壮结实的藤条“扁担藤”,有可以给几个人遮风挡雨的巨大叶片,还有人见人怕的箭毒木(见血封喉),休闲度假的喜欢租自行车骑行到这里。

真正的傣族家园----傣族园 门票 50元

傣族园位于橄榄坝镇,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五个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代表西双版纳傣族主体文化,是西双版纳集中展示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体育、建筑、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等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景区,被誉为“傣族民俗博物馆”。

傣族园是西双版纳之魂,六十年代初著名散文家冯牧在曼听到曼乍的林间小路上,幸遇蝴蝶盛会,写下名篇《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塔包树、公主井、孔雀坟寨心、母子岛等与相伴的一个个优美传说;一座座壮观、精美、古老的佛寺、佛塔昭示着佛家的久远。曼春满佛寺、曼听佛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厚重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佛寺中保存有著名壁画《如爹米转世》和《释迦牟尼的故事》。

看世界上最高的树----望天树 35元

我国1974年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的补蚌首次发现望天树。植物科学家鉴定出它是龙脑香科的一个新种,高可达80米并赋予它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望天树,意思是“仰头看天才能看到树顶”,是中国最高树木。望天树是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只分布在西双版纳的补蚌和广纳里新寨至景飘一带的20平方公里范围内,经常用树叶煮排骨会长个哦。望天树的所在地,大部分为原始沟谷雨林及山地雨林。它们多成片生长,组成独立的群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生态学家们把它们视为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是热带雨林的重要标志之一。

望天树热带雨林主题公园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城东北面,距离县城15km,距国家一类口岸磨憨80km,距景洪市145km,主要由望天树,补蚌,曼龙代、曼 龙勒阿莲雅,广南里等旅游片区组成,拥有以热带雨林的标志“望天树”为代表的大片热带雨林,自然生态保持最为原始完好,还有架设在望天树上的世界第一高树冠走廊长达500米,惊险刺激。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溶洞群---勐远仙境

勐远仙境地处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勐远,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溶洞文化。如果望天树的树冠走廊是“上天”的话,那么勐远仙境就是“入地”了,这两个景点各有特色。 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驻兵勐远,被这里的山水所震撼,惊叹“仙境也”,勐远仙境由此得名。《版纳秘史》中记载有一个溶洞叫宝角牛洞,傣语叫“潭怀毫香”现叫万福洞,长达3360米,目前可供游览的为1400米,洞穴高差达88米,溶洞洞身奇特,狭窄处仅容一人穿过,宽阔处可供万人集会,洞内一年四季都保持恒温21°,堪称永远的春天。

这个洞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勐远曾经是牛的王国,当时各部落争斗时,曾有部落首领带着大批宝物进入洞中,至今都没有被发现,宝角牛洞的故事在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声名远播,没准你在游览探险宝角牛洞时,会发现这批神秘的宝藏哦。宝角牛洞在古傣族人心中,是非常神灵的,曾有老挝高僧在洞中放置佛像,每年都有大批老挝、泰国信徒前来朝拜。

天天过泼水节的寨子----曼迈桑康

曼迈桑康傣语为“节日的寨子”位于景仑公路41公里处,由金湖、银湖组成。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主要由“赛龙舟、放高升、赶摆、泼水”等民俗活动组成。曼迈桑康打造泼水节印象,开展村寨赶摆活动的特色小吃——傣族烧烤、豪糯梭 (傣族年糕)、手抓饭(傣族糯米饭)、自家栽种的水果、傣锦、服饰。观赏傣乡水上风情展演,水上风情表演----傣女沐浴;孔雀公主传说----水上歌舞、傣族礼仪文化展示、丢包传情、祭高升、参与龙舟竞赛、放高升、体验傣王轿、长桌宴中餐。

身临其境“东方多瑙河”--澜沧江游船

乘坐五星豪华观光游轮,在船上自由欣赏美丽的“东方多瑙河——澜沧江”的迷人风光,品尝纯正的普洱茶,尽情享用热带水果盛宴。参观曼迈桑康风景区,欣赏孔雀东南飞的奇景、大型原生态傣家水上风情展演、傣女沐浴、水上舞蹈—孔雀公主的传说、傣民族礼仪展示—丢包传情、敬酒、拴线、祭祀、放高升、赛龙舟、乘坐傣王轿、欢跳团结舞、感受百人同桌用餐的“如利金旺”长桌宴。中餐后游览傣族园景区(约3小时):感受傣家少女迎宾、游览千年古寨群落、参观曼春满古佛寺、傣族民间手工艺展示、曼听白塔、塔包树、到傣家竹楼做客、欣赏勐巴娜西歌舞表演、参加政府唯一指定的大型“泼水狂欢”活动。

傣王御花园----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原来是西双版纳最高统治者“召片领”的一座宫廷花园,据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傣族许多美丽的传说都与曼听公园有关,曼听公园有很深厚的傣族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传播傣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傣族群众为了传承和发扬自己的历史文化,每逢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及节假日、纪念日,都要汇集于此,载歌载舞、泼水祝愿。

亲密接触食人鱼----喃呢温泉SPA

喃呢是傣语,汉语的意思是至高无上的水神。温泉池里面一共放养了8万条小鱼,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亲亲鱼。这些小鱼最长的只不过5厘米,只有短短的半年寿命。水温达43摄氏度的温泉池里培育着一种体长不到2厘米的小鱼,当人进入池中泡温泉,小鱼立刻将人围住,而且轻轻的地啄食人的身上死去的皮质和一些只有在显微镜下才 看到的细菌,令人轻松怡然。啄食人体老化皮质、细菌和毛孔排泄物,从而达到让人体毛孔畅通,排出体内垃圾和毒素,同时能更好地吸收温泉水中的多种矿物质,加速人体新陈代谢,达到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神奇功效。

热带雨林与高尔夫的完美融合--野象高尔夫

西双版纳野象高尔夫球会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大渡岗乡,紧邻野象出没的勐养国家自然保护区。三面热带雨林环绕,一面万亩茶园相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项目周边世居13个民族,风情各异。以上成就了球场在中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原生态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野象高尔夫球会是西双版纳第一座建设的高尔夫球场,为国际标准18洞。

球场从设计、建设、配套和服务追求原生态和民族特色,建筑风格融入傣族建筑元素,球童工作人员身着民族服装,服务充满民族文化风情。在尽享高尔夫度假观光之惬意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美丽富饶神奇的西双版纳欢迎您!

3. 傣族文化村寨旅游

不能进,每日开放时间:8:00~18:00。

西双版纳傣族园由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组成,分别是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 ·走进景区大门,首先是迎宾广场,在这里接受热情的傣家人跳迎宾舞、唱祝辞、洒水祝福。 ·园内还有曼春满古佛寺,这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中每天都能听到诵经声。 ·西双版纳傣家人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泼水节,在傣族园的泼水广场,每天都可以感受到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4. 傣家古寨门票

冰岛古寨指的是:冰岛村委会是勐库最北端的一个村委会,下辖5个自然村:冰岛、南迫、坝歪、糯伍、地界。发源于临沧南美的南勐河进入勐库后将勐库地理一分为二,南勐河东面的山叫东半山,坝歪老寨、糯伍老寨属于东半山;西面的叫西半山,冰岛老寨、南迫、地界属于西半山。

冰岛老寨,隶属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距离勐库镇所在地25.00公里,距离县44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海拔1400—2500米,年平均气温18—20℃。

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从明成化年引种开始,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并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种。冰岛古树茶全部生长在村子前后和中间,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茶总计几百棵,其中二、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只有170棵左右。

冰岛老寨茶树是典型的勐库大叶种茶,鲜叶具有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持嫩性强,芽叶肥壮的特点,干茶条索清晰明亮,肥硕显毫,香气以花果香型为主。茶汤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苦涩度极低,入口时很平淡,但随后整个口腔都充满清凉的茶味,舌跟部位回甘双呷生津不断。

评价:天灵地秀,神之造物。甜的恰到好处,润的恰如其分,醇厚行于所当行,气韵止于所当止,完美至极,只应天上有,实乃举世无双。葱郁,幽谷间云雾缥缈,不见茶人,只隔山听闻深邃马铃。产量稀少,均是自然馈赠,天人合一之品,习性返璞归真。

5. 傣族村寨门票价格

傣族园住宿需要门票。如果有门票可以优惠10元。

6.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门票

门票65元/人!

一年四季,孔雀园中花卉尽情绽放,姹紫嫣红总是春光,堪称大自然恩赐的“天然氧吧”。园区放养着1000多只蓝孔雀、绿孔雀、白孔雀、孔雀鸽等云南特有珍禽,是目前昆明最大、最美、最好玩的孔雀生态公园。园区还种植有6000多株云南特有林木,拥有乔木一万余株,灌木十二万余株,盆花百万余盆 犹如一部亚热带植物谱系。孔雀园是融合西双版纳风情、南国气息,集自然风光、园林小品、孔雀鸟禽放养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公园

7. 傣家文化村寨门票优惠政策

1 洛特村

在基诺山苍郁的树林深处,有一个小而精致的村庄,背靠着基诺族发祥地杰卓山,地属高山地貌区,村庄掩映在树林中,四面青山环抱,风景宜人,它便是洛特村。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初被列为省级生态古村古寨重点保护“美丽乡村”之一。洛特——新奇而又独特的寨名,实为地名学瑰宝之一,本意是石头山脚的寨子。

地处山高1400米的洛特老寨村,路途遥远,谷深、密林交错,气候宜人,季风频繁,日照光强,雨量充沛。登上“杰卓山”,感受雨林气候,穿梭在古茶树地下,遥望山脚,云雾沉睡在千山万水、一马平川,阳光照射下的茶嫩叶显得格外清透明亮。基诺族发祥地是在洛特老寨寨子山头的“杰卓山”,说明洛特老寨是土著民族的原始部落尚未迁徙的文化迹象所向。

进入村寨,你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好一幅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绝世风景画。青一色的杆栏式建筑,楼由木架支撑,用粗木做梁、柱,连榫为架,不用金属连接,楼板和四壁用木板或竹片排列铺成。村寨四面环山,更具有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洛特老寨村沿山坡建成,村寨掩映在树林中,房屋依地形沿一条主要道路的两侧零散布局,无明显朝向,以主干道相顺,以便通行。

2 扎吕村

扎吕村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这里是纯基诺族的村落,散发着浓郁传统气息的舞台、陀螺场、祭鼓房、打铁房等设施,基诺山乡的第一个村史馆就在这里诞生。

这里的基诺族乡是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攸乐山的发源地,是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基诺族是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确认的我国第56个民族。基诺族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茶文化,据零星文史资料和古茶园现存分布情况推断,攸乐茶山明朝初年至少已有茶园四千亩以上,至今许多村村里共留下的两千亩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发。

3 巴坡村

巴坡村寨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这里现在发展将基诺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基诺族民居、服饰及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给游客……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

4 巴卡老寨

巴卡老寨位于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东南部,是典型的纯山区基诺族村寨。这里是基诺族古歌文化盛行之地。

5 曼春满村

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丰富水源,是傣族选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条件之一,曼春满小组也不例外,村寨沿澜沧江而居,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为村民种植水稻、蔬菜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独栋房屋、每户带有庭院,庭院里种满热带果树这就是傣家,从建村到现在村落傣族干栏式建筑保持完整,村寨布局基本保持原样,村小组是传统风貌保留得较完整的傣族村寨之一。

6 曼飞龙村

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村,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傣族村寨,坐落在村里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曼飞龙佛塔让村寨名声远播,淳朴的民风民俗、传统的生产方式、宁静祥和的居住环境,吸引了虔诚的信徒和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

曼飞龙佛塔是西双版纳著名的佛塔群,因群塔像春笋一样拔地而起,被人称为 “笋塔”。又因其洁白,唤作“白塔”,是西双版纳的象征。塔群始建于公元1204年, 9座,一座母塔,8座子塔,塔基呈多瓣形梅花状,主塔四周环抱着8个小塔,分布8角。佛塔正南向龛下的原生岩石上,有一人踝印迹,据传为释迦牟尼足迹,因而兴建此塔。曼飞龙佛塔在国内、缅甸、老挝、泰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都有很多信徒不远千里来朝拜,虔诚敬献礼物,表达对佛祖的崇拜和敬仰。

曼飞龙村的傣陶制作历史源远流长,目前仍有不少村民从事傣陶制作生意,“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半坡老寨

半坡老寨位于世界古茶第一村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有人说“南糯山茶哪家好,半坡老寨数第一”。南糯山的“南糯”一词,无论在汉语还是傣语中,都有着绵软的寓意。尤其用傣语翻译,就是“笋酱”。据说那是在许多许多年以前,哈尼族人因进贡鲜美笋酱得到了西双版纳土司和傣王的赞誉,由此,便骄傲地将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命名为南糯山。

南糯山有超过12000亩的古茶园。这里的茶树最早是由布朗族的先民种下的,后来布朗族人因故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树便被后来的哈尼族人继承了下来,到现在此地古茶园的面积,在云南所有的古茶山中位居首位,而半坡老寨又是南糯山古茶树最多的村子。

这里的茶人,依然生活在古老的传统中。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简单宁静。行走在寨中,生活仿佛随着时间而静止了一样。

如果说在寨中行走,感觉时光是静止的。那么,走在茶山中,就会感觉时光是永恒且充满生命力的。千年的古茶树,茶树上的苔藓,辛苦劳作的茶人,构成了南糯山独特的山野气韵。

8 曼迈老寨

曼迈老寨位于勐海县,属于拉祜族村寨,居于海拔1600多公尺,隐藏在大山深处。共有古茶林7000多亩,经专家认可的古茶树树龄有的竟达800余年。

曼迈老寨有100多户拉祜族人家,这里男的姓扎,女的姓纳,居住在木质的吊脚楼上,相信着万物有神灵,伴随时光静静守护着千百载的古老茶园。

9 十字街村

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十字街村并不大,却以普洱茶闻名。几百年来,这里孕育出很多有名的茶庄。古茶庄从外表上看,并不起眼,可推门而入,里面装满的是沧桑故事。

从清代中期以来,其兴衰成败与整个普洱茶的起起落落紧紧融合在一起。最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古老的公家大园,是历史上易武贡茶进京的起运点。犹如古罗马斗兽场的公家大园内,榕树枝繁叶茂,几百年前,每到贡茶进京,都会先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如今,往日马帮的马蹄声虽已渐行渐远,但传统仍然保留下来。

十字街村户数较少,散居在山坡上,茶马古道贯穿其间,主要街巷呈“Y”字形,民居、茶号多坐北朝南或垂直于道路布置。自古以来,易武就是六大茶山之一,而十字街村是一个有着众多古茶庄和茶文化遗迹的自然村,以前通过马帮运到西藏的普洱茶和进京的贡茶就源于此地,穿越原始森林,一路向北。普洱茶的昔日荣光和过往,也浓缩在了一块“瑞贡天朝”的木匾上。

10 勐景莱村

“中缅第一寨勐景莱”位于打洛镇东南方向2公里处,距国家级打洛口岸2公里。村落与缅甸紧临,又紧靠昆洛公路,位于交通要道沿线,游客很方便就能见到这个傣家村寨。在傣语里,景意为城或居住人的地方,莱意为追赶。景莱村名意思为追赶金鹿找到的城,或追赶金鹿找到的地方。

走进勐景莱,人们一眼望见的是傣家生态自然村。村寨依山傍水,竹木掩映,古树遍及村寨四周,村寨周围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为景莱村的人畜饮水、生产灌溉、生活用水提供 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村寨坐落于纵横阡陌的平坝稻田间,被葱绿的竹林和婆娑的铁刀木及各种热带植物紧紧包围,村中花香扑鼻、古木参天。身在其中,便有陶醉之意。

勐景莱全村108户,保存着99.05%的传统干栏式建筑,这里保护性地开发了边城古寨、孔雀河、寨心、寨神、百塔林、护塔河、千年菩提神树、拴象树、情人树、神泉、佛寺、民间赶摆集市、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展示区等等。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傣族传统的染布、榨糖、盘条制陶、编结、造纸、打铁、酿酒、傣锦、高升、纺织等等手工技艺和工艺品。

8. 傣家古寨旅游景点

25个边境村寨。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专题发布会上了解到,云南将全面推开沿边一线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范围覆盖25个边境县(市)110个沿边乡镇的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