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台遗址

伏羲台遗址

伏羲台遗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北郊2公里处的何家庄村东,吴家庄村北,遗址范围以伏羲台为中心,东至同义庄以西,南至岗头村以北,西至黄家庄以东,北至中同村以南。遗址总面积1600万平方米。 为商、周、汉时期古遗址,又名野台、义台坞。

中文名:伏羲台遗址

地理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何家庄村

所处时代:商周时期

占地面积:16000 k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名:野台、义台坞

出土文物:约170件

伏羲女娲景点 女娲和伏羲的遗址

1. 女娲和伏羲的遗址

晋城女娲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

晋城第一次在历史上亮相大概是作为一个烫手山芋而出现的。韩国被秦国占领野王(今河南沁阳)后,韩国的上党与都城新郑的交通联系彻底切断。韩国有意割让上党,但上党郡守不愿降秦,于是献上党17城(今泽州高平一带)于赵国。赵国进军上党,从秦军口里夺屎,于是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而战场,就在今天高平市境内。

2. 伏羲女娲在哪个地方

伏羲陵在河南的原因:

相传6500年前,存在着一个伏羲时代,三皇五帝时代中国第一皇陵伏羲陵就在河南淮阳,这一发现同时标志着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成为可考的历史实是。伏羲作为部族最高首领,历14世,世代承袭。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庙,被誉为天下第一陵,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人类的始祖爷,简称“人祖爷”)的大型陵庙。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

3. 伏羲和女娲的诞生地

伏羲是天水人.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又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俗称人祖庙,位于天水市西关伏羲路西端,是全国最大最早的伏羲庙。相传天水为羲皇故里,伏羲庙便是伏羲皇的祭祠。黄帝是陕西人!黄帝的诞生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伏羲、女娲的诞生地也是今甘肃省天水,所以天水被国家命名为“羲皇故里”。所以说伏羲是天水人.

4. 女娲和伏羲的遗址在哪里

不在,在河南淮阳太昊陵

河南淮阳太昊陵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后与太昊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5. 伏羲女娲墓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出土了二三十幅伏羲女娲图。这些图大多出现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钉钉在墓顶上,画面朝下,少数画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象征祥瑞,表示夫妻和顺,至死不渝。伏羲女娲图虽然在色彩、人物造型上略有不同,但是在大的构图方面基本相同。二人同是上为人身,下为蛇尾。头上绘日,尾 绘月,周围布满星辰,仿佛置身在浩渺的宇宙之间。源于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画面上伏羲在左,女娲在右,伏羲的右手抱住女娲,女娲以左手抱住伏羲,两人四目相交,下身均为蛇形且相缠绕。大多数的图中,伏羲左手举着“矩”即拐尺,女娲右手举着“规”即圆规,象征着天圆地方。“规”和“矩”的出现,表明了人类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体现了建筑房屋和做木制器具方面,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准则。

伏羲女娲图在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中也有少量发现,在敦煌莫高窟建于西魏时期的285号洞窟的壁画中,伏羲女娲的尾部是分开的,显然是受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这在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情形。

伏羲女娲图自本世纪初出土以来,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早在1953年,科学家就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是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伏羲女娲尾部相缠绕的造型非常相似。20世纪末,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我们人类的基本遗传基因也是双螺旋结构。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我们的祖先早已谙熟人类繁衍生存的奥秘?

1983年,吐鲁番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娲图以“化生万物”为名,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试刊号的首页插图。

6. 女娲和伏羲的遗址有哪些

伏羲故里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当地龟山上有伏羲庙,伏里土陶和清代学者若干人考证刻的历代帝王图碑,我曾经在西集工作过,当地很多关于伏羲女娲的历史传说。有兴趣的可以前往考察。

7. 女娲遗址到底在哪

梦幻西游是女娲神迹具体路线有两条: 第一条使用导标旗或飞行符到傲来国→花果山→北俱芦洲→女娲神迹。

第二条使用导标旗或飞行符到长寿村→长寿郊外→北俱芦洲→女娲神迹。

8. 伏羲女娲文物

据民间传说伏羲一共有八项宝物叫做伏羲八宝,分别是:龙河图、龟洛书、青筮草、凤凰琴、炼妖葫、八卦录、天地戈、长生簿。

一、龙河图,又名十字图,是天地第一张图,包含了万物之序数,故传说伏羲是算数的发明祖师,此图在伏羲本人手里。

二、龟洛书,又名九宫书,是天地第一卷书,包含了万物之方位,故传说伏羲是风水的发明祖师,此书在伏羲本人手里。

三、青筮草,又名羽衣草,是天地第一株草,包含了万物之消息,故传说伏羲是占卜的发明祖师,此草在伏羲本人手里。

四、凤凰琴,又名天弦琴,是天地第一盏琴,包含了万物之声音,故传说伏羲是音乐的发明祖师,此琴在其妻女娲手里。

五、炼妖葫,又名收妖壶,是天地第一口锅,包含了万物之饮食,故传说伏羲是烹饪的发明祖师,此锅在其妹女娲手里。

六、八卦录,又名山河录,是天地第一部典,包含了万物之治理,故传说伏羲是社稷的发明祖师,此典在其徒女娲手里。

七、天地戈,又名玄天戈,是天地第一支戈,包含了万物之胜负,故传说伏羲是裁判的发明祖师,此戈在九天玄女手里。

八、长生簿,又名生死簿,是天地第一札谱,包含了万物之 生死,故传说伏羲 是医学的发明祖师,此簿在九幽素女手里。

以上这些就是民间传说中至圣伏羲的武器——伏羲八宝,这八项宝物就是传说中伏羲在相关行业的镇家之宝!

其中,凤凰琴就是梧桐木作的伏羲琴,被凤女娲取名凤凰琴,要去做定情信物了。炼妖葫是风伏羲煮兽肉的锅,被还是远亲妹妹的凤女娲定名又要走了。八卦录就是山河社稷图,是至圣伏羲作为师徒礼送给嫡传弟子女娲的,又被这女人改名了。其实所谓的山河 社稷图就是个刻着山河社稷四字的八卦圆盘,在不少世家都供奉的有,当然传说内有世界!由于九天玄女和九幽素女原是女娲的侍女和伏羲的义女,所以天地戈和长生簿也送出去了,又被改名了!

9. 伏羲女娲遗址陕西

女娲故里在陕、鄂、渝三省交界处。

女娲乃神话传说中的上古神女,又称女娲大帝,为华夏历代子孙所敬奉。

  相传,远古时洪水泛滥,天地不分,人类灭绝。上苍有旨,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女娲不从,提出若两山之石磨滚落重合乃天意随从。果然石磨重合,遂顺从天意,伏羲、女娲兄妹婚配衍生人类。《汉书人表考》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娲。”所以伏羲、女娲系兄妹之说应确信不疑。

  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中,有女娲捧月、伏羲捧日的图腾;四川新津宝子山出土的汉代石棺画像中,也有伏羲、女娲手举日月的图腾;山东嘉祥武氏祠保存的汉代画像石刻中,有伏羲、女娲人身蛇尾相交的图腾。这些石刻图腾都体现了伏羲、女娲的“人头蛇身”形象,而明代萧云从“离骚图”中的女娲又是窈窕仙女,清代任伯年的“女娲炼石”图中,女娲则成为风姿绰约,楚楚动人的仕女。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焰不灭,水浩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女娲补天即治水。“积芦灰”是为了“止淫水”,“断鳌足、杀黑龙”乃诛除水灾时兴波逐浪的水怪,而“炼石补天”之石也是治水所用。

  据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记载:

  “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人民之所,古迹在焉;华、陕界黄河中有小洲岛,云是女娲墓。”据此所记,伏羲女娲兄妹繁衍人类之说早已普传民间。

  女娲山———传说的极好印证

  陕南平利县城西15公里处有座海拔988米的女娲山,古称中皇山,异峰独秀,因后有女娲宫而得名女娲山。山上建有女娲庙,气势宏伟,殿宇纷繁。

  商代,平利为大巴山区族落良国的封地;周初,良随周武王伐纣灭商,故得袭封旧土,建都上良,平利仍属良国统治。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是最早记载女娲庙在平利的史料。房州即今毗邻平利的湖北房县,西晋时平利属房州管辖,“上庸界”即现平利,故女娲庙在平利的历史由来久远。

  唐李冗《独异记》中“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的记载与当地百姓“滚磨为婚”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女娲山东北方向不远处,现有一条山沟名叫“磨沟”,此沟因伏羲女娲兄妹“滚磨成婚”的传说而得名至今。

  《淮南子·天文训》一文中“天柱折、地维绝……女娲斩鳌足撑天倾”的所谓“天柱”折断后,天空就会坍塌下来,女娲于是“斩鳌足撑天倾”,用“柱子”将苍天撑住。后来,女娲在南山采五色石炼之再“修天补洞”,并用金钉加固,今天才有了天空的五彩流云和夜空繁星闪烁的天象。在安康东南距平利五六十公里的地方,有座巍峨挺拔的大山名叫“天柱山”,据传此山乃鳌足演化而来。

  女娲炼石补天的所在地也在如今的女娲山。女娲山地处秦岭南端、大巴山北麓,位于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为兵家必取之地。从女娲阻止炎黄之战的地理位置上看,黄帝居于渭北黄龙,炎帝居于鄂西神龙架,女娲所在二者间的位置正是平利女娲 。

  女娲庙所在山峰向南500米有座山叫“偏头山”。据当地百姓讲,当时女娲在炼石之成后,奋力举石补天,第一脚踏力过猛,将此山踏歪偏向山南一侧,故得名“偏头山”,相传山上曾留下女娲的脚印。此山现为女娲山乡七里村村民承包的责任林山,传说中的脚印已被垦荒植树。女娲第二脚踏向中皇山,将该山山头西侧夷为平地,后在平地上建起现在的女娲庙,中皇山因庙而又得名为女娲山。

  平利女娲文化源头考证

  “又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刘林注:“作道”在今陕西平利县东。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公元354年)

  西城县有女娲山、伏羲山:“抛钱之山,焚香气泌合于此山”。

  ——唐《十道要录》(公元801年?)

  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人民之所,古迹在焉。

  ——五代杜光庭《录异记•卷八》(公元960年?)

  平利,中下,武德元年以故吉安置,大历六年省入西城,长安初复置。有女娲山、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地理志》(公元1060年)

  西城、五乡、衡口、平利二镇。有伏羲山、女娲山古迹。西城本为妫虚之地,伏羲山、女娲山,上有女娲庙。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一•金州》(公元1080年)

  女娲氏乃立为女皇氏,治于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山在金州之平利。伏羲山在西城。女娲山在平利。

  ——宋罗泌《路史•卷一•后记二•女皇氏》(公元1170年)

  女娲山,在平利县东三十里。旧有女娲氏祠,灌溪河发源于此山。

  ——明《明一统志•卷三四•汉中府》(公元1580年)

  乾隆元年,平利县令古沣奉诏敕修女娲庙并刊立《中皇山女娲氏庙碑》(公元1736年)

  清咸丰三年,陕西盐法道文海奉旨刊立中皇山女皇氏圣皇之墓碑。(公元1853年)

  清光绪12年,头品官哈元祥奉钦命修女娲山女娲庙国道。(公元1887年)

  乙酉年清明节女娲山举行公祭女娲始祖活动。

  时逢清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正值登山踏青之佳期。为了缅怀始祖女娲,追忆岁月的沧桑,祭奠先人的伟绩,溯寻历史的源头,特于公元二OO五年四月五日,农历乙酉年清明节在女娲庙遗址举行公祭女娲始祖活动。

10. 伏羲女娲的诞生地

住在不周山,

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11. 伏羲女娲传说之地

关于“女娲补天”具体发生的地点,有很多种说法。甘肃秦安有娲皇故里,河南周口有女娲城,河北涉县有女娲之乡,山西泽州有女娲文化园,陕西平利县有女娲庙……这些地方都号称女娲故乡。

女娲补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

石家庄伏羲台景点 伏羲台在什么地方

1. 伏羲台在什么地方

伏羲中最重要的发明是八卦图,这是古代推算的工具,伏羲是中国最重要的始祖之一。

伏羲画八卦于卦台山,后来甘肃天水和河南还有伏羲画卦台。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镇。当然,很多现代学者不相信,认为是后人把一些发明托于古名人。

2. 中国有几个伏羲台

伏羲台,位于河北省新乐市区北郊2公里处的何家庄村之东隅,是新石器时代三皇之首伏羲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地方,伏羲台、金水河、葫芦头、剌孩草是伏羲时期留下的遗物和遗迹。

3. 关于伏羲台的资料

始建于商周,元大德五年曾进行大规模维修,现存梁架大部分是元代或元代以前的遗物

伏羲台,位于河北省新乐市区北郊2公里处的何家庄村之东隅,是新石器时代三皇之首伏羲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地方,伏羲台、金水河、葫芦头、剌孩草是伏羲时期留下的遗物和遗迹。

帝喾时期开始在伏羲台上祭祀人祖伏羲氏,据史料记载:“帝喾巡游此土,见伏羲之圣迹,集四方之民而化导养育之故,而筑台修庙以祀之”。

4. 伏羲是哪个地方

这是一个神话。伏羲出生地一直为学术界所瞩目和争论。一种说法认为伏羲就出生在河南濮阳县,今有遗迹。伏羲死后又埋葬于淮阳 。淮阳是伏羲的都城。也有人认为他的出生地在甘肃省天水县成纪。为了繁衍后代,与女娲成亲,在新密浮戏山一带创世,在淮阳建都,开发中原农业,奠定华夏文明基础。

5. 伏羲台在什么地方建的

出太始门,经八卦台、陵桓门,便是太昊伏羲的陵墓。陵高20多米,边长182米,上呈圆形,下有方座,象征“天圆地方”,显得高大雄伟,气魄非凡。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通,宽3尺,高15尺,上有“太昊伏羲氏之墓”7个大字,据传碑为苏小妹用丝巾作笔写成。

陵左右各立明重修碑一通。陵上有白檀,周有古柏,苍翠峥嵘,浓荫匝地。人们1976年发现陵西侧古柏树杈间长出一棵白檀树,枝叶茂盛,当地人称,“两柏夹一檀,打的粮食吃不完”。

6. 伏羲台在哪里

河北省新乐市,古称新市,地处华北平原。相传远古时期,人类始祖伏羲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新乐市区向北两公里,有一个何家庄,现存当地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伏羲台。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何家庄这座普普通通的北方乡村就会突然变得格外热闹起来。来自四邻八乡的人们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聚集到这里,参加为期四、五天的庙会,焚香祭祀,避祸托福。这个习俗在当地由来已久。

这究竟是个什么日子呢?相传农历三月十八是伏羲的诞辰日,所以在每年的这一天,村里就会举办庙会和各种庆祝活动,向伏羲表达敬意,祈求幸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当地的传统节日三月十八庙会,据说这个传统已经保持了上千年。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座古代的高台建筑在节日的喧闹中默默伫立,这就是新乐伏羲台。如果把三月十八的庙会比喻成一出真实生动,朴实欢快的民间戏曲,那么伏羲台便是这出戏曲的中心和高潮。庙会就像是一个大集市,人来人往,商贾云集,但是最重要的内容是人们走上伏羲台,虔诚地朝拜祭祀。

在新乐的城市乡村,自古以来就一直流传着关于伏羲的种种传说。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伏羲不只是人们所敬仰的人类始祖,更是生动、熟悉的传奇。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惟有伏羲和女娲得以幸存,他们乘坐一只大葫芦随波逐流,漂到一 土岗前停了下来,他们便在这里弃舟登岸,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处土岗因此叫做葫芦头,而土岗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新乐。

洪水退去之后,大地一片荒芜。为了人类的繁衍生存,伏羲和女娲在这里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传说刚出生的婴儿被裹在一个肉团里,伏羲用“剌孩草”的叶子划开包裹婴儿的肉团,这些小生命才呱呱坠地。随之,“剌孩草”的叶子一半变成了红色。伏羲又把孩子们放在一个池塘里,用清水洗去身上的污迹,使他们健康成长。池塘的池水也随之变成了红色。

今天,我们在新乐依然能够看到一些传说中的遗迹。何家庄东北方向的这处土岗,据说就是传说中伏羲和女娲从水中登岸的葫芦头,现在建有凉亭供人们遐想。而位于伏羲台旁的这个水池,传说是伏羲清洗孩子的地方,人们叫它“浴儿池”。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植物就是“剌孩草”。据当地的老百姓说,每年到了秋天,“剌孩草”就会呈现出一半鲜红一半嫩绿的颜色,非常好看。其实这就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学名叫做黄背草,也被俗称为菅草,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各个地区。它真的会变成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吗?现在已经是新乐的九月了,秋风渐起,但至少在我们的镜头里,“剌孩草”依然翠绿。

这些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在新乐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除了这些传说故事之外,在新乐人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实际存在的历史遗迹,当地人坚定的认为,它们与伏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证明了伏羲在这里的生活轨迹。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7. 真正的伏羲庙在哪里

伏羲山,原名浮戏山,中华文明发源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境内。山上有中皇山始祖庙、伏羲祠、香峪庙人祖殿、女娲娘娘庙、华祖祠等众多庙宇。

8. 伏羲庙在哪个地方

伏羲庙中供奉的是伏羲大帝,他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是三皇之一,历史上常说的"三皇"为伏羲、神农、轩辕,伏羲为三皇之首。他是书面记载中最早的传世神,传说他人首蛇身,在世期间有着创立八卦、发明文字乐器、制定婚姻习俗、划分领土并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等等功绩。伏羲大帝是一位有大智慧的思想家和发明家,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9. 伏羲台遗址

伏羲台,是新石器时代三皇之首伏羲氏寓此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地方。伏羲台、金水河、葫芦头、剌孩草是伏羲时代留下的遗物和遗迹。

帝喾时期开始在伏羲台上祭祀人祖伏羲氏,据史料记载:“帝喾巡游此土,见伏羲之圣迹,集四方之民而化导养育之故。而筑台修庙以祀之”。 伏羲台位于新乐市北郊2公里处的何家庄村东,吴家庄村北,海拔103.5米-51.8米。遗址范围以伏羲台为中心,东至同义庄以西,南至岗头村以北,西至黄家庄以东,北至中同村以南。遗址总面积1600万平方米。 伏羲台古遗址文物遗存丰厚,有新石器、商周、战汉三种文化层次。1994年修复龙师殿、寝宫时在其基址之下,有三个庙殿基础遗存,经考证,分别为汉代、唐代、明代。伏羲台台基周围及周边地带1米多浅表地层到处都有商周、战国、汉代早期灰陶、夹沙灰陶、粗细绳纹、云纹、回纹等纹式瓦当等建筑构件和早期陶制生活器具残片,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瓷器生活器具残片。

10. 伏羲台的来历

枣庄山亭西集镇伏里村及周边地区自古就传说是伏羲故里。伏里村南有伏羲山,山南复有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建新村(原称前伏村)北侧一处高1.5米的台地上,此当为伏羲部落遗址。

建新遗址位于枣庄西 18公里,245省道(店韩路)南侧,海拔高度约94米,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205米,南北宽155米,现存面积约3万众平方米。东、南、北三面群山环绕,西部为开阔平原,遗址北侧有一条小河。

从遗址的区位、年代,出土文物的面貌及当地的民间传说上看,建新遗址很有可能就是伏羲部落遗址,伏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伏羲故里。

根据南京六朝古墓出土的疑似《竹书纪年》残简推算,帝尧即位于公元前2145年,为中国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开始。黄帝元年可向上推算为公元前2398年(据《今本竹书纪年》推算),为甲子年,中国甲子纪年当始此。炎帝时代据传经历八世380年(据《春秋纬命历序》),上接伏羲、女娲时代。如此可以确定,华夏初立之伏羲、女娲时代,上限约当2800B.C.左右。

又根据华夏民族起源的“大汶口-良渚复合发生说”,夏朝以前,华夏民族先后经历了裴李岗文化、龙虬庄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良渚文化一期、花厅遗址中晚期、大汶口文化晚期3、4段、海岱龙山文化这一考古文化序列。2800B.C.以后,花厅遗址废弃。所部一分为二,其一迁入彭河流域,是为华族,以伏羲、女娲为首领,建都于陈,当即承县(即峄县),“陈”、“承”为一音之转。承县传为伏羲故里、女娲故里,有女娲冢。后来,两族又继续北迁到邹鲁地区,一部转迁中原,远及关中。此为伏羲、女娲部落及其后代的播迁路径。

鲁南地区是伏羲、女娲遗址及传说最为密集的地区。据李万鹏先生粗略统计,仅庙宇就有40多处,以峄山余脉的凫山为中心,南到峄城,北到泰山,东到费县,西到巨野。邹滕一带关于伏羲、女娲的遗迹主要有7处,即邹城的爷娘庙,峄山的女娲洞,凫山的爷娘庙、伏羲墓和女娲墓,微山两城镇的伏羲庙,滕州的八卦台。这些遗迹皆非真正属于羲皇和娲皇,而系子孙后人的遗迹,只有位于旧峄县境内的伏里村(属山亭区西集镇)和金陵平利山的女娲冢(属峄城区阴平镇)当为伏羲故里和娲皇陵之所在。位于伏里村南面的建新遗址,当即伏羲部落遗址

楚望台遗址公园(武汉楚望台遗址公园)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湖北省武汉市 *** 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篇1

辛亥十八景,包括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 *** 旧址、孙中山铜像、起义门、楚望台、首义英雄烈士雕像、抱冰堂、蛇山炮台等辛亥革命遗迹,以及首义南轴线景观、楚望台遗址公园、辛亥百年纪念碑林等旅游景区(点)。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很多游客前往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的起义门、楚望台等辛亥十八景景点旅游参观,提前感受武汉那段辛亥往事。2011年10月6日,我有幸到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参观,深受教育,感想深刻。

原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又称“红楼”,是鄂军都督府办公地。2002年成立博物馆并挂牌。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 *** 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 *** 旧址、辛亥革命军 *** 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 *** 旧址等,俗称红楼。2011年10月6日,就在红楼对面,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将正式开展了,新馆就如一艘气势磅礴的飞船横空出世,气势恢弘。它的平面‘V”型,寓意胜利,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其建筑方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除了有“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色,还能看到红色几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颂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博物馆外墙采用“楚国红”颜料,庄严肃穆。馆内设置了四项主要功能;辛亥革命历史展览、辛亥革命文物存储、武汉近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以及综合服务。如此雄伟壮观的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必将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体现武汉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观。

一踏入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由一楼进入“晚清中国”部分,将看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排硕大的昔日“不平等条约”名称,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墙体呈现。展览由此开始,通过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等,再现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在序厅和五个展厅参观,常常被声光电结合的陈列方式、精彩新鲜创意十足的技术和艺术亮点所震撼,“身临其境”地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穿行在序厅和5个展厅,我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最亮丽耀眼的这一段停顿逗留。在辛亥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主共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这种精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场景、事件,展示了历史的惊魂时刻和精彩瞬间,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人真切缅怀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驱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义的伟大壮举,历史将永远铭记,我们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也将永远铭记。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为支撑,文物与场景并重,运用陈列展示技术和艺术语言,充分吸收上海世博会的技术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使人耳目一新。陈列中,可见大量的微缩景观,让人感觉仿 进入百年前的武昌街景。尤其惊叹的是多媒体呈现首义之夜之场景,让参观者看到“起义士兵”的走动,听到他们在“干大事”之前的窃窃私语。还有用沙盘再现的旧武昌城全景,并用多媒体展现首义之战全过程。让人感觉一脚踏入沉重的历史。归纳起来,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共有八大看点,下略为大家表述一二。

一,国内更大壁雕《共和之基》,序厅内,中国室内更大壁雕《共和之基》扑面而来,武昌首义志士们前仆后继,耳边似乎能听到他们疾行的脚步声……整座雕塑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其中表现武昌首义的雕塑部分,起义的士兵队伍从浅浮雕、高浮雕到圆雕,逐渐推进,首尾呼应,既突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又体现出首义中的民众力量。

二.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步入之一展厅,两面条约墙向头顶压来,《南京条约》等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条约墙尽头是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满清帝国大厦将倾,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之一展厅后面展示戊戌政变后,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在汉口组织自立军,预定8月9日在鄂、徽、赣、湘同时起兵,拥护光绪皇帝重新当政,但因经费不济、未能统一行动而失败。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唐才常被捕于汉口,并在1900年8月22日就义于武昌 *** 湖畔。“唐才常汉口被捕”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唐被绳索反手捆绑,在 *** 湖畔的草木间不屈地瞻望远方,慷慨激昂的就义蜡像栩栩如生。而秦力山在 *** 结识孙中山,转而投身革命,展厅中有1901年孙中山与秦力山等在 *** 东京的合影。

三.“孙中山赴檀香山”复原场景,这是根据孙中山自述“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而以真人比例还原的场景。1878年,13岁的孙中山随母从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开始求学、行医、开创革命事业的历程。“孙中山赴檀香山”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站立的少年孙中山和端坐着的母亲在轮船上,凝神远眺大海,船下沿有灯光闪耀,声光电融合,颇有波光粼粼的效果。1894年11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创建兴中会,之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四.同盟会誓词写在天幕上,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 *** 成立。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确定为同盟会纲领。展览按比例复原了同盟会在 *** 东京成立时的会址,头顶上的“星空”以世界地图为底,同盟会各分部的地点群星闪耀。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誓词十六字纲领,一笔一画写在天幕上,直入民心。展厅中有孙中山与布鲁塞尔中国留学生石瑛、马君武等人的合影,以及孙中山与芝加哥同盟会员黄三德等人的合照。在展厅中间最为特别的是有一个大圆台,盘面上是展示长江把武汉分成三镇的近代工业的地图和面貌,手一触摸,地图、图片、文字介绍就显现在眼前,如汉阳铁厂、武昌造币局等,非常直观便利。

五.“花园山聚会”镶嵌在墙内,进入第三展厅,仿佛进入了武昌城内小巷,耳边传来一阵阵狗吠声和蛐蛐叫,暗夜黑影里弥漫着重重杀机,“花园山聚会”微缩场景镶嵌在墙内玻璃里。只见留日回国的吴禄贞等人借武昌花园山李廉方寓所为聚会点,此为1903年5月,吴禄贞邀集曹亚伯、李书城、冯特民等主要成员畅谈革命方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派遣知识青年 入新军。武昌花园山聚会虽没有正式名称和确定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是湖北革命团体的源头,在湖北军界、学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六.180度环幕影院还原“之一枪”,青石板、老屋、古树、小巷茶馆、德和酒庄、街上奋勇当先的革命党人……一幕幕微缩实景,1911年10月10日那晚惊心动魄的一幕如在目前。当晚7时许,城外塘角辎重队纵火为号,8时许,城内新军工程营八营革命党人打响首义“之一枪”,新军官兵和军事学堂学生等纷纷响应,迅速占领楚望台、控制中和门,部署攻打湖广总督署的战斗,一系列历史事件实景得到真切还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180度环幕影院,放映的是专门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拍摄的影片《武昌首义》,还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义全过程的真实影像,而在银幕下方是硕大的大型电子沙盘模型,展示了武昌旧城风貌,观众可以想象当年先烈们在此上演的传奇故事。

七.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第四展厅是展览“创建共和”主题,进门就是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10月11日上午,起义军攻占武昌城后,在原湖北咨议局成立“中华民国军 *** 鄂军都督府”,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获绝大多数人赞同。革命党人李翊东代黎元洪签署了之一份安民告示《中华民国军 *** 鄂军都督府黎布告》。1911年10月17日,都督黎元洪在武昌阅马场登坛祭天,大典振奋了民军士气,激励了革命热情。画面上,黎元洪一身戎装,目光坚毅,显露了黎元洪军务娴熟、为人厚重的.一面。此展厅同时展出了有关黎元洪的一组文物,如黎元洪大总统入殓服饰、中华民国鄂军 *** 起义纪念章、中华民国鄂军 *** 大都督印等,让人怀想“创建共和”的艰辛历程。

八.脚步触摸全国起义地图,刘家庙之战拉开了阳夏战争汉口战役序幕,1911年10月18日凌晨三时,民军向盘踞在刘家庙一带的清军进攻,肉搏至车站附近受阻。下午三时再度轮番冲锋,清军乘车逃跑,次日民军攻占刘家庙车站。展览用声光电手段,营造了枪炮齐鸣、慷慨悲壮、气贯长虹的场景。展厅中,黄兴“笃实”押角章、睡衣等,湘军步队独立第九标阳夏血战纪念章、沪军都督赠名誉章、康有为为吴兆麟题词横幅“为民兴利”,黄兴骑马率民军指挥阳夏保卫战雕塑,无不反映当年的实况。展厅中,走路时不经意间脚踩着互动版晚清地图,响应湖北的省份会亮起蓝灯,直隶、山东、河南、甘肃、新疆、东三省等纷纷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此外,还用一面墙展示了宋教仁、林森、马君武等人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孙中山就职典礼现场复原颇具气势。

参观完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和众多参观者一样深受教育,感想深刻。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以辛亥精神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信心,勇于进取,甘愿奉献,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一切力量。辛亥革命,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新时代,拉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序幕,使中国历史步入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烈,为 *** 封建统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以“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革命精神。以鲜血和生命开展这场伟大的革命,其光辉业绩彪炳千秋,值得后人永远歌仰、怀念。我们要深刻缅怀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的和平 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那以前只在书上见过,听老师说过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去与历史真正的“零”距离接触。

还未走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在解说员的陪同下,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就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最后,在孙中山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结束了参观,每个人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博物馆的一切却永驻每个人心中。

历史,那是属于过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却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当代大学生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如何才能写好呢?那就是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

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楚望台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楚望台遗址位于武昌梅亭山,今起义门左侧山冈。

元朝末年,朱元璋进军武昌,曾驻跸梅亭山,在此闻报得第六子,高兴地说:“子长,以楚封之”。朱元璋当皇帝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朱桢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此遥望帝京,故又建“楚望台”。从此,梅亭山一带被称为楚望台,是明清两代武昌较为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

清末湖北新军在此设军械库,当时存有124门大炮、5.9万支步枪。楚望台是武昌首义军发难后占领的之一个目标,后各路起义军集结于此,楚望台一时成了起义军的大本营。起义军在此补充 *** 后,发动了向湖广总督署、张彪的第八镇司令部的进攻。

楚望台的历史瞬间

1911年10月10日夜。党人熊秉坤等在工程第八营驻地发难后,即率兵众四十余人直奔“楚望台”,会合该营守库士兵,占领军械库。随后,城内外其他起义部队亦先后汇集楚望台,用库存的军械装备自己,并以楚望台作为进攻督署指挥台与前进阵地。

1911年10月10日晚, *** 湖东北角的工程八营反动排长陶启胜与士兵金兆龙偶发冲突,革命党人程正瀛等开枪击陶,由此拉开了埋葬中国千年帝制的历史序幕。而起义后迅速攻占楚望台的军械库,早已被列入了起义计划之内 。

距工程营南一千余米远的楚望 *** 械库内,驻守官兵都听到了枪声。军械库更高长官,督练公所的课长李克果,急 *** 全体士兵,要大家注意警戒。革命党人马荣,假借击退匪人所需,向李克果要求发放 *** 。李克果命人将 *** 发放后,革命党人向天开枪,以示对工程八营行动的响应,并派人接应工程八营起义同 的到来。

熊秉坤等率工程营四十余人很快就到了军械库,各处响应起义的新军也先后赶到,军械库一时又成了起义新军的指挥部和大本营。经过数次激战后,武昌城尽皆光复。军械库成了名符其实的起义指挥部。

目前,原有建筑都已经已毁掉了。旧址立一砖石水泥砌保护标志碑,题辛亥革命楚望台旧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在这里增建了风雨长廊,在长廊里刻录了大量的辛亥革命的碑刻。另外,在楚望台原址上重修了楚望亭。亭子内专门立碑记载朱桢被封楚地的历史典故。

今天,随着辛亥革命影响的日益扩大,来自全世界的华人纷纷到这里瞻仰历史遗址,凭吊革命烈士。楚望台遗址公园已经成为了游人到武汉旅游的必经之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