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庄遗址

小魏庄遗址

小魏庄遗址地处郑州东南部郊区的沙丘岗地,东南临黄淮大平原。地势呈东高西低,稍微倾斜。遗址保存状况较好,现地表为农田及枣园。在地表发现有丰富的遗物,采集有陶片等遗物。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红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盆、罐、豆、釜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魏庄遗址,小魏庄遗址简介,小魏庄遗址-郑州市管城区小魏庄遗址旅游指南

安徽重要考古新发现:桐城魏庄遗址

2018 年秋,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在桐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调查工作,并最终于桐城市北部的孔城镇晴岚村魏庄自然村发现了一处遗址,该遗址因而得名魏庄遗址。

魏庄遗址周边呈冲击台地地貌,北侧有低矮的山丘,孔城河流经其南侧。2019 年春,中国人民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城市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魏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了一批非常重要的考古资料。

玉璜出土的照片

本次发掘分出三个发掘区,发现了46处遗迹,其中32个灰坑、9座墓葬、2处路址、1处房址、1处灶址及1条灰沟。其中I发掘区位于发掘区域中部,发掘面积550平方米,共计发现29座灰坑、9座墓葬、2处路址、1处房址、1处灶址和1条灰沟;II发掘区位于I发掘区西侧,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并未发现遗迹现象;III发掘区发现4座灰坑。

本次发掘所发现的最重要的遗迹为墓葬、房址和灶址。

新石器时代墓葬8座,集中发现在I发掘区东侧,新石器时期墓葬8座,墓坑较浅,除一座为东西走向外,其余朝向均为西北-东南走向。墓内已无明显人骨痕迹,随葬品包括陶豆、罐、纺轮、盆、鼎、杯等陶器,石钺、锛、凿等石器,以及多件玉器

其中M1位于T104南部,外形为东西外形为东西短南北长的近似长方形,方向北偏西43°。墓口长约160厘米,宽约84厘米。墓底距地面深约67厘米,墓底长约156厘米,宽约80厘米。出土随葬品有陶豆2件,陶壶3件,陶碗2件,陶纺轮1件,陶罐1件,石钺1件,石锛2件。

2019TKW M1平面图

2019TKW M1出土的陶豆

M8 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座,墓口南北长约238 厘米,墓口东西宽约86 厘米。墓深约45 厘米,墓底南北长约226.5 厘米,墓底东西宽约70 厘米。墓壁东侧中部开有一个壁龛,壁龛口南北长约66 厘米,壁龛底南北长约62 厘米。墓内无成型人骨,出土有1 只陶罐和12 组陶片。

2019TKW M8平面照

商周时期房址1 座。位于I 发掘区的最西侧的T101 内,由踩踏面和柱洞组成,西南侧被晚期灰坑打破。踩踏面南北长910 厘米,北端东西最长730 厘米,南端东西最长460 厘米,中部最长处220 厘米。平均厚15 厘米,下方即为生土。

踩踏面内外共计有24 个柱洞,主要分布在踩踏面的南北两侧,部分柱洞的洞口残余有一圈红烧土痕迹。经过解剖,踩踏面南侧底部还发现有横向的柱洞痕迹,疑似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灶址位于踩踏面东侧中部,为一座近似三角形的坑,坑壁及部分坑底有大量人工堆砌的红烧土块。

布方的航拍

另有一座墓葬为唐代墓葬,编号为M8 。该墓呈东西短南北长的近似长方形,朝向为南偏东10°。墓口长约252 厘米,宽约40 厘米。墓底长约252 厘米,宽约40 厘米。墓内有人骨残迹和棺板残迹,其内南部还有头箱。

出土随葬品有瓷四系罐1 件、瓷盘口壶1 件、瓷碗4 件、棺钉10 件、铁剪1 件、钗1 件、U 形器1 件、铜钱4 件。墓内出土有 瓷质四系罐、盘口壶、碗等文物,另有多枚 “开元通宝”铜钱,以及无法确认用途的铁器。

唐代墓葬

经过三个月以来的发掘,可以确认魏庄遗址为新石器时期的生活聚落遗址,包括明显的生活区和墓葬区。该遗址中的房址和墓葬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桐城地区的新石器时期考古的空白。

魏庄遗址地处皖西南,桐城的孔城河流域,属长江水系,西北临大别山东段余脉,东南是皖南山区,自东北至西南形成一个地理廊道,魏庄遗址就处在这个廊道之中,地理位置优越,从出土器物呈现的文化面貌来看,与其北面含山县的凌家滩文化和南面的潜山县薛家岗文化,都有相似和联系。如T104 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层中出土的 半环形玉璜,其形制与凌家滩 97M28 内出土的玉璜,在玉质、工艺等方面非常相似。

墓葬基本上是南北向的土坑竖穴,单人葬,以鼎、豆、壶为基本器物组合,豆柄部上有镂孔,还发现有 玉璜、石钺、石锛,石钻等器物。主体上看,魏庄遗址发现的这批墓葬,与薛家岗文化更为接近,可能是薛家岗文化的一个类型,并且属于薛家岗文化晚期遗存,距今 5300—4600 年。

石锛

本次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对每一片可以确定出土位置的遗物,遗迹每一个清理完毕的遗迹,均使用RTK 测绘设备采集其点位。RTK 作为一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展起来的差分测绘技术,测绘精度较高,且相关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操作人数少,操作简便。在本次发掘之前,RTK 已经被应用于遗址的整体测绘,以及发掘的布方阶段之中。将RTK 应用于发掘过程中的遗物采集和遗迹测绘,是本次发掘当中的一次创新性尝试。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们根据遗物所处的探方和层位或遗迹单位对遗物编号,将遗物提取后采集遗物底部点位。针对部分出土位置较为特殊的遗物(如探方壁上、出土时遗物相互叠压等),在采集数据时也需要做针对性的特别处理,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尽量准确。

此外,在遗迹清理完毕后,其开口处的特征点也由考古人员利用RTK 测绘设备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全部采集,必要时还会采集遗迹的底面或剖面的特征点。在数据采集完成后,考古队员利用MATLAB 等电脑软件,还原出遗迹以及遗物在探方内的相对位置。在室内整理时,将遗物的尺寸、质地、花纹、完残程度和其对应的点位相匹配,考古人员就能够对遗物进行更为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找出遗物与遗物之间、遗物与遗迹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另外,利用MATLAB 将遗迹的特征点按照顺序连接起来,可以在考古队员整理时对遗迹的相对年代、遗迹之间的打破关系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这种数字化的采集工作有利于在发掘工作结束之后还原发掘区域的原貌,为分析遗址的文化特征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和方向。目前相关的整理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I发掘区②层遗物分布示意图,数据来自RTK选样

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考古发掘最新通知,我们本次发掘工地圆满完成了考古工地的标准化建设,如制定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在工地周围建设围挡,在工地、驻地全方位安装摄像头,以保证工地安全,为工作人员配发工地专属文化衫,以及在工地周围及住地布设宣传标语,宣传文物保护知识等。

本次发掘的主要工作人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 张文治,刘爽、孙静怡、张之航;桐城市博物馆的 吕昭文、叶鑫;枣阳市博物馆的 姜波,以及来自安徽建筑大学的 徐傲、谢伟、李平、张瑶等,还有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 鲁梦琦博士。在发掘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 赵前教授为工地拍摄了多张全景照片; 张开亮对遗址进行三维建模,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另外,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生社团 金石轩的 20 余名本科生也参与了发掘。

我们的工作得到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桐城博物馆、桐城文化委员会、引江济淮工程办公室、孔城镇人民政府以及晴岚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对上述单位表示由衷的感谢。

魏庄遗址自2019年3月15日开始发掘,目前发掘工作顺利完成,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安徽省文博机构及监理方武汉大学组织的专家验收,转入室内整理,之后的研究成果,我们会陆续公布。

现在

桐城魏庄遗址正参加

“2018—2019年安徽重要考古新发现”

评选活动

前进入公众微信投票环节!

究竟哪些考古遗址能最终脱颖而出?

各位网友的投票至关重要!

如何投,在哪投

往下看↓↓↓

1. 投票时间:2019年12月23日(今天)9时开始,12月31日(下周二)16时截止。

2. 投票规则: 每位用户每天只有一次投票机会,每次可投10个项目,投票时总共选择10个不同选项后方可提交,否则无法提交。

3. 本次评选严禁刷票,一旦发现,将取消评选资格。

4. 投票结果将综合专家评审意见,作为最终评审参考因素之一。

1. 扫描下方二维码,开始投票。

还等什么?

快动动手指吧!

广州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藏了两处红色革命遗址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塱边村是一座不足千人的小村庄,村里却分布着两处红色革命遗址,一处为中共番禺县工委旧址,另一处为粤赣湘边纵队番禺独立团团部旧址,红色文化正在成为塱边村的亮色。

今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获悉,番禺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区直各部门、各镇街纷纷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塱边村红色教育基地,追忆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据统计,截至10月11日,塱边村红色教育基地已经接待团队60个,共1500人次,日均接待团队近4个,100人次。

作为石碁镇辖区户籍人口最少的行政村,塱边村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接待了远超村户籍人口的参观团队,并得到了各方好评呢?

记者走进塱边村,真实感受这座番禺“最红”小村的故事。

发动村民当好宣传员、解说员

塱边村的户籍人口不到一千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只有5人,如何在短时间内接待数以千计慕名而来的参观人员,成为了摆在塱边村干部面前最大的难题。

村召开了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通报了区、镇和村开展主题教育的情况和部署,号召全体党员和全体村民代表要统一思想认识,当好宣传员、解释员和解说员,做好做通村民的教育工作,人人争当热情好客、文明礼貌、知史爱村的东道主。

同时,改善基础薄弱的参观学习条件。塱边村以中共番禺县工委旧址和粤赣湘边纵队番禺独立团团部旧址为重点,加大投入,全面营造交通秩序井然、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的参观学习环境。为更好地介绍中共番禺县工委旧址以及粤赣湘边纵队番禺独立团团部旧址,镇委组织编写解说词并求助熟悉历史的同志审核勘误,对讲解员进行了培训,翻印《塱边村革命斗争史实》20000册,务求向前来参观学习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展现最全面、最真实的历史原貌。

忙碌:一天接待6个参观学习团

做好接待参观,是塱边村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的第一课。为此,塱边村干部群众扭成一股绳,上演了一台同台大合唱的好戏、大戏。

村“两委”成员明确了各自职责,村支部书记亲自负责讲解,副书记负责接听预约参观团队电话并排期,其他村干部分别负责环境卫生、交通疏导、氛围布置等工作。村干部加强团结协作,做到分工不分家,同台大合唱。镇村之间加强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汇报情况,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村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村民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塱边村干部只有5人,面对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和接待任务繁重的实际,村干部顾全大局、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既做好接待工作、日常工作,又确保村的重点工作如登革热防控、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乡村振兴等一项不落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名村干部说,“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6个参观学习团!有时团与团的预约时间发生了冲突,我灵活改变参观路线,使两个团都能独立顺利地完成了参观学习。即使自己累一点,但是不影响他们专程到来参观学习,我很开心!”走进村的公园,常常听见村民在议论,“又有参观团来啦!最近真的是比过年还热闹!”

一座小小村庄,竟有两处红色革命遗址

中共番禺县委旧址(松露小学)位于石碁镇塱边村东约大街1号。始建于1927年,现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该所小学是禺南最早开办的公立小学之一,占地面积2023平方米。

塱边村松露小学现为番禺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17年被评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该校对研究近代当地教育和番禺近代红色革命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

此外,粤赣湘边纵队番禺独立团团部旧址——容菴梁公祠也位于塱边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番禺独立团于1949年9月20日组建成立,团长郑吉、政治委员周健夫、政治处主任廖安,团部设在番禺石碁塱边村容庵梁公祠。现旧址所在的祠堂为石碁塱边村使用,建筑尚完好。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陈晓洁、黄志安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李波、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

河北石家庄面积最小的县,和邢台接壤,拥有千秋台遗址

河北省会石家庄下辖多达14个县(含县级市),其中有一个袖珍县,它既是石家庄人口最少的,也是面积最小的,它就是高邑县了。

高邑县人口约19万,面积222平方公里,位于石家庄南部,和邢台市相邻。高邑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北距石家庄市区、南距邢台市区各50公里,历史上有“枕京师而扼南国,倚太行而控东溟”之称。交通四通八达,是河北省南部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广高铁过境。京广高铁“高邑西站”是石家庄以南、省内唯一一家县级站点。

高邑历史悠久,古称“鄗”,东汉光武帝刘秀在高邑城南“千秋台”登基称帝,改“鄗”为“高邑”,县名因此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境内现存中山国房子郡遗址、刘秀登基台、南星书院、安固桥等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刘秀公园在高邑县城南的花园村公园是为了史纪传说中的“刘秀登基”。千秋台遗址乃汉光武帝刘秀登基之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还有观星台、点将台、四将台等。公园内有高大伟岸的刘秀雕像,刘秀头戴王冠,身着战袍,腰间佩剑,举目远眺,雄风霸气表露无遗,使游客肃然起敬。

各位朋友,你们有关于高邑县的故事吗?欢迎留言分享!(文章仅供娱乐阅读,图源网络,数据仅供参考,如有纰漏敬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