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岭古墓

尖岭古墓

石家庄市裕华区尖岭村

保护范围:以汉墓封土外缘为基线,向东1米至东明服装厂车间,向西6米至标牌厂仓库,向南1米至宿舍楼,向北25米至标牌厂车间。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向东40米至华清街,向西15米至标牌厂仓库后墙,向南10米至尖北路,向北56米至槐中路。

谷城尖角村古墓之谜

一、汉江在这里转了一个弯

溶溶漾漾白鸥飞,夕阳长送钓船归。滚滚汉江好风日,山翁醉卧尖角堆。汉江,作为长江中最大的支流,她发源秦岭山脉峡谷,水质清澈,水流量大,千百年来,不屈不挠,奔腾东去。然而,当她行至老河口谷城地段时,遭遇了顽强一击:一把犀利的宝剑突然从山谷中应声而出,直刺江心,在江面西南岸筑成一道坚固的铜墙铁壁,迫使原先喘急喧闹的河水停止咆哮,放慢脚步,慵懒南流。情急之下,野兽变身美女,暴戾降为乖柔,纤瘦化作肥沃。放松身段的她,禁不住醉眼朦胧,春心荡漾,风姿万千。催生出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沙地,陵丘,于是,放眼旷野河谷,江中心帆船点点,渔歌互答,江周遭芳草萋萋,湛青碧蓝,好一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

这把奇特的剑头就是现在的谷城县冷集镇尖角村!

二、永远禁封碑

时时刻刻盯梢着汉江的,还有一块大有来头的石刻碑。碑刻正面楷书“永远禁封”四个大字,碑文前背面,有432个字的国务院光化县知事告示。

碑文列举事实,称尖角山石作为汉游之屏蔽,却被一些贪小利之人打起了歪主意,纷份掘山凿石,行销出售。若此风不禁,汉江灾难将至,河口沿岸堤防亦必遭冲刷坍塌之害。为保勒石藉惠久远,特立碑警告:今后凡有任意掘石者,一旦知悉,定予重究不贷。

告示发布于中华民国十三年五月十七日,即1924年国务院所立,足见当时地方政府官吏对水文保护、环境整治十分重视,也是下了力气的。这与我们当前国家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关理念和要求一脉相承,警钟长鸣犹在耳,造福社稷久长时!

三、古墓群之谜

漫步尖角山林四周,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20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墓葬100多座进入人们眼帘。经大致测量,墓地封土堆高约25--50米。该墓群面积之巨大,东周、墓葬数量之多,墓主身份之特殊,为举世所罕见。

2009年5月下旬,尖角墓群几座盗墓突然被盗。该案告破后,追缴春秋战国时期文物58件,其中,2件国家一级文物,10件为国家二级文物,13件为国家三级文物,为建国以来襄阳市破获的最大文物盗墓案。

仅从破案的谷伯赢绥青铜壶铭文文字,就充分佐证固封山为谷国之君谷伯赢绥陵墓。可以说,谷国之源的固封山、不单单是谷城冷集镇尖角村,而是历史上古谷国、古谷伯城、谷伯绥陵墓地古代谷国历史文化的源头。而且,这块风水宝地,地灵人杰,范蠡与西施、齐王与伍子胥等等的爱恨情仇,尖角史料都有明文记载,甚至可以说,尖角就是一座历史活化石

又载,郧子国王曾百般利诱曾侯乙抗楚,候乙不为所动,一心忠楚。后来,惠王联合乙侯,在尖角与郧子国大战,大获全胜。惠王为感激尖角大捷,筑编钟贺谢恩德,楚国编钟横空出世,铸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的第八大奇迹,成为中华民中华民族最壮观的音乐大典。

2021.8.27

作者:幻羽惊鸿工作室范学法

泰顺莲头岭古道|三跳岭、莲花池、柳峰尖、圣池......

莲头岭古道,起于泰顺县雅阳镇莲头村大岙,经晒谷坪亭、莲头古村落、莲云谷、福船村、竹楼坑、福亭基、莲花塘古村落、山茶岚村,止于雅阳镇梧村柳峰尖。系明清古道,东西走向,全长约10千米,宽1.3米。据传该古道早期本是泥路,因明后期统治阶级腐败,民众聚集造反,途经大岙至莲头于山中踩踏出此路。天长日久,泥路被当地群众越走越宽。清同治年间,以陈王庐为首事,莲头村民出钱出力,建造了该条古道,因有三个弯,古称“三跳岭”。路面早期用不规则块石砌筑而成,至今保存完好,古道两侧古树参天,植被葱郁,生态环境优美。

莲头岭古道的起点大岙,向前百米左右有一座晒谷坪亭,坐南朝北,面湖背山,周围环境甚是清幽。明朝年间,仕阳青年林兆雷上京赶考,返回时路经晒谷坪遇大雨,遂在附近亭中避雨,高中后重建此亭。后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1972年和2011年,晒谷坪亭三次重修。我们现在看到的晒谷坪亭,亭顶采用木板、油毡、青瓦三层结构,内部圆柱、桁条均已翻新,外墙砌筑美观大方,地坪用大理石铺设。

以前莲头岭和晒谷坪亭十分热门,我们从当时留传下来的民谣“平阳千万村,泰顺救饥荒”,可以想象到晒谷坪亭商贾往来的热闹景象。此亭曾住有烧茶人,亭前竹筒倒挂一排,无偿供行人和挑夫饮用。今年90高龄仍健在的莲头烧茶人林直录老人,见证了晒谷坪亭几易重修的那段历史

从晒谷坪亭向西途经莲头古村落,此村落与泰顺的墩头古村落、龟头古村落合称为“泰顺三头”,蜚声县内外。莲头境内山清水秀,古木参天,人杰地灵。根据《泰顺县交通志》凉亭记载:“莲头亭,亭址莲头,木结构,占地53平方米。修建时间光绪十三年。”村内环境清幽,空气新鲜,水源来自大岙天池,清醇干净。生活在此的村民多身体康健,现村里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2位,亦被称为长寿之村。

莲头村西侧即是莲云谷,其处于原58省道沿线,与有华东第一大峡谷之称的氡泉大峡谷相临。氡泉大峡谷占地280亩,由温州氡泉旅游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创建,总投资3.2亿元,是一个集旅游、会议、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谷”内秉承原始生态风貌,别墅成群,亭榭密布,茂林修竹,曲径通幽。

沿古道一路西行,经福船村、竹楼坑、福亭基,就来到了雅阳镇的山茶岚村,因村里种植着大量山茶树,村庄也因此得名。秋冬时节茶花怒放,谷间雾气缭绕,别有一番情境,有诗云:“花开如锦知多少,五百东园五百西。”山茶岚村最具特色的除了茶园阡陌,就是莲花塘陈氏祖屋了。颇有古建筑风格的几座单体民居背靠五座小山,整体呈环状分布,形成了莲花塘古村落。曾有一道描摹莲花塘的诗文中写道:“莲花塘畔号莲峰,翠积苍苍一望同。南看更饶君子竹,北望但少大夫松。面前流水湾湾曲,背后青山叠叠重。此地清幽人罕到,数家烟火乐颙颙。”正可谓是人间仙境。因地处五座小山峰恰似莲花开五瓣,此地故名“莲花池”。莲花塘五座古屋均背靠五座小山环列建造,中间有一水塘,塘中央为陈始祖陈承天夫妇的茔墓,形成阳宅(民居)和阴宅(坟墓)共处一地的建筑模式,与古人风水择地之说有异,不多见。也正因其独特的布局与建筑风格,所以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经过山茶岚村,沿古道行,会看到一座著名的山峰——柳峰尖。清代诗人王迁宾在《登柳峰尖》诗中云:“中分一点蜀山尖,岁岁登高破酒钱。掠过浮云梳树杪,上升旭日在天边。”足见此处景色峻美。柳峰尖主峰海拔1056米,登巅俯瞰,泰顺的泗溪、秀涧、三魁、雅阳等地尽收眼底,立峰远眺可见群峦叠嶂,绵延千里。柳峰尖主峰有石宫一座,建于清光绪甲午年间,香客络绎不绝。目前,柳峰尖有十三岩、十四洞等系列景点,其云海景观更是予人无限遐想。

柳峰尖仙序观音阁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64),这里有一口终年不竭的清泉,年代较之久远,宋人称之为“圣泉”。在宋王献可《圣泉诗》中云:“绝顶清泉映碧空,参差荡漾紫云连。金精伏夏寒侵骨,石气凌冬暖吐烟”,可见泉水之清洌爽口。当地人告知,因周围林木茂密,无论天气怎样干旱,这口泉水从未枯竭。据说,仙泉水不论是六月大暑还是十二月大寒都一样润口清肺,提神醒脑。当地百姓甚是爱护,目前观音阁已经三次重修。

柳峰尖尖顶仙翁宫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尖顶中央长有一棵蓝洒树,树枝和树叶自然结成香炉状,令人称奇,引无数香客至此。宫前有一石供桌,长2.8米,宽0.8米,厚0.15米,重达1800多斤。旧时交通不便,全凭人工作业将如此大的石块运至峰顶,可想是多么不易。据说,有一位得道高僧云游至此,被柳峰尖仙境福地吸引,在此坐禅诵经直到圆寂,其所留传下来的故事亦为这山峰美景增色不少。

行古道,聆听岁月的足迹;登临柳峰尖,尽享泰顺山水沐浴。无论是历史遗迹民俗风情还是山河之气壮、云海之美妙,置身其中,赞叹之余,都会令人有情景交融、心物交和、古今交替之感。

来源:《温州古道·泰顺篇》(黄以平主编)

太原尖草坪区发现两座西晋古墓!

4月9日,太原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我市尖草坪区镇城村发掘西晋墓2座、清代墓18座,出土陶瓷器、铜器等器物75件。从目前已发表资料可知,山西境内出土的西晋墓非常少,本次发掘出土的两座西晋墓,无论是墓葬形制还是出土遗物都非常重要。

西晋墓葬位于发掘区东北部,23号墓与25号墓东西并列,均为洞室墓。两墓结构一致,皆由斜坡前墓道、过洞、后墓道、甬道、封门、墓室组成。墓道均为两层收台,封门下部用方石和砖,上部用土填充,墓室平面为方形。

23号墓前墓道长4米、宽1.1至1.2米、深1.55至2.5米;过洞高1.05米、进深2.85米;后墓道长6米、宽1.3至1.35米、深3.8至4.73米。第一、二级合阶,分别距墓道开口0.77、2.25米;甬道进深1.2米;墓室边长2.6米、高2.48米,1米处弧形内收。

23号墓墓室内有一梯形棺,东南—西北状斜置,棺内人骨保存较好,仰身直肢,头向东南,为30岁左右女性。出土器物17件,陶器有帐座、灯盏、罐、碗、灶、釜、井,黄釉小罐,铜钗、臂钏,漆器

25号墓前墓道长5.63米、宽0.92至1.2米、深1.33至2.44米;过洞高1.7米、进深2.97米;后墓道长5.5米、宽1.36米、深3.16至4.1米。第一、二级合阶分别距墓道开口0.45、2.06米;甬道进深1.2米;墓室2.6×2.7米、高2.65米。

25号墓墓室西侧有一梯形棺木。棺内人骨保存一般,仰身直肢,头向南,为40至45岁左右女性。出土器物14件,陶器有罐、碗、灶、釜、甑、井、帐座,黄釉小罐,铜器有钗、连弧纹镜、大泉五十。

从墓葬形制、规格及随葬品来看,墓主应非一般平民,两座女性墓葬并排布局的现象也较为特殊。通过对墓葬形制、结构、出土器物以及后续的动植物、微量元素、体质人类学等科技考古分析,可能对墓葬制度变迁、墓主族群、饮食结构等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

来源: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