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氏宗祠正厅

解氏宗祠正厅

解氏宗祠正厅

葛村解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解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丁岗镇,被市文管办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授牌。葛村有建于明清两代的解氏宗祠、榜眼门、大宅门、解朝东故居、更鼓楼等76处古建筑,计11300平方米。

2019年3月,解氏宗祠正厅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周边旅游:风动碑,王士珍故居,梁氏宗祠,王氏双节祠

风动碑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刻于唐永泰二年(766年),俗称李宝臣碑,又名风动碑。碑文主要记述了成德军节度使、恒州刺史、清河郡王李宝臣牧恒期间的绩政功德,对研究唐朝中期河北一带政治、军事、经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碑文字体遒劲洒脱,为历代书法家所称道。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俗称梁家祠堂,始建于明代,是正定县梁氏家族供奉先祖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梁氏一族从山西迁居正定,到梁梦龙一代家族大显,之后“一堂荣五代”,辈辈出高官。梁氏宗祠面阔五间,每间都有门,正门两侧挂有对联——“光被家国九分韬略五经济,荣及乡里一门栋梁两朝功”,展示着梁氏一族的功绩。此外,梁氏宗祠以北约100米,存有蕉林书屋,系梁梦龙曾孙、清代著名书画收藏鉴赏家梁清标藏书、读书之处。

王士珍故居

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正定县牛家庄村人。先后任晚清陆军大臣、民国初期的陆军总长、国务总理等职,并获德威上将军称号。曾以北洋元老的身份多次调停各系军阀之争,使北京免遭战争的灾难。1930年7月1日在北京病逝。王士珍生前故居现今坐落于正定古城内,集中体现了北方民居的建筑特点,是民国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人文价值。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双节祠

王氏双节祠与王士珍故居隔街而望,为王氏家祠。祠堂坐南朝北,分正院和东西两院,原有房屋四十余间。祠堂门内为一处规整的四合院,院中立着一座贞节牌坊,是王士珍为他的生母、嗣母所立的节孝坊,立于1920年,牌坊后面为时任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题写的“钟郝垂型”四个大字。

走进贵州百年刘氏宗祠,了解刘氏支系脉络,刘家宗亲不可错过!

三门塘刘氏宗祠位于贵州天柱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走进这个雄伟高大,美轮美奂的建筑,迎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历史感,浓烈的刘氏文化氛围,它不仅承载着刘家世世代代的文化精神,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代表建筑,意义重大!

走进福建永盛梁氏宗祠,解读最神秘古祠堂

永盛梁氏

永盛梁氏宗祠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州十邑名祠","福建名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堂号"贻燕堂"。

“永盛”的由来

永盛由来是因此地古称为"永盛里",宋代改为"永盛南里","梁厝村"是宋绍兴以后才有的。始迁祖为梁汝嘉和梁汝熹。梁氏伯重从福州鼓岭茶洋(今鼓岭梁厝)迁永泰石壁,三世后又从石壁迁"永盛南里"。

为何名为贻燕堂

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有关。梁姓始祖梁汝嘉于宋隆兴元年(1163年)择燕山而居时,见这里山川秀美,遂以"梅涧"作为讲学场所,并请他的好友的朱熹为其题匾,朱熹见燕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遂亲笔题写"贻燕堂"三字相赠。

元至治二年(1322年),十四世翰林学士梁恩观返乡祭祖、续修家谱时,将"贻燕堂"改建为梁氏宗祠,并在此基础上扩建戏台、回廊、天井等。自此,"贻燕堂"便成为永盛梁氏的堂号。

永盛梁氏宗祠占地693平方米,由祠埕、门厅、戏台、天井、醮楼、祭厅组成。门前曾有一对旗杆分列左右,后来被拆毁,仅遗留几块残石。宗祠的外墙高大厚实,如屏如嶂,正面刷成粉色,两侧却用灰塑,飞檐翼然。

正门上嵌着一块横额石匾,上书"永盛梁氏宗祠"六字,楷体鎏金,优雅挺秀。边上两个小门,分别写着"出悌"、"入孝",这在每一个宗祠都大同小异。

在大门的两侧墙上还塑有一对陶象,每只个头约三米,象身上镶嵌着百余个小瓷酒杯,它们脚踏八宝,背驼花瓶、马鞍,取辟邪扶正、吉祥平安之意。可惜这一对石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制的,原物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宗祠石碑的一段故事

在宗祠的墙角处,有一块长一米左右的石碑,上面刻着:"违禁溺女光绪十五年五月上洲村",下面的字被水泥遮盖,只能看到"邹某罚"的字样。此碑可能是邹某因溺女婴,被罚而立的碑,给溺女婴者予以警示。可见,保护女婴在当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宗祠里“名人题刻”

宗祠的祭厅中悬挂着明清两代近百名进士、名人的匾额及古今卓越人士的画像、事迹介绍。正中是"贻燕堂"堂号牌匾,两侧是六幅清人画像。

牌匾的上端还悬挂着三个"福"字,蓝底金字,分外醒目。"福"字两侧各有一行楷体小字,右边是"道光十七年正月初五日",左边是"御赐广西巡抚梁章钜"。据了解梁章钜在担任广西巡抚期间,力主禁烟,政绩卓著,深受百姓拥戴,道光皇帝龙颜大悦,于是在新春正月亲笔题赐三个"福"字单字匾,作为褒奖,虽历经百年,仍完好无损。

因"福"字右上角的笔画很像个"多"字,下边为"田"字,而左偏旁极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个"寿"字,因此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这就是三个"福"字内含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