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学院地质博物馆

辽宁科技学院地质博物馆

辽宁科技学院 地质博物馆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建设,已成为采矿工程、土木工程和测绘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训基地。

这里有矿物、岩石、古生物、构造等标本,种类全,数量多;有本院教师自己制作的大型沙盘——地质摇篮本溪,主要表现本溪市区及其周围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有本钢铁矿山的典型标本;有雅俗共赏的奇石展台。

这里是集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场所,是 辽宁科技学院 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

石家庄经济学院。现在叫河北地质大学。里有一座博物馆:地球科学博物馆!里面图文+电子显示+视频+实物等方式讲解了宇宙、地球、矿物、生物化石等等。真是不虚此行,亲眼见到了天然水晶球、制作那个东东的铀矿矿石、恐龙化石、各种稀世的宝石等实物!

先上一下石家庄火车站的照片,这个是旧的火车站,新的火车站在南二环。

离火车站不远的习三内画博物馆

地球博物馆这个地方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除了该校的学生和教师,我想很少有石家庄本地人知道)。 我一惯喜欢去这种不为众人知的地方!门票25元!

经济学院了, 这是正门

校内的风光

顺主路南行几分钟就到了地球博物馆了,这个是正门

这个是地球博物馆大楼外观共五层

地球博物馆正对面还有一个金融类的博物馆,正在内部修建中, 暂未开放

地球博物馆外面的草地上有一个大霸王龙!

地球博物馆大门外,摆放着许多古代树木的化石

这个是恐龙足迹的化石

化石展

这里讲的是水,电,雷如何形成

这个是讲地质形成的

看!这个是仿制的张衡地动仪

各种各样的石头

大地球仪

这里是讲宇宙的

各种矿物标本

这个图画的是火山爆发

哇!大人物送的

受不鸟了!!这是水晶球!还是天然的!!

石雕

这个可以提炼出造那个东东的东东!铀!!!

下面的是天然的水晶啊!而且是紫水晶

这个仪器里全是仿制的世界最著名的珠宝,钻石!!!

恐龙的化石!!

传说中的恐龙蛋

可怕啊!!

一条很小的龙, 就这样OVER 了, 然后成了化石

大个子来了!!这个叫不寻常华北龙

乌龟的化石

亿年前的鱼的化石

科技赋能生活!宁夏地质博物馆让你体验更科技的生活

精美的矿物标本古生物化石引来众多游客围观和询问;有趣的研学教育体验活动将生涩难懂的地学知识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呈现给孩子;科普工作人员精心编排的科普剧用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为青少年普及恐龙知识……

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为主题的宁夏科技活动周日前拉开帷幕,作为参与单位,宁夏地质博物馆携“行走的地质博物馆”项目、以科技赋能百姓生活,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吸引现场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体验。

宁夏地质博物馆科普小分队于六一当天前往彭阳,为当地的群众和青少年表演了科普剧《小恐龙向前冲》,该剧作为“行走的地质博物馆”的全新环节,受到彭阳县科技局邀请,参加科技活动周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启动仪式,这也是该科普剧走进宁夏偏远地区的首场演出,受到当地群众和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科技周期间,宁夏地质博物馆还利用微信平台,围绕党史知识和科学知识以选择题的形式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线上有奖问答”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科技周期间,科普活动受众人数达200余人,活动效果反响热烈。“今后,宁夏地质博物馆将继续以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涵、拓宽科普渠道为目标,为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出不懈努力。 ”宁夏地质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宁夏日报记者 张慈丽 文/图)

更多新闻请关注宁夏新闻网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宁夏地质博物馆:流动地质博物馆

宁夏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贫困区域及人口占比较高的地区,地区间教育资源配比不平衡。受区位限制,科普的覆盖区域和人群较为固定。为了让公益科普惠及全区所有社会群体,平衡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自2015年开始,宁夏地质博物馆以原有科普进校园、科普下乡等活动为基础,积累经验,不断创新,以助力精准扶贫、实现科普惠民为导向,进一步创立了以五大科普活动模块为主要内容的重点科普项目——流动地质博物馆,每年定期、分批走入偏远地区和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为孩子们普及矿物、岩石和古生物知识。

活动概述

“流动地质博物馆”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彭阳县、固原市隆德县和中卫中宁县举办,活动对象为广大青少年,主题为“助力精准脱贫,打造地博品牌”。

实施过程

宁夏地质博物馆将“流动地质博物馆”带到了宁夏多个偏远地区的校园,开展了一系列以“助力精准扶贫,打造科普品牌”为主题的专题科普活动,为教师和学生送上一场场科普大餐,受到了当地师生的欢迎。

矿物岩石小课堂

“这些矿物岩石标本我从来都没见过,今天真是太开心了,学习了好多地质知识。”“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去博物馆工作⋯⋯”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喊叫水乡下庄村完全小学,30余种造型美观、特色明显、贴近生活的矿物、岩石及古生物标本和地质装备,让同学们叹为观止。作为矿物岩石小课堂的主要讲解内容,讲解员把这些专业标本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晦涩难懂的学科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博物馆中精美的展教资源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沟通的活书本和活教材。

“我们把博物馆的标本带到学校,让大家了解地学知识及地球科普知识,让大家知道,这些漂亮的矿物是大自然中产出的⋯⋯”宁夏地质博物馆的讲解教师表示。

化石猎人

“化石太难挖掘了,我们挖了一小块就费了很长时间。很难想象挖化石的那些叔叔阿姨是怎么一点点挖出来的。”在“化石猎人”体验环节,工作人员通过PPT、视频为孩子们生动地讲解什么是化石,化石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化石的作用等知识。随后,同学们戴上酷炫的考古眼镜,亲自动手,从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放的化石套盒中挖掘清理化石并装架,体验当化石猎人的惊喜与成就。博物馆科普教师表示,让孩子们拿着工具亲身参与到挖化石的过程中,这种互动参与的方式能激发孩子们对地学科普知识的兴趣与热情,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地学科普知识的了解与学习。

地学科普专题讲座

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宁夏地质博物馆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组织开展地学专题科普知识讲座,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视频、精美独特的实物标本展示,为同学们讲述化石的形成与挖掘过程,在增加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传播宁夏地质文化,为同学们呈现一场别具风格的地学科普知识盛宴。同学们在聚精会神观展和认真聆听讲解后,纷纷表达期待能有更多博物馆走进乡村、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的心声,期盼博物馆里更多“活起来”的文物藏品、人物故事走进他们的世界。

VR虚拟现实现场体验

VR体验设备的到来,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虚拟现实技术所创建的虚拟世界,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对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第一次体验VR,太神奇了!里面的东西就像真的一样,我还真以为到了海面下,想伸手拔一棵海草回家呢!你看,这里的小鱼,还有这些像花、像树的植物,这些像小动物的岩石,都非常神奇。”4年级同学杨小贺说。除了各类知识性的科普活动外,博物馆还将馆内特有的VR虚拟体验设备带入偏远地区,使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互动体验和视觉冲击,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和向往。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公益捐助

为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能为孩子们的生活提供帮助,流动地质博物馆还开启了爱心捐助活动。大量的书本、文具、衣物等学习和生活用品不仅温暖了孩子们的内心,同时也为流动地质博物馆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

特点及亮点

活动突破了博物馆以往空间固化的参观模式,赋予了科普工作全新的理念和意义,让博物馆实现了“走出去,动起来”的活动形式。4年来,流动地质博物馆坚持以互动性、趣味性较强的科普活动为引导,将学科知识与地质文化相融合,整合馆内最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及多学科专业人才,覆盖范围从银川市三区,逐步扩展到银川市周边的市县区,活动开展时间由原来的3〜5天延长至15〜20天。

在活动内容方面,从单一的义务讲解不断丰富形成了五大板块,包括以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实物标本讲解为主的矿物岩石小课堂活动;以PPT介绍、影片观看配合实操化石挖掘为主要内容的“化石猎人”活动;以宁夏特色地形地貌、古生物特点、地质遗迹介绍为主要内容开展的地学科普专题讲座;以前沿科技体验为主要内容的VR虚拟现实现场体验活动;以文具、衣物、生活用品捐赠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捐助活动。

流动地质博物馆活动重点向郊县郊区、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倾斜,惠及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切实将科普知识带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将地质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与城市文化相融合,增强地质博物馆公益服务能力,把更多更前沿的科普资讯融入学校的教育中,弥补了互动式科普活动的不足,同时也为科技惠民注入了活力。

基地简介

宁夏地质博物馆是一座反映宁夏自然地质历史和风貌的专题性博物馆,建筑面积6 451.4平方米,收藏地质标本16 000余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中心。宁夏地质博物馆始终坚持公益导向,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陈内容独具特色,并长期开展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地学科普教育活动。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与不断积累,宁夏地质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国家AAA级景区、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和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地学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学习教育基地。

中国科技教育

cnst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