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

辽宁省本溪市2005年9月19日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为“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东经123°41′45″~125°25′19″;北纬40°59′27″~41°22′45″,规划面积102.9平方公里,划分为本溪水洞、平顶山和五女山三个园区、二十四个景区,于2007年6月30日正式揭碑开园。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以多样性、典型性、科学性、珍稀性和可观赏性的地质遗迹为主体景观,是集科考、科教、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地质公园。

公园内岩溶地貌景观极为发育,这在相对缺雨少水的北方地区来说尤其罕见。其中以本溪水洞景区和望天洞景区最具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已探明的洞穴系统全长3650米,已开发2800米,地下河流水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曲折蜿蜒,有“三峡”、“九湾”,故名“九曲银河”。

被称为“北国第一洞,迷宫世无双”的望天洞,是具有北方岩溶特点的高纬度大型喀斯特溶洞,迷宫式洞道迂回曲折,可谓“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景观奇特。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奇特,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本溪市地处温带,森林覆盖率达到72%,野生动物1500余种。漫长的地质历史造就了本溪山、泉、湖、峡谷等优美的自然景观。五女山、铁刹山、关门山、老秃顶等名山风姿绰约、景色秀丽;温泉寺、汤沟等温泉疗效神奇,驰名国内外;桓龙湖、观音阁、关门山等湖泊碧水荡漾、烟波浩淼;南芬、大石湖、大冰沟、卧龙镇等峡谷峭壁嶙峋、静谧幽远。

本溪的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庙后山古人类遗址、五女山高句丽遗址、九顶铁刹山无不浸润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以各种地质地貌、地质遗迹为主题,系统地保护了岩溶地貌景观、古生物景观、标准地层剖面地貌景观和自然人文景观,全面促进了地质科普知识普及,强化了公园科学与文化内涵,极大助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并逐步要建设成为空间结构合理,功能体系完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明显的国家地质公园。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 北国第一洞迷宫世无双——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

在我国,地质公园的概念于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提出,旨在保护和增强地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区的价值。这些地区拥有地质景观和地质建造,是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见证,并对我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我国的国家地质公园是由我国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原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自然资源部组建后,由国家林业草原局负责管理。截止至 2019年 9月,我国已公布八批共 219家国家地质公园。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辽宁东部的本溪市境内,规划面积218.2平方公里,包括水洞园区、五女山园区、 平顶山园区、 平顶山园区。公园内地质遗迹丰富,地貌景观奇特,自然景观和谐优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的"本溪组"层型剖面是唯一的以辽宁地理名称命名并通用于华北地台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

公园内岩溶地貌景观极为发育,这在相对缺雨少水的北方地区来说尤其罕见。其中以本溪水洞景区和望天洞景区最具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已探明的洞穴系统全长3650米,已开发2800米,地下河流水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曲折蜿蜒,有"三峡"、"九湾",故名"九曲银河"。

被称为"北国第一洞,迷宫世无双"的望天洞,是具有北方岩溶特点的高纬度大型喀斯特溶洞,迷宫式洞道迂回曲折,可谓"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景观奇特。

地质构造

公园内地质构造类型丰富,不整合接触关系、断层、褶皱一应俱全。多年来,这里一直作为地质、冶金院校的地质构造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本溪市素有"煤铁之城"的称号,是以生产钢铁、煤炭、水泥为主导的重工业城市,多年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发现有用矿产47种,其中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钼、锡等黑色和有色金属,铁矿石以储量大、质量高而闻名中外。

此外,奇特的地质景观在本溪屡见不鲜。桓仁县的地热异常带颇为神奇。已发现的四个异常区内冷热点并存,相距不过百米。冷点终年结冰不化,就是在炎热的夏天也是冰冻三尺;热点常年热,就是三九严寒也是热气腾腾。这一奇观非常罕见,对其地质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浑江河床和河漫滩上,由于岩性的差异及河水的涡流作用与水中所携带碎屑物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壶穴群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自然风光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奇特,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本溪市地处温带,森林覆盖率达到72%,野生动物1500余种。漫长的地质历史造就了本溪山、泉、湖、峡谷等优美的自然景观。

女山铁刹山、关门山、老秃顶等名山风姿绰约、景色秀丽;温泉寺、汤沟等温泉疗效神奇,驰名国内外;桓龙湖观音阁、关门山等湖泊碧水荡漾、烟波浩淼;南芬大石湖、大冰沟、卧龙镇等峡谷峭壁嶙峋、静谧幽远。

主要园区

水洞园区

水洞园区是以本溪满族自治县为核心和主体,东以桓仁满族自治县为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界,西以本溪市区为界,包括水洞、关门山和汤沟热泉3个景区,是以本溪水洞为主体的特色的科学探险、科普旅游及自然生态观光区。

在观看头顶高悬的钟乳石时,游客不再只是了解这里的神话故事,国家地质公园建成后,大家将会更进一步地知道钟乳石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如何生长的。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平顶山园区内石头上的"年轮"会告诉大家答案,这个以牛毛岭、平顶山及周边区域为界,涵盖南芬露天铁矿等景区的园区,是以本溪组标准剖面、岩溶峡谷及地质构造等景观资源为主要特色的科考探险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观赏性,一块化石上便能凸现数亿年的历史。

五女山园区

五女山园区分布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以五女山山城和望天洞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为主体,涵盖大雅河的部分地段,包括五女山景区、望天洞景区和大雅河景区。

高句丽遗址还可以将大家带回到古代。夏天泉水冰凉、冬天泉水滚烫,桓仁县的沙尖子地热异常现象也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能听到专家的解释,又能亲手触摸到奇异的自然现象。

牛毛岭园区

地质公园内,牛毛岭景区中的中石炭统本溪组层型剖本溪国家地质公园面经过多位教授、院士们的深入研究,是以本溪地理名称命名,并具有国内外大区域地层对比意义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在牛毛岭景区的西南侧打出一段400米以上的人工观测剖面,可以看到本溪剖面的23个层位,牛毛岭景区也是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中最具研究价值的。

平顶山园区

本溪平顶山,原名"青云山""平定山",属长白山脉余脉,海拔661.2米,是控制市区的最高点,山势巍峨雄伟,是一座典型的桌状山。平顶山是本溪山水城市的标志之一,地貌特征是以中低山地貌为主。

平顶山-四方台一带是后层石英岩为主的层状岩石,形成平顶状山峰。

走进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简介】亿万年前的世界什么样?鸟语花香?恐龙奔跑?快来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看看吧!记者:姜兆臣 张慧惠编辑:陈晓宇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辽宁“枫情”欣赏——本溪汤沟绿石谷国家森林公园

本溪汤沟绿石谷国家深林公园,是闻名遐迩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因山谷中有大量随处可见的青苔包裹着的石头,好似一块块翡翠,因而得名绿石谷。绿石谷拥有亚洲最大的苔藓石群,世界罕见。

绿石谷景区位于汤沟本溪县草和掌乡胡堡村,汤沟是林区,风景优美尤其是当地的热资源温泉)闻名遐意,是辽东省著名的旅游圣地、疗养和避暑圣地,因山谷中有大量随处可见的青苔包裹的绿石,好似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故而得名绿石谷,配以红彤彤的枫叶,可谓风光无限美,这里是一处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娱乐,温泉疗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自驾交通

1、沈阳到草河口(全程150.8公里 用时2小时9分) 草河口到绿石谷景区(全程61.6公里 用时1小时32分)

2、沈阳到本溪(全程92.4公里 用时1小时43分) 本溪到小市(全程37.3公里 用时50分钟) 小市到绿石谷景区(全程40.3公里 用时1小时2分)

3、辽阳到草河口(全程122.7公里 用时1小时36分) 草河口到绿石谷景区(全程61.6公里 用时1小时32分)

4、辽阳到本溪(全程86.1公里 用时1小时36分) 本溪到小市全程37.3公里 用时50分钟) 小市到绿石谷景区(全程40.3公里 用时1小时2分)

了解更多枫情信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辽宁枫情实时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