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磜文厝村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三平磜文厝村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三平磜文厝村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潮安区凤凰镇三平磜文厝村,年代为1934,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20年4月16日,三平磜文厝村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三平磜文厝村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三平磜文厝村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简介,三平磜文厝村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潮州市潮安区三平磜文厝村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旅游指南

甘肃革命史迹|陕甘边合水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陕甘边合水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合水太白葫芦河行政村黑山洞自然村向克权、向克远住宅处。坐东面西,正为六孔石箍窑,长32米,宽8米,高3.6米,院内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20米,面积约为800平方米。该石箍窑建成已有100多年历史。1935年3月陕甘边合水县革命委员会在此处成立。随后,苏维埃政权撤至南梁,合水县革命委员会解散。2019年被合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文物局)

静远山人 |杜村太岳革命根据地旧址印象---文促会安泽行纪实 三

杜村太岳革命根据地旧址印象---文促会安泽行纪实三

安泽县是太岳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烽火连绵的抗日战争中,作为晋冀鲁豫边区的敌后根据地,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朱德、陈赓、邓小平、薄一波等先后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留下了光辉足迹。位于该县杜村乡的太岳革命根据地旧址,现存有太岳行署、太岳司令部、行政干校、政治部、兵工厂等8处革命旧址,革命文物110件。

盛夏八月,我们一行人在市老干局和安泽有关领导的组织引领下,怀揣虔诚敬仰的心情来到了太岳革命根据地旧址杜村参观考察。

太岳行政干校旧址;

当年的石磙就是讲台,杨玉龙主席在做亲身体验;

老干部们也体验体验当年听课的情形;

古老的山村刻意营造了一些当年的环境气氛;

村民们给老干部表演颇具当地特色的文艺节目;

坐在大槐树下倾听这仿佛是穿越而来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村音,引人入情、入境;

真情淳朴的表演不时引发阵阵掌声;

大家禁不住激动地心情,也像当年的抗日战士一样高唱一曲抗日战歌;

在又一处旧址聆听杜村乡书记的介绍;

过去已经成为历史,他将永远凝固在我们后人的心灵之中,先辈们的不朽业绩将永远给后人以前进的激励。

文章来源:转载自名为静远山人博客

红色印记(二)之上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

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

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王台镇上溪口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占地面积470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为两进式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分布有大门、前厅、前天井、正厅、后天井、后厅。天井两侧均有厢房,正厅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7柱带前廊,穿斗式木结构,周围廊、梁架均五间九檩前后步廊式。

红色起源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三军团组成的东方军入闽。8月东方军进驻王台地区,在上溪口、埂尾驻有一个团的部队,团部就设在溪口叶积忠家里。沙县特支成员官锦铨、洪基、姜敢受命随东方军到延平王台,开展革命活动宣传,积极发展党员,在王台上溪口帮助建立延平(南平)特支。当时的王台已成为延平县域革命活动的中心所在地。

东方军秉承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政治宣传,发展地方武装,帮助建立红色政权”任务。红军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在上溪口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南平溪口革命委员会。书记:黄树装,土地委员:黄树木,还有其它委员:游天申、官德发、黄建洛、黄立贤等4人。在红军与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随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活动和组建地方游击队及动员贫苦农民参军。苏维埃政府没收了当地地主、土豪的大院子,作为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办公活动场所地(现在的旧址);把当时他们家谷子、衣服分给穷苦人;在全村进行了分田分地运动,将要开镰的水稻也分到了贫苦农民手中。

1950年,上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被收归村集体所有,用作上溪口村村部,1992年新村部建成后迁出。

经过镇、村投资投劳、多次维修,旧址于1990年被列为南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列为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8月,在延平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对现存9间展室进行了重新布置,详实地展现了延平的红色历史。2018年9月,该旧址与“王台谈判”旧址八角楼、东方军野战医院旧址黄氏祠堂、闽赣省委常委会议旧址珠宝庵一同被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缅怀革命先辈、激励创业斗志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弘扬红色文化、拓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