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冶铁遗址

利国冶铁遗址

利国冶铁遗址位于铜山县利国乡境内,1954年、1959年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先后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发现汉代采矿的矿井、坑道、露天工场各一处,冶铁炉残迹两处。

采矿遗迹2处,一处在山顶上,为一竖洞,口径约1.5米、深约10米,洞周均为铁矿石;另一处在山北麓,与竖洞邻近,系露天开采遗迹。

炼炉遗迹2处,炼炉体型呈立式方形,用石英砂粒和粘土分层夯打而成,较坚固,炉身底部东西宽3.8米,南北长4.7米,炉壁厚1米,估计总高1.78米以上,容积约36立方米左右,炉门设在炉身南部下。

清出的炉渣经过化验,其成分主要是氧化亚铁(占47.98%),次为二氧化硅(占30.43%),还含有三氧化二铝(13.24%)、氧化钙(占6.36%)和氧化镁(占1.56%)及微量的硫和氧化锰。

在炼炉内以及炼炉周围,散乱的堆积着大量的汉代筒瓦及板瓦,在矿场内还发现有铁三齿耙等采矿工具,冶铁遗址的时代属东汉时期。汉代曾在此设有铁官,以后历代在此开采。该地铁矿蕴藏丰富,铁质优良,利国冶铁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对古代采矿和冶金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田秋平:走近“益国冶” 上党冶铁铸币遗址调查

北宋,庆历年间,朝廷铸造发行了一种年号为“庆历通宝”、“庆历重宝”的铜铁制钱,流通使用于社会商品市场的货币交易。有资料显示,庆历铁钱的铸造地就在上党的“益国冶”。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上党钱币研究会决定做一探究!

在上党的历史版图上,古代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地“长平”因为有四十万的赵军被秦军坑杀于此,长平,长久以来,地理位置上之古战场“长平”之名称,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的是非常之愤愤不平。两千年来,当地百姓将秦军大将军白起恨之入骨,将磨出的豆腐,老百姓比做白起之脑浆,恨不能“吃尔肉,喝尔血”。

当年, 被秦军坑杀的四十万军人,阴魂难散,魂魄随古风吹入长平之战之沟壑中,每每到年中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在长平之战场的此条沟壑里,昼夜哀鸣四野。开元十一年,唐明皇玄宗幸潞州,过长平关,为告祭战役中之亡灵,将此古战场之地改为“省冤谷”,并建“骷髅庙”。期盼长平从此能够长久平安。“骷髅庙”今日尚存,只是,那悲泣悠长的故事,却早随古风漂游远走。

上党钱币研究会同仁,一行多人,他们的此次长平之行,是要对高平王降村里的、长期不被人知的一处古代冶铁铸币遗址,一探究竟。

高平的铁矿资源丰富,历代这里就以冶炼铸造铁器著名华夏。有谚语:“村村有冶炉,处处卖铁货”。“高平匠人多,十人八九圪炉锅”。“上党十县银楼匠,高平银匠赛它县。”我们考察途中,上党文史专家、研究会秘书长杨宏伟,一见到铁矿遗存,异常之兴奋。手握放大镜,眼盯铁矿石,是一位“不弄清楚子丑寅卯,是不会罢手的主”。

王降村,位置在高平西南的3公里处。据村里的老人说,王降村的村名同样与古老的长平之战脱离不了关系,当年秦军进攻凶猛,赵军里一位王将军抵挡不住,军队被降于此地,故此地得名“王降村”。两千年来,村名保留至今没变。

会员们,在村民郭师傅的向导下,来到了王降村村南的一处叫“炉台上”的地方。一处破旧不堪两层楼,四周一片与人齐高不知名的绿草,数棵大槐树腌映着古旧的砖瓦楼。此次走近探寻的~益国冶,就在眼前了。

高平之南的王降村是一处历史很久的古村落。这个隐藏在太行山深处褶皱里的 小山村,在上党的版图上只是一个点位置。古代的她曾以冶铁铸造闻名于世。这里曾是古代的官营冶铁机构。宋元两朝时期的河东冶铁所“益国冶”就在这里。

村书记李建平,他说起王降村的历史,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有关。传说从围城、弃甲 院突围过来的赵军,冲到王何村西,又被埋伏在西岭上的秦军堵住去路。赵军在王何村无法可守,便冲过南边岭上,到另一个小村。不想那里比王何村条件更差,环境更为恶劣,村子的四周尽是高岭,秦军围困更加森严。更糟糕的是村子里的三五户百姓,早逃光了,只有一眼小井,深五六丈, 又非常缺水。大批赵军不仅没有吃住,连水也喝不上了。在前进无路,后 退无门的情况下,赵军的中军大营才扯起了投降的白旗。这时百姓们纷纷说 :“王师投降了!”“王师投降了!”后人就把村子称之为王降。村名相沿至今。

之前,我与《金融时报》刘志良记者先已到于此几次走访,共同撰写文字考证一番,登载于《文化周刊》之上披露读者知晓。多次探访集结了不少资料,分析研究,由此不难看出王降村的历史渊源深厚,而关于高平“益国冶铁”,古代文献 典籍记载也很多。从现有史料看“益国冶 铁”规模宏阔,数十年冶铁没有间断。《元史》记载 :“太宗八年 (1236),立炉于西京州县,拔冶户七百六十煽。立炉于交城县,拔冶户 一千煽。元贞二年(1296),置山西铁冶提举司,大德十一年(1307),听民煽炼,官为抽分。至大元年(1308),复立河东提举司掌之。所隶之冶八:曰大通、曰兴国、曰益国、曰润国”等。这其中的“益国冶”就在高平的王降村,“润国冶”在潞安府单塔寺下的炉坊巷。

从《明太祖实录》得知 :“明洪武七年(1374)四月,命置铁冶所官, 凡十一所,各所岁炼铁额 :潞州润国冶、泽州益国冶岁各一十万斤。”这里可以看出当时产量。明万历《泽州志》卷一《方舆志·古迹》记载:“益国铁冶,县西王降村, 元大德间置今废。”

我们翻阅清顺治《高平县志》卷一《舆地志·古迹》有记载 :“益国铁冶,在县 北十里王降村,元大德间置铁都举司,益国冶,管勾一员,副管勾一员, 司吏二名,至正间废。明洪武间,徙冶县北二十里。永乐中,奉工部勘合, 为炉冶事革罢。”清雍正《泽州府志》卷一《舆地志·古迹》记载:“高平县,益国铁冶, 北十里王降村,元大德间置铁提举司,益国冶至正中废。明洪武初徙业冶 县北二十里,永乐中,奏工部勘合,罢炉冶事。”

《天下潞商》书中撰文写道:益国冶铁当时在全国十分有名,如今在王降村,依然保留有古代炼铁遗址。王降村的正南方叫“炉台上”,至今铁矿渣堆积如山、冶铁缸锅横竖遍地,铁渣上“杂草不生、种田难活”。炉上为朝廷炼铁的事,在王降村一辈传 一辈,具体哪朝哪代,距今几百年,老 百姓也说不清楚。1958 年大炼钢时,整 座的硫铁和铁渣山被挖去了一大半,炼 了钢。至今这里的铁渣还剩多少,无法 计算。从残留的遗迹看王降冶铁应该十 分古老。

“炉台上”,是个约有 2000 平方米的高台,东高西低完全由硫铁、矿渣堆积 而成,薄薄的一层黄土是近年村民覆盖 上去的,要试种田禾。偏西的铁矿渣山 上建有元、明、清三朝的官府冶炼工匠 们的作坊场所,40 余间不同朝代的建筑群组成院落,而且均为上下两层结 构,特别是中院 10 间上下两层的明朝楼房建筑,用料十分讲究,工匠留在 建筑物上的手艺技巧相当精细。经考证,这处地方应该是明朝廷置的“铁 冶所”,

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1374)四月,命置铁冶所官,凡 十一所,每所置大使一员,秩正八品 ;副使一员,秩正九品。”炉台上”再向西七八百米处,有一处洞真观,考其寺观建筑风格,应为元末明初遗存,空 空寺观,已无道家,据说里面供奉的是炉火之神 “太上老君”,这充分证明益国冶铁在当地的盛行。

晋古轩万卷楼收藏的《高平县志艺文》一书中,曾这样抒写道:益国冶,“熔炉镔铁盈洪炉,绝技之巧天下无。火树银花幻莫测,凌虚掷地纷骊 珠。”这是清代上党地区一位名人所写下的打铁花的古诗,让人对益国冶铁充满了无限遐思。高平之王降村,炉台上益国冶,当年那熊熊燃烧的冶铁炉火,如今却早已熄灭有年,随古风远去。

在铸币遗址“炉台上”之北方,村子民宅外墙上镶嵌的一块古旧之砖雕刻件。老旧宅院不存,农户在新建宅子后墙的原本位置上重修,复原了古砖雕旧貌。初步估计考证,可以理解为宋元时期,铸币遗址上,铸铁匠人们每每点火开炉铸币时,主炉人要举行一场仪式。此砖雕为祭祀太上老君神的“护佑铁冶神符”。

铸币遗址上,铁矿铁渣堆积如山。方圆数十平米的铁渣山上,处处是垂手可得的,当年融化铜铁废弃之坩埚残片。

益国冶,这里还有我们没有探明白的许多问题,许多故事。村子西面,初照的晚霞映红天边,田野间那拉长的一个个人的斜影,告诉会员们该与益国冶做一暂时之告别了。

郑州一处国内唯一仅存的汉代冶铁遗址古窑塌出大洞

2018年1月11日,河南郑州,文保志愿者王先生向媒体反映称,位于郑州市古荥镇的国家级文保单位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内一处汉代陶窑遭水浸坍塌出一个1米的大洞。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是一处位于郑州市的汉代冶铁遗存,遗址内有全国惟一幸存的汉代陶窑。遗址表明在二千年前,我国生铁冶炼和铸造已达到了西方十七世纪的水平。2001年,遗址和陶窑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不可移动)。国家专门投巨资进行保护。而近日记者多次接到网友反映:该遗址因管理不善,导致馆内进水,造成国宝级文物汉代陶窑遭水淹,其中一侧窑壁塌陷。目前,省市文物局已对此进行立案调查。

塌方的陶窑内有被水淹后龟裂的痕迹,陶窑壁一侧出现塌陷洞。知情人士透露:该馆平时有游客才开门迎宾。大概是11月份左右,工作人员进入博物馆后意外发现,陶窑进水了,陶窑塌陷一个洞。大概去年12月初,博物馆内部的人对塌陷部分进行了仓促修复。但按有关国家文物管理规定,国宝级文物损坏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维修也需要经过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论证后,才能请有相应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施工维修。目前修缮太仓促草率。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博物馆内确实出现墙体渗水,损坏的不属于文物主体。目前,他们已经修好了。

越国水利遗址初探

绍兴鉴湖研究会

摘要:绍兴平原地区(山会平原)在未开发前北部潮汐可以直迫而上直至会稽山山脚,山会平原是季节性沼泽。从越王句践开始,一方面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从会稽山丘陵地带迁入平原,另一方面出于备战需要囤积大量的物资。为了改造这片盐碱化的沼泽,地使之适宜耕种,越国便兴建了许多小型的水利工程,这是绍兴古代山会平原由季节性沼泽地向灌溉农业发展迈出的第一步。

越国水利遗址大致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原始文献上有的,实地有遗迹(遗迹包括实物和地名遗迹)证实,如《越绝书》记载的诸如富中大塘、练塘、吴塘、苦竹塘、目鱼池

第二种是原始文献漏记,后来文献补记,实地亦有遗迹证实,如《嘉泰会稽志》又补充了坡塘、南池等。

第三种是无论原始文献还是后来文献都未记,但实地有遗迹摆在那里,如富盛之塘城、兰亭之西长山、鉴湖镇云松村之断塘等。

最后一种是既无文献佐证,亦无遗迹,需要从仅遗留下来的地名再结合诸如“民间故事”的记忆作梳理考证,如今柯桥区稽东镇之五义塘、塘岙、下塘,富盛镇之青塘等,这项工作最难,也最有意义。

悠悠 2500 多年了,这类当年的水利设施差不多都已毁弃,但作为文化遗产,它们很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文物部门是否也该考虑“打包”申报?

01

富中大塘

《越绝书》卷八载:“富中大塘,句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去县二十里二十二步。”

图1 《越绝书》中记载富中大塘

富中大塘的功能是御咸蓄淡,改良土壤。通过拦蓄上游的淡水,抬高水位,可以高效率、大面积淡化、渗滤滩涂,将滩涂去盐渍化,安置流民耕种,这就是所谓的“义田”。

富中大塘今已不存,但从今东湖吼山二地分别尚有坝口、坝内和坝头山等地名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即是富中大塘的遗留,当年的大塘大致以坝口至坝头山两处为连接点,而且西端坝口是起点,但东端坝头山未必是终点。

图2 富中大塘的遗留组图

陈鹏儿、沈寿刚、邱志荣合撰的《春秋越国水利初探》(载《纪念鉴湖建成 1850 周年暨绍兴平原古代水利研讨会论文集——鉴湖与绍兴水利》,中国书店 1991 年版)认为, 富中大塘的拦截范围是:“北起富中大塘,南至会稽山山麓线(高程 5.5 米)。东界富盛江,西临平水江,面积约 51平方公里,共中平原耕地按今耕地面积计算约40平方公里(6 万亩)。由于大塘有效地阻遏了涌潮的浸入,又能够截江蓄淡灌溉,从而使原苦于潮害的 6 万亩耕地功为肥饶的‘义田’,这就是著名的富中地区”。

到东汉鉴湖建成后,富中大塘的田地成为鉴湖湖区,富中大塘也因此毁废。

附一:富中大塘内春秋战国窑址

1. 吼山原始青瓷窑址在皋埠镇吼山村。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东堡印纹陶窑址,在皋埠镇东堡村。相继出土陶器、漆器、青铜器等,其中有件玉矛铭文是“越王不光”,另有带漆鞘的青铜剑一件。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富盛窑址在富盛镇倪家楼村长竹园,1978 年发现,有我国最早期的龙窑。文化层堆积为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混合堆积,窑底有原始青瓷和印纹陶的残片,证明此窑同时烧制原始瓷和印纹陶。原始瓷有碗、盘、碟等,胎质坚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叠烧时以扁圆形垫珠间隔。印纹陶有坛、罐等,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饰米筛纹、杉叶纹、回纹。该窑址对研究我国瓷业生产尤其是绍兴地区早期制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1979 年公布为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1997 年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 6 月又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图3 富盛战国窑址

长竹园龙窑的特点是短、矮、宽,与后来的龙窑相比,有它结构上的欠缺性,但与新石器时代和商、西周时代的窑炉相比,已有很大的进步。它已能烧到1200℃以上的高温。

此外,倪家楼村的万户印纹陶窑址是两晋时期,塘城青瓷窑址系南北朝时期,瓶窑山窑址北山村的大树岙窑址均为宋代时期。

附二:富中大塘内春秋战国墓葬

1. 上蒋凤凰山春秋战国木椁墓在皋埠镇上蒋村。1975 年 3 月在凤凰山东麓发现 2 座木椁墓,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表土至墓底深 4.3 米,黄白色填土,木椁四周填有白膏泥。葬具一棺一椁,无椁盖。二墓随葬器物共 39 件,黑陶 23 件、印纹陶 2 件、铜器 6 件,以及漆木器、玛瑙竹编等其他随葬品 8 件。黑陶器为盖鼎、盉、壶、三足洗、盆、豆、匜、敦、弦纹罐、甑等,印纹陶器系麻布纹小罐,铜器有剑、戈、镦等,漆木器为漆豆、木梳、木案等,其他器物有玛瑙环和竹编席、篓等。从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及其特征分析,这两处木椁墓时代为战国中期。

1997 年 8 月在凤凰山南坡又发现木椁墓 1 座,木椁可分前、后室。前室为主室,可分为棺床和前、后厢三部分,全长 5.9 米,四壁用枋木叠砌,转角处有榫卯衔接。椁底用枋木横铺,每根枋木间留有空隙。椁底中部在横铺枋木上又直铺长 3.12 米枋木一排,上置佩剑、玉饰件等贴身用品,此为棺床;前后厢放部分随葬品。木椁后室紧靠前室后壁,中有枋木叠砌墙身相隔,长 1.67 米,宽度与前室同,椁底亦用枋木横铺,主要用来放置随葬品,多为陶瓷器皿,数量众多。墓内共出上文物 100 余件,按质地可分为石器、青铜器、陶瓷器、玉器和漆木器五类。其中玉矛 1 件,两面通身饰勾连云纹,其中一面在从部两翼勾连云纹中间,夹有各竖刻鸟篆文两行,每行三字,据考为“戉王戉王不光”六字。青铜器为剑、构件等。剑 1 把,为斜宽从狭前锷厚格圆茎有箍式,带漆鞘,茎箍间留有丝绳。陶瓷器数量最多,分印纹硬陶、泥质黑衣陶和原始青瓷三种。印纹硬陶有罐、坛、盂、杯等,外壁拍印“米”字纹和细麻布纹;泥质黑衣陶为壶、罐、盆、鼎、甑等,部分器物饰有云雷纹。原始青瓷有杯、匜、盅、钵等,多素面。玉器器形有玉壁、玛瑙等。漆木器 10 余件,多已腐朽,可辨器形有桶、勺等。从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及其特征分析,这处木椁墓时代为战国时期

2. 东杨湾村南山春秋战国墓葬群,在皋埠镇东杨湾村。全部用夯土堆成。从山顶至山脚下均发现战国时期印纹硬陶罐的腹部残片,陶片的纹饰有米字纹、方格纹、“S” 纹、几何纹等。砖室墓葬壁有单砖错缝平铺叠砌,起券,券顶、券门砖的纹饰平面为绳纹, 侧面为几何纹。还采集了“永和九年”的纪年砖(残)。墓葬群分布范围大约为 19800 平方米。

山上有大型墓葬,也有小型墓葬,墓葬排列极为密集,但破坏程度也最为严重。在山顶上有一座较大的被盗墓葬,盗洞长 5.5—6.5米、宽6—7.5米、深2—4.5米,据当地村民说,当时还发现有大量的木炭。由此推断这一区域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墓葬区。根据古墓葬的盗洞分布情况看,古墓葬群分布较为密集,年代跨度较大。

3. 跳山春秋战国土墩石室墓,在富盛镇乌石村跳山岗巅,属春秋战国时期墓。共19座,土墩为椭圆状,大者长8.50米、宽 3.80 米,小者长 3.70 米、宽 2.40 米,间距 20 米左右,内以石块叠砌成穴,外堆封土,保存完好。

4. 西堡村白蚁皇山墓葬群,在皋埠镇西堡村西白蚁皇山南坡。墓葬形制主要有土墩墓和竖穴土坑墓、竖穴砖室墓等。有的砖室墓仅存墓壁,墓壁为单砖错缝平砌,墓砖为青灰色,纹饰有三角纹、几何纹、× 纹。有楔形砖,纹饰有兽面纹和宝相纹。地面散落有印纹陶片,纹饰为米字纹、方格纹等。墓葬群的分布面积大约有 16400 平方米。

从被盗掘的现场情况看,以战国墓葬和六朝墓葬居多。

02

坡塘——范蠡养鱼池之上池

越城区鉴湖镇坡塘村之盛塘,史称“上池”。

《嘉泰会稽志》卷十《池·会稽县》:“南池在县东南二十六里会稽山。池有上下二所。 《旧经》云:范蠡养鱼于此。又云:句践栖会稽,谓范蠡曰:孤在高山上,不享鱼肉之味久矣!蠡曰:臣闻水居不乏干熇之物,陆居不绝深涧之宝。会稽山有鱼池,于是修之,三年致鱼三万。今上破塘村乃上池。”相传范蠡还著有《养鱼经》一卷(原书已佚,《齐民要术》 有辑录)。

20 世纪 60 年代尚有残留遗址,集雨面积约 0.24 平方公里。民间传说秦始皇到大越,出于阴损越国风水的目的,下令掘开堤坝,故名破塘。直到明清仍称破塘,如徐渭有诗:“提壶不必过邻店,买笋真教拣破塘。”鲍集轩有诗:“草兰香馥寻南镇,毛笋生鲜买破塘。”但后来因讳言“破”,遂改破塘为坡塘。

坡塘古道尚有望潮亭,旁有庙,内祀范蠡。

图4 坡塘老岳庙

望潮亭西首是老岳庙。一般以为是东岳庙,其实不然,东岳庙祀东岳太一,宗庙泰山,司人间万物生长,代表光明。而老岳庙祀阎罗王,庙里还塑着阴森可怖的其他地狱鬼神,因此估计老岳庙是“牢狱庙”的谐音。结合越地其它同类老岳庙,此类庙当同时造于秦始皇时代。

可能是当年要破坏此塘,遭到抵抗,于是被以铁腕著名的秦始皇投入临时监狱。有人被关,就有人探监,更有人祈愿烧香,后来就慢慢变成了庙,日久又谐音改成了老岳庙,但改变的只是它的名,实质没有变,就是住着代表黑暗的阎罗王及地狱神。

03

南池——范蠡养鱼池之下池

城区鉴湖镇秦望村胡家塔,史称“下池”。

残存塘坝遗址长 220 米,高于附近田面 16.3 米,塘底宽 106 米、面宽 65 米,当地人称“塘岭头”。

图5 范蠡养鱼池之下池,位于秦望村

“下池”集雨面积 15.87 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 0.53 平方公里,库容约 300 万立方米。

“文化大革命”时蛊惑备战备荒,当地发动群众在坝体挖防空洞。近二三十年村民 生活改善后也掘坝体取土填宅基。

2008 年文物普查登录时,调查者未查文献核实而随意改名为“秦望水坝”。现坝下有一方绍兴市人民政府 2011 年立的碑,上面就写着“秦望水坝遗址”,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目前越国水利遗址唯一一处立碑保护的。

上下二池开凿于句践返国不久,为我国最早的水库,并开水库养鱼的先河。当地也有传说堤坝是秦始皇时被破坏的,但“下池”周边数村却没有老岳庙。只能理解为这里是平民养鱼池,大家都有份,大家都不管,所以没有反抗,没有反抗就没有镇压。

04

断  塘

越城区鉴湖镇坡塘村之云松,距坡塘自然村南约 1 公里。

此坝未见文献记载,但地名一直存在。一“破”一“断”,又如此相邻,是否都为秦始皇所为,亦无依据。

2008 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留下最初的原始文字是这样的:

云松水坝遗址在鉴湖镇云松村北约 4 里许的满清山(东)与湖口山(西)之间,当地人称为“断塘”。平面稍呈“S”状东西走向,全长约 150 米,东端已开发有长 25 米豁口以作进出道路、西端开发有长 8 米通道,水坝残长大约 120 米左右。横截面呈梯形,现底宽 40 米、顶宽 20 米,高 7-8 米。黄土纯净,表植苗木。水坝遗址的分布面积大约为 4466 平方米。

以水坝为基点的向南区间的东面与西面,两面山峦屏障,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库区域,今东端口沿山处仍有一条溪流

“云松水坝遗址”这个名字是姑且称其是考古名,其实当地人一直都叫“断塘”。

图6 断塘

坝体是黄泥,高 2 米余,2008 年后,坝体的上方又造了杭绍台高速的高架路。

云松村民向来把它视为本村的风水坝而自觉加以保护,如果有个人来取土,村民多半会阻拦,但这些年“州官”忙着筑路造厂,对坝体随意挖掘破坏,百姓已无力阻拦,坝体受损后也加速了自然塌落,泥坝日见萎缩。

05

断塘水库

我们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坡塘工作时不止一次要路过这个水库,当时并未在意。这个水库如果也是越国水利遗址,则是俞志慧教授的团队发现的。

他考察越国水利遗址并撰写《越国时期水利工程考察纪行》时多次与我探讨,我除了将文献中有记的南池、坡塘、吴塘、苦竹塘等与他交流外,还将我们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诸如断塘、塘城的资料也交给了他。

图7 断塘水库

他在坡塘找了位姓罗的村民作向导,后来总结的文字有:

罗先生领着我们踏勘时,我有点纳闷,提醒他道,这是现代的水库,我要找的是2500年以前的那个。罗先生说:“同一个。20世纪 50年代后期我们修断塘水库时,只是在原有的黄泥坝上稍微加高了一点,没加多少,然后坝内外垒了些石块。”罗先生还往西北边指了指,说老水坝的溢洪道就在那一头。

我这次找的向导是老岳庙的管庙人老方,老方说大坝这个地方以前叫“关口”,农户很多,有不少菜地的痕迹。现在因为造高架路,水库被填掉了大半,十几根路桩直接打在残剩的水面中,堤坝被随意刨掘,溢洪道成了简易公路,重型大卡进进出出。只是《断塘水库工程简介》牌尚在,作为历史资料,赶紧抢救性抄下:

断塘水库位于鉴湖镇坡塘村云松自然村,始建于 1957 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水库集雨面积 0.29 平方千米,正常库容万 9.61 立方米,总库容 14.08 万立方米,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建筑物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坝,坝顶长 53.60 万米,最大坝高 8.30 米。水库设计洪水标准按 2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200 年一遇。            

水库主管单位:越城区洗涤剂局

水库管理单位:鉴湖街道办事处

              

06

黄庙水坝

这个水坝如果也是越国水利遗址,则也是俞志慧教授的团队发现的。

他在实地采访,向导老罗告诉他类似的水坝还有“黄庙水坝”。俞教授接着又反馈 给我,真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们的文字如下:

在离云松村口半来里路的两山间,有一座小庙,因为墙呈黄色,村民们管它叫黄庙。这里所说的水坝就在黄庙的脚下和旁边,这水坝之所以还能残存一部分,或许是拜了这黄庙之赐。水坝大致呈东西向,西端削低了一些,成了云松村通往外部世界唯一公路的路基,东面塌陷处一部分已变成沿山的水渠,大部分则成了耕地,残存部分是中间挨着黄庙的那一段,主体全是颗粒极细的黄泥,几个断面都有明显的夯筑痕迹,目测原有坝基宽 20 多米,坝长当在 80 米以上,残存部分高 2 米多。根据残存高度估算,当时的水位大概会淹到云松村村口,规模不是很大,但水量颇丰。

从坡塘到云松,密集分布着 4 座水坝。

这个水坝亦未见于文献记载,询问文物部门,也未入专家的法眼,看来也是我们这次考察的收获。

图8 黄庙

后来,我循着他们的文字找到了黄庙,发现庙门匾是“土谷尊神”四字,因墙刷成黄色,村人便称黄庙。庙确实建在一段土埂上,土埂内人称“茭白荡”,但是不是越国留下的遗址有待考古证实。

07

吴 塘

吴塘在柯桥区湖塘街道古城村,当地人称“长山头”,本地学者也有称“长山古堤”的。

《越绝书》卷八:“句践已灭吴,使吴人筑塘,东西千步,名辟首。后因以为名曰吴塘。”越灭吴后,句践利用吴国战俘修建了吴塘。

陈鹏儿、沈寿刚、邱志荣合撰的《春秋越国水利初探》说:“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在今绍水城西北方向 18 公里的湖塘乡古城村,发现了残存古塘……现已查实,古城岭处古城村西南 6 公里。古城塘紧贴古城村南端,位于稽北丘陵古城溪下游的山麓冲积扇地带,上游三面环山,集雨面积 10.25 平方公里,下游为广阔的冲积平原,系当时蓄淡御潮的理想坝址。塘全长 650 米,东接来年山,西连马车坞山,呈梯形断面,残底均宽 60.4 米,塘顶均宽 13.5 米,塘均高 13.3 米。塘东侧有一自然山岙,岙底高程(黄海,下同)17.2 米,是一个溢洪道的合理位置。该塘土质均匀、密实,层次分明。塘基土层为海涂粉砂土;塘基以上至层高 8 米部分为褐黄色粉泥田土,与塘两侧田土类别相同;顶层(8-13.3 米)为黄泥土;与塘附近的山丘土壤同类。由此可证实该塘是在咸潮常薄之地的基础上,利用人力先挖取附近田土,继而挑运近塘山泥而筑成。从该塘的东西走向及长度,所处的山麓地带位置以及离城的距离和方位,均与《越绝书》和其它方志记载的吴塘相符。塘的结构与规模又与当时的生产力和特殊的筑塘劳力(吴国战俘)相适应。1987 年,笔者曾在该塘西侧剖面上,采集到多块陶器碎片,经绍兴市文管处鉴定为春秋——西周时期的印纹陶器。据此,初步判定古城塘为春秋时期的建筑物。”(载《纪念鉴湖建成 1850 周年暨绍兴平原古代水利研讨会论文集——鉴湖与绍兴水利》,中国书店出版社 1991 年版。)

图9 吴塘

今古城村跨越堤内与堤外,堤内古城村再往里还有一个陌坞村,另城隍庙在堤内岔口,“岭下古城”旧址则在岔口内山坡上。

一般的村落都是土地庙,只有古城村是城隍庙,追溯其源应该是与“岭下古城”有关。据地方志载,“岭下古城”因越王允常筑城而得名。如《嘉泰会稽志》卷一《古城》云:“越王城,旧经云在县西南四十七里。旧经越王墓在古城村。今城虽不可考,然地名犹曰古城也。”又《嘉庆山阴县志》卷三记载:“古城岭,在山阴县西五十里,越王允常筑城处。”如今这里建了水库,不过在大坝之内尚存蒋家平地和俞家平地几块平地,传说越王允常所建的城堡遗址就在这些平地上。目前尚有一口用石块砌成的六角形古井,但已被泥土填塞多年。

汉代鉴湖筑成以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外迁,他们一散伙,他们代代口耳相传的故事也就成了历史的黑洞。不过到宋朝时鉴湖堙废,此地又逐渐形成“古城埠”,为会稽山区腹地出鉴湖的船码头之一。

08

苦 竹 城

在柯桥区兰亭镇古筑村中古筑自然村。

《越绝书》卷八:“苦竹城者,句践伐吴还,封范蠡子也。其僻居,径六十步。因为民治田,塘长千五百三十三步。其冢名土山。范蠡苦勤功笃,故封其子于是。去县十八里。” 《水经注》:“苦竹里,里有旧城,言句践封范蠡子之邑也。”

1949 年以后,因奢言幸福又忌讳“苦”字,于是改苦竹为古筑,分上中下三古筑。

图10 苦竹城,今改为古筑

今古筑村北端东山麓尚有30米长的堆成截面为梯形的土塘堤残段,东西向,高 8米,上宽8米,下宽20米。20世纪50年代基建时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印纹陶器等出土。

村后有水库,进水库有小路有小村名良戈舍,顾名思义是越国的武器库,水库大坝下另有石蛋路可以翻过岭到皇游荡村。不过我认为“皇游荡”应该写作“王游荡”才对,因为句践从未称过皇。不过村人将地名的来历送给了乾隆皇帝,说他当年游江南到此,见这里风景好便想建个行宫,由于某种原因未成,后人们便叫此村为“皇游荡”。其实乾隆游江南是有详细的起居注可查的,没有时间的缝隙可供传说插入。

今皇游荡为兰渚村的一个自然村,与句践有关,如《宝庆会稽续志》载:“《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云,兰渚山,句践种兰之地。”

09

西 长 山

在柯桥区兰亭景区内(即入口处),已被雅训为锡杖山,“兰亭古道”则在其北侧。测得高在 20-24 米之间,东西长约 250 米,宽约 30— 35 米。

南宋吕祖谦《入越录》载天章“寺右臂长冈达桥亭,植以松桧,疑人力所成者”。吕祖谦所谓的“长冈”即“西长山”。20 世纪 70 年代初对兰渚江裁弯取直将其对剖时,发现底部有泥炭、木桩等,证明它确系人工堆筑的土塘,但何时所筑乡邦学者有不同说法。邱志荣在其专著《鉴水长流》和《绍兴风景园林与水》中谓成于春秋越国时期,盛鸿郎在《兰亭原址与兰渚湖遗址考》(载《王羲之研究论文集》,浙江美术出版社 1993 年第一版)和《绍兴水文化》中认为此塘系晋太守谢在太元十三年(388)稍后主持修筑,水面面积 0.7 平方公里,天然溢洪口在木鱼山东侧,堤溃决于唐末宋初。

该堤坝完整时西接兰渚山麓,东连木鱼山,阻挡了今兰亭江之水。只是,后来建绍大公路开了个大口子将其掘断。兰亭景区南侧(即入口处)原本被一条名为“西长山”的堤坝所拦,为进入方便又开了一个口子。再后来兰亭江改道开了第三个口子。

图11 西长山

至于“西长山”究竟是春秋产物还是形成于西晋,尚有待今后对该塘的科学考古,譬如对塘底出土的泥炭、木桩作碳 14 测定。但文献是现成的。如——

《宝庆会稽续志》卷四《花果·兰》引《越绝书》佚文:“句践种兰渚山。”《万历绍兴府志》卷四《山川志一·上(上)》:“兰渚山,在府城西南二十七里。饶竹木。有草焉,长叶白花,花有国馨,其名曰兰,句践所树。晋王羲之四十二人修禊处。”

10

塘 城

塘城在柯桥区富盛镇倪家溇村,总长 550 米,地面相对高度近 8 米,它将一片广袤的田野切作南北两半。坝的东头被公路切去一大块,西头也因通往宋六陵的小路开了一条缺口,但整个坝体仍然雄伟,坝上翠竹葱茏、茅草丛生,是越国时期水利堤坝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座,但文献失载。如今热衷开发乡村文化,但误会它是“富中大塘”。

图12 塘城

坝内是宋六陵,坝外是倪家溇村,分别有三个自然村:水仓、万户、长竹园。水仓很可能是越国人对水库的叫法——传统有一种喝水或盛水工具就叫“水瓺甏”,这个“瓺” 发音即“仓”。坝上有水仓庙,从前水仓人在水仓庙挂一块“福禄水仓”匾,万户人看了 心里不得过,也请了村夫子琢磨,最后挂了一块“乃及万户”的匾。长竹园则有个“战国窑址”,是越国时期重要的陶瓷工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当年烧制的生活器物可能就有旧时绍兴农村普遍使用的水瓺甏。

当地相传是宋六陵的风水坝,但文物部门在坝体上却发现多处汉代以后的墓葬。

11

练 塘

练塘在上虞东关街道联星村,但已不存,只有村外位于浙东运河上的练塘桥和村中的炼剑桥和练塘庙(土谷神祠)。

《越绝书》卷第八:“富阳里者,外越赐义也。处里门,美以练塘田。”这说明练塘是越国与外越取得联系的一个基地。同卷又说:“练塘者,句践时采锡山为炭,称‘炭聚’,载从炭渎至练塘,各因事名之。去县五十里。”

据村中老人回忆,村里“十”字中心河交叉口原来有个面积 20 亩大小的水凼,凼里碎石铺底,荡中间有个古坟堡,上面长着一棵足以让 3 人合抱的大樟树,树身曾多次遭雷击引起自燃,遍体鳞伤,乌焦黑洞的,看上去百般滥瘫,可枝叶仍然十分茂盛,根基部成为鹅鸭之类水性家禽栖息、嬉戏之地,因此被村民称为“老鸭沙滩”。《绍兴府志》记载:越王句践铸剑于此,有水荡供工匠洗擦,称为炼塘。河西有一块约莫百余亩大小的高地,这块高地西南方位有条 200 米宽的邻地接壤带,四周环河合抱,村民称为“大墩头”。据传这里就是越王铸剑冶炼设墩子之地。

“十”字中心河将整个村子隔成 4 个聚居点,20 世纪 50 年代,这 4 个居住点分别世居着 4 个不同姓的家族,袁家、蒋家、郑家、严家,界线十分清晰。据村志载:越王铸剑完毕出战吴国时,委派 4 名监护卫士留守军工要地,这 4 姓家族就是当年这 4 位卫士的后裔。

大墩头往西 300 米,有条叫大运江的河流,15 米宽的河沿处有一座三孔石砌平桥,桥旁立着“炼剑桥”石碑,《上虞县志》记载:此桥系康熙年间修造,但当地人却称“御驾桥”。一桥二名,颇费思量。

图13 “炼剑桥”石碑

12

青 塘

青塘在柯桥区富盛镇青马村。村中文化礼堂对村史的介绍是:“相传越王句践被俘之后立志雪耻复国,便不断招兵买马,扩充军事力量。句践发现富盛东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处平地四面环山,地势险恶,野草茂盛,土壤肥沃,是一处可以养马的地方。不久,这里就马厩林立,壮马云集,马嘶声声鸣,马蹄声声响,几万匹战马在这里放养。这就是现在的调马场。”

石泄溪从上游到调马场再经过青塘。青塘分上青塘、中青塘和下青塘。沿溪有三个方型石砌水凼,水质清冽,有的在村口,供村人生活饮用,但有的离村较远,不好理解在“无人区”砌个水凼干什么?这么看来,青塘之“塘”系“凼”之误,当年用来饮马也未定,因为溪岸高,群马喝水挤上挤下有危险。

图14 青塘

13

塘 岙

塘岙在今柯桥区稽东镇石岙村。

会稽山深山里有很多叫“塘”的地名,除了塘岙,稽东还有五义塘,王坛有塘里,上旺有青塘,等等。它们中有否是越国水利遗址很有考证的必要。

塘的本义,一是水池,如荷塘、鱼塘,诗有如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又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者飘转沉塘坳”,其实这里的“塘”通“凼”;二是堤坝,如堤塘、海塘,诗有贺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又有陆游《出县》诗“野塘桥坏雨昏昏”。

图15 塘岙

那么塘岙之“塘”是一个水凼呢,还是一条堤坝?

首先,塘岙有个《三百寺与三百庵》的传说。大意是说这里原先个“三百寺”,寺旁 有一口大井,有一年洪水从井中溢出,无论三百僧三百尼如何齐念压灾咒,可洪水仍咆哮如雷,且越涨越高……最后没过了他们的头顶。这个传说的历史存在可能是决堤,这就说明塘岙之塘不是水凼是堤坝。其次,塘岙下面的一个村子叫田岙,这又说明这条“塘”有可能是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我们之所以推论塘岙是一处越国时期的水利遗存,目前的依据仅是它附近有越大山等地名以及依附在地名上的有关越王句践的民间故事。

END

注:本文刊于《中国鉴湖》第六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12月版,第392—401页。

编辑:戴秀丽

(总期:357期)

我知道你 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