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机厂旧址

戚机厂旧址

延陵东路358号,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即戚机厂)高大的围墙内,矗立着一幢3层小洋房,戚机厂人称它“老三楼”,又叫民国办公楼,是1941年时由日寇所建。它与总成车间、联合剪冲机和道钉锻造机等老机器设备一起,合称为“戚机厂旧址”,见证了武进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历史。

民国办公楼位于现厂区东南侧,1941年日军所建,建成后日本的历任场长均在此楼办公,解放后称“老三楼”。建筑面积611.5平方米,红砖砌筑墙体,平面近似曲尺形,东南侧入口设计为扇形。主体为二层,东南侧三层。东、南两侧二层、三层窗口下方均设有若干方形射击孔洞,用以加强戒备。此外,戚机厂旧址保存有多部老机器设备:联合剪冲机,1906年英国制造;道钉锻造机,1929年英国制造。

2008年,戚机厂民国建筑群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戚机厂旧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要机构旧址之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

位于陕西延安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

1935年11月,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后,在原西北红军兵工厂的基础上组建中央红军兵工厂。厂长郝希英,政委周鉴祥,党支部书记赵俊。厂址设在瓦窑堡城西十里铺(今属子长县栾家坪乡)。兵工厂下设翻砂、烘炉、机械、木工、制图、子弹、完成等生产部门。生产项目有枪械修理、复装子弹、制造手榴弹等。

1936年1月,为配合红军东征,兵工厂迁至永坪镇(今属延川)。5月下旬,以配合红军西征,兵工厂又迁至刘河湾(今吴旗县)。1937年1月,迁至延安城东柳树店。

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院内有南北相向2排旧石窑,每排窑洞各6孔。窑洞均进深8米,宽3.2米,高4米。院子南北宽22米,东西长36米,整个院落占地面积420平方米。

中国最早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乌鸦洞旧址

中国最早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

乌鸦洞旧址

贵州大方县羊场坝镇乌鸦洞,是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旧址,其中最具有战时特色的是生产区的精工车间,设在厂区道路终端最为瞩目的乌鸦洞内,共三层,底层为各类仓库、中层为机工车间、上层为总装配车间。

洞口有石砌护墙,上边还有成排的机枪的射口,可见当年的守备森严;洞内设有通风设备,使洞内空气流通;洞内的厂房结构严谨、紧凑,里面保留的是文革中的大型标语,构成历史的另一个画面。

振翅鸦羽,展翅高飞

乌鸦洞位于羊场镇羊场村北面,其名称由来有不同说法:一说是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洞内岩顶和岩壁石缝、石洞中栖息众多乌鸦;一说是谈洞口顶部略成弧形,两边偏斜,洞口下有数百年沉积下来的泥石小山,山顶与洞顶之间空处,形成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乌鸦,就称之为乌鸦洞。

乌鸦洞是中国宝贵的现代工业遗产和珍贵的抗战文化遗产。中国(国民政府时期)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就是在乌鸦洞内制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航空发动机。这是中华民族现代工业和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抗战岁月,航空发动机首建

抗日战争爆发时,由于战机损耗快,维修量极大,特别是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不长,一旦出问题就必须大翻修,严重削弱了空军战斗力。为此,1939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创建一个航空发动机厂,并委任赴美留学归来的李伯龄为厂长 。

经四个多月选址考察工作,李伯龄几经辗转,最后确定把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以下简称航发厂)厂址定在贵州省大定县羊场坝乌鸦洞。航发厂对外的名称是“云发贸易公司”。

乌鸦洞坐东南,向西北,洞长约900米,高约50米,深约60米,后洞面积约1万平方米。位置隐蔽,厂建其中,秘密、安全。航发厂的洞口用石块砌成一矩形高墙,墙内有通风孔,有暗道。

高墙后是木石结构的三层楼房,总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洞后还有洞和坑。底层为器材库,二层为机工课(即机械加工车间、工具制造和热处理电度车间),三层为装配课、检验课、成品库和专用工装库等等。洞外建各类办公楼、宿舍楼,还有合作社、邮局、银行、旅馆、饭店、职工俱乐部和子弟小学等等。航发厂的火电站、铸造厂和螺旋桨厂建在离乌鸦洞2公里的清虚洞内,油库则分别设在附近的一些小山洞里。

激励奋进,镌刻历史

民国32年(1943)3月20日,国民党总裁、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到航发厂视察,并下榻于厂区,同时题词:“我们发动机何时可以完全自制”。在这句话的激励下,航发厂在近10年的时间里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由李伯龄、王士倬、顾光复担任厂长。

2013年5月,大方县人民政府将其“航发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中国最早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将自己永远镌刻在了中国航空的历史中。

岁月沧桑,而今的乌鸦洞已没有了当年轰鸣的机器和忙碌的工人,眼前的洞壁和柱子上,是后人收集装裱上去的一幅幅历史的影像和文字介绍。

从这些被时间褪去了色彩,模模糊糊的记载,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的气派与威严,也能够感受到当年抗战的残酷与艰辛。

来源:大方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内容为原创或转载,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旧址-辛锐展览馆2日游

重走红色路线

寻访红色记忆

跟随百场红色主题自驾

参观革命时期中共山东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山东省委秘书处旧址

探访红色遗迹,追寻红色记忆

漫步济南四大泉群之一的五龙潭泉群

感受泉水文化,领略泉城风情

来到山东第一个建立企业党支部的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旧址

聆听红色往事,传承红色基因

观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胶济铁路博物馆

了解济南火车站前世今生,感受新时期铁路精神

走进展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三涧溪村

追寻乡村记忆,传承家国情怀

参观为纪念抗日巾帼英雄辛锐而建的辛锐展览馆

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精神

01.

/ 中共山东省委秘书处旧址/

探访红色遗迹

追寻红色记忆

02.

/ 五龙潭泉群/

翠柳如云

碧丝蘸波

03.

/ 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旧址/

山东第一个企业党支部

山东第一个工会组织

04.

/ 胶济铁路博物馆/

百年胶济铁路

迈向崭新时代

05.

/ 三涧溪村乡村振兴展馆/

追寻乡村记忆

传承家国情怀

06.

/ 辛锐展览馆/

一对英雄伴侣

一曲悲烈战歌

参考行程

D1出发地-中共山东省委秘书处旧址-五龙潭泉群-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旧址

上午前往中共山东省委秘书处旧址,探访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开展革命工作的红色遗迹,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漫步济南市区四大泉群之一的五龙潭泉群,感受泉水汩汩、泉流潺潺的美好意境,领略泉城的别致风情。下午来到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旧址,参观保存完好的百年建筑,了解这里曾建立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创造了两个“红色”第一的红色往事,感受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D2 胶济铁路博物馆-三涧溪村-辛锐展览馆

上午前往胶济铁路博物馆,了解胶济铁路在中国近代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时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中国铁路艰辛困苦的发展历程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走进三涧溪村,参观乡村振兴展馆,了解三涧溪村在村两委带领下脱贫致富的过程,感受新时代美丽乡村全新风貌,追寻乡村记忆,传承家国情怀。下午参观辛锐展览馆,了解巾帼英雄辛锐无私奉献、不畏牺牲的先进事迹,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