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石窟

武山水帘洞石窟位于甘肃天水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现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四个单元,为丝绸之路东线上一处重要的石窟寺院。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历代屡有修建。其中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题记、雕塑作品、壁画及木构遮檐最为珍贵。现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水帘洞石窟

外文名:Water Curtain Cave Grottoes

地理位置: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开放时间:08:00-18:0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25元

著名景点: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

始建年代:十六国时期后秦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石窟寺丨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武山县东北25千米鲁班山峡谷中,由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部分组成。始建于北周,隋、宋、元、明等时期续建重修。2001年,水帘洞石窟群与大像山石窟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石窟群 拉梢寺远景

水帘洞石窟群 拉梢寺摩崖佛三尊像

拉梢寺“开凿于大佛崖宽约 60 米的弧形崖面上,还包括对面天书洞崖壁上的窟龛以及石胎泥塑喇嘛塔,窟区绵延300多米。拉梢寺最早开凿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隋、五代、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大小窟龛24个,造像33身,覆钵式喇嘛塔7座,壁画近1700平方米,摩崖题记1方。北周窟龛主要有大型摩崖浮塑或圆拱形浅龛。宋元之际,在崖面上开凿有部分摩崖浅龛。元代也开凿部分浅龛,龛内多高浮雕覆钵式佛塔。现存造像以摩崖石胎浮塑为主,兼有部分泥塑。壁画在拉梢寺石窟中占有重要位置,有些壁画以摩崖浮雕大佛为中心,周围崖面绘有诸神及众生听法场景,兼绘单幅佛说法图。有些崖面通体绘千佛、单幅或成组佛说法图。拉梢寺摩崖三像位于拉梢寺石窟群中部,坐北向南,利用凹进的崖面浮雕石胎泥塑造像,绘制壁画。

雕塑主体为一佛二菩萨像,均石胎泥塑浮雕。佛结跏趺坐,禅定印,高42.3米,低平肉髻,面形丰圆,脖颈粗短,多重项光,着圆领通肩袈裟,衣纹为阶梯状加凸起泥条,左脚掌心向外,掌心浮塑法轮。佛座为方形高座,宽17.55 米,高约 17 米,由七层浮雕组成,自上及下分别为双重仰莲、卧狮(原有九头,现存五头)、双重仰莲、卧鹿(共九只,中间一只正面卧,两侧各四只,均侧身向外卧,独角、前腿屈)、双重仰莲、立象(共九头,中间一头正面站立,两侧各四身,均侧身向外站立)和双瓣覆莲。胁侍菩萨面向佛,侧身对称立于佛两侧,高约 30 余米,戴三瓣莲式宝冠,后代重修时用沥粉堆金,面形长圆, 两耳垂肩,宝缯垂于肩两侧,浮雕多重圆形项光,颈粗短,戴尖形项圈,上着僧祗支,披巾从背后绕肘至两侧打折下垂,戴臂钏、手镯,一手在腹前手心向上托莲枝,一手于肩头两侧握莲枝,莲花置于头前,下着绿色长裙,裙边于腰际外翻打折,衣纹呈横向阶梯状。脚戴环,赤足立于覆莲上。该造像右下方刻有题记:“维大周明皇帝三年岁 / 次己卯二月十四日使 / 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 大都督秦渭河鄯凉甘 / 瓜成武岷洮邓文康十 / 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 蜀国公尉迟迥与比丘 / 释道(藏)于渭州仙崖敬 / 造释迦牟尼佛一区愿 / 天下和平海安乐家 / 国与天地久长周祚与 / 日月俱永。”大周明皇帝三年即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 年)。如此雄伟宏大的造像,在全国现存佛教造像中少见。反映了尉迟迥的政治经济实力及其崇佛态度。当时北周地方统治者如建平公于义营建莫高窟、大都督李允信修建麦积山石窟等,这些开凿活动带动了当时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更大规模开凿,甘肃古代石窟文化艺术又一次走向繁荣。水帘洞石窟群的开凿,也与尉迟迥密不可分,水帘洞石窟群成为渭河流域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大型石窟群。元代是水帘洞石窟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崖面壁画全部进行重新彩绘,重修了崖面上方的木构防雨檐。1984 年 7 月,在修缮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顶部的防雨檐时,发现一面刻有元大德六年(1302 年)题记的祈福铜镜。元代还在拉梢寺及对面崖壁上开凿许多大小不一的藏传佛教覆钵式塔龛。

水帘洞石窟群 千佛洞全景

千佛洞又名千佛崖、七佛沟。位于拉梢寺西北 500 米处一天然洞穴内。造像及壁画分布于洞穴左右两壁。左壁造像及壁画已无存,仅有造像残迹。现存造像及壁画主要分布于右壁,有各类大小窟龛51 个,造像 23 身,尖楣圆拱形浅龛33个,摩崖悬塑龛 9 个,壁画 300 多平方米。所有窟龛、塑像及壁画均位于一条巨龙背上,龙首朝东,龙尾处雄踞一狮。造像主要为摩崖悬塑和木骨泥塑,龛形以尖楣圆拱形浅龛为主,另有部分圆拱形浅龛。相传此处原有七身大佛,故名七佛沟,现仅存一身大佛佛头,头高 1.2 米,其他已无迹可寻。现存北周壁画为位于崖面右上部的千佛,约 1.2 万余身,第 12 龛内绘有飞天、弟子等。从现存元代壁画来看,当时对整个壁面进行重新赋泥彩绘,但绝大部分已损毁,内容有弟子像、听法图等。

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说法图(北周)

水帘洞位于响河沟右侧莲花峰下, 与拉梢寺遥遥相对,山体如一朵莲花,石窟隐藏于莲瓣之间,坐西朝东,为一巨大的天然石洞。洞前绿树成荫,谷中溪水潺潺,洞顶、洞壁皆有泉水从石隙中流出,盛夏时节,雨水沿石缝淌下,形成一道水帘,故得此名。洞内壁画面积约 136 平方米,左壁壁画 16 幅 88 平方米,大多为北周原作,部分经宋代重绘,其中第1 幅面积最大,主尊为站立说法佛像, 两侧胁侍弟子、菩萨及力士像。壁面保存较多的供养人像。画面中的塔、菩萨宝缯、龛柱等局部位置用浮塑技法,与麦积山石窟第 4 窟飞天壁画中薄肉塑有异曲同工之妙。

显圣池北距拉梢寺约 1.5 千米,为一天然洞窟,洞深 8 米,高 20 余米,宽 30 多米,原窟内左右两壁均有造像和壁画。从现存残迹来看,左壁原有一佛二菩萨摩崖造像,佛仅存痕迹,菩萨的木桩及泥胎尚部分保存,仰莲台座尚清晰可辨。洞内壁画位于右壁上方及转角处,共有 13 幅,90 平方米。为北周和隋代遗存,内容有千佛及佛、菩萨说法图等。

石窟群保存有一些供养人榜题,有姚、焦、权、梁等姓氏,他们不仅为当地大姓,且多出自氐羌等少数民族,当时以尉迟迥为代表,汉、羌、氐、鲜卑等部族共同兴造水帘洞石窟群,成为胡汉民族共同的祈福之地。水帘洞石窟在窟龛形制、造像内容及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与同一地域的麦积山石窟多有相似之处。

石台县水帘洞旅游景点 石台溶洞景区

1. 石台溶洞景区

首选天柱山(潜山县)、小龙山,都在安庆,已经开发好了的风景区,所以比较安全,很好玩的,一天来回也够了。

石台(属于贵池)也很好玩,有溶洞跟漂流,但是一天来不及,山路崎岖多弯,行车较危险。建议不要组织集体活动,个人以后有机会还是可以去玩一玩的。


2. 石台溶洞群地质公园

我觉得蓬莱仙洞值得去。

蓬莱仙洞又称罗汉洞,旧名沈家洞,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堆积形态的大型溶洞。全长3000余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呈立交结构,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有迎宾厅、探海长廊、东海龙宫、通明宫、迷仙宫、玉婵宫、银河长廊、瑶池、南海、潮音殿、送客厅等10多个景点,精彩纷呈。
地洞有形态各异的巨石、淙淙不绝的地下河,9米多高的巨型钟乳“落地金钟”宏伟壮观;中洞遍布精美的钟乳石群,若物若人,维妙维肖;天洞宏大绮丽,曲折幽深,景观奇异。洞中石壁上有明代以来的题咏石刻多处。洞内景观奇特,洞外山清水秀,内外景致交融,确实令人陶醉。
蓬莱仙洞旅游景区主体特征表现为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景物秀丽,引人入胜;结构复杂,洞道崎岖。洁白无暇的“罗纱帐”、金莹剔透的“天丝”、巨幅立体“山水壁画”、精美雄伟的“千佛山”构成的蓬莱四绝被誉为石台溶洞群之首,可称之为天然的地质博物馆,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蓬莱归来不看洞”之说。


3. 石台溶洞景区在哪里

没有溶洞,五莲山属花岗岩地质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五莲山以独特的花岗岩地质地貌为鲜明特色,兼具地质剖面、构造形迹和水体景观等多种地质遗迹,花岗岩峰林地貌省内罕见,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地壳升降运动,花岗岩产生断裂,石蛋滚入自然垒叠,经长期流水冲刷,构成许多曲折幽深的洞穴。其构景奥妙,时而豁然开朗,可立于石台眺远,时而狭缝错落,洞府幽深。五莲山、九仙山断裂形成的峡谷、洞窟众多,各具特色。

溶洞,汉语拼音 róng dòng,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腐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

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4. 石台 溶洞

普通的门票价格为78元/人, 天龙洞门票优待票(儿童/学生/老人)为15元一张。天龙洞属大理新开发的溶洞,位于蝴蝶泉北两公里处的214国道边。走入洞内,石花、石笋、石柱、石台等,形态各异,如狮蹲、虎踞、猿攀、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继续往里走,洞境险峻幽深,怪石嶙峋,令人目不暇接。


5. 石台大王洞风景区

池州是安徽省重点旅游城市,境内有石台县的大王洞景区,沽牛降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青阳县的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景区,东至县的金家古村落,贵池区的平天湖景区,万罗山景区,秋浦河 漂流,以及九华天池等景区,这些景区都比较适合夏天集体游玩,青山绿水,不热清爽,


6. 石台县蓬莱仙洞景区

你可以从池州西站坐去石台的班车,每半小时一班,很方便,票 价15元左右。 石台到蓬莱仙洞只有15分钟的路程,没有直达车,也没有公交,你们可以包辆出租,价格也不高。 景区号码是:0566--6431048,挂牌价60,持学生证半价。具体优惠政策可以打景区电话咨询。

蓬莱仙洞是一个非常大的石灰岩溶洞,整个游览时间大约为2个小时。它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其中王母瑶池的罗纱帐是“镇洞之宝”,洁白如玉,特别漂亮,还有倒挂金钟啊,天丝啊,山水壁画,千佛山这些。周末集体出游还是不错的。

蓬莱仙洞附近还有百丈崖和秋浦河漂流这些景点,都还可以,比较适合年轻人。祝玩的开心。


7. 石台石台景区

1、黄山风景名胜区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

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

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黄山,赞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概括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安徽九华山风景区

九华山风景区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开发战略的主景区,由11大景区组成。

九华山风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其山峰九华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九华山属于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雨集中,梅雨显著。

3、天柱山风景名胜区

安庆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西部,景区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被誉为“江淮第一山”。

安庆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内分布有名崖、奇石、异洞、涧瀑、云海等自然景观,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景区宗教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佛教禅宗发源地之一。禅宗第三代祖师僧璨在此驻锡弘法、传承衣钵。三祖寺多次受到历代帝王加封,享有“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的盛誉。保留有“解缚石”、三祖舍利塔、三祖洞等珍贵文物。

4、齐云山风景名胜区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以西15公里的岩前镇附近,地处东经117°57′—118°7′,北纬29°47′—29°50′之间,风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面积110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150公里,由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共分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三个景区。

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

5、琅琊山风景名胜区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境内,古名摩陀岭,系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

这里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自古有“皖东第一名胜”之赞誉。成为历代达官显宦、文人名士旅游雅聚之地,是我国二十四座文化名山之一。

1985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在此建立“琅琊山森林公园”,并列为全国十个重点森林公园之一。1998年国务 公布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6、六安市天堂寨旅游景区

天堂寨是大别山第二高峰,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先生题字。位于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交界的地区,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

天堂寨所处的大别山,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长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顶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荆楚,巍巍群山尽收眼底。海拔1729米的天堂顶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称“瑶池”。

7、敬亭山风景名胜区

敬亭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北郊,敬亭山属黄山支脉,大小山峰60座,拥有一峰、净峰、翠云峰三大主峰,最高峰翠云峰海拔324.1米。历代文人名士多次造访敬亭山,也留下大量吟诵。

自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以来的1000多年间,敬亭山便成为“吟无虚日”的江南诗地。

8、铜陵浮山景区

浮山,又名浮渡山,位于皖中偏西南、长江北岸的白荡湖滨,铜陵市枞阳县浮山镇。最高峰海拔165米,面积15平方公里。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的古火山。

遗存下来的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浮石)及溶岩流向,龟裂纹路和断层裂隙,均为全国罕见。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

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1987年,安徽省正式公布浮山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9、石台县牯牛降风景区

牯牛降风景区位于石台县与祁门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牯牛降共分五大景区:主峰景区、灵山景区、双龙谷景区、龙门景区、观音堂景区。

其中前四个皆位于石台县境内,观音堂景区位于祁门县境内。牯牛降以雄、奇、险著

10、八公山旅游景区

八公山风景区自 2001 年以来,先后挂牌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公山国家 AAAA 级旅游区。

八公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由四十余座山峰又叠嶂而成,方圆二百余平方公里,景色优美,风光秀丽。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动人故事和神话传说,使得八公山名震青史,蜚声中外,平添无限神韵。由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八公山豆腐,更是名扬四海,福泽万民。称,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山岳风光秀美绮丽。


8. 石台慈云洞景区介绍

石台黄岩大峡谷门票是100元一张。

黄岩大峡谷门票为100元。1.2米以下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免门票,60岁至69岁老年人半价优惠。

黄岩大峡谷景区位于石台县城郊的七里镇缘溪村,距县城5.5公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省级风景名胜慈云洞毗邻。主要景点有慈云潭、姻缘谷、千石滩、叠缘泉、求缘瀑、青龙潭、水帘飞雪、黄岩瀑布等。


9. 石台仙人洞

一:石台蓬莱仙洞

蓬莱仙洞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石台县城9公里。该洞全长3000余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

二:巢湖紫薇洞

位于巢湖市北郊的紫微洞,是一座国内罕见、特色鲜明的地下河型洞穴。全长1500米,洞体宏阔,结构繁丰,景观奇特,以雄、奇、险、幽著称,为江北第一大洞。

三:宣城广德太极洞

在安徽宣城有个很奇异的洞穴,小学的语文书上还以《滴水穿石的启示》提到这个神奇的洞穴,这里很多景观都有自 的名字,不一样的景象,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构成一个险峻壮观、神奇绚丽的大洞天。太极洞已经开放19个大厅,160多个景点。

四:池州大王洞

大王洞,坐落在府城西南的牌楼镇大山、穿山境内。全洞由大天潦、小天潦和大王洞三洞呈“丁”字形组成的巨型溶洞,干线总长2200米,规模宏大,奇景天成,堪称“洞中大王”。是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是秋铺仙境的一块奇异的瑰宝。

五:芜湖泊山洞

芜湖无为泊山洞在江北无为县最西部的省道旁,有一座小山名叫下泊山。山虽不高亦不显眼,却藏着一个被称为“江淮独秀”的晶莹世界——泊山洞。此洞发现于1993年,后经专家研究,山洞的石灰岩是二亿四千万年前海底沉淀形成的,后随着地壳的变迁,不断抬升成为陆地,而洞里的自然景观形成也有四五十万年了。在洞的下层有许多石花,它们多“长”在洞体峭壁上,铺天盖地络绎不绝,据说形成已有15万多年,在我国同类溶洞中很少见。

六、马鞍山市华阳洞

华阳洞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要景观,为国家首个4A级景区,洞深1600米,“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华阳洞现有天洞、碑洞、门洞、地洞4处溶洞,已探明的洞群长5000多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

褒禅之洞首推华阳洞,然而,褒禅山除有著名的华阳洞外,至少还有三处鲜为人知的溶洞:罗汉洞、仙人洞和私姑洞。

七:凤阳韭山洞

推荐理由:韭山洞,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30公里处,因山暖多产野韭而得名,韭山洞东西主洞长一千四百七十二米,侧洞与北山的蝙蝠洞相通,长约四千多米,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其特点是深、大、险、奇、古。全洞分为虎踞龙蟠、摘星揽月、峡谷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五大景区,重要景点二十多处。其中“虎踞龙蟠”是王惟忠备战屯兵的主要地段,“摘星揽月”是古人所谓“石形如器物者甚众”的景区,后三个景区曲折盘旋,奥妙无穷,在开发前从无先人涉足。

八:宁国板桥西山溶洞

安徽省方塘乡板桥西山溶洞位于宁国市西部, 风景秀丽的青龙湖上游,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北临敬亭、南瞭黄山,境内资然类型丰富,人文景观别致。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自然景观独特,如石壁、云海、瀑布、溶洞、竹海、天然浴场等,是理想的避暑休闲之地。

西山溶洞座落在板桥盆地原方塘乡政府后山300米处,洞外有一大塘,此洞冬暖夏凉,初步探了十几华里,有一大厅能容纳上万人,洞内钟乳石、石人像、石椅、石凳、石桌等各姿形态具有,此洞到底有多深,目前仍未探明。


石台县水帘洞旅游景点 石台县风景区

1. 石台县风景区

1、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2、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3、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4、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

5、齐云山:古称白岳、齐头山,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

6、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郊。

7、冶父山: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境内,距县城东约9千米,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

8、仙寓山:横跨安徽省东至县和石台县境内,为东至、石台、祁门三县交界,是黄山的西脉。

9、凤凰山:位于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南部,属国家AAAA级风景区。

10、张公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景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南部。

2. 石台县旅游线路

来我们大山村,这里山区一年四季分明,从每年3月到10月期间都是旅游人口比较密集的时候,过了10月天气大幅度降温,不适合早晚出门散步,要是想来旅游最好在4,5月份,或者8,9月,不但有野果,还有也菜,都是纯天然的,哪些时候的天气也不会太冷或者热,早晚可以出门呼吸下新鲜空气,白天可以在凉亭里吹吹牛,下下棋,打打牌,

3. 石台县旅游

【石台县】属于安徽省【池州市】管辖 石台县是安徽省池州市辖县,位于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区西部。东与黄山区交界,南与黟县、祁门县相连,西与东至县接壤,北与贵池区、青阳县为邻。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总人口109232人。石台县是安徽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县份和皖南山区著名的茶乡,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美誉,先后被授予“国家首批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石台县现辖6个镇、2个乡,县城设在仁里镇,县委、县人民政府设在曙光路北侧。

4. 安徽省石台县风景区

牛降风景区位于石台县与祁门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距石台县城22公里,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

牯牛降共分五大景区:主峰景区、灵山景区、双龙谷景区、龙门景区、观音堂景区。

主峰景区

牯牛降主峰的牯牛大岗,位于石台县大演乡新农村严家组辖内,黄海海拔1727.6米,对高差达1694米,为安徽省南部第三大高峰。目前尚未开发开放。

有“绿色的自然博物馆”、“未开拓的黄山”之称。自主峰之上,面向东南,具体景点的分布情况,由远及近大抵是:巨大的睡佛以山为榻,面向西南,斜仰于众峰之上;接着是构成牯牛降大景观的一组景点:犁充、犁箭、犁尾、牛头,游人脚下的牛脊背——牯牛降主峰。

灵山景区

实际目前尚未开发开放。其由西库、中库、东库、高山田园风光、银杏林、观孝寺、七井泉等景点所组成。所谓 “库”,在当地村民的语言习惯中,实指“坳”或“山谷”,之所以动用了一个“库”字,主要显示了这三个大山谷的神秘性。

双龙谷景区

已于2012年国庆期间试开放。进入双龙谷景区的道路,沿着石板步道,依次走过长涧口、椅子圈、双河口 等地,双龙谷不仅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历史也非常厚重,这里曾经是晚明抗清英雄吴应箕的复营,亦即抗击清军南下的大后方,秀美的山水景观,浓厚的文化底蕴。双龙谷景区保留了自然真实面貌的山野,没有一丝人为的迹象。

龙门峡景区

是整个牯牛降最早开发的景区。主要景点有:严家古村、龙门潭、四叠飞瀑、鸳鸯潭和情人谷。

观音堂景区

主要景点有仙女潭、黄龙潭、大演坑、小演坑、仙人聚会等,主要山峰有大历山、骆驼峰、雪花尖、小历山,风景集“雄、险、奇、幽“于一身。森林覆盖率高达98%,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0个每立方厘米以上,故又有“天然氧吧”之称,景区内新建竹木别墅、红茶坊、徽州艺馆、浏览站栈道等旅游基础设施。

龙门潭

龙门潭。两山对峙,可望而不可及,其形如门,相传是牯牛降里的龙王出入之所,所以称“龙门”。龙门高88米,宽20多米,两山夹峙的峡谷就叫龙门峡,纵深100多米。脚下流淌的水便是龙门潭,河谷中巨石翻滚蜿蜒千米,又被称为滚石滩,游客穿行巨石之间,可以走近细看形态各异的石头和奔流于巨石丛中的清泉。其中有三块隔河相望的巨石,当地人叫“三隐笑谈石”。

5. 石台县风景区介绍

  九龙池就是山顶一股清泉,顺势流下时在山涧里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潭。然而,由于水至清、石至奇,水因石而增色,石得水而鲜活,水石相映,变幻莫测,形成一个奇景,曾有人盛誉为"黄山第一景",足见其景色之美。

  九龙池从山脚顺溪而上,溪中石块如坛,圆溜规整,两岸山花异草,引人入胜。始进山,即有一石崖,溪水溢崖而下,落地成池,为一龙池,丈余,池水浅处黄绿,深处墨绿。据说是龙王洗澡的地方,村人又叫龙王澡盆,上方陡壁上有形似太师椅的河潭,是龙王纳凉的宝座,故名"龙王椅"。龙王椅左上方横排有一学堂基,占地一亩左右,是古代村中文人读书的地方,学堂不知毁于何时。二龙池是一不规则池潭,靠山的峭壁长出一圆柱型伸到潭底,宛如老龙汲水,惟妙惟肖。池水较深,黑不见底。往前数十步,左侧有一石拱背屈腿,活像一个蛤蟆,这就是蛤蟆石。二龙池附近还有一处有趣的奇景,一突兀的崖石耸立,正面看上去酷似中国的版图,得名"中华石"。

  三龙池和四龙池分别是群龙戏水和休息的地方。四龙池到九龙池相距不远,为一高崖上连续跌宕的几个深潭,上下均有瀑布,高度约为数十米,层层叠叠,遇到雨季,玉珠飞溅,水声淙淙,景色甚为壮观。五龙池相传是最具有灵气的,能让祈雨者满意而归,因传有老龙常卧其中,故称"卧龙池"。六龙池背后有一凹进去的阴影,远远看去像一幅观音像,面目慈祥,形状象一个宝葫芦,咕嘟咕嘟往下倒水,村人说那是济公 九龙池风光(1)和尚醉后的酒葫芦,这酒一泄下,造就了山里人好酒豪爽的性格。八龙池又叫龙门关,两石相对而立,挟八龙池而为龙门,据说有人曾用8两麻搓线捆上石头投下去还没有到底。九龙池离八龙池40余米,一石崖伸到中央,水下有孔相通,像牛鼻子可以穿绳,又叫牛鼻串。由于植被茂密,这九个龙池始终满贮清泉,不涸不竭,潭水飞瀑如串珠般相连,有分有合,千姿百态,有时迅猛奔腾,势如惊雷;有时蜿蜒曲折,舒缓缠绵。

  再往上行至山顶,豁然开朗,两山之间砌着一道长石坝,拦住清泉,形成一湾水库,高山出平湖,湖水清澈碧绿,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山风阵阵,波光粼粼,疑为瑶琳仙境。四面群山如聚,树木葱茏,青松古柏,生意盎然 无论从那个方向看过去,均如巨幅山水画卷,景色秀美绝伦。

  九龙池所处的峡谷,怪石峥嵘,峭壁看似惊险,却有路可攀,密林中兰草丛生,苔藓铺地,琼花玉叶随处可见,实为一个观景探险、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牯牛降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内,坐落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总面积约10万亩,最高峰海拔1727.6米,是华东地区第三高峰。牯牛降风景区素有“第二黄山”之称,因其峰顶有一黑色巨石,远看似一头大牯牛静卧而得名。境内崇山峻岭,呈奇争秀;千谷万壑,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古木参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牯牛降风景区位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因其峰顶有一黑色巨石,远看似一头大牯牛静卧而得名。

  牯牛降风景区素有“第二黄山”之称,总面积约10万亩,最高峰海拔1727.6米,是华东地区第三高峰。境内崇山峻岭,呈奇争秀;千谷万壑,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古木参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6. 石台县风景区旅游景点

建议游玩龙门景区,风景优美。

安徽石台牯牛降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神奇北纬30°线上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的池州市石台县境内。因牯牛降是黄山山脉西延的主体,海拔1727米的牯牛主峰为皖南第三高峰,所以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气候优越,被生态学者称为“绿色自然博物馆”和“野生动物种群基因库”。

石台牯牛降景区下辖4个主景区,分别为龙门景区、双龙谷景区、灵山景区、主峰景区。其中龙门景区是集峡谷、古村、原始田园风光于一身的山岳型旅游景点。境内徽派古村历史悠长,高山峡谷峻秀,田园风光优美,河流、深潭水色碧绿清澈,自然的原始生态有着江南“小九寨”的美誉,更是高“负氧离子”的康养圣地。

7. 安庆石台县风景区

石台百丈崖风景区不免门票。

百丈崖风景区是一个互动性体验景区,20多个探险项目,像攀岩、滑索、走钢丝、泛竹筏等给游客提供互动体验。景区要收门票,价格85元每张。

百丈崖风景区位于安徽省石台县,距离县城10公里,属黄山余脉,以飞瀑奇石、青山绿水而闻名,全长3公里,主要由观光区和户外运动区构成,是一处动静皆宜的旅游风景区。

8. 石台县风景区值得投资房产吗

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免票。

免票时间为2020年2月23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免票方式: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和相关职业资格证(医师证、护士证、其他与医务有关证件),给予免石台牯牛降景区门票优惠。

牯牛降风景区位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距石台县城22公里,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

牯牛降共分五大景区:主峰景区、灵山景区、双龙谷景区、龙门景区、观音堂景区。其中前四个皆位于石台县境内,观音堂景区位于祁门县境内。牯牛降以雄、奇、险着称,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故名牯牛降。